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晴
[摘要] 本文以人本主义价值为导向,运用班杜拉的三元交互理论模型,以一份转化学生的成功实践为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出人本主义理念下关爱特殊群体学生的一些策略,如倾听、接纳、理解、陪伴、尊重、信任、无条件的支持等。试图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尤其是特殊群体学生的内心生活的丰富和发展,培养“完整的人”。
[关键词] 人本主义;特殊学生;关爱;个案研究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及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生群体不断分化,形成了家庭不完整、家庭不和諧、心理亚健康、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学困生、家庭困难学生等七类特殊学生群体。由于学生个体生理、心理、家庭背景、经历等不同,这类弱势群体往往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如果我们在教育中不能了解这些群体,不了解这些特殊群体学生行为背后的故事,就难以在教育时触动他们,起到有效的教育教学效果。如果忽略他们的特殊需要,会使这部分学生群体在生活和学习中产生无助感,失去重要的教育支持和人文关怀,频发校园危机事件,影响和谐安全的校园建设。因此,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就尤显必要。
一、一例特殊群体学生的转化个案
笔者以一例特殊学生小A的转化个案为切入点,尝试研究人本主义视域下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策略。
1.基本情况
(1)小A同学一直被认为是身心发展正常的孩子。父亲从事会计师工作,工作繁忙,母亲全职主妇,家庭表面上看起来正常。
(2)小A同学最近天天迟到,上课哈欠连连。任课教师发现上课时她的头会深深地埋在臂弯里一直都不抬起。
(3)同学们发现她精神不振,下课沉默寡言,心事重重。
(4)小A同学自述近期失眠,精神状态不好,注意力很难集中,厌食。
2.初步了解评估
(1)特殊学生:小A同学由于家庭成员之间貌合神离的不和谐关系产生了亚健康状态。这个阶段可以归类为特殊学生。
(2)关系改变:小A同学的父母亲关系出现问题,同时小A由于特殊事件与父母亲之间的亲子关系出现疏离与紧张状态。
(3)行为改变:失眠、抑郁情绪、厌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成为其很明显的行为改变。
3.关键问题
小A存在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她的认知和行为,因家庭环境里的突发状况给她带来了无法解决的困扰。如果要转变她的行为,就需要调整认知,更需要改变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而纠结的关系。这种改变需要班杜拉的“三元交互理论”支撑。
为了解释说明人类行为,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理论。班杜拉对其中的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提出了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交互决定论,即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班杜拉认为行为、环境与个体的认知(P)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但他同时反驳了“单向的相互作用”,即行为是个体变量与环境变量的函数,即B=f(P,E),认为行为本身是个体认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副产品,即B:f(P*E)。班杜拉指出,行为、个体(主要指认知和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能把某一个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素重要的位置,尽管在有些情境中,某一个因素可能起支配作用。他把这种观点称为“交互决定论”。
4.转化过程与分析
转化初期:
下课了,我进班轻轻地拍着小A的背说:“出来一下。”她低着头跟在我的后面,小声地说:“我不想去办公室,能否去操场的角落里和您聊聊?”听到她近乎颤抖着请求,我迅速拉着她来到了一个无人的角落,找了个凳子让她坐下。许久,她都没有说话,我陪着她静静地坐着,听风吹落叶的声音,闻栀子花飘来的香气。
她终于说话了:“老师,我失眠一段时间了,整晚睡不着觉,白天吃不下饭。”
“能和老师说说,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这个孩子遇到了她解决不了的麻烦。因为她发现了爸爸和一名陌生阿姨的暧昧信息,她质问爸爸,却被爸爸狠狠地打了一顿。爸爸还呵斥她:“小孩子不要干涉成人的事情,不许告诉任何人!”她委屈无助,看到妈妈以后想说而不敢说的内疚与痛苦更是撕扯着她。于是,失眠和抑郁找上了她。看着母亲为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操劳着,她非常希望考出好成绩让母亲开心。可是因为失眠,她白天无法集中注意力,成绩也一落千丈。
她说着说着就哭了。我安静地陪在她身边,时而递纸巾,时而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安抚。等她倾诉完了,情绪也纾解了之后,我和她一起返回教室继续上课。
