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玲(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255000)
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基本要求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计算教学,并通过实践练习指导学生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想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技巧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首先就要激发学生计算兴趣,让学生自发参与到计算练习活动中。刚开始接触数学计算,学生积极性都比较高,但随着计算难度加大以及计算量增加,他们会逐渐失去计算兴趣。为此,要提高计算练习的趣味性,让学生体验数学计算带来的乐趣,让学生保持计算动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实现计算教学的目标。
例如,笔者在教学《四则运算》这节课时,将学生以4人为一组分成了几个学习小组,然后设计了许多“四则运算”练习题目,让各小组抢答,答对的小组加1分,答错的小组扣掉1分,最后得分多的小组获胜,每一名小组成员都将获得一份提前准备好的精美奖品。通过带有竞争氛围的游戏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为了小组荣誉,每一名小组成员都会发挥自己特长和优势,提高小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生在享受活动乐趣的同时掌握计算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计算能力。再如,在教学《估算》这部分内容时,结合生活实际案例设计思考问题:去电影院看电影,已知有几种不同的购买方式,票价各不相同,请估算用哪一种购票方式最省钱。这样,就把“估算”数学知识和“购买电影票”生活场景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估算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积极性,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强调:“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因为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存在差异性,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差异性,制定不同教学方案,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满足各层次学生实际需求,促进学生计算能力共同进步和提高。
首先,教学目标分层设计。为了保证计算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水平,要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特别是计算能力等,然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差异分层设计教学目标,满足各层次学生计算学习需求,保证课堂教学顺利有效开展。其次,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比如,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要以强化练习为主,增加计算题目难度;对于中等层次学生要以解题技巧训练为主,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计算熟练度;对于后进生则要以学习解题方法为主,夯实基础,为深入计算打好基础。最后,因为学生思维能力、计算水平以及数学基础各不相同,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要因人而异。注重过程性评价,根据不同能力层次学生所完成对应目标的情况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
想要提高计算能力,不仅要有一定数感,同时还要理解计算原理和运算意义。因此,不仅要指导学生计算方法,还要带领学生深入理解算理,让学生不仅知道如何计算,还要明白为什么要这么算。只有真正理解算理,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计算方法和技巧,灵活运用运算方法进行计算。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考虑学生实际需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优化调整教学计划,锻炼学生数学思维,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方法解题的能力。
例如,在计算48÷3这种除法算式时,由于首位数不能被整除,所以学生在列竖式计算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错误,计算方法学生都已经了解,但就是不知道如何有效运用。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学生并不理解计算原理,不明白为何要这样计算。所以,可以借助实物,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入理解算理。比如,准备四捆小棒,将小棒平均分给三位学生,首先每人能够分得一捆,这时候还剩下一捆,所以还需要将这一捆继续平分。这和除法算式道理相同,十位数余下1,所以要把十位数余数和个位数加在一起继续运算。这样,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直观的生活问题,通过数形结合方式加强学生对计算原理的理解,不仅能够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还能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协调发展,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另外,还要不断学习快速计算的方法汇总分析,然后将总结的各种计算技巧教给学生,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例如,有些乘法计算十分有规律,比如两位数乘以11,将两位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相加得到的数字就是结果中间的数。只要用心观察就能找到许多类似计算规律,这不仅可以大大简化计算步骤,提高计算效率,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计算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学生计算过程中解错题经常发生,要把这些错题整理归纳,作为宝贵教学资源来使用,通过分析错题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不足,找到知识漏洞,从而查漏补缺和攻克知识盲点。为此,要让学生正确认知错题并发现错题价值,让学生明白错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及时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在相同地方重蹈覆辙。所以要让学生养成分析错题的习惯,做到及时反思,培养学生纠错意识和纠错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这部分内容时有这样一道计算题1.23×3.25×0.07,学生在计算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的学生小数点忘记了移位,有的学生漏掉了小数点,还有的学生小数点位置没有对齐,学生得出的计算结果也是五花八门。这时,教师要及时介入指导学生将错题记录到错题本上,反思自己解题过程,分析出错原因,明确是哪种情况导致计算错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和其他学生分享心得体会。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到多种可能导致计算错误的原因,在之后解题中避免犯相同错误。这样错题就成为了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纠错意识和纠错能力,另一方面借助纠错契机,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总之,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需要在今后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探索经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提高教学针对性,更加有效提升学生计算能力,为学生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