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乔晟,李 媛,付张萍,贾雅雯,尹 慧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日趋完善,智能手机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在享受互联网便利的同时,手机的过度使用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部分在校学生对手机产生的依赖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1]。目前广泛存在的问题包括使用手机时间过长、亮度不合适及其产生的心理、生理健康问题等。2013年“中国大学生媒体接触与消费行为调研”[2]结果显示,1 498人中每天利用手机上网时间在5 h以上的占25.6%,而2011年这一数据仅为5.4%。此外,对于手机亮度问题,Nick等[3]的研究表明,90%的青少年在晚上睡觉时会把手机放在床上或床旁,并且在半夜经常醒来使用手机,过高的屏幕亮度与黑暗环境的反差导致他们产生令人不舒服的眩目感。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是理性行动理论的发展。该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个体行为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而行为意向本身则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方面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通过分析影响行为成立的行为意向、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等因素,增强促进因素,降低阻碍因素,促使良好行为的形成。本研究通过调查北京某医学高校在校学生手机使用的时长、手机使用不良姿势以及手机使用的影响因素,探究该校在校学生手机使用的现状,并运用计划行为理论从不同方面、多个维度深入分析该行为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并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手机使用行为提供干预策略制定的科学依据。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北京某医学高校在校生,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等多个专业。样本的选择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按照各专业学生的比例确定样本数量,同时在各专业学生中以班级、课题组等为单位选取样本。样本纳入标准为:①在校本科生或研究生;②有阅读及自我填写问卷的能力;③自愿参与调查。
采用横断面调查,利用手机微信问卷星平台制作并发放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手机使用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问卷由被调查对象填写后提交,通过后台对全部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问卷发放时间为2021年11月16—21日。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参考已有量表和咨询有关领域的研究专家,编制关于手机使用行为的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年级、专业等),手机使用现状(手机使用行为、健康效应、使用手机的目的)和基于TPB的手机使用行为影响因素(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行为意向)3个部分。问卷Cronbachα信度系数为0.6,在可接受的范围,说明问卷每个维度的问题具有一致性,测量结果相对稳定、可靠;KMO检验值为0.653(>0.6),同时通过Bartlett球形检验(P<0.05),问卷测量结果有效。
使用SPSS 25.0软件对研究对象进行定性数据(频数和百分比)和定量数据描述性分析;使用Amos 24.0软件拟合结构方程模型,使用极大似然法进行参数估计,采用路径系数分析TPB各变量对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的作用效应。检验水准为α=0.05。
本次调查共收到问卷213份,其中有效问卷203份,有效率为95.31%。参与调查的对象男女比为0.81:1;平均年龄为21.53岁,中位数年龄为22岁;本科生占比81.77%,其中以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居多(48.77%)。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在使用时长方面,过去1周内,大学生每日手机使用时长的中位数M(P25, P75)为6.53(5.00, 8.33)h,最短为2.03 h,最长为13 h。在手机使用姿势方面,坐位低头是大学生最常见的手机使用姿势(87.19%),其次为站立低头(38.42%)与侧卧(37.44%)。见表2。
表2 手机使用行为现状
本研究根据TPB,将手机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各维度包括4个问题。在行为态度方面,有72.9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手机使用习惯是糟糕的,85.22%的学生认为长时间使用手机是有害的,但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喜欢长时间使用手机(53.69%),认为长时间使用手机是愉悦的有60.10%。在主观规范方面,接近60%的学生认为过去2周身边的人可能带动或促使自己长时间使用手机,但超过70%的认为过去2周身边的人不可能阻止自己长时间使用手机,约半数学生认为家人或对象、同学或朋友可能会影响手机使用时长。在感知行为控制方面,74.88%的学生认为自己能有意识地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或频率,而高达86.21%的认为自己可能会为了健康而减少手机使用,但认为自己未来2周可能完全控制长时间使用手机的人数仅占58.13%,67.00%的学生认为自己未来2周使用手机的时间会比计划时间长。见表3。
表3 手机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情况
