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研究

2023-01-09 20:58:10贾武帅
当代体育 2022年48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技能教学模式

贾武帅

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推行,教师在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践行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本的教育目标,要进一步减轻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负担,让学生能够轻松、简单地积极投入到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从而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相互结合,让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体育课程自主学习习惯,帮助学生们维护健康的身心状态、增强身体素质。教师要和学生家长一起对目前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为学生推出更加高质量的体育教学课程,帮助学生从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培养实践技能和体育锻炼习惯。本文试着总结双减政策下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策略。

体育课程已经被纳入了小学教育体系中,教师在对学生开展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化学习情况,推出更加具备趣味性和生活性的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保持对体育锻炼的学习兴趣,而不再是将体育课程的学习视作困难任务。一方面学校要组织教师对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帮助每个学生建立起长期有效的体育实践技能训练计划,让学生能够将校园课堂中的日常学习生活与体育技能实践训练相互渗透结合,践行生活化的教育理念。

1 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目前的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影响了学生们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生们体育实践技能的有效培养。首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太过单一重复,教师在给学生们开展体育课程理论知识教学时多是通过集体式地讲解模式,学生们也很少对目前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提出自我的意见反馈,也只能够被动地跟随着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行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另一个问题是教师对学生开展的体育技能训练课程还不够丰富多样,许多学生对体育课程也没有正确的认识,部分家长、教师甚至将体育课程视作所谓的“副科”,在体育课堂上部分学生甚至会在完成热身活动后就回到教室完成其他科目的学习任务。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并没有有效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进行体育课程教学,学生也很难感受到学习体育课程的生活性和趣味性所在。另外一个问题是目前对学生们的体育课程学习并没有有效的评价模式,教师、家长都是以学生们的体育课程考试或者训练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在这样的功利化学习氛围中也自然会将自我的体育课程学习重点放在各种提升训练成绩的方法套路上,而没有去关注自我体育锻炼活动兴趣的激发和体育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要从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出发,帮助学生不断培养对体育锻炼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和体育实践技能。

2 对小学生培养体育兴趣的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帮助学生培养激活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够不再将体育锻炼活动视作教学任务,而是积极地将校园课堂的学习生活与体育课程锻炼相互渗透结合。小学生们虽然年纪还小,正具备心理状态起伏大、容易出现各种身心问题的关键教育阶段,教师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减少对学生单一的理论知识讲解传输,而是从学生们的体育课程锻炼兴趣出发,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符合自我体育锻炼实际情况的锻炼模式,让学生们在家庭、学校附近坚持长期有效的体育锻炼计划,让学生从长期的体育锻炼过程中收获自我身体素质的强化提升。教师要和学生家长一起展开精诚合作,对目前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激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不断增强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

3 双减政策下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研究策略

3.1 以学生为本开展体育课程教学

要有效地推行小学体育课程的趣味教学策略,学校、教師和家长都要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加高质量的体育课程教学服务,让学生能够自由、轻松地参与各类丰富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首先是学校要积极地引入各种现代化的体育课程教学设备如互联网设施设备、多媒体音频来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多样性,一方面教师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这些辅助教学手段来提升课堂的表现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后通过应用这些先进的现代化教育装备进行自主训练和兴趣拓展。学校还可以通过设置专人专岗来建立起统一管理的体育课程教学功能室,如电子阅览室、比赛分析室、自由训练室,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每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功能室来进行多样化的知识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同时学生们也可以通过网络云学习平台来进行预约登记自由地使用这些多功能教学室。学校还要组织工作人员定期地对这些体育课程的教学设备、教学功能室进行检修维护以保障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和教学质量。学校还要积极地提升教师的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一方面学校要对负责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体育教师工作岗位进行人才引进,同时还要对在校教师展开趣味体育课程的教学培训,既可以通过邀请其他学校的教师到校开展培训讲座,也可以通过派遣在校教师外出到其他学校进行观摩访问的方式来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趣味性体育课程教学实践水平。学校还要对教师的体育课程趣味教学模式进行定期评估,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开展体育课程教学座谈会的方式来促进教师之间通过进行互动交流、团队合作来提升教学效率,教师们可以集思广益地提出自我对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意见反馈,如在哪些体育课程上引入相应的辅助教学手段以及学生们对各种趣味创新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反馈情况。例如在进行“投掷实心球”教学时,教师们纷纷畅所欲言,有的教师表示可以通过视频影像来帮助学生们轻松地掌握运动要领,有的同学表示可以组织学生们以游戏的方式来完成体育技能训练,让学生们保持对体育锻炼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学校要将教师开展体育创新趣味课程的工作情况当作对教师教学工作情况的常规评价指标,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不断打磨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践行趣味教学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教师也要及时地对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情况进行摸排调查从而真切了解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兴趣所在和问题疑惑,教师可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师生谈话等多种方式来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例如在学习“耐力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对自我的长跑训练情况进行记录总结,通过互相分享的方式来促进班级内你追我赶、互帮互助团队学习氛围的有效形成。例如有的同学表示自己在跑步过程中容易出现腹部疼痛的问题,一停下跑步疼痛就缓解了。教师和其他同学向他科普分享了跑步过程中出现腹痛的各种原因及解决办法:如岔气,学生们在进行长跑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前进行有效的热身拉伸运动来进入运动状态,同时可以避免肌肉拉伸和身体伤病的问题;有的同学表示自己不知道如何提升耐力跑的速度和时间,教师可以让他们通过电子软件、视频录制的方式来记录自我每一次跑步的距离和速度,通过设置更合理的训练目标来不断提升训练效果,学生也可以在每次训练过后感受到自我体育实践技能的进步情况,从而收获参与体育锻炼的乐趣自信所在。通过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可以帮助学生保持对体育课程的锻炼兴趣,激活学生的体育课程自主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培养生活化的体育锻炼习惯,提升教学效率。

