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著礼
最早出现数据新闻的是西方一些新闻行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在我国,尽管数据新闻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很多高校的新闻专业都增加数据新闻的内容,得到新闻行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大数据时代,新闻编辑如何抓住机遇,坚守自身的职业本色的同时,走好未来的发展之路,是其必须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也得到了十分迅猛的发展,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新闻行业,大数据也同样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大数据时代,存在海量的、丰富的信息,受众获取信息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要想获得十分有价值的信息则还需要一定的能力或技术。利用大数据技术,采取新的搜索方式查找有价值的信息,把难以理解、枯燥的信息变成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让信息的可读性与传播性得到增强。在大众生活中,当前数据的位置变得更加重要,它能为受众提供大量的、优质的信息资源,同时还能为受众提供多样性的数据转换和分析方法及工具。[1]因此,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为新闻媒体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也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闻编辑的工作中具有数据素养显得非常重要。新闻编辑要积极地适应新的数据环境,熟练运用和掌握数据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应用数据的能力,为实现顺利的转型和良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大数据时代,新闻编辑需要思考转型与创新,基于自身的特点,要从这几个点进行转型: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上各类海量的信息混杂,在开展新闻内容编辑的过程中,新闻编辑一定秉承公正、公开的原则,真实地发布新闻信息。特别是要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分析和应用,要让整个新闻事件过程透明化,让受众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大数据时代,新闻信息的来源呈现多样化态势,而媒体要想体现自身的权威性,就要通过大数据来证明是如何收集到新闻事实的,从这个角度看,新闻的透明性实际就是新闻的客观性。
当前,大数据已经成为生产新闻的一种工作方式,有必要建立一支数据可视化团队。这个团队的人员应该由以下人员组成:数据挖掘和分析的数据科学家、设计主题内容的编辑、可视化设计师。他们和对新闻具有很强敏感性的人共同努力,确保新闻的透明性,并为受众提供包括音频、视频、图表等多种形态的新闻。[2]
大数据的数据本身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算法及技术。当前,能够建设专业数据库的在国内新闻媒体还很少,很多媒体的新闻数据来源基本都是从公共数据平台得到相关数据的分析,或者与数据商展开的合作。数据本身是客观的,但怎样分析和看待数据就因人而异了,如果数据分析员不是新闻专业,新闻把关人没有分析数据的能力,得到的结果就不一定是客观的、真实的。这是因为不是新闻专业的分析员不能对数据有清晰的认识,新闻把关人数据分析能力不强通常会带着主观的预设对数据进行分析。因此,作为即将把生产的新闻内容呈现给受众的新闻把关人的新闻编辑,要格外重视这关键的一环,需要具有敏锐的数据感觉、高超的数据素养,可以根据数据的价值,深入挖掘背后的故事,选定有价值的新闻主题。也就是说,对于数据的可信来源新闻编辑要有准确的判断,并保持对这些数据有敏锐的感觉,特别是要拥有在社会情境中将这些数据还原的能力,在受众与数据之间找到明显的关联,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做好,那么就无法实现将最有利于受众、最真实的信息向受众呈现的社会功能。
技术上的逻辑都是与宏大的经济结构相关联的,大数据新闻也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只要具备盈利能力就会有资本的涌入。例如,比较火爆的App今日头条,就是新闻专业领域受到资本的进入。这类App是基于挖掘的数据,依据每位受众的兴趣、特点、位置等多方面的分析,然后开展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推荐的是新闻内容,但推荐包括音乐电影、新闻资讯、游戏购物等多方面信息的应用程序,实际上是披着新闻App的外衣,却不是来自新闻行业,而是其发展的对手。媒体和广告公司开展合作,向受众推荐的却是消费品,而不是新闻信息,这就是资本介入后出现的情况。[3]在市场逻辑的推动下,大众媒介成为标准生产文化产品的文化工业,利用大数据分析出来的个性化,对受众日常生活的消费、时尚持续编码,刻意制作出来在消费主义统治下的受众消费。受众受到文化工业生产特点的蒙蔽、虚假个性化熏陶以及宣传套路的诱惑,寻找表面虚拟的满足,进而丧失了创造力与理性的批判。
