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昳丽,戴翠娴,姚志萍,倪英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医学科,上海 200042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一种处于正常老化、老年轻度痴呆间的将认知功能损伤作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状态[1]。 有研究学者[2]指出,老年 MCI患者发生痴呆症的几率是无MCI 老年人的10 倍。 临床认为, MCI 发生后,需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为痴呆。 但临床尚未研究出老年MCI 的对症治疗药物,所用药物可帮助临床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但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药物存在不良反应,患者年龄较大难以耐受。 现今,临床更推崇非药物干预方法。 有研究[3]指出,在老年MCI 治疗期间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理想科学的综合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基于此,本研究显得极为重要,抽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MCI 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手段,对比其效果,最终达到改善其认知功能、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
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病科、神经内科、记忆门诊就诊的100例老年MCI 患者展开临床研究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 试验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 62~83岁,平均年龄(72.8 ±6.3)岁;患病时间 0.5 ~3.1年,平均(1.80 ± 0.69)年;合并基础疾病:合并高血压38例,合并冠心病15例,合并糖尿病15例。 对照组中男性 28例,女性 22例;年龄61 ~84岁,平均年龄(72.6 ±6.2)岁;患病时间 0.5 ~3.2年,平均(1.86 ±0.73)年;合并基础疾病:合并高血压 36例,合并冠心病17例,合并糖尿病12例。 2 组老年患者的基础数据对比,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1)老年患者疾病均满足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中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标准[4]; (2)患者年龄均在 60岁以上;(3)患者患病时间在3 个月以上; (4)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KY2020-1165),向患者、家属详细阐述研究内容、研究注意事项以及研究配合内容,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符合以上全部标准的患者纳入本研究。
排除标准:(1)因一些特定原因诱发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存在严重视力障碍、听力障碍以及沟通障碍等影响研究正常开展、顺利结束的患者;(3)存在既往精神疾病病史患者;(4)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5)合并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患者。 具有上述任1 标准的患者不纳入本研究。
1.2 方法2 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基础治疗。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第一,在患者入院后,主动向患者、家属介绍医院规章制度,讲述科室病房的相关守则,病房内各项物品的准确使用方法。 第二,在患者治疗期间积极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与生命体征变化,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时将评估结果上报主治医师。 第三,在患者病情稳定可以出院后,指导患者家属在出院后继续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照护,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第一,心理疏导;患者多伴有记忆错乱、感觉迟钝、逻辑障碍等不良症状,部分患者还存在沟通障碍,这个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家庭关系,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促进病情发展。 护士需主动安抚患者,充分表达自己对患者的理解与同情,让患者的委屈有宣泄点,避免患者郁结于心,还可改善患者情绪状态。 第二,知识教育;护士采用通俗易懂语言,提升患者、家属对疾病的准确认知,避免患者因为无知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与主观幸福感不高等现象,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与康复训练依从性。 第三,强化训练;护士需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记忆功能,结合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相应的认知、记忆功能的训练。 如从数字、单个物品着手,反复强化,让患者将物品或数字充分记在脑海里,通过提供患者的家庭合照,让患者反复记忆,并让患者结合照片与真人对照,提升患者对家人的熟悉度,改善患者的家庭关系。 通过APP 下载益智类线上游戏,结合线下进行棋牌类游戏,通过游戏训练的实施可以改善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5]。 同时,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进行音乐疗法,通过播放舒缓、静心的音乐,可以有效的提高其注意力、记忆力以及组织、计划和执行行动的能力[6]。 第四,生活指导;护士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基于评估结果,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让患者逐步自行完成洗漱、刷牙、穿衣、进食等日常活动,不断改善并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其次,针对老年人生理特点,制定合适的体育锻炼计划,达到强化机体各项功能,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与康复毅力的效果[7]。 第五,社会支持;护士和家属以及照护者积极进行一对一沟通交流,讲解患者的不容易,使家属及照护者理解患者的病情与情绪,改善照护患者的态度,让家属与照护者能更好的照护患者,辅助临床控制患者病情,延缓疾病的发展。 第六,随访护理;护士可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化技术,定时了解患者的疾病表现,评估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强化对患者用药、康复训练的监督能力,促使患者出院后严格遵医嘱继续治疗,提供延续性护理。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1)认知功能评分:在护理前、护理1 个月、护理2 个月、护理3 个月后分别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8](MMSE)以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9](MoCA)进行评估, MMSE 评分量表中包含执行功能、计算和定向力、注意与集中、视结构技能、记忆、语言以及抽象思维等11 个检查项目,总分是30 分,评分在26 分及以上则为正常。 MoCA 评分量表中包含即刻记忆、时间走向力、视空间、注意力及计算力、语言、延迟记忆等30 个题目,回答正确得1 分,分数越高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好。