一个孩子一个世界,当走进孩子的世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充分地倾听和真诚地陪伴,同时适时地表达理解和共情。孩子在表达的过程中宣泄自己的情绪和不良状态,觉察到导致自己的认知与行为发生不良变化的诱因。
转化中期:
和小A的父亲联系,小A的父亲愿意来学校了解小A的在校现状。小A的父亲到办公室一坐下就表达了对小A情况的担忧。他也发现小A最近不怎么吃饭,日渐消瘦,不见笑容。作为父亲,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他了解小A睡眠不好,还经常犯困的时候,眉头就不再舒展了。通过观察,我发现小A爸爸还是非常关心孩子的。由于答应过小A为她保密,所以与小A父亲的谈话并未涉及小A说的隐私。小A的父亲拜托我在学校多多关照小A,我欣然应允,同时也提出家长可以在家里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关心小A。父亲也表示尽力去做。这一周,小A的学校表现有所改观,但还是偶有瞌睡,听课质量还是比较低。
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的配合。解铃还须系铃人,小A的父亲是帮助小A解困的切入点。首先,家庭沟通是第一步,通过与小A家庭成员的沟通,寻求改变小A不和谐家庭环境的突破口。
第二周,小A约我去操场聊聊,我能做的就是继续陪伴。当我们在操场上一圈又一圈地走着的时候,孩子的心扉和话匣子也打开了。她说父母吵架的次数少了些,父亲会给自己夹菜,劝她多吃点,也没出现过打她和骂她的行为。
小A的父母在交流她的教育和生活问题时,父亲经常回避,不愿意和母亲有过多交流。母亲不上班,没有收入,比较唠叨,小A既心疼母亲,又抵触她的唠叨。有一次,小A试探着问母亲,如果等她长大了工作了,只带她生活好不好?母亲没有明白她的暗示。她的心里很是焦灼,同时又有很强的无力感,希望自己中考能上一个寄宿高中,逃离现在的家庭。
教师对小A的心情和感受表示充分的理解和接纳,尊重小A在这个家庭里体会到的压抑感和不快乐。
转化后期:
这一次采取家访的方式。来到小A的家里,小A的父母都在。热情地寒暄过后,母亲开始抱怨小A父亲的不作为及对小A和她的冷漠,抱怨小A的学习作业情况不好。父亲沉默了一会之后,提出了自己对于小A睡眠和饮食问题的担忧。母亲听了以后默默流泪。
通过这次家访,小A的父母对于小A的身心健康成长达成了一致,都愿意为了改善小A的饮食和睡眠做出努力,并都向小A表达了自己的关心和重视,亲子关系进一步改善。我也给小A父母提出建议:家庭中的良好关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而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小A的成长有很好的作用。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不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小A的父母愿意为了小A求同存异,维持表面的和谐,尝试合作,帮助小A渡过这段时期。
在整个转化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小A为中心,关注小A的感受,营造一个安全安静的环境鼓励小A表达,给予小A情感与状态充分的尊重。在倾听小A表达的过程中真诚地表示关怀,让小A觉察问题的矛盾点,认识到不良状态和行为产生的原因来自自己的认知。而认知的改变需要环境的改善,通过与父母的沟通和家访,帮助小A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和有所改善的家庭环境,让小A的行为、认知和环境之间产生良性的互动,从而尝试解决问题。
上述案例中,小A同学的瞌睡、注意力不集中、抑郁、失眠等外在行为表现(B)受到家庭环境、父母关系及态度等外在环境(E)影响,同时小A同学碰到特殊事件产生的矛盾认知(P)三者相互作用,当三者产生消极的影响循环时,小A的一系列问题行为和表现也产生了。当外在干预者班主任给予人本主义的关怀和接纳后,小A同学的个体行为随着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的积极影响后有了积极的改变,而这些积极改变也恰恰反映了行为事件和内在个人因素及外在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5.转化结果的评估
通过之后对小A的陪伴及观察中发现,小A在学校不再低着头了,犯困的概率也少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她对于考上重点高中的目标有了清晰的定位和努力的行动。看到小A和同伴们聊天时偶尔展现的笑颜,这次的转化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人本主义视域下关爱特殊群体学生的策略探寻
教师运用人本主义的立场,关怀和引导学生觉察自己的状态,同时帮助特殊状态的学生澄清并明确个人成长发展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应用班杜拉的“三元交互理论”帮助小A同学改变了周遭的环境,理清了与重要他人的关系,从而改变了小A的认知,完成了小A同学行为的成功转化。这个案例为我们在人本主义视域下关爱特殊学生的探索提供了些许经验。但是,特殊群体的个体每个不同,如何运用人本主义理论立场去关爱不同的个体,笔者总结了下列几点探索思考。
1.全面了解有利于充分理解学生
