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模式探究
——基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探索实践

2023-01-10 19:10冯金莲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4期
关键词:海外版共情党报

冯金莲

在国际传播领域,“威胁论”“崩溃论”等对我国充满敌意与偏见的言论不时涌现,阻碍了中国国际形象的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作为对海外发行的主流中文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坚守党报属性的前提下着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报道叙事模式,向世界展现中国真实、立体、全面的大国形象。

一、叙事议题:宏大主题中彰显微观叙事

叙事议题主要回答“讲什么”的问题。讲好中国故事,要切实把握不同受众的议题兴趣点,关切不同受众的情感共鸣点,顾及不同受众的利益交汇点,以上对党报对外传播叙事议题设置的多样化、贴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讲好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成就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故事。”党报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在议程设置上必须以宏大议题为立足点,这与其时代定位和传播价值密不可分。通过对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议题进行分析,发现其遵循宏观叙事视野和微观叙事相结合的规律。宏观叙事视野主要体现在其议题选择的多角度、全方位,由点及面地映射中国发展的全貌,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生等多种宏大主题,开设“国际观察”“中国故事”“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创新中国”“文明中国”等版面,立体展现中国形象。同时,在重大主题报道层面,人民日报海外版把握对外传播的绝佳机会,精心策划,推出精品力作。例如,为庆祝建党百年,海外版推出“来这里打卡”系列新闻作品,以《人民日报》报道过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对故地进行再次探访并形成鲜活生动的报道,深刻反映党的百年历史变迁。[1]

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微观叙事主要体现在从微观视角切入宏大主题,善于采用叙事对象下沉的手法,从平凡人物、微小细节中挖掘体现中国理念和中国精神的内涵并进行创新语态的表达。创刊25年的“百姓话题”版面坚持围绕受众喜好的话题,突出以百姓视角关注社会议题的叙事特征,展现中国百姓立体形象的生活百态,充分体现我国以民为本的治国理政思想,围绕民生小事做文章。“中国故事”版面通过聚焦典型人物的方式向受众讲述真实可感的故事,“山河屯的村民——特别和谐、特别幸福、特别舒心”通过对山河屯村民生活场景的刻画反映出中国惠农和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云贵高原上的脱贫致富带头人”报道的是青年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做出的贡献,使受众深切感受到基层干部的精神风貌和工作本领。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叙事议题上所采取的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微叙事勾连情感的共通性,将中国话语的魅力映射到每一个事迹、每一个人物上,有助于让外国受众更具体、深切地读懂中国。

二、叙事主体:“他者”叙事增强国际表达

斯图亚特·霍尔认为事物、概念和符号三种要素的勾连共同构成了表征,表征的不同造成了意义的差异化。[2]在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外国人和中国人分别承担“他者”和“自我”的角色,两者之间存在两种不同的表征系统,进而导致中国故事意义的不同。由于中外差异化的价值概念与治理概念,中国式表征所传达的意义在话语表达过程中的流失甚至误解是跨文化传播的壁垒。与此同时,长期以来中国国际形象主要依靠本国媒体进行“自我讲述”式的塑造,削弱了故事的说服力。借他者之眼直观事实,用他者之口表述事实的“他者”视角叙事是消除壁垒、增强故事说服力进而构建共通意义空间的有效路径。

首先,“在新闻的生产制作中加入外方媒体资源可以保证他者视角的深度融入,真正做到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3]外国媒体作为新闻生产主体的“他者”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点,人民日报海外版开设“外媒看中国”版面,刊发“国际论道”“海外声音”“专家解读”等专栏。国外媒体对中国权威、客观、正面的报道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在国际社会影响力的稳步上升,另一方面“借船出海”,拓宽了中国故事的传播渠道。