(2) 幸福感评分:在护理前、护理3 个月后采用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10]评估,量表内包含对年龄的态度、激越、孤独与不满3 个维度23 个条目,回答正确得1 分,总分是0 ~23 分,分数越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越好。
(3)生活质量评分:在护理前、护理3 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11]进行评估,量表包含生理功能、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共4 个项目,单项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 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对比2 组护理前的MMSE 评分与 MoCA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试 验 组 护 理 1 个月、 2 个月、 3 个月后的MMSE评分与 MoC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 1。
表1 2 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对比分析( ,分)
表1 2 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对比分析( ,分)
注: 与同组护理前比较, △P <0.05。
组别例数 MMSE 评分MoCA 评分护理前 护理1 个月 护理2 个月 护理3 个月 护理前 护理1 个月 护理2 个月 护理3 个月试验组 50 23.16 ±1.63 24.81 ±1.58△ 26.78 ±1.43△ 28.67 ±1.32△ 21.01 ±1.25 22.89 ±1.14△ 24.89 ±1.18△ 26.21 ±1.31△对照组 50 23.03 ±1.60 23.95 ±1.55△ 24.79 ±1.48△ 25.78 ±1.36△ 21.07 ±1.27 21.94 ±1.07△ 23.86 ±1.20△ 24.96 ±1.23△t — 0.403 2.748 6.838 10.782 0.238 4.297 4.328 4.919 P — 0.688 0.007 <0.001 <0.001 0.8123 <0.001 <0.001 <0.001
2.2 2 组患者幸福感评分对比2 组护理前的幸福感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护理3个月幸福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 2。
表2 2 组患者的幸福感评分对比分析( ,分)
表2 2 组患者的幸福感评分对比分析( ,分)
注: 与同组护理前比较, △P <0.05。
组别 对年龄的态度 激越 孤独与不满护理前 护理3 个月 护理前 护理3 个月 护理前 护理3 个月试验组 (n =50) 10.38 ±1.45 14.32 ±1.53△ 2.47 ±0.56 3.78 ±0.61△ 2.72 ±0.54 4.18 ±0.57△对照组 (n =50) 10.45 ±1.43 12.56 ±1.48△ 2.41 ±0.54 3.04 ±0.58△ 2.77 ±0.55 3.36 ±0.52△t 0.243 5.846 0.545 6.217 0.459 7.515 P 0.809 <0.001 0.587 <0.001 0.648 <0.001
2.3 2 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2 组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3 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 3。
表3 2 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表3 2 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注: 与同组护理前比较, △P <0.05。
组别 生理功能 躯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功能护理前 护理3 个月 护理前 护理3 个月 护理前 护理3 个月 护理前 护理3 个月试验组 (n =50) 65.48 ±5.42 80.21 ±5.87△ 64.38 ±5.17 78.65 ±5.45△ 62.13 ±5.08 82.34 ±5.86△ 63.29 ±5.17 81.59 ±5.79△对照组 (n =50) 65.79 ±5.67 71.09 ±5.79△ 64.49 ±5.21 71.26 ±5.42△ 62.25 ±5.12 72.21 ±5.93△ 63.40 ±5.24 70.47 ±5.73△t 0.280 7.821 0.106 6.799 0.118 8.592 0.106 9.653 P 0.781 <0.001 0.916 <0.001 0.907 <0.001 0.916 <0.001
临床研究[12]明确指出,老年MCI 属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状态,更是该病高危人群,患者的疾病发生率是老年无MCI 群体的10 倍。 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逐步增强,老龄人口数量逐步增多,老年MCI 发病率持续升高,不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随着患病率日益上升,任何能够有效减缓认知功能恶化的干预措施都非常重要[13]。 临床并未研究出标准高效的老年MCI 治疗方案,但临床多采用药物控制病情,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 目前,常规护理干预更重视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病情监测、用药监督与康复指导等护理服务,疏忽了患者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与出院后需求。
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具有人文化、科学性、针对性的新型护理方案,主张满足患者的生命健康、人格尊严、生活能力等方面的需求,强调重视患者疾病康复的同时,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家属对疾病知识的需求,从多方面着手,全面提升患者各方面能力,让患者在基础护理上获得人性化照护,提升护理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改进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服务。
念小玲等[14]研究指出,老年MCI 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患者的 MMSE 评分、 WMS 评分、 WAISRC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96.08%vs80.39%)。 本研究赞成上述观点,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1 个月、护理2 个月、护理3 个月后的MMSE 评分与MoC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综合护理干预主张以患者为中心,基于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并提供护理干预,可充分提升护理的辅助治疗作用,改进患者认知功能。 试验组护理3 个月后的幸福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护理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家庭状态,主张为患者提供有效护理的同时,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与家庭关系,促进患者和家属沟通交流,强化家属照护能力,提升患者幸福感,改进其生活质量。 但目前综合护理干预手段还需要不断探索,以探索出更多、更全面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生活能力、记忆能力的维护方法。
由上可知,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MCI 患者生活质量、认知功能、提升其主观幸福感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