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学空间效能提升研究
——基于课堂教学交往视界

2023-01-09 15:21
关键词:思政空间课堂教学

李 岩

(山东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始终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环节。实际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主要依托一定的课堂空间进行的教学交往活动,然而,一定的课堂空间是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形成身份认同与心理归属感的主要生成域。基于空间物质域对于教学交往关系建立的前件意义,空间也就具备了对于课堂教学的优先权地位。因此,以课堂教学交往为视界,进一步挖掘高校思政课堂在物理场所、网络数字、精神文化等多维空间综合效能的提升,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升思政课堂教学状况和效果的重要枢纽,这也将有助于我们深入贯彻2018年4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提出的“坚持增强获得感,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1]的基本原则;有助于进一步坚持2019年8月《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的“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2]的问题和目标导向;有助于积极落实2022年8月《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强调的“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3]的改革要求。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空间效能提升的出场语境

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与空间概念的规定性,审视传统的思政课堂教学,不应将其视为只是以教室为物质场所进行教与学的活动组织,而应赋予其更为丰富的整体性、社会性,挖掘其深层蕴含的政治、文化、心理等过往被无情埋没的真实因素,以赋能其在思政课教学特有魅力提升方面的功能与价值。

(一)交往与空间间互轭关系不断彰显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4]交往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共在的主体之间基于物质、精神等相互联系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等。一如任何的物质运动都脱离不开时间与空间的存在方式一样,时空为任何形式的人类交往提供了基本维度和场域,因此交往与空间之间存在有不可剥离的并生互轭关系。社会交往与空间特质间的并生互构赋予空间以历史图景建构与价值生成意义。自15世纪后30年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始,由资本主义所牵引的世界市场便在全球不断蔓延,促使共时性的空间范畴和空间逻辑成为生命感受的重要因素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意识形态话语呈现与传递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抽象化的思想观念本身,而是更多地隐匿或渗透于各种具象化的交往行为能指之中,感性化的信息特征日益增进。教学交往是精神交往的重要方面,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社会交往维度进行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空间的研究与实践,可以有效弥合空间交往的物质性与精神性、抽象性与具象性之间的缝隙,丰富或还原思政课堂教学的社会意蕴与主观意义,使其成为促进知识生产和文化创新创造,以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场域和手段。

(二)信息化教学中多元空间叠加融合

唯物史观认为,空间能够生产出各种社会关系、具有社会属性。“空间实践只有通过它们在其中起作用的社会关系的结构,才会在社会生活中获得自身的功效。”[5]信息化技术的突飞猛进,推动了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建设的异军突起,与物理空间相互叠加共同构成课堂教学交往新的场域与情境,个体只有在网络数字空间中得到确认才能在现实空间中得到合法性许可。然而,作为现实生活和社会交往延伸产物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因其外在规约相对弱化、信息资源丰富多样、展现形式生动形象而吸引广大00后“互联网原住民”,将知识和学习的载体定位为信息技术媒介及网络空间,却因其普遍对于外斥庞杂信息的辨别与择取尚显能力不足,而导致课程主旨内容的碎片化、迁移化掌握。师生似乎处于不同次元空间而出现信息技术下社会关系的遗失与异化,使得思政课学习的本真发生背离初衷的吊诡移植,教学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脱节与错位,从而背离了思政课教学的真诚与亲合。

(三)大学生思政课堂参与力不够、获得感不足

基于时间与空间的凝塑与自洽,建立高校思政课堂教与学的互动策应,是进行知识迁移和再生产的重要环节。由于课堂教学交往的低效和弱化,师生之间处于抽象化、疏离化交往状态,教师往往面临来自众多“低头族”“手机控”的沉默以对,课堂教学始终无法真正突破受教育者课堂交往的“自我封闭性”,时常处于缄默文化氛围笼罩之下的“告白式”“独角戏”尴尬境遇。一方面,由于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专业背景、授课学时、学生基础、考核要求等因素影响,出现一定程度的重认知轻情感、重知识轻价值、重教学技巧轻行为交往的倾向;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的场域下,空间资源的涵摄效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仍然处于知识的外在规约接受状态,并未完全以学习主体、实践主体、认知主体的地位和身份融入互为对方存在依据的更加接近交往本质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想象力、自主精神受到限制,为了他人并向他人负责的意识并不强烈,成为了知识的“现实性”的接收器。师生共同在场的交往要件被打破,互构共生关系的塑造受到阻滞,富有魅力的思政课教学交往亟需得到解蔽。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空间的概念厘定与建设内容

