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萍
(安徽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旅游与外语系,安徽 马鞍山 243041)
绿道,在我国已不是陌生的事物,在1992 年《国外城市规划》的一篇《美国绿道简介》,是中国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美国绿道,绿道开始慢慢出现在我国民众视野中,到现在已经开始逐步实现了“舶来品”向本土化转变。当下,很多区域、城市居民已经在享受绿道带来的福利,更多的地区也投入到绿道建设大潮中。这期间我国研究者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对绿道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前期的研究成果展开系统梳理,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不同阶段绿道发展概况及研究热点,现有研究成果中关于绿道研究的综述类文献达到29 篇,周兴年(2006),谭少华(2007),胡剑双(2010)、罗琦等(2013)、叶强等(2016)、张亚琼等(2016)、赵海春(2016)、郑群明等(2018)、范榕等(2020)先后对国外及中国的绿道研究进行了总结,主要归为三类:(1)对国外绿道、风景道、遗产廊道的理论研究、规划建设及管理进行系统梳理。(2)国内绿道建设、规划、管理综述,尤其侧重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绿道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如广东省绿道实践的回顾与展望,如生态绿道、滨水绿道、旅游廊道、遗产廊道等类型的研究综述。(3)中外绿道对比研究综述,如国内外城市绿道、城市河流绿道理论与实践综述分析、国内外休闲运动场所建设对比分析、国内外线性文化遗产综述等。以上综述类文章大都建立在文献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主观性较强,同时也难以囊括所有重要的文献,故本文采用Citespace 文献分析工具,一方面弥补了传统文献阅读法效率低的弊端,另一方面又能从大量数据中全面分析和把握绿道研究的热点和趋势,提升了文献分析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分析的结果将会为未来绿道实践与研究提供有效借鉴与参考。
Citespace 信息可视化软件,是由美籍华人陈超美教授研发出来的,是近年来在文献信息分析中最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可视化软件,通过软件直观地展现可视化知识图谱,并分析图谱中节点大小、网络连接程度,探究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热点[1]。目前已经在医学、专利文献、能源技术、数字图书馆、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广泛使用。如,韩增林等(2016),利用Citespace 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对1982-2013 年期间的海洋经济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绘制出研究热点、核心作者群及研究机构的知识结构图谱。屠欧阳颖、李婷(2019)通过对图谱的可视化分析,梳理了近10 年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进展概况以基本把握该学科发展的总体脉络。
为确保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先要明确绿道的研究范畴。绿道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以及绿道概念本身的吸引力归因于绿道类型和功能的多样性,绿道概念具有足够的弹性能够适应由地方需求、价值和社会环境所构成的综合体的发展需要[2],查尔斯利特尔在他的经典著作《美国绿道》里给出绿道的五种类型:城市滨河绿道、游憩绿道、具有生态意义的自然廊道、风景和历史路线、全面的绿道系统或网络。由此看出绿道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我国目前在建在研的绿道大都属于绿道的狭义类型,其中包括颇受关注的“风景道”“遗产廊道”等。兼具景观观赏和交通运输双重功能的风景道在自驾游日益盛行的中国有了广阔发展的天地,尤其在相关专家团队理论研究和一系列重要实践成果的加持下,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规划和建设。遗产廊道理论的提出是国家遗产保护区域化发展趋势和美国“绿道”规划理念融合的产物,李伟、俞孔坚等人对绿道与遗产廊道的理论范畴进行比较,指出美国学者Litter 在定义中所提出的“风景或历史线路绿色通道”这一类型实质上便属于遗产廊道的理论范畴。而诸如“游步道”、“游径”、“风景公路”等虽也属于广义的绿道范畴,但影响力较小可忽略,由此确定的检索主题为“绿道”“风景道”“遗产廊道”。通过CNKI 高级检索,检索类型为期刊,检索式为“主题=绿道or 主题=风景道or主题=遗产廊道”,时间区间为2000-2021 年,精确匹配检索,共检索相关文献4458 条,对检索结果进行人工整理,去重,删除通讯稿、会议征稿、杂志介绍、会议获奖文献、报纸文献、无作者文献及其他不相关文献,最终得到2605 篇文献。获取时间截止到2021 年12 月30 日。