每个特殊群体学生的背后基本上有个特殊的家庭环境。这些学生的家庭人员构成情况、生活环境和成长背景是他们特殊表现和行为形成的原因。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了解这些环境(E)。因而,在一开学的时候会用问卷星对学生们的成长环境做个简单普查。在这轮普查中,比较快速地了解到单亲家庭及父母双亡家庭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对于这些学生在日常教育中多些关注和关心。另外,通过教育田野观察了解学生在校的交友情况、师生关系、学习状况等,识别出学习困难、交友问题等特殊儿童。再次,通过家访,认真倾听学生心声和家长们的介绍,充分的沟通和倾听也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比如,对于单亲家庭可以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单亲家庭属于离异还是丧偶,是否有再婚家庭和重组家庭;目前家庭成员构成情况,谁是孩子目前的监护人,谁长期和孩子生活在一起,谁负责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行为出现问题或者有值得肯定的表现可以和谁沟通等。通过进一步的成长史的了解,便于教师丰富而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了解这些以后可以帮助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家校环境,通过提供学校温暖包容的环境,弥补学生家庭环境中的不足,用环境抚慰和治愈学生。
2.倾听与接纳促进学生真实表达
每一个个体的行为表现都值得接纳与理解,只有建立在充分的接纳和理解基础上的沟通和教育才能温暖而有效。与学生的深度谈话能很好地了解学生行为事件(B)背后的认知、情感和心理事件形式存在的内在个人因素(B)。因而,作为班主任,笔者一周布置一次学生的心情日记。通过让学生在日记本上记录情绪,描述引起情绪的事件以及自己对事件的认知或者情绪的觉察。在学生的情绪日记后面,也会给予或长或短的文字交流。这种文字交流以正面、接纳、积极引导为主。如果发现有比较偏激的认知或者不合理的认知,将会约学生深入面谈。在谈话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时间、安全的表达环境,安静地倾听,适时地引导,疏导学生情绪,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
3.无条件的支持给予学生高质量的陪伴
特殊群体的学生大多缺乏可信任的人或者可依赖的人,无法得到高质量的陪伴和无条件的支持。教师作为学生在校生活中接触到的成熟的成年人,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必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陪伴和支持。比如,家庭贫困的学生,可以申请免除午餐费用,经常送给学生一些复习的资料,奖励他们一些台灯、笔记本或者笔等学习用具。除了物质上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时间和精神上的支持。当老师参与他们的学习生活,一起为了学校的各项活动出力出策时,这种贴心的陪伴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无条件的支持和关心。这种关系的建立能很好地帮助特殊群体学生。
4.尊重和信任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与特殊群体学生的交往中需要掌握好边界,尊重学生的家境,尊重学生的成长环境,尊重学生的处境,尊重学生的情绪和感受。不能因为想要教育和帮助学生,而过多地介入学生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可以和家庭充分合作,可以提出适合学生成长的建议,但是对于学生和家长都无法改变的情景和困难,我们要予以理解和尊重。同时,对于学生及其家庭的隐私要予以保护,只要是不涉及学生的安全都不可以突破,这样才能建立彼此信任、和谐的教育关系。
5.充满爱的鼓励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最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如果教师可以用充满爱的眼神与话语与学生交流,尤其是这些特殊群体的学生,与他们交往时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肯定、多一些赞赏、多一些积极评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要求是善意的,教师的评价是公正的,教师的表扬是客观的,教师的批评是饱含着爱的,那么,学生的自我成长是非常迅速的。
在学校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核心之一就是以学生为本。学校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关注特殊群体学生,了解他们的特殊行为和需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干预和帮助,让更多的特殊学生摆脱困境,走出危机,获得身心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实践案例,致力于学校特殊学生群体教育问题的研究,尝试通过深入了解特殊学生群体,构建有利于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良好生态圈。这只是初步小范围的尝试,笔者也将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继续以人本主义的视角关懷和关爱每一位学生,为在大群体内的特殊群体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爱德华·霍夫曼.马斯洛传:人的权利的沉思[M].华夏出版社,2003.
[2]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儿童人格形成及培养[M].三联书店,2017.
[3]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