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交往空间概念的厘定作为研究的基点,需要我们对于既有思政课教学思维与模式进行改良性再调整,凸显其应有的意义生成与空间治理的多维视域与意蕴,拓展“大格局”、打造“大平台”。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空间的概念厘定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大小表现出来。这也是从一般意义上,即经典物理学角度来理解的空间,是指物质实体之外的部分,是物质实体存在、运动的方式或媒介(有限或无限)的场所和境域。作为一个多学科使用的概念,空间也是非物质性(非实体性)的。不容忽略的是,空间同时间一并作为事物存在、运动的方式和媒介,使事物具备了变化发展的可能和条件,所以任何的变化和发展也都离不开空间,依赖于特定的空间,以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依据。综合来看,高校思政课教学空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和境域,是直接对大学生“讲道理”的集中实施域,是帮助大学生“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具体媒介域,包括有物理场所空间、网络数字空间、精神文化空间等多种维度的呈现,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和发展性。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空间的建设内容

思政课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各种基于教学交往视界、有助于大学生思想品德和认知图景形成的“知”“情”“意”“行”各种心理要素相互调适的多维空间,赋能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1.物理场所空间:课堂教学交往空间的首要表现

现代课堂教学活动的发生空间首先表现为物理层面上的格子化差序格局的教室,既是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基本场所,也是师生、生生交往的首要空间。在物理场所空间中,讲台往往是其重要的分界枢纽,确定师生之间控制与被控制区域与关系的物理边界、符号表征,成为表现课堂权力关系的主要物质形态,物理空间相对来说基本固定、缺乏弹性。“尽管身体疏离在直观上只是表现为身体分离的物理表象,然而它既非价值中立,也非情感无涉。”[6]格子化实体空间的“权力隐喻”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活动中“重知轻情”现象的普遍存在。学生座位在物理层面上被块状区隔成中心、边缘等不同区域,座位与行为之间建立起了相互映射的关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因自主找寻不同的位置,而相应表现出不同的身体展演和关系交往,师生、生生关系的亲密与排斥通常借助于空间位置的近疏得以显现,空间距离的延伸使得“我”“你”“他”之间保持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距离。边缘空间的个体虽然身居课堂教学空间之中,但从精神层面来讲,往往“在而不属于”教学共同体之中,其自我期待与学习效果因身体上的疏离而呈现出渐渐弱化的表现。

2.网络数字空间:课堂教学交往空间的扩充拓展

每一次技术创新都会促进技术与文化、教育的融合并进,媒体、网络、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网络与数字空间的产生,同时数据引发认识方式、理论发生机制和研究范式的变革,使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空间场域、人文属性得到较大创生并与所依托的物理性广延实现跨界的融合与转化。一方面,丰富的信息呈现、互动和传感设备,使得普通意义上的时空限制得以突破,多元的思想文化可以即时立体呈现至具体的视觉体悟之中。另一方面,数字化成效评估系统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学生学习状态等关键信息的捕捉,为教学评估和测试提供实时、有效的数据信息。例如,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关注热点、浏览资源频度、学习效果反馈等方面的数据统计,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数据循证”下完整的学习过程画像和学习记录存储,更能在同一性的价值标尺下,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空间,帮助其在课堂教学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3.精神文化空间:课堂教学交往空间的本源回归

正如任何交往个体都是肉体与精神的统一,基于交往关系而建构和运作的空间,不仅是物理的,也是精神的,这就需要我们摆脱单纯物质空间的焦点视角,还原教学应有的教育色彩。加之课堂教学交往空间本就基于师生以文化知识为中介的交往互动而生成,身居其中的师生更不应异化为知识权威统治下的传授与接受知识的工具。确证空间的精神和人文属性,不仅能够实现其与所依托的物理性广延间的跨界与融合,而且能够实现“想象-知识-信仰”间的创生与转化。精神文化空间是基于一定的心理共鸣而激发审美旨趣与追求的特殊空间,是需要融合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为一体,超出自然的本能达成精神的自由。如果割裂物质与精神的互依并存,偏执于课堂教学空间的物质属性而置精神属性于不顾,至少是顾之不够,那样的课堂教学将是不完整的,思想品德的牵引将是相对形而上的。而且一旦缺乏了全面辩证的实践根基固附,课堂教学就“象填鸭般地用那些诸如形而下之‘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真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挡了学生通向自由精神之通衢”。[7]这种情形下的思想品德教育难免遭遇实效弱化和主旨彰显不足的境地。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空间效能提升的新特点

