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01-09 12:03:15徐千张赫男
当代体育 2022年45期
关键词:田径游戏运动

徐千 张赫男

体育教育是高校“五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径作为对场地要求较小,适合日常运动的项目,对于学生的体能培养、运动意识的养成有积极的意义。体育游戏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的运动参与热情,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升教学的效果,并为学生的运动意识、习惯的养成提供更具成效地指导。但同时,为了提升体育游戏的教学效果,在应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应用原则和应用技巧,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特点,使其为学生的田径技巧、能力和运动习惯带来积极的作用。

作为运动项目来说,田径运动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运动方式,与生活的联系较为紧密,在培养学生运动意识、运动习惯的过程中,田径教学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但同时,田径运动本身的运动强度相对较大,且运动技巧虽然与生活有联系,但有些细微的不同。在对运动技巧掌握不全面的情况下,田径导致的运动损伤,在整体运动项目中的占比较高。根据美国“国家运动与娱乐性运动损伤事件”的调查报告中指出,有氧运动、跑步等运动造成的损伤占据总运动损伤实事件的比例最高,约为16.3%。田径项目是典型的有氧运动项目,正确的运动方式在保护学生不会因运动受伤的同时,能够为学生长期的运动习惯、身体机能带来积极的作用,因此需要充分重视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方式的研究。

1 体育游戏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1 提升学生的教学参与度

人类与自然抗争、共处的过程中,良好的耐力、适应性是人类得以发展、传承的重要基础。田径作为人类最贴近自然、生活常态的运动方式,对于实现高校“五育”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田径项目的过于“常见”,使不少学生误认为田径项目并不需要刻意地刻意地学习,而传统“示范、讲解”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参与兴趣并不高。而在利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趣味性的游戏内容,能够调动学生的意识和情感,无论是好奇心还是单纯觉得有趣,都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田径运动过程中。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能够让课堂更加动态,使学生将田径知识、技巧与兴奋、快乐的情感挂钩,使其主动思考、学习、实践从而形成良好的运动反馈,对于提升学生的运动主动性、积极性有重要的意义。

1.2 确保田径教学的质量

从构建主义的角度上来讲,学生在学习任何知识的过程中,都会更有效地吸收对自身有利的知识。无论是对物质还是情感方面,能够取得学生认可,认为该内容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知识吸收的效率会得到有效提升。而在田径运动展开时,运动内容较为单纯,仅仅是对学生力量、敏捷、耐力等体能的单方面考验,竞技性、技巧性相对于球类等运动较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而体育游戏的应用,可以提升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并通过多样性的游戏活动,有效提升田径运动的趣味性。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使其在兴趣的引导下,轻松愉快地掌握田径运动技巧、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吸收效率,帮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运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实际运动的过程中,体育游戏的有效引入,可以进一步让学生面对强度较高的田径运动,通过兴趣使学生能够投入到体育运动过程中,并对抗疲劳、疲惫对运动积极性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能够不断向困难进行挑战,从而为学生的体育素养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1.3 建立终身运动意识

素质教育、“五育”等教学理念中,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田径项目对器材、场地的要求并不高,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学生的锻炼需求,采取对应的项目展开有效的运动。因此在学生终身运动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拥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在应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田径运动热情得到激发,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正确的体育运动技巧,使学生在课堂之外,根据自身的运动、娱乐需求,使用具有趣味性的体育游戏,展开积极的运动。从而使体育运动有效降低在日常生活中展开的门槛,为学生的体育运动提供可靠的支持。另一方面,则可以帮助学生将体育运动与积极、向上的情感建立直接联系,使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正向的情感、成就反馈,对于引导学生形成终身运动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2 体育游戏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2.1 发挥体育游戏的特点

体育游戏最大的特点是趣味性与灵活性,在田径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时,教师需要根据课堂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特点。注重趣味性与教学目标的有效结合,并通过合作、竞赛等方式,对学生的体育运动精神、竞技精神、挑战精神进行有效的锻炼。但同时,也要求教师拥有较多的体育游戏知识,能够从多个角度在田径教学中,合理地融入体育游戏,在满足田径教学需求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发挥体育游戏趣味性、灵活性的优势,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有效展开田径训练与实践。例如在场地、器材条件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活動范围较小,学生可单独、少数人合作展开体育游戏。在此基础上,这需要根据学生的体能特点,灵活确定运动量、运动范围,使学生能够展开积极的训练。

2.2 重视体育游戏的参与感

良好的参与感可以持续保障学生的运动热情,在使用体育游戏提升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教师应当通过合理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感。比如竞技游戏中的胜败、奖惩措施。一方面可以给予学生较为明确的运动目标,并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该目标进行锻炼和运动,在提升学生参与度的同时,使学生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进行合理的运动,从而达成田径教学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在应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体育游戏的规则可以使学生的游戏能够合理展开,坚持纪律性与制度性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对游戏的参与情况进行自我奖励或者通过外部获得奖励。既是对学生体育课程参与情况的肯定,也是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展开,积极、合理体育运动的前提。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发现体育活动中的竞争、合作内容,并鼓励学生展开有效的进展,从而熟悉田径体育游戏的规则,并在活动中获得有效的田径知识教学。