其次,当外国人作为叙事主体时,故事在情感上的流通感和连接感更强。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我在中国当大使”“来华留学生讲中国故事”“海客话中国”等专题报道,对驻华大使、来华留学生等群体进行专访,讲述者身体的在场增强了新闻故事的真实性与可感性。“我在中国当大使”系列报道通过整合驻华大使这一群体对中国故事的讲述,由点及面构建中国形象的全貌。古巴的驻华大使卡洛斯·米格尔·佩雷拉将其亲眼所见的新疆风貌与社会和谐讲述出来,对反华势力罔顾事实编造谎言进行有力回击。墨西哥驻华大使施雅德亲眼见证了香港的发展,在“我们全家都喜欢过中国春节”报道中,其讲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表达了其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萨尔瓦多驻华大使阿尔多·阿尔瓦雷斯在“最令我心动的还是中国”一文中通过讲述中国疫苗国际援助,阐明了中国追求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来华留学生讲中国故事”和“海客话中国”专栏则是从来华留学生的个人视角讲述在中国的见闻,为读者呈现真实、鲜活的故事,这与教育部颁布的《留学中国计划》提出的“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生”的要求相契合。

对外讲述中国故事,应平衡好“自我讲述”和“他者叙事”之间的平衡,在不失话语权的同时通过他者视角弥补我国媒体的“视野剩余”对构建我国立体真实的形象具有深远影响。

三、叙事情境:共情叙事中的话语呈现

以共情为出发点,构建共通的叙事情境和融通中外的新表述是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共情能力不仅包括自我与他者形成的共情能力,也包括唤醒他者潜在的共情能力。”[4]共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新闻话语的感染力,增强叙事话语表达的生动性与贴近性,最大化地将其蕴含的理性力量和情感魅力呈现出来,使新闻故事真正抵达受众心灵。人民日报海外版在新闻叙事话语的创新上进行了有效尝试,其叙事话语奠定了开放、自信、谦和的叙事基调,对构建大国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播话语的表达不能拘泥于传统,应开掘新的传播语态,构建吸引国外受众的话语体系。[5]人民日报海外版在立足中国元素的前提下积极挖掘时尚元素,“我就派《山海情》里的那个林占熺去了”这一新闻报道的标题体现了党报在语言风格方面的创新,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以《山海情》剧中一位农技专家的原型作为切入点,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中国与南太关系发展的故事。

在媒介技术的推动下,人民日报海外版形成了融媒体矩阵,其新媒体作品在话语表达上不断创新以适应网络传播环境。其中,人民日报海外版运营的新媒体品牌“侠客岛”一改党报传统严肃的话语风格,通过政治词汇和网络用语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叙事话语的重构,使时政新闻的话语表达更加年轻化、民众化。[6]例如,关于北上的云南大象受到外媒关注的报道中,运用“北上的云南大象,在外国圈了粉”网络化语言作为标题;再如,关于美国在气候变化领域作为的报道中,用“这些年,美国逃过哪些课?”作为标题,开头便是形象的类比“见过这样一类学生吗?脑瓜子挺好使,努努力也能考高分,但就是三天两头翘课、不交作业,你说他两句吧,他还理直气壮:‘小明分数也不高,你咋不说他?’”将美国缺乏担当与作为的形象生动展现出来。长期以来,“政治家办报”的思想贯穿于党报的新闻实践中,政治话语占主导地位,对外讲好中国故事,需转变已有的话语体系,这就要求党报积极创新话语表达,在保持权威性的前提下探索个性化表达方式。

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多年国际传播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既有“晓之以理”的重大主题策划报道,又有“动之以情”的微观层面表述,其经验对于国内其他媒体对外传播具有理论引导作用和实践价值。在西方话语仍然居于主导的语境下,如何进一步创新叙事策略,跳出西方的议题框架主导对话,建构共通的情绪空间和共享的意义地带,增强中国话语的说服力,党报任重道远。

注释:

[1]李婕,聂传清.跨越重洋,“海味”更浓——人民日报海外版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传媒,2021(22):9-11.

[2]Stuart Hall,et.Representation.Cultural Representation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age Publications,1997,238.

[3]潘亚楠.他者视角下的中国故事创新叙事——以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作品为例[J].编辑之友,2020(08):75-79.

[4]唐润华.用共情传播促进民心相通[J].新闻与写作,2019(07):1.

[5]邓年生,李奥.对外传播中的叙事创新[J].中国出版,2017(18):3-7.

[6]李元栋,匡艳丽.“侠客岛”微信公众号时政传播的四大特色[J].传媒,2021(03):59-61.

猜你喜欢
海外版共情党报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新举措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No.2 企业微信海外版改名为WeCom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党报深度报道如何“深”入人心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不断创新话语体系办好“海味党报”——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例
党报新年改版潮:立一个“内容品质化”的f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