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职院校学生体测成绩的主观因素及对策

2023-01-09 10:23:44庄少忠
当代体育 2022年48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质身体

庄少忠

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身体机能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各级院校学生的体能测试成绩均不容乐观、均难以达到较为标准的水平。因此,则表明中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明显呈下降趋势,因而这需引起院校领导和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也普遍存在一些实际性的问题,这将不利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因而必须找准问题、深析原因并寻求对策,进而有效改进。本文将以分析中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与体测成绩现状出发,进而分析影响中职院校学生体测成绩的主观因素以及提出增强中职院校学生体测成绩的措施。

1 中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与体测成绩现状

1.1 中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状况

步入中职院校学习的这个阶段对于中职院校学生来说是他们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段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与未来个人事业发展走向相关的知识技能,同时也是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一个塑造、完善以及强化的一个过程。但是,由于学校与家长过于重视学业的发展却忽略了中职院校学生们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与锻炼塑造,因而对学生们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较低。

身体形态是中职学院学生身体在发育过程中一个表现形式,这也是检测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与标准。身体形态包括学生身高、体重、胸围、骨骼等方面。首先,身高是人体骨骼生长情况最真实的体现、是身体基本素养的基本指标。其身体素质指标包括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以及柔韧度等方面。这些基本指标相互联系、作用、制约,进而形成并反映了一个人真实的综合身体素质。其中,只要有一个指标下降,那么都将会导致整体身体素质下降。现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中职学院学生平时所摄入的营养与能量也会更加丰富,但是,学生们的身体基本指标却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情况。其次是体重,体重反映了人体的横向发展情况,同时也能够反映人体骨骼、肌肉以及皮下脂肪等发育与成长的情况。最后是胸围,胸围是人体的最大宽度以及厚度,其反映了人体形态和呼吸器官的发育情况,同时这也是评价身体发育的重要标准。

身体机能主要是指人的整体情况以及各个器官的情况,各个器官一起相互作用、共同运转,进而体现人体的生命活动体征。随着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提升,那么学的呼吸肌力量就会进一步地增强,胸廓运动幅度也会增加,进而提升了其自身的呼吸能力。从目前我国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情况来看,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现如今,我国大多数中职院校的学生都存在身体素质较低、锻炼不达标等现象。除此之外,大部分中职院校学生将除了正常学习、上课之外的时间几乎用来打游戏、上网或者是去其他校外辅导机构,即学生们的课余时间几乎很少进行体育运动与锻炼。同时,他们的饮食习惯、喜好并不健康与不规律,进而导致了大部分中职院校学生的体态逐渐偏离正常标准,肥胖比列逐渐升高,因此,很多同学在做一些剧烈运动时极易发生休克或者死亡的情况。

1.2 中职院校学生体测成绩现状

体能测试项目包括短跑、长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以及肺活量测试等,对学生身体的反应能力与灵敏程度、速度、柔韧性、核心力量以及耐力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且综合性的考察。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以问卷调查与测试项目的方式展开,运用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选样以及分层抽样的方法,以先进行体检再体测的顺序进行测试,调研了学生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这四个方面以及二十四个指标。

调研发现,学生体质健康率逐渐达标、形态发育良好、肺活量水平全面提升、柔韧性与耐力性也逐渐好转。尽管如此,虽然整体水平呈现逐好转的势态,但是由于个体基数与学生身体素质整体状况的共同作用下拉高了平均数,即存在少数个别学生身体素质极好的情况,同时,几乎大部分学生的体能测试达标率全部为勉强合格的状态。因此,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所显示出的调研结果是一个良好的状态,但分析其现实状况并非如此。

