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云峰 陈志杰 谢毅坚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患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导致增殖失控的现象[1]。根据2018 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研究发现,全球女性患者的乳腺癌发病率约为24.3%,是女性癌症类型发病率的第一位[2]。且全球24.3%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中约有一半以上发生于发展中国家女性患者中[3]。在我国临床研究中发现,乳腺癌的患病率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乳腺癌治疗技术的发展关注程度不断提升[4]。乳腺癌根治术是指对乳腺癌患者采用病灶位置彻底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以避免癌细胞进一步扩散[5]。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化疗治疗,以彻底消除患者癌细胞因子,提高患者术后治愈的效果[6]。多西紫杉醇是临床中常用于恶性肿瘤的化疗药物,其效果显著[7]。但我国对多西紫杉醇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中应用效果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本院2019 年8 月~2021 年8 月住院部120 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多西紫杉醇在乳腺癌根治术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乳腺癌患者化疗治疗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8 月~2021 年8 月住院部120 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按照抛硬币的方式分为对照组(花面)和观察组(字面),各6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9~61 岁,平均年龄(47.64±7.94)岁;病程8 个月~2 年,平均病程(14.64±3.62)个月;体质量指数(BMI)22.03~25.76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76±1.75)kg/m2;临床分期:Ⅰ期29 例,Ⅱ期31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9~66 岁,平均年龄(47.58±7.97)岁;病程7 个月~2 年,平均病程(14.66±3.59)个月;体质量指数22.11~25.95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36±1.89)kg/m2;临床分期:Ⅰ期27 例,Ⅱ期33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未见其他恶性肿瘤;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对研究知情;依从性较高,愿意接受随访。排除标准:手术禁忌证患者;资料不完善患者;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赫塞汀(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注册证号S20110007)进行治疗,初次负荷量为4 mg/kg,采用静脉滴注方式,时间约为90 min,维持剂量为2 mg/(kg·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西紫杉醇(Rhone Poulenc Rorer,注册证号X20010341)进行治疗,每3 周用75 mg/m2,静脉滴注1 h,用药时间遵医嘱。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治疗效果 判定标准参考文献[8]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及病情进展,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总例数×100%。
1.3.2 治疗前后细胞凋亡因子水平 治疗前后检测细胞凋亡因子水平,主要包括DcR3、COX-2、Caspase-3。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静置30 min后对样本血进行离心处理,处理时间为10 min,转速设置为3000 r/min。
1.3.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主要包括腹泻、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均参考文献[9]分为0、Ⅰ、Ⅱ、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总例数×100%。
1.3.4 生存率 统计患者治疗后1、2、3 年的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凋亡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DcR3、COX-2、Caspase-3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cR3、COX-2、Caspase-3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凋亡因子水平比较(,mmol/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凋亡因子水平比较(,mmol/L)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腹泻、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表5。
表4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n,n(%)]
表5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n,n(%)]
2.4 两组生存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1、2、3 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生存率比较[n(%)]
化疗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是恶性肿瘤患者根治术治疗后必要的辅助治疗方式[10]。化疗能及时控制恶性肿瘤患者潜在的转移病灶,有效预防病情的进一步扩散和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11]。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不同化疗药物治疗其效果也有所不同,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效果,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寻找更有效的化疗药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赫赛汀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根治术后化疗药物,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一种细胞来源癌基因,在多种肿瘤中其癌基因及其蛋白产物(P185)均有过度表达和扩增[12]。HER2 过度表达的肿瘤患者较无过度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期短,赫赛汀是一种重组DNA 衍生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选择性作用于HER2 的细胞外部位[13]。赫赛汀在用药过程中可抑制HER2 过度表达的肿瘤细胞的增殖,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能进一步抑制其机体内癌细胞因子的发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14]。但研究发现,单一赫赛汀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率较低,且对癌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有限[15-17]。多西紫杉醇属于紫杉醇类抗肿瘤药,可通过加强微管蛋白聚合作用和抑制微管解聚作用,形成稳定的非功能性微管束,从而破坏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达到抗肿瘤的效果,并且多西紫杉醇细胞内浓度比紫杉醇高3 倍,在细胞内滞留时间长[15]。因此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对晚期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18-2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3 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多西紫杉醇治疗,其抑制肿瘤活性的能力更强,稳定患者病情、抑制癌细胞活动等作用更好。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观察组DcR3、COX-2、Caspase-3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紫杉醇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治疗中通过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可有效发挥抑制癌细胞活性的作用,降低细胞凋亡因子水平,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腹泻、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本研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在对照组患者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多西紫杉醇,联合用药后患者不良反应并未出现明显增加,研究表明,多西紫杉醇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治疗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多西紫杉醇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更好,患者在使用多西紫杉醇治疗后细胞凋亡因子水平更低,生存率更高,该药物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