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教学如何抓好“意识”培养

2023-01-09 20:58:10陈港帅焦徳宇
当代体育 2022年48期
关键词:乒乓球教学内容意识

陈港帅 焦徳宇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乒乓球技术水平,本文对乒乓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训练中的不足,提出有效的乒乓球教学“意识”培养策略,通过立足不同教学阶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培养出具备综合意识的优秀乒乓球运动员。

乒乓球可以说是众多体育运动中技术最细腻的项目之一,需要全身不同部位协同发力,并且运动员应保证技术全面、特点突出,能够根据比赛情况随机应变,采取最佳的战术,而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便是乒乓球意识的活动结果。对于高职乒乓球教学来说应抓好“意识”培养,不能局限在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上,意识对于学生的影响更大,可以说决定了学生的成长上限。另外当前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改革创新成为必然的趋势,因此要在教学中增加意识培养方面的内容,通过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综合意识,进一步强化个人能力水平。

1 乒乓球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在高职乒乓球教学过程中,意识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减少训练中的盲目性,针对性强化各项技能,并且意识是支配人体行动的根本,无论在训练还是比赛过程中,都要有良好的意识。另外意识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乒乓球运动技巧,学习效率也会得到大幅度提高,有了正确的意识支配和指导,能够快速吸收各类技战术,在比赛过程中减少无谓的失误。乒乓球意识可以理解为训练或比赛过程中,具有明确目的性的心理活动,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形成良好的打球意识,而无意识支配很难保证姿势、动作的准确性,还会面临受伤的风险,因此在乒乓球教学中抓好意识培养至关重要。

2 乒乓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教学内容方面

部分高职院校的乒乓球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在教学过程中将重心放在学生的技术培养上,并且内容总量占据着较大比例,基本上课时都被理论和实践训练占据,导致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理解不够深入。另外教学内容相对狭窄,大多采用教师示范教学的模式,学生只能被动模仿,久而久之便产生排斥感、抵触情绪。另外部分高职院校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不平衡,比如缺乏理论教学的条件下,学生对赛事规则、基础理念了解不足,一味提高学生的技战术能力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虽然学生的乒乓球竞技性、实战性提高,但也阻碍了学生乒乓球运动意识的形成。

2.2 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法方面以教师讲解为主,这也是高职院校中较为普遍性的教学方法,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缺乏先进授课手段的引入,尤其是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融入不足,导致教学效率与质量较差。除此之外教学方法缺乏特点,并且没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充分融合,学生的能力、意识培养缺少有机联系,导致教学中的科学性大大降低,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逐渐丧失。另外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过于随意,未能保证实践训练中的秩序,所以学生才会出现姿势规范性不足、发力点错误等问题,浪费过多的教学时间,学生的基本功明显较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制约。

2.3 实践训练方面

在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时间训练方面,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乒乓球技术普遍薄弱,对各项技能的掌握不够准确。实践训练过程中教师占据着课堂主题地位,而学生只能被动模仿,听从教师的训练安排,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也导致时间训练过程中相对刻板,学生无法对乒乓球运动产生兴趣,练习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姿势不够标准的现象。由于学生只能模仿教师的动作,所以很难保证自身的姿势准确,可能会出现握拍畸形、协调性差点问题,不仅影响到教学质量,还会限制学生的成长,因此实践训练要以学生为基础,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乒乓球教学“意识”培养策略