2 影响中职院校学生体测成绩的主观因素

2.1 学生的态度

中职院校学生的生活方式与原有的生活方式大不相同,即进入中职院校的学生将会以独立生活的方式来度过他们的这一成长与学习阶段。既然是独立生活,那么中职院校学生的生活方式完全由他们自己掌控与决定,因而,在这一过程之中学生更加注重是对于知识技能与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进行身体素质锻炼的重要性。学生认为,体测成绩仅是国家对于全国学生的一个调查测试,不要更高的成绩,因此及格即可。同时,他们认为该测试并不影响他们的学习绩点且与考试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在进行体测时,学生持有侥幸、消极的心理与态度。除此之外,一部分学生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身体素质属于良好的范围之内,所以他们对此并不会进行体能锻炼。因此,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身体素质锻炼在他们成长、生活以及学习中的重要性。

2.2 家长的态度

在家长的意识心态中,家长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生成绩。同时,也源自于家长的溺爱心理、宠爱心理,导致孩子养成了很多的不良习惯,比如,喜爱吃零食、散漫懒惰、任性等,这样的教育方式与环境将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此外,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多元化发展,在孩子的課余时间内还会给孩子报名各种各样的课外补习班。因此,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将大大缩短,甚至不会存在给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进而对孩子的体质问题产生巨大的影响。

2.3 教师的授课内容

教师的授课内容过于形式化、客观化。体育理论知识以传统授课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形式化的方式讲述相关体育理论知识,导致学生们难以理解其具体细节。首先,体育理论知识与学习科目不同,体育理论知识除了正常的讲授外,教师还应该配有人体模型,具体地告知学生运动的目的、运动的前提条件;其次,教师并未意识到学生对于相关体育知识的理解程度与接受程度。因此,教师应当细化讲解相关知识体系,以知识点带入实际去帮助学生进行吸收、消化理解相关知识,让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素质、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4 学校条件不足

功能安全且完善的体育设施与设备是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的基础与前提,同时,这也是为了保证孩子们安全的重要因素。开設学校的目的在于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具有专业性的人才,正因如此,大部分学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进而将资金与资源更多地用到了相关专业知识的课程资源上。此外,一部分学校虽然设有各种各样的体育设施,但是依然很少进行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导致年久失修且大多数设备并不能使用。因此,导致学校的现有资源难以合理地投入到体育设备的采购、更新与维护中。

3 提高中职院校学生体测成绩的措施

3.1 增强中职院校学生自我认知

首先,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增加相关案例。学生只是从教师口中得知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健康成长、身体素质很重要,但是对于重要二字学生并未理解其实际意义。因此,教师应当运用反面案例进行授课教学,即若没有得到标准且良好的体育锻炼将会对身体的成长导致某些影响,实际案例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同时,理论教学结合实际也会进一步加速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吸收与理解。

其次,通过讲座的形式增强中职院校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认知。讲座是一种比较严肃且正式的宣讲方式,使学生意识到学校对体育锻炼的重视。

最后,将体测成绩纳入学生综合考试成绩排名之中,这是一种硬性化的教育方式。学生、老师以及家长尤为重视学生的成绩排名,并且达到优秀、良好与及格的分数也会不同,因为这将涉及到班级、座位分配等问题,那么就利用这三者之间的共性,既提高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层度,又可以为学生的身体素养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2 转变教学形式

3.2.1 创新基础教学方式

首先,开展微课堂。对数字高清拍摄运动员练习的图片与视频进行结合,并作微课。与传统授课方式不同,增加了相关图片与视频,在理论基础的层面上以图片与视频相结合,使学生更加理解相关体育理论知识的内涵,进而达到提授课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兴趣。同时,微课堂是一种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授课软件与授课模式,微课堂之中的课件早已在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已导入到学生的学习系统之中,因而学生可以进行提前预习,这样就不会对相关理论基础过于陌生、就不会对晦涩难懂的知识难以理解。

其次,开展云课堂,其授课方式是在微课堂的基础上进行强化与完善。云课堂进一步保留了学生的课堂学习记录、理论知识测试成绩以及体测记录,便于教师对比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效率。此外,在云课堂系统之中,学生可以随时查看相关教学内容,便于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查缺补漏。同时,云课堂软件系统中也附有答疑与意见模块,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与教师以线上的形式进行沟通与讨论课外知识或课上并未理解的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针对教师所授课内容、形式与方式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有利于教师对于课件的整改与调整。