2.3 适当游戏、合理运动

田径项目是导致学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教师在展开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应当强调游戏的适当性与运动的合理性。在使用体育游戏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教师应当注意的,高校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其具有较高了冲动性,情绪容易产生波动,并在运动的过程中产生较为激烈的对抗行为。为了保障课堂教学顺利展开,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适当游戏,将游戏内容与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联系,使学生掌握游戏和运动的要领,从而在积极地参与过程中,保持运动的头脑冷静,进一步遵守游戏规则并做好自我保护。一方面,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对学生的游戏行为、运动情况进行及时地指导,结合田径运动的技巧,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有目的的规范运动行为,从而降低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伤。另一方面,教师则需要在运动的过程中强调运动安全,引导学生注意自我保护,规范运动行为。遵守田径运动、游戏运动的规则,并适应正确合理的运动。

3 体育游戏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利用趣味游戏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

田径作为最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不少学生在小、初、高阶段就已经经历过相关的教学。但多数情况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基本相同,重复教学导致学生的田径运动趣味不足,并对田径教学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为此,教师在应用体育游戏展开教学时,需要根据本次课堂的教学主旨,将其融入到游戏内容中,作为辅助课堂教学展开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在田径50米往返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撕名牌”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追逐的过程中,展开有效的学习。而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合理的游戏设计,从而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有效展开体育运动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游戏是一个具有社交性的活动,在展开体育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了解彼此的情况,听取体育游戏中的学生意见,在引导学生使用体育游戏展开田径运动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开发体育游戏,让学生成为体育游戏的活动主体,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2 利用合作游戏提升学生合作意识

大多数的体育游戏是在娱乐的过程中,与他人互动而展开的。合作是集体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合作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活动的同时,进一步适宜他人的运动节奏,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并形成良好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能够有意图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并提升学生的游戏动力。而教师则需要采用小组、班级等单位展开体育游戏,鼓励学生在自己所处的组织中,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在集体的进退过程中,感受集体荣誉感对自身带来的积极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分配学生队伍的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队伍的平衡性,鼓励学生在有意义的竞争中,获得成就感并享受集体荣誉感对自身带来的积极影响。例如在4×100米的接力赛教学中,每个小组的4名成员,其综合能力需要进行有效的匹配,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合理分配成员的职责。通过减少队伍之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竞争与合作的基础,并在运动的过程中获得集体归属感、成就感。

3.3 利用竞技游戏提升学生运动成就感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个体之间的相互竞争,是确保人类发展动力的重要基础。运动本身具有一定的对抗性和竞技性,教师则需要发挥运动的竞技性,使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与持续运动的动力。在使用合作游戏项目提升学生合作意识、参与感的同时,还需要通过竞技为学生提供具有一定难度的挑战目标,使学生在竞技挑战的过程中,学习运动能力与运动技巧,从而保持运动的热情。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的竞技游戏明确胜负、奖惩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并提升学生之间的竞争动力。例如两人三组、倒跑、接力跑等项目均是常见的田径竞技游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入具有趣味性的竞技游戏,例如短跑抢椅子的游戏,多个队伍需要争抢数目较少的椅子,提升趣味性的同时,使学生在竞技活动中,获得胜利的成就感,从而持续保持学生的运动动力,并通过奖惩措施使学生在获得动力的同时,能够展开积极的竞争。比如通过实物、惩罚措施,炒热气氛并使学生展开积极行动。

3.4 利用游戏规则确保运动、游戏的合理性

体育游戏在鼓励学生竞争、积极运动的同时,应当引导学生有效保护自己和他人。而游戏规则是学生在合理的范围内展开游戏运动的重要基础。一方面,教师需要明确游戏规则,强化学生合理运动、游戏的意识,鼓励学生展开良性竞争,而非为了赢、胜利而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明确在体育游戏中的行为,并采取有效的约束机制,引导学生合理运动、游戏。从而提升田径运动有序的教学价值,使学生在合作、竞争、规则的概念中,展开积极的体育运动,活跃身心的同时,获得良好的运动体验。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使用游戏规则及时对学生的运动行为进行指导,规范学生的运动和游戏行为,并避免学生超负荷、过度的运动与竞争,从而对学生的身体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学生能够养成在运动过程中,保护自我、保护他人的意识。例如在撕名牌的体育游戏中,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身体接触,教师需要通过规则,限制学生与他人的身体接触范围,避免过度身体接触导致的拉扯、推搡现象,减少学生在运动中可能产生的损伤。

3.5 明确游戏目标提升游戏、教学效率

田径运动的形式较为单一,但同時具有一定的技巧,在展开田径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游戏目标,并通过游戏目标将课堂教学内容有效融入的体育游戏中,从而提升体育游戏的教学效果,并使田径教学中的知识、概念、技巧、策略等能够让学生有效吸收,并让学生获得更好的田径课堂教学体验。例如在“三级跳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体育游戏应当以三级跳远的技巧为基础,并将其融入到体育游戏活动中,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三级跳远技巧。此外,教师应当注重游戏应用的灵活性,在使用游戏目标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运动反馈,及时调整游戏内容、目标,从而使游戏教学能够发挥良好的教学作用。

4 结语

在实现素质教育、“五育”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体育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展开田径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田径教学的教育目的,在此基础上融入体育游戏提升课堂的趣味性,鼓励学生展开良性的竞争,并在实际体验的过程中,掌握田径运动的技巧和方法。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获得长期运动的动力,在帮助学生感受运动乐趣、成就感的同时,引导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保护自己,从而形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作者单位:1.辽宁科技大学;2.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猜你喜欢
田径游戏运动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不正经运动范
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 20:39:29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小学科学(2015年7期)2015-07-29 22:29:00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8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