从近20 年国内绿道研究文献发表数量来看(图1),可以看出我国绿道文献发文经历了十年的缓慢增长后,2009 年后进入井喷式发展阶段,目前趋于平稳发展,这跟我国绿道实践发展相一致:张文、范闻捷最早在国内推广绿道这一概念,2000 年发表于《国际城市规划》杂志上的《城市中的绿道通道及其功能》一文对国际上很早提出的“greenway”进行了介绍,并对其起源及其发展历史进行了详细梳理,“绿道”译法自此被广泛使用。随后李团胜(2001)、孟亚凡(2004)等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绿道的定义和范畴,差异较大。这一阶段的文献发表呈现出零零散散的状态。只有个别区域着手建设绿道,由于社会接受度低及相关条件不成熟导致无疾而终的情况很多,而珠三角绿道的全面建设则拉开了我国绿道网络建设的帷幕,截止到2015 年,广东省就建成绿道10976公里,其中珠三角地区绿道8909 公里,随后北京、上海、浙江、安徽等地也纷纷投入到绿道建设大军中,很多学者都开始从学科的角度开始研究绿道,绿道文献贡献率大大增加,促进了绿道实践的发展:这个阶段绿道发文量较多,且以介绍国外绿道建设经验、绿道对于修复城市生态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方面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方法,其次,研究广东省绿道体系构建、珠三角绿道网规划、建设与成效、经验及存在的问题等。
图1 2000-2021 年国内绿道研究发文量及来源期刊
2016 年12 月26 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其中提出优化旅游业空间布局,如打造10 条国家精品旅游带、培育25 条国家旅游风景道等,国家层面的重视促进了绿道的快速发展。另外,绿道倡导的“谋求人地和谐、以人为本的空间规划思想”和“连接”“空间”“网络”等的提法和[3]理念都与当下“全域旅游”、“城市双修”的内涵不谋而合。因此,2014-2019 年绿道研究进入第二个快速发展期。由于大多区域处于绿道建设初期,不够深入且主题雷同的研究较多,且理论研究与绿道实践脱节[5]。因此总体上,文献质量参差不齐,核心发文量较第一个阶段有所提升,但总体比例仍然偏低。
2.2.1 关键词共现分析
运用citespace 的关键词共现功能对绿道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节点类型模块选择“keyword”,选择阈值TopN=50,生成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2)。
图2 绿道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图谱节点N=290,连接E=999,Density=0.024,节点越大说明关键词出现频率越高,散落的节点较少,节点间连线密集、频繁,集中度较高,说明了近二十年绿道研究的热点较为集中,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学术成果。通常频次高的关键词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而陈超美认为中心性超过0.1 则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说明该词所起的承转作用越大,所以高频次高中心性关键词一般都是研究者们共同关注的研究热点[4]。通过对知识图谱和后台生成的中心性、频次等(表1)等详细数据分析,中心性超过0.1 的关键词有9 个。
表1 绿道研究前12 个高频关键词
自2000 年至今,除了绿道、遗产廊道、风景道之外,高频关键词分别为如城市绿道、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其次有绿道网络、绿道规划、绿道建设、慢行系统、绿道体育等,通过阅读重要节点的相关文献发现,风景园林学者最先将绿道理念引入到中国的,并且尝试建设公园游步道、自行车道、滨海栈道等“类绿道”,而21 世纪初期,风景道、遗产廊道成为遗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剂良药,而受到国内景观规划、文化保护等学者的关注,其中风景道研究以北京交通大学余青教授为代表的研究团队为主要研究力量。城市绿道、绿道规划设计、绿道网络是当下研究的主流方向,当前绿道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绿道规划和管理都对缓解城市压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方面有很明显的作用,将绿道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是城市绿道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如何将绿道规划更加系统地全面展开,如何有效地对现有绿道高效利用和管理成为目前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绿道体育主要是体育学科关注的,是绿道功能备受重视的体现,文献贡献量比较大。如陈丹丹等(2011),谢冬兴等(2012),黄瑞苑等(2013),杜晓旭等(2014),杨成伟等(2015),唐振杰等(2016)从绿道体育实践、功能、概念、与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及发展对策、绿道体育的管理机构及运营监管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研究。由此可看出,绿道领域研究视角趋于多元化,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5-7]。
从后台生成的数据看(图3),绿道网突现强度达到11.55,珠三角突现强度为8.88,广东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的成功实践让绿道网成为了研究热潮,不同科研机构以珠三角绿道网作为案例地进行课题延伸、经验分享、问题探讨,很多城市纷纷投入到绿道网的建设中,促进了绿道网在不同省市的快速铺开,截止到2020 年度,我国绿道长度已经达到7.6 万公里。
图3 关键词突现强度排序
2.3.2 研究热点发展历程分析