以整体、互动、生成原则来考察大学生所处的课堂、网络、文化等多元空间交融场域下课堂教学交往的新特点,使学生在多维空间融合、多元社会思潮交织中能够廓清思想迷雾,在坚持和发展真理中实现自由、全面、均衡发展,是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时代化要求。

(一)教学思维上倾于“二元两主”

交往双方彼此缔造对方决定对方的存在,“他人对我的存在的某一方面具有构成性意义”[8],因而可以基于交往互相成就,形成共识并走向融合。思政课堂教学交往过程中,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也与教师同为交往的主体存在,双方共同构成落实立德树人、更好铸魂育人目标的达成者。这就需要我们在处理教学交往关系的过程中,作为教育者尤其要确立起与受教育者双方之间互为主体与他者的角色意识,能够基于抛却过往相对固化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单纯二元对立的角色关系思维,提升至灵动多维的以师生同时在场为前件、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效应兼具的关系思维,打造“人为”与“为人”共轭的交往性教学关系,是思政课教学空间效能提升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角色空间立场。

(二)教学模式上侧于“一中三分”

适宜的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得以具体指导教学的运行路径。长期以来,课堂教学的思维方式是带有“权力关系”所指的主客二分的“笛卡尔模式”,强调以教育者为权利主体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可控性影响的主体与客体间的对象性关系,课堂教学因此成为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训练、塑造的对象化活动。应从主客二元对立的活动模式转化至主主二元三分的活动模式,基于“主体-中介-主体”的交互式课堂教学交往,师生应遵循彼此都具有相对独立性与互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条件的教学交往关系,使得教育者更多起到引导、把控、组织和解惑的作用。因此,应强化使命担当,在课堂教学的活动单元里,遵循课前、课中与课后三段式活动与过程分割,深入把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三问”,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教学形式上趋于“一主多辅”

“空间是政治性的、意识形态性的。它是一种完全充斥着意识形态的表现。空间的意识形态是存在的。”[9]遵循上述教学模式,思政课教学应采取更为丰富立体的“一主多辅”的教学形式。“一主”指的是以教材为主要知识传授依据,“多辅”指的是延伸课堂教学的多极化“触角”,以教材为主要依据的同时,多维度的教学资源能够广泛介入到教学交往过程中。受教育者在充分详实的感性认识、科学合理的思维方法积淀的基础上获得对于知识学习的理性自觉,并能够基于愉悦适度的感官体验而萌发出自我道德体验与实践的自主意识和行为。课堂这一意识形态叙事的主要阵地,则更具意识形态激发与次生功能,成为特定社会关系的生产容器,政治思想、价值信仰借助多维度的表征得到衍生和积淀。

(四)教学载体上倚于“一轴多端”

“活动和交往不仅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也是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得以表现和检验的场所”,[10]空间始终是被各种实体的和非实体的元素所模塑和表达。多维空间混合交融视域下,课堂教学载体的架设应基于感觉的适应性,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轴心,融合物理场所、网络数字、精神文化等多元空间多端教学载体的支撑,解蔽传统教育方式下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灌输对受教育者个体差异、需求差异的漠视,促使有助于受教育者主体能动性提升的本真化美好教学样态的呈现。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在教学载体上的多维化发展,可以通过新技术的有机融入,促进教学方式的更好呈现,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衔接,传统课堂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科学技术充分对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精准滴灌与因材施教。

四、高校思政课教学空间效能提升的策略

高校思政课教学空间效能提升的策略探缕,应以科学的人文主义精神为指导,充分挖掘教学空间这一教学交往关系的一般等价物功能,更好引导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投入智力技能,而且投入情感、态度、气质、意志等;不仅使其知识得到增加、德性得到发展,而且能够获得精神的内在形塑与自主转化,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思想性、政治性和人文性内质。

(一)培育互为主体意识,建构对等互生的课堂交往关系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11]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脱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之间惯性思维下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窠臼,忽略了个体具有特定实践关系中不可动摇的主体,而陷入旧有的思维局限,即“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2]133在交往的“主体-中介-主体”上不仅要实现角色对称,更要在知识的互递与衍生中实现地位对等,因为“真正的主体性观念成立的基点不在于我自己,而在于异于我的他者。”[13]这样才能基于共同的期待在主体之间完成精神文化的交往,祛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优先话语权对于个体主体意识的消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教学本质的彰显与大学生信仰转化的可能,并达成人的社会关系的日益和融与人的属性的不断丰富。因此,教师应抛却课堂物理空间中中心与边缘的辩证法所映射的,“教师权力中心-学生被动交往”的旧有关系模式,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综合性、整体性交往空间建构为视角,促进师生双方认知视域的真正视界融合,在生成和共享一定思想品德规范的同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达成与生成。

