远轩
青春,难免会有迷茫与不安,就像初夏枝头的叶子,沿时光小径穿过风雨,在飞翔与坚守间徘徊,在向往与牵绊、梦想与现实的对立中无所适从。这是很多人都曾经有过或终将途经的青春隐痛。然而,黄文秀却不同。这种不同,只要我们在心底默念她对同学说过的那句话,就能恍然大悟。她说:“很多人从农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
黄文秀所认定的,是青春的方向,更是青春的初心使命。她替陷在迷茫与不安中的我们,回答了飘在风中的“青春之问”。如此看来,摄制于1965年的电影《年青的一代》依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几个青年,由上海到边远地区工作,把火热青春献给社会主义事业。他们亦如今天的黄文秀一样,选择泥泞,放弃繁华。影片上映后引起强烈反响,在青年人当中掀起了一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热潮。有恰逢大学毕业的学生在看完电影后,激动得双眼含泪,唱着电影中的歌曲,一路走回学校,连夜填写了毕业志愿书。
原来,一代又一代的青年,都在回绝安逸与享乐,意气风发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们点燃青春的火把,以生命为灯,照亮祖国的每个角落。被学生称作“张妈妈”的张桂梅,扎根滇西四十余载,帮助一个个贫困女孩走出大山。“人民楷模”王继才,26岁登上开山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孤独,守护孤岛三十余年。被誉为“活界碑”的魏德友,把家安在边境线的一片无人区,与草木相依,与风对谈,为国巡边五十余年。所有这些故事,都从青春开始。旁人眼里的执拗,是他们内心的执着。关于青春的决定与取舍,黄文秀在入党申请书中给出了答案——“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貢献。”
黄文秀喜欢漂亮的裙子,会弹吉他,书法和绘画亦是心头之爱。她的青春色彩斑斓,而最终,她把它匆匆定格在了通往百坭村的路上,化作朝霞,化作黄花,留下最美的韶华。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她“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总书记的话,又何尝不是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