3.2 开展个性化的体育课程教学

每个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都各不相同,如果教师给所有的学生都布置相同类似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那么一方面教师的教学任务将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个性化体育课程学习情况也无法得到有效地考虑,同时好容易出现一部分学生会觉得教师布置的体育课程锻炼任务太过简单基础无法起到激活学习兴趣、一部分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又会无法跟上正常教学进度的问题所在。教师可以通过对班级内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学习情况进行摸排调查来了解每个学生的体育技能锻炼情况,从而帮助学生根据自我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来建立起长期有效的体育训练计划。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参与到各种丰富多样的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来,趣味教学和素质成长的教育理念也就可以得到有效践行。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分层次的体育课程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独立个体地位,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以学生的体育训练成绩来进行划分,同时学生们的体育课程训练层次也并不是一層不变的。例如某些同学在平时就积极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学习,教师可以让他向其他同学分享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体育锻炼的趣味学习方法;有的同学分享了通过视频记录训练过程来提升训练效率的训练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和学生家长都对分层次的个性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予以相应的理解支持,对学生们开展独具特色的分层次体育课程教学并不是对学生歧视对待,而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符合自我体育锻炼实际情况中的实践能力平台中不断训练自我、展示自我。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不同的体育课程学习情况、身体素质情况来开展分层次的教学。例如对于不同年龄年级阶段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篮球体育技能时,教师可以让低年级的学生通过参与传球游戏、投篮比赛的方式来激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让学生们通过轻松、有趣的游戏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篮球实践技能;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通过趣味篮球比赛的方式来让学生们以实战对抗的方式来进一步训练篮球实践技能和体育锻炼兴趣。同时,教师在班级内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还可以通过根据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学习兴趣来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将本来枯燥无聊的体育课程转变为师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的自由平台。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为基础组、普通组和拓展组进行分层教学,为每个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基础组的同学,教师可以让他们将教学目标放在学习各类体育锻炼活动的分解动作上,再进行有效组合提升教学效率;对于普通组的同学,教师可以让他们通过应用各种辅助教学手段如信息技术、思维导图来提升训练效率;对于拓展组的同学,教师可以让他们跳出课堂校园的束缚,到广阔的社会天地中去学校体育课程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例如在进行足球技能训练时,教师可以让基础组同学对足球训练过程中的停球、传球、射门分解动作进行重复训练,让同学们对彼此的训练过程进行评价,如同学们的停球动作是否标准到位;对于普通组的同学,教师可以让他们以团队竞争的方式展开足球游戏竞赛活动,如让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停球传球训练活动,看在1分钟的时间内哪个足球训练小队能够赢得更多的分数;而对于拓展组的同学,教师可以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足球比赛进行趣味分析,如对世界杯、欧洲杯的经典比赛和进球过程进行分析,看看各位进攻队员和防守队员为赢得比赛都做出了哪些努力:某场比赛中一位队员成功进球,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对比赛录像进行分析,都说一说哪些球员为进球做出了贡献。学生们在面对这样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时都显得非常积极踊跃,有的同学表示完成临门一脚和最后一传的球员无疑是居功至伟,但是同时还有中场球员负责的进攻策动以及后卫们卖力地拼抢赢得了这次反攻的机会,学生们在这样的趣味分析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体会到团队协作赢得荣誉的乐趣所在。通过开展分层次的体育课程教学可以更好地激活学生的体育教学活动参与兴趣,让学生能够培养定期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强化身体素质。

3.3 改变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师多是以独自讲解、学生们被动倾听和自主训练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和体育实践技能训练。要有效地激活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和体育锻炼兴趣,教师就要采用各种丰富多样的辅助教学策略来提升体育课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学效率。课前预习对每个科目的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然而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组织学生们开展有效地课前预习,学生们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也非常容易出现无法保持专注学习状态、缺乏学习兴趣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们以集体观看微课预习视频的方式来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来说,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教学应当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来帮助学生游刃有余地完成体育知识的高效学习。例如在学习“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一起观看与各类体育运动相关的基础知识,如在参与耐力跑训练过程中正确的呼吸节奏及跑步姿势,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对自我的跑步过程进行1~2分钟的视频录制,一方面是对学生训练过程的有效记录,同时也非常方便教师、学生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分享评价,提升训练效率,如某同学在跑步训练过程中的呼吸节奏太过急促,容易出现岔气、腹痛影响训练效果的问题,某同学在训练过程中太注重跑步速度就容易出现肌肉拉伤。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将自我的身体素质分析情况和训练记录都上传至电子软件中,教师、学生都可以非常方便地查看自我每次训练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和进步情况,提升训练效率。通过有效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体育锻炼活动,提升教学效率。

4 结束语

在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学生们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践行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本的趣味教学理念来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开展分层次教学等趣味教学策略来构建高效的体育课程教学课堂。

(作者单位:贺兰县金贵镇潘昶小学)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技能教学模式
高级技能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2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4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拼技能,享丰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画唇技能轻松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03:51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