3.1 分阶段制乒乓球意识培养计划

3.1.1 初学阶段

当下高质乒乓球教学意识培养应从不同阶段入手,并且在不同阶段要有计划的培养不同意识,学生会伴随技术水平的提高形成综合意识。比如从初学阶段就开始重视意识培养,该阶段的学生主要以掌握乒乓球运动特点为基本要求,同时会接触大量与乒乓球运动相关的理论知识,由于意识形态很难自发形成,所以需要教师进行意识渗透,或将意识培养与理论充分结合,学生在掌握乒乓球运动精髓的条件下不断强化意识。由于初学阶段刚接触乒乓球运动,自身的技术动作相对僵硬,在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形成盯球意识、判断意识、移动意识等,通过基础的颠球、打吊球、平击球练习提高球性,因此初学阶段也是学生乒乓球意識的启蒙阶段。盯球意识是培养基础,要求学生能够在完成击球动作后保持注意力,将目光集中在乒乓球上,同时跟随乒乓球的击打进行移动,以此来保证回球质量。教师应给予学生提醒,在每打完一板球都要把视线转移到乒乓球上,密切关注对方击球动作,以及乒乓球的方向与弧线,自然而然的形成盯球意识。判断意识是指在盯球的基础进行判断,也是保证回球质量的重要前提,学生会通过判断意识明确乒乓球的长短、左右和高低,包括乒乓球的旋转等。移动意识是乒乓球运动中的核心技能,根据乒乓球的弱点变化调整步伐,利用较为灵活的身法与步伐提高击球点合理性,步伐动作越标准回球质量越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也会得到明显进步。

3.1.2 基础阶段

基础阶段会重视学生的技能教学,教师应将意识培养渗透到实践教学中,立足基本技术与战术问题,丰富意识培养内容与深度。在基础阶段主要围绕体会击球动作的意识、落点意识、调解意识进行培养,为提高乒乓球基本技术创造有利条件。体会击球动作的意识大多是指每次击打乒乓球都能深刻感知技术动作上的错误,认真总结哪里出现失误,并对乒乓球的罗甸、力量与速度进行优化调整,从而保证每次击球时的技术动作标准,这也是提高回击质量的关键。另外能够根据不同的位置调整身法与步伐,如身前击球、追球打等,保证每次击球的位置、动作准确,尽量减少失误现象。落点意识属于乒乓球运动中的高阶意识形态,更是衡量学生乒乓球基础技术水平的指标,学生通过落点意识能够合理判断乒乓球的落点,同时利用不同的技术动作去改变落点,让对手难以接到回击球,或通过不同的力量反复攻打对手弱点,有意识的变换节奏、调整方向,这也需要学生能够合理运用手指手段、拍形、力量等,结合落点意识打出高质量的击球效果,在实践训练中得心应手。

3.1.3 提高阶段

该阶段学生对乒乓球技术的掌握已经相对熟练、扎实,不过并没有形成属于自身的技战术特点,该阶段应重点围绕学生的抢攻意识、技巧意识以及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充分提高学生的基本技术,同时强化自身的实战性。抢攻意识是指学生的反应能力、应变能力,能够在对打过程中力争抢攻、先发制人,在实践教学中部分学生的水平技术已经相对扎实,不过在抢攻意识上仍然较为薄弱,无法发挥出自身的技术水平优势,并且无法落实发球抢攻的战术,因此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抢攻意识,即使无法进行抢攻,也能顺利过渡一板,争取在下一板进行抢攻。在乒乓球运动中如何掌握主动局面至关重要,这样才能发起连续进攻直至得分,学生应具备一定连续进攻的意识,避免攻击后没有后续的进攻准备,否则会将主动局面转变为被动,甚至被对手抓住机会。记球意识需要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活动,在比赛训练过程中,有意识的记住双方战术变化,为后续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还能丰富自身的战术内容。创新意识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在乒乓球运动教学中应积极进行创新意识培养,这样学生才能结合自身的技术特点不断探索、敢于创新,持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3.2 完善乒乓球教学意识培养内容

在高职乒乓球教学过程中,想要对学生进行意识培养应立足教学内容,作为倾向技术与技能的运动项目,在教学中每个环节都要经过合理安排,所有教学内容都是教师提前精心设计,为提高学生的乒乓球意识奠定扎实基础。首先教师要考虑好学习规律与学生的内在需求,同时保证教学内容女学生的兴趣相匹配,其次内容安排要涉及到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两个方面,根据不同阶段开展专项训练,促使学生在把握运动技巧的同时形成综合意识。比如在击球教学过程中,主要安排反应速度与步伐移动训练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移动意识,另外在教学中多安排一些竞技比赛、游戏活动,确保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内容。