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Q 值=0.4108,S=0.7554,(Q,S)=0.5322,聚类效果较好,每一个聚类代表着一个热点主题。为进一步了解不同研究热点在时间层面的动态演变状况,在原有图谱基础上完成相关操作,得到2000-2021 年绿道关键词时间线可视化图谱(图4),图谱清晰地反映了不同年份绿道研究的热点的演变,对图谱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对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和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分析,关键词基本涵盖了初期规划选线建设、绿道功能价值的扩展、使用中的评价反馈、后期的优化设计以及绿道所带来的生态、社会、经济等多方面效益。相较于理论基础研究的薄弱,国内绿道的实际应用研究较多,大致可以分为五类:城市绿道规划设计研究、绿道旅游开发研究、绿道生态利益研究、绿道文化保护研究以及国外先进案例研究。
(2)前期侧重绿道规划、设计、建设、策略、景观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更多学者开始关注绿道支撑服务体系、绿道运营管理机制,同时开始关注“绿道使用者”的行为与体验方面的问题,2010-2015 年,景观感知满意度、使用者特征、使用者满意度、安全性、绿道综合评价、社区参与等与“人”相关的关键词出现,其中大多数研究是基于珠三角绿道的实证研究,研究方向主要为绿道使用者行为特点、不同类型绿道节段使用行为的对比、绿道使用者的体验满意度研究等。郭栩东(2013),对广东省省立1 号线肇庆段绿道使用者的调查发现:使用者对绿道的认识和理解差别性较大,中老年使用者对绿道理解较为透彻,高学历使用者对绿道经营理解较为全面。张红云(2019),指出绿道接近度被认为与居民体力活动水平有直接关系,靠近绿道等绿色空间居住的居民参与体力活动的积极性更高,研究证实了绿道建设对增加居民户外活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越靠近绿道的居民受影响越大。
(3)国内绿道研究热点与国家政策、区域发展实践、经济社会水平保持高度一致。大数据、全域旅游、生态修复、乡村旅游等当下的社会热点,纷纷被引入到绿道研究中,促进了绿道边际效应的最大化。张淑萍(2019),认为绿道理念与全域旅游内涵及特质有相通之处,以绿道网建设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是实现全域旅游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以及丰富的外延功能,也有利于绿道运动的全面推进。夏梦婷、徐文辉(2021),指出乡村绿道作为绿色线性空间建设的抓手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引入协同学理论,在分析现有绿道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指出乡村绿道规划需达到多功能协同与多因子协同,建立了以生态、文化、游憩、产业4个功能为子系统,以连通性、可达性、适宜性为序参量的乡村绿道协同评价体系,定量分析各功能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和乡村绿道整体的协同程度,从而提出乡村绿道规划方法和应用途径。
通过对国内绿道研究热点、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可知绿道的受关注度和研究成果在不断上升,但相关研究仍存然很薄弱甚至是空白,所以未来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1)绿道是具有多方面功能的综合载体,目前除了生态功能、体育功能、休闲旅游功能研究较为深入以外,其衍生的如美学功能、教育功能研究较少。另外,绿道作为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保护生物学等交叉学科的关注热点,注定其综合社会效应的复杂性和多因性,未来可以尝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绿道综合效益测评体系,为政府和相关利益群体提供最有力的政策制定依据。
(2)目前国内绿道设计大多集中于宏观规划层面,对于绿道的标示系统、服务设施的设计手法、适合的商业模式等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少,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且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性和一致性,未来如何统筹规划设计不同区域、不同等级绿道网及服务设施的标识体系,设计便于推广的商业模式,都将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3)随着国内绿道实践运动的深入发展,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绿道运营与管理问题开始显现,如,标识混乱、服务设施维护不善、相关服务缺失、绿道使用者冲突、宣传营销不到位等。未来在充分考虑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绿道政策和管理办法,让政府、市场和公众在绿道管理中各自发挥所长,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绿道运营与管理机制和体制,为日益繁荣的绿道运动提供理论支持。
(4)绿道建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居民,但国内在绿道使用者研究方面较为薄弱,尤其是对绿道使用者的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比较少,对居民使用绿道的满意度及主要偏好等研究不够深入,因此绿道使用者研究将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