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丽颖胡爽
猪瘟(CSF)在我国分布广泛且时有发生,是对养猪业危害最大、最危险的传染病之一。典型猪瘟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和持续性(温和)型、繁殖障碍型猪瘟,其中在妊娠期间发生的感染较为常见。病猪在感染后经过4~7天(少数为10天,最长可达21天)的潜伏期后表现临床症状。病毒的毒力、宿主反应以及继发感染是猪瘟病情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受该病影响的动物可能会产生抗体,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抗体只是间歇性出现,不会影响病毒清除。这与持续感染一起,特别是对受影响的野猪种群起作用。病毒感染后的急性发作过程中,病理学常显示不同器官如肺、肾、肠和膀胱的浆膜和粘膜表面淋巴结肿大、出血和瘀点。还可以出现扁桃体炎、肠道坏死性溃疡、淋巴网状系统病变以及非化脓性脑炎脾脏梗死等,这些被视为CSF的主要病理学特征。
猪瘟病毒存在于发病猪的各个脏器、血液、粪便及分泌物中,淋巴结、脾脏和血液中含量较高。猪瘟病毒(CSFV)属于黄病毒科鼠疫病毒属。该属的其他成员包括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和2(BVDV-1和-2)、边界疾病病毒(BDV)和越来越多的未分类和所谓非典型鼠疫病毒等。CSFV为单股RNA型,直径约为38~44纳米,有囊膜病毒。被包裹病毒颗粒由四种结构蛋白组成,即核心蛋白(C),以及包膜糖蛋白E1、E2和Erns。核包裹着大约12.3 kb的阳性单链RNA基因组,被翻译成一个多蛋白[1]。编码区域的两端都有非翻译区域(NTR)。病毒和细胞蛋白酶对前体蛋白进行共转化以及翻译后处理,可得到多种成熟蛋白质,如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Npro、p7、NS2-3等。
猪瘟病毒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存活率有很大差异,对温度变化尤为敏感。病毒存活率对温度有较强的依赖性,通常来讲,其存活时间与寒冷、潮湿和富含蛋白质的条件下相关。病猪的排泄物以及肉制品中的病毒载量是有关猪瘟防控的重要因素。病猪排泄物中的CSFV,在室温条件下可存活多天,而在4℃及以下的条件下可存活几周不等,需要注意的是,病毒在低温条件下可以持续存活。在温度高于35℃时,病毒的存活时间将会大大缩短,当温度高于50℃时,只需数小时甚至数分钟病毒将被灭活。更高的温度很容易使病毒失活。有研究表明,病毒在实验室60℃条件下持续3分钟就可完全失去活性[2]。但这也要求灭活的混合物要保持温度的均匀分布。当圈舍内遭受猪瘟病毒污染时,尤其是寒冷冬季的背景条件下,其至少存活几天到一个月。CSFV在pH值5~10保持稳定。低pH水平下的病毒的半衰期取决于温度,室温下的平均半衰期要比4℃条件下低十倍以上。而另一点是,病毒常存活在肉类或下游产品中,可在处于-70℃的冷冻肉类中存活几年,而温度越低,病毒存活时间越长。
猪瘟唯一的自然宿主是猪,最主要的传染源为病猪,传播方式主要包括水平和垂直传播,易感猪与病猪的直接接触是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间接传播主要为感染猪在发病前可通过口、鼻及泪腺分泌物、尿和粪中排毒,污染环境、饲料、饮水、以及接触人类或农业和兽医器具进行的机械传播。此外,猪群引进无症状感染猪是猪瘟爆发最常见的原因。病毒还可以通过猪肉及其制品传播。在自然条件下猪瘟病毒的感染途径是上呼吸道的口鼻腔,还可通过结膜、生殖道或皮肤擦伤进入进行传播。
易感宿主是猪科的不同成员,尤其是家猪和欧洲野猪。病毒可通过空气在猪群内进行传播。从怀孕母猪到胎儿,妊娠的所有阶段都有可能,并导致持续感染的后代。急性病例中感染中毒力CSFV的断奶仔猪也很常见。此外,受猪瘟影响的野猪群体可以作为病毒的蓄积者,并对家猪来说是一个持续的危险。