(二)归域泛空间理念,确立混合空间式的无缝教学模式

“知觉的经验使我们重临物、真、善为我们构建的时刻,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初生状态的‘逻各斯’”。[14]从认知过程的辩证飞跃来看,只有基于自我的现象空间体验、将各个感觉器官所感受到的意义组合起来,才能使得理性认知得以发生,也才能真正获得观念中事物的形象与意义。这就需要打造立体多维的混合空间式教学模式,以立体综合的现象与意念空间刺激个体身体的丰富知觉与情绪体验,调动学生感性与理性思维积极参与其中,在身体与知觉、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中,促进学生观念信仰的生成与转化。传统课堂教学空间基本局限于由黑板、讲台、桌椅等要素形成的物质空间,因其相对固定及位置、权力、地位等各种关系隐喻,导致界限与立场不同的同伴群体产生,课堂共同体仅仅针对于以教室为单元的特定物理空间下一种只可远观的外在表象。教师应树立课堂教学整体空间环境意识,借助秧田式、会议式、小组式、马蹄式等物理空间环境,推进混合式空间交融模式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在“成分空间”与“总体空间”的辩证统一中,实现对于受教育者更为深层的情感关照与知觉激发。课堂实体空间上可安装多角度的显示设备、放置可移动多角度的组设桌椅,辅之以数量充足、功能完备的手写白板等,以提升教学交往空间的多维性、可参与性与灵活性。

对于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00后大学生,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与获得感,还离不开网络数字空间的充分利用。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提高智慧教学质量,通过数据联通空间的中介,实现多元空间的起承转合、移动展板的灵活多变等,从而衍生出无数丰富多彩的新场所空间,借以催裂原先相对封闭的教学物理空间,建构一种物理与虚拟无缝耦合的学习场域空间,可以满足多种教学法和学习模式的需求。此外通过多屏、多终端、跨边界的设备联动,以及对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记录分析与评估反馈等,可以增强学习主体的个体能动性以及课堂教学空间的可供性与可控性。当然,主体间精神文化层面的交互、共享、创新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角与主线,既要突破传统教学与教材的固化效应,也不要对于技术给予过高赋意,要在寻求情与理、形与意、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中,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与践履。

(三)擘画高质量发展,建设质量兼优的授课教师队伍

任何时期教师都是办好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主体”。首先,好的教学效果来自于教师自身丰富的知识储备及对于职业的深度认同,在深刻认识思政课教师职业特质、抵制错误思潮中提升政治素养,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度、力度与温度中,达到廓清思想迷雾、还原话语真相、强化立德树人的目的;要持续加强学习,积淀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必要的自然科学素养,才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饱含知识、历史与情感的教学空间;要在具有理解教育过程基本规律和本质特点、教育教学主要方法和优秀经验基本素养的基础上,并能在信息化时代话语主导权分散趋势衍变背景下,不断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现代化发展。其次,教师要适时更新教育理念,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要具有解构课堂空间、赋权于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能力。要擅于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的重要文献、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优秀传统文化、红色经典故事、榜样人物事迹、大型活动等话语资源中汲取思政课教学的课堂空间转换和话语表达方式;要始终关注让学生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才能更好地规避网络空间中个体原子化深化的风险;始终重视课堂教学的人文空间架设与情感因素激发,摒弃“无情”“无感”“无意”的课堂教学。最后,要有与时俱进的适宜教师发展的制度保障。《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提出了“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目标及“优化培养模式,创新培养举措,丰富培养资源”等具体举措,[15]为推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更平衡、更充分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总之,“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16]思政课教师要在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中铸就高尚的人格品质、严谨的教学作风、深厚的理论储备、精湛的教学技术,增强服务于高校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四)丰溢以人为本精神,规塑多元分层的知识“基因图谱”

人的正确思想归根到底是要从社会实践中来,“现实的人”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空间就需要拓进到哪里。高校思政课堂要规划好大、中、小学思政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开课序列及内容,统筹好高等教育阶段除核心主干课程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类课程、外缘辅修类课程等。无论基于哪一种逻辑框架铺设下的课程链,都应该始终侧重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情感的认知,通过其实践场域与意义所在的逻辑铺演,灌注与浇筑大学生基于思想政治理论滋养的慎思理性、人文精神、创新意识,实现将普遍性的理论与原则转变为特殊性的信念与实践,真正使得思政课堂成为与时代同感、与现实同行、与学生同频的“感应场”和“扩效场”。“社会主义的社会也必须生产自己的空间”,[17]高校思政课堂作为意识形态教育和宣传的第一场所,应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的话语地位为中心,将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联系起来;不同课程相关教学知识点联系起来;重点理论阐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问题联合起来,以增进课堂教学空间的互动、聚向与共鸣。