在手机使用行为意向方面,认为自己未来2周可能会减少使用手机时间的学生占67.98%,但认为自己可能会保持原有手机使用行为习惯的占89.66%。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TPB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三个维度对手机使用行为意向的影响。模型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46,拟合程度良好。结果显示,行为态度(P=0.663)、主观规范(P=0.894)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感知行为控制对手机使用行为意向为正向影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见表4、图1。
表4 统计学检验结果
图1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
智能手机功能的多样化不断拓宽了其使用场景,特别是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面对线上教学、科研的要求,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频率、时长进一步增加,且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4]。过度使用手机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5]。既往关于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的横断面研究重点关注使用时长与带来的健康负面效应,如张庆华等[6]对连云港地区1 217名大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日均手机使用时长在2小时以内的仅占6.82%。其他的研究也认为手机过度使用会对视觉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带来损害[7-11]。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增加了关于手机使用姿势和屏幕亮度、防蓝光设备情况的调查,以及对行为本身影响因素的探讨。结果发现:高校学生不良手机使用习惯主要是使用时间过长,同时不当的手机使用姿势、不能正确选用屏幕防蓝光设备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TPB被广泛应用于健康教育、健康传播和卫生事业管理等健康相关领域的研究。大多研究都是通过TPB诸要素来预测个体行为,但基于TPB的影响因素开展健康干预的研究相对较少[12]。本研究尝试将TPB从理论转向实证研究,分析了北京某医学高校学生手机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通过将TPB理论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行为意向四个维度形象化为与手机使用行为相关的具体问题、量化具体分值,并运用结构方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感知行为控制对于行为意向的影响有显著性,说明手机使用行为意向主要受到自身主观控制能力的影响,包括自身对控制手机使用行为的自信心和对其中困难的察觉能力。而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对手机使用行为意向的影响没有显著性,说明认识到手机使用行为的危害以及周围人对手机使用行为的影响都是有限的,这可能与本研究对象为医学生有关。即使由于专业背景而对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有较为明确的认识,但往往受限于课业要求,他们也不可能通过自身健康认识的提高或身边人的带动而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
根据上述结果,干预措施应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传授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强化学生群体主动控制手机使用的意向,达到合理使用手机的目标;二是充分利用校园官方微博、微信和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13],传授有关使用姿势、屏幕亮度等正确使用手机的知识,帮助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健康观念,并将防蓝光手机膜作为校内各种活动的礼品进行发放,增强其可获得性。同时,基于TPB模型得出手机使用行为的外部环境和人群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的形成机制复杂,可考虑从群体层面入手,通过系统性的项目设计发挥干预效果。首先应当完善网络监管制度,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与氛围,减少为博眼球利用重大网络活动和新闻事件进行炒作,对过分夸大宣传、不当失实言论加强监管,防止大学生受网络环境影响而增加手机的使用;其次是将针对高校学生的健康知识宣传与健康行为教育纳入基本素质教育体系,各学校要加强对于正确合理使用手机相关知识的宣传, 多举措、多角度地教育和引导学生提高对手机依赖的认知,掌握正确、科学使用手机的方法,积极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14]。各学校也应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积极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特点,将因课业要求而无法避免的手机使用时长和频次降到最低。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受研究条件所限,本研究的有效问卷数量仅为203份,虽已达到最小样本量要求,但仍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稳健性。二是所选样本构成存在差异,目前本项研究主要针对医学专业院校学生,但是先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网民群体中青少年群体占比达33%[15],已是手机网络用户的主力军,更应作为关注的受众群体。此外,受疫情期间防疫政策所限,在多所高校开展研究存在一定困难,故本研究采用了单中心设计。考虑到研究对象为医学生,受专业特殊性影响,理论上医学生应当比其他专业大学生具备更高的健康知识素养,不良手机使用行为的程度应当低于大学生群体的普通水平。但通过对医学生群体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可进行一定程度的外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