3.3 创新乒乓球教学意识培养方法

从教学实践中不难看出,以往的乒乓球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尤其在意识培养方面较为薄弱,有效的教学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加强改革创新,打破传统日渐僵化的教学方法,多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为乒乓球运动意识培养创造良好条件。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分组对抗,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或開展探究性教学法、自主性教学法、体验性教学发展,让学生在多渠道提高自身综合意识,还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另外教师可以引入现代化教学方法,如借助多媒体进行乒乓球教学,在当前科技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利用多媒体进行乒乓球辅助教学,能够将教师想要传递的意识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如在学生抢攻意识的强化过程中,教师通过播放专业比赛录像的方法,结合自身实践演示,让学生对抢攻意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大大减少了理论教学所耗费的课堂时间,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且可以将节约的时间用于时间训练,切实强化学生的乒乓球技能水平。

3.4 夯实基础从根本上强化意识

乒乓球运动比较看重学生的基本功,这一点与其他体育运动较为类似,在教学中必须抓好基本功练习,这也是形成乒乓球运动意识的有效途径。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基本功不扎实很难提高技能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开展控球、发球以及步伐等基本功内容,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掌控意识。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基本功训练内容,如抛球训练、颠球训练、对墙训练等,基本功教学应重视强化步法与近台正手攻球两个方面,为其他技术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不发移动对击球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步伐移动到位身姿也会较为合理,能够支撑学生运用各种技术或战术。近台正手攻球是提高学生弱点意识的重要部分,同时有利于强化学生出手角度、速度的调整,从而打出较难回击的弧线,通过持续练习学生的控球意识将得到大幅提升。

3.5 健全乒乓球教学意识培养保障

高职乒乓球教学本很较为复杂,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乒乓球运动意识,必须健全教学保障体系。比如积极完善乒乓球教学基础设施,确保乒乓球教学场地与训练场地足够,并且具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开展理论知识学习、乒乓球时间训练,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虽然乒乓球属于体育运动项目,所以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较高,但基础理论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在初期阶段必须让学生了解乒乓球的健身价值、运动技巧以及具体规则,在掌握乒乓球文化的条件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参与到乒乓球学习中。另外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度,考虑到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体验,再结合身体素质指标,加强各类技术动作学习,避免难度过高影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总而言之,想要加强学生的意识培养,必须要有完善的保障体系作为支撑,尤其是教学环境的营造,包括乒乓球场馆、基础设施等,同时要重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调整,充分做到与时俱进,为乒乓球运动意识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3.6 教师应具备乒乓球意识教学理念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实施者、组织者以及知识传播者,而学生是否能够形成良好的乒乓球运动意识,同样与教师存在密切关联。作为优秀的乒乓球教育工作者,教师本身应具备意识教学理念,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能够自觉渗透意识培养计划,同时明确乒乓球意识的重要作用,通过认证研究和探索,掌握乒乓球运动中的不同意识状态。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观察,明确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意识形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训练计划,在讲解过程中应做到简洁、清晰,能够让学生领悟乒乓球意识的内涵,通过循序渐进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乒乓球综合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过度重视理论或技术,忽视意识培养反而会影响教学效率与质量,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教学理念至关重要。

4 结束语

乒乓球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会影响其比赛能力与对抗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的综合意识培养,推动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技能全面发展。意识不仅是人类正常的生理机能,也会反映出客观事物,并且会指导人的行为与活动,而乒乓球仪式是学生在教学训练或比赛过程中,具有明显目的性的心理活动,通过研究发现乒乓球专项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相反需要经过大量练习或比赛时间才能形成、提高。一般来说,意识较好的学生实力往往较为出众,所以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培养,同时立足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进一步强化思维敏捷性,在实践训练中得到意识强化,并将意识合理应用到技、战术之中。

(作者单位:1.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2.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乒乓球教学内容意识
乒乓球悬浮术
哈哈画报(2022年5期)2022-07-11 05:57:58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跳舞的乒乓球
幼儿画刊(2020年4期)2020-05-16 02:53:26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靠拢的乒乓球
幼儿画刊(2018年7期)2018-07-24 08:26:08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