随着养猪防疫水平的提高,典型猪瘟病例已较为少见,临诊上多以非典型猪瘟为主。快速可靠的诊断对猪瘟的防控至关重要。因此,就需要准确的临床诊断以及要采用先进的实验室诊断技术来进行诊断与鉴别。
典型的急性猪瘟爆发,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来做出诊断。在诊断中应注意与猪副伤寒、弓形虫病、伪狂犬、猪丹毒、猪肺疫等病相区别。尤其是与非洲猪瘟进行区别,脾的病变是非洲猪瘟与猪瘟之间的重要区别,非洲猪瘟病猪的脾脏肿大、发黑;而猪瘟的脾脏不肿大,保持正常大小,常见出血点和边缘性梗死。
由于CSF的临床表现高度多变,可能与猪的其他病毒性疾病相混淆,实验室诊断对于确诊是必不可少的。在国际层面上,OIE(动物卫生组织)指定的成熟CSFV诊断试验有:病毒分离、荧光抗体试验(FAT)、抗原捕获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病毒中和试验(VNT)和抗体ELISA。CSFV还可在不同的永久性细胞系上分离。淋巴结、脾脏和血液等组织中病毒的含量较高,因此在采样进行实验室检测时应注意采集相应的组织。
使用成熟的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系统进行猪瘟初步检测比较常见,且效果较好。此外,可以使用荧光抗体或免疫过氧化物酶检测法在组织的固定冰冻切片上检测抗原。抗原ELISA建议仅用于基于群体的检测,原因在于,虽然特异性检测的灵敏度通常至少与病毒分离相当,但大多数CSF特异性检测缺乏灵敏度。血清学筛查可使用不同的市售E2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中和试验对于猪瘟的检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起到效果,可用于确诊。而由于RT-qPCR的敏感性增加,在野猪的口服疫苗接种活动和家猪的疫苗接种计划中,疫苗病毒检测已经很常见。
对已消灭猪瘟的地区要严格做到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猪瘟病毒再次进入。同时密切留意生产动态,刚发现猪瘟病例就立即采取扑杀预案,切断传染源并进行追终溯源,排查接触物,对被污染以及潜在污染风险的场所要进行彻底消毒。猪瘟病毒对于许多消毒剂表现耐受,而2%氢氧化钠溶液是针对猪瘟病毒效果较好的消毒剂。
兔弱化病毒疫苗是目前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疫苗,接种后5~7天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持续一年以上。在猪瘟防治实践中,多采取以下程序:
猪瘟兔弱化冻干疫苗,种猪每年加强免疫1次,安排在适宜(隔胎)的配种前空胎进行;每头猪的剂量为2~4头份,同场的种公猪同步免疫接种。不得不说的是,母猪带毒是引起流产和仔猪对猪瘟疫苗免疫耐受的主要原因。
疫场初生仔猪超前免疫,剂量为每头猪2头份,免疫疫苗后1~2小时方可吃奶。由于本方法难操作,一般都是在种猪场发生疫情时使用,直到最后一头猪瘟病猪死亡半年,无疫情发生,方可改为常规免疫。超前免疫猪65~70日龄进行第二次免疫,剂量为每头猪4头份。在疫情或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仔猪初免于20日龄,剂量为每头猪2头份;二免于60~65日龄,剂量为每头猪4头份。在污染小、疫情少的地区,仔猪于30~35日龄免疫,剂量为每头猪4头份。在这两种情况下的仔猪,作为商品猪到此即是终生免疫;作为种猪配种前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年加强免疫1次,剂量为每头猪2~4头份。
此外,在伪狂犬病疫区,进行伪狂犬弱毒苗免疫时,必须与猪瘟免疫相隔1周,以避免伪狂犬对猪瘟的免疫产生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