因此,新闻行业不应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失去对信息的控制力,虽然各种个性化的精准信息推荐App,让受众在时间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节省,却往往忽视了新闻本身的意义,也就是新闻工作者为受众提供服务的,想要知道的信息和应该知道的信息。新闻编辑由于自身的专业性,很了解受众应该知道的信息,并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的分析和预测,就能更加准确地了解受众想要知道的,从这方面来说,对于新闻的信息推送必须保持理性,而不应如资本那样恣意妄为,失去了新闻本身的功能和意义,这也是新闻编辑未来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新发展方向。
新闻媒介要利用宏大的数据,使其能为受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不但要充分发挥传统新闻的传播作用,还要及时转变理念,开展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指的是传统广告、新闻事实、布告栏、社群专家、娱乐活动和解答受众疑问的知识,这些知识组成了受众对现实的一些想象,满足了他们的日常所需,由此形成了讨论、传播。这些知识要想传播给受众,就要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同时也要提升新闻编辑的专业技能。这样新闻媒介同时也成为知识的传播者与管理者,从原来只是传播新闻的媒介变成了开展公共对话的组织者。[4]所以,新闻编辑的技能掌握不仅要能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同时还要运用知识管理让受众得到新闻信息后的行动能力得到提高。
众筹新闻指的是个人和机构向受众募集一定的资金,然后为他们提供一些特定的新闻报道。众包指的是通过集体对信息进行搜索及核实,然后进行报道。众筹、众包的新闻主要是基于大数据时代所拥有的海量信息,对信息与数据进行价值挖掘与重新聚合,并且也增加了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积极性,使得受众与编辑记者之间的互动性得到增强,很多数据的搜集都来源于社会化媒体,是扩大传播影响力的主要方式。新闻编辑运用众筹、众包新闻能让新闻的选题变得多样化,能够满足受众的真实需要,能够降低成本,在很短时间里独立完成调查报告,使得新闻编辑的视野得到极大的拓展,并能够同时完成多个报道的策划。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新闻的生产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其也并不是万能的,也会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因此,要对大数据时代新闻编辑应该坚守什么等问题理性看待。
大数据能诞生海量的信息,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也常常存在于这些海量的信息之中,如果想要生产出有价值、有深度的新闻,需要新闻编辑具备超强的敏感度,通过其发现数据和受众的关联度并从中找到有意义、有价值的新闻报道素材。新闻的敏感度需要媒体人自身具备很强的专业素养和独特的新闻触角,以现有的技术发展来看,这种敏感性对于那些数据分析工具来说是无法做到的。
众筹新闻、个性化信息推送能让受众与市场得到满足,众包新闻的出现也能让新闻写作的门槛大幅度降低,但这些并不能保证新闻应具有的客观性,而只有作为把关人的新闻编辑才能确保新闻的客观性。新闻编辑拥有筛选加工、处理的权利,能够引领舆论方向,能对受众的价值观产生很大的影响。公正、客观仍然是新闻编辑必须坚守的新闻理念。
在大数据时代,一些舆论鼓吹这是一个理性精神应该得到弘扬的时代,认为“为什么”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是什么”,对一些新闻事件没必要了解背后真正的原因。但是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潮,其中的关键是对人文精神的完全忽略,只对大数据以及工具进行关注,这样对新闻行业发展十分不利。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取得进步,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为什么”的不断探究与追求,这是对人类怎样才能更好地生活的关注,是对自身的人生意义与价值的重视。所以,数据不重要,毕竟它是由人类创造的,人文精神才是最重要的。作为媒体工作者,新闻编辑必须坚守人文精神,并在利用这些数据时进行人文追问及观照,这也是新闻行业得到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综上所述,保持新闻敏感性、坚守新闻的客观性、坚守人文精神,新闻编辑在大数据时代的坚守,就是坚守新闻的基本原则,将具有时效性、真实性的新闻报道呈现给广大受众,让充满人文精神的新闻能够引领正确的舆论方向,推动新闻行业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