此外,空间作为一种秩序,“既是一种客观的秩序,也是一种主观的秩序。”[18]思政课课堂教学并非空洞无物的政治说教,也非昙花一现的情感言说,而是有着底层生命关切、多维时空架设、多元学科分层的知识“基因图谱”。一方面,做好课程开设的次序细分,目前高校基本上按照大学一年级主要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辅之以“社会主义发展史”等通识教育选修类课程;大学二年级主要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共鸣、史实深化、理论溯源、现实感召的基本进路。另一方面,分步构建可依托呈现的虚拟现实多重空间,对于居于其中的交往主体,并非权力威慑下被动应答式的成长渴望与价值期望,而是基于主动应答确立起自主自觉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自我价值观念提升与理想信念塑造。

五、高校思政课教学空间效能提升的现实意义

高校思政课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实现课堂教学交往多维空间的有机融合,能够赋能于高等教育的内涵提升,有助于培养、塑造符合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美好精神家园建设

“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2]152复合多元课堂教学空间的架设不仅是对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的拆解,更是要回归教学对人的精神家园塑造的教育本质;不仅是对于教室这一主要物质载体在布置与功能上进行突破,更是为了最终实现教与学在精神家园建设上的某种共同期许。课堂作为教学活动发生的特定空间,理应是认知体验、理解感悟等生活方式的统一,是师生间进行知识互通、情感互动、价值观互融的精神活动场和观念生成场。高校思政课堂空间效能的提升,有助于实现由原有单元化、相对封闭空间的“传道”、转向多元化、立体开放空间的“思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内蕴的公共性向度、致思品格与批判精神的滋养下,进一步推动世界理智化进程中核心文化价值的解释、塑造、凝聚,唤醒和激活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和创新思维,从而更为接近心灵的自由和人性的解放,回归教学的本真目的。

(二)有助于建立和谐共契的教学交往关系

“个体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12]147在课堂教学空间中,教师要自觉地引导大学生通过同客体世界、人际交往、自我内省的关系体悟,形成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认知与实践。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融合式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推进思政课堂教学由单一显性的强制灌输拓展到复合隐形的润物无声式的渗透,通过和谐并进的多维课堂教学交往关系的建构,赋予课堂教学以共建共享的社会意义,培育与时代发展取向相适应的众多人才。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9]这种全面性体现在基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的主体性发展过程相伴随,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是一种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主体性活动过程。因此,基于课堂教学交往视界,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提升置于“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教学使命的达成过程,更有助于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续奋斗提供不竭动力与力量源泉。

(三)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的空间治理

任何时期、任何个体的个性化存在都是不可替代的存在。通过教学空间的多维建构使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行为的主动发生,而非仅仅身体的在场与课堂空间秩序的被动遵守,有助于赋能课堂教学空间的生态治理。现实的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受到功利主义与成绩本位价值取向的裹挟,难以完全脱离工具理性向度的价值驱使,而或多或少带有功利化的倾向,演变为考试“权力”奴役下的知识传递。教师按照一定授课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材主要知识点的讲授,学生则按要求完成相应知识点的学习,个体原本丰富的差异性、独特性,被无情局限于一元价值取向而逐渐走向“标准化”,课堂教育教学难免有失公平与正义,带有异化色彩。只有有效建设和维护课堂教学空间的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共进与协同发展。尤其信息化技术设备介入课堂教学交往空间,改变了课堂空间权力运作的物质环境,既创设了丰富、生动的教学图景,有效避免了封闭环境对学生的“规训和监视”,也促成了课堂教学空间与虚拟开放空间之间的复合利用,有助于消解课堂教学交往中异质性空间带来的隔离,促进空间冲突的有益转化。

总之,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空间效能的提升是一项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化、现代化发展需要,以更为丰富直观的方式,使得具象化的价值内容更好发挥育德成人效能的系统性工程,是将个体的原子化存在融入社会发展整体目标的关键性工作。通过对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的“生活-精神交往”复合空间效能的提升,实现课堂教学向知识共享与精神觉解双向互动过程的本质回归,实现教学从工具向人本的进一步转化,有助于解决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互为主体意识缺失、教学方式方法的人本精神缺乏、教学内容模式的空间理念缺漏等教学交往不足问题,能够更好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提质增效,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与期待。

猜你喜欢
思政空间课堂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空间是什么?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创享空间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