因此,微课堂与云课堂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教师的授课、方便了中职院校学生对于体育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方便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体育测试成绩的目的与重要性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对于相关体育理论基础课程的兴趣。

3.2.2 强化课堂教学应用

将体育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之中并不意味着照本宣科地运用到学生们的实际锻炼中。教师应当将体育理论知识总结为相关方法,研究提高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而后再带领学生去进行实际运用,包括增高的练习方法,保护视力的方法,肺活量的提高等方法,更加有针对性地去带学生进行练习与锻炼,进而更加有利于学生身体素养的培养与锻炼。

3.2.3 建立自我检测体系

通过建立自我检测系统,即一个应用软件,其目的在于实时监测学生体质状况。该系统基于从学生体测数据采集、分析、管理,满足学校、老师对学生体质数据的科学管理,从而更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运动训练及体质提升。其中,教师端基于移动端及PC端开发,对基础数据的维护,包括了评分机制、学生体测档案、批量导入、数据维护、查询、表格数据导出、数据图表、体测建档、运动处方、处方评定档案等;学生端基于移动端开发,满足学生每次成绩的自行导入,导入成绩前选择老师创建的体测任务,自行录入各项体育项目成功;成绩查询、档案查询。

3.3 收集、监测并分析体测数据

3.3.1 收集体测数据

收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数据,建立体质健康评价结果的记录表格。包括中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分表,各项评分表,可统计表;记录每学年(每时段)各项身体健康素质的情况。根据收集的数据所形成的数据图显示,其中连线若呈现出垂直状态,那么则说明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发展越平衡;若连线弯曲程度越大,那么则说明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发展越不平衡,因而提醒该学生在锻炼时应当加强薄弱素质的锻炼。

3.3.2 监测体测数据

监测中职学院学生综合身体健康素质逐年变化的情况,为锻炼计划和目标的设定提供参考依据。如果该学生综合身体健康素质逐年上升,则说明相关锻炼得当,该锻炼方式与方法得到了最佳的回报和奖励,因此,更应说明该锻炼方式应该继续坚持下去。反之,则需要从锻炼的态度、锻炼的次数和时间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来查找原因,积极地加以纠正,否则将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学生提供信息化智能的监测评价系统,并能为使用者提供解决方案即菜单式的运动处方。通过研究发现正确有效的方法,提高体测成绩,从良好到优秀,从不及格到及格,提高一个档次。

3.3.3 分析体测数据

收集中职学生的体测数据,并对评价结果加以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及时发现身体健康素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发现学生身体健康素质已经发生的变化,进而可以看到进步、体验成功、强化态度,使评价真正发挥它的激励作用。同时,对评价结果进行逐年记录是一种对体育锻炼效果反馈的积极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与兴趣、记录身体健康素质的发展过程和身体健康素质的发展链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因而有利于实现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以及终身体育的衔接和过渡。

通过上述的分析与研究,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同时,还可帮助学生监测自己的体质与健康状况的变化程度。以上都有助于学生在新的一年里有的放矢地设定自己的锻炼目标,有针对性的选择锻炼策略,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

因此,建立切实有效的锻炼方法和实施监测的信息反馈系统并根据体质健康的测试结果选择适合自身的特点,量身定做的运动方进行身体练习和针对性的锻炼,从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成绩,进而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条件。

4 结束语

通过研究学生体质健康,组织学生参加体质健康标准所规定的测试项目,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参加身体锻炼的教育、评价和反馈手段,重点监测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情况及其变化的趋势。

综上所述,若想从本质上解决学生身体素质较低这一问题,从根本上提升中职院校学生的综合体测成绩,那么教师就应注重教学方式、对学生体测数据的分析以及重视在测试中各个环节所存在的问题。

(作者单位:福建省邮电学校)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质身体
中医“体质”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1:38
中医“体质”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0:28
中医“体质”回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2:20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32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00
我de身体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我们的身体
大灰狼(2016年9期)2016-10-13 11:15:26
身体力“形”
健康女性(2016年2期)2016-03-11 09: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