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艳
(江苏润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镇江 212000)
财务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要想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就要构建符合时代的财务管理模式。而财务共享中心为企业财务改革提供了支持,可实现财务集中化管理。实践证明,将其运用到企业财务核算工作中,可优化财务核算机制,减少重复核算环节,高效整合企业财务资源,不仅有效提高了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水平,还强化了企业财务风险防范能力。然而,一些企业对财务共享中心认知上存在误区,具体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取得预期管理成效。企业应结合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要求,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相关工作作出调整。
物理财务共享中心是很多集团企业常用的模式,一些大型集团企业会将原本分布在不同地点、不同财务组织中的财务人员,集中到一个成本低、具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地点,建设物理共享中心,将分散在不同区域的业务集中处理。根据特点的不同,具体可分为“单中心”和“多中心”两大类。“单中心”和“多中心”会根据企业管理架构、发展情况进行调整,从而确保管理模式符合企业发展需要。例如,财务改革初期,刚刚推行财务共享中心,为降低新旧模式过渡风险,多采用“多中心”模式,避免盲目转型造成管理混乱;全面推行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后,财务共享中心运营成熟,就要实施“单中心”模式,从而实现集中管理。
虚拟财务共享中心,无须将各区域的财务人员集中到统一地方,而是在统一财务核算标准、管理框架下,运用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将不同区域的员工在线联结起来,建设虚拟的共享中心,将财务业务汇总到信息平台中,供各区域财务人员进行协调处理。该模式下,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成本低,易实现,借助SAP系统或ERP系统都可以完成建设。实际上,很多知名企业都是应用SAP系统进行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如康佳集团、中国核能电力公司、西门子集团、联想集团、三星集团等。但虚拟财务共享中心服务模式,易受到软硬件设备和技术的限制,且不同地区的财务人员缺少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合作与协调困难多。
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分支机构信息传递渠道长,信息准确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不利于财务风险防控。例如,集团企业的分支机构,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虚报、谎报收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企业在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后,所有财务资源由共享中心统一安排,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收入统一上交管理,支出由共享中心审批后,统一对外支付,财务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在可控范围内,便可提前采取风险防范措施,正确规避风险。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降本增效,节约成本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有很大帮助。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重复作业内容多,且每个分支机构通常都要配备相关财务人员。而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后,分支机构无须单独设立财务部门,一切业务交由财务共享中心统一处理,可去除部分重复业务环节,减少基础会计人员数量,有效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业财融合就是财务共享机制下的产物,要想实现业财融合,通常需要依托于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对内覆盖全流程,对外覆盖价值链,打破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职能壁垒,财务信息实时上传管理系统。基于业务数据进行财务分析,将财务指标作为业务考核指标,使两者有效对接,便可实现业财融合,推动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改革,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充分发挥企业财务资源价值。
以往的财务管理体制下,各分支机构财务信息汇总到总部的时间长,具有一定滞后性,导致财务核算效率低,财务报告分析、审批过程复杂,工作量大。而企业在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后,优化了核算流程,重复性的财务核算走向了自动化,基于信息系统就能进行会计数据的统一核算整理,对重复性业务进行集中式处理,财务人员可将更多精力投入财务分析工作中,财务核算整体效率可得到大幅度提升。而且将基础核算工作交由管理系统来完成,可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差,降低核算出错的可能性,避免核算出错而反复核算验证,有效缩短了会计工作时间。
企业一切经营活动都需要财务保障,财务体制改革牵一发动全身,必须要得到企业领导层的支持,才能重新整合财务与业务的流程,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覆盖企业所有经济活动,使财务共享中心服务制度顺利落地。一些企业领导工作重心、关注点不在于此,对财务共享中心认知有限,很少主导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工作,没有给予足够支持,造成财务共享中心功能受限,空有数据,却未得到充分利用,偏离了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初衷。
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对企业财务信息化程度提出了新要求,海量财务信息的汇总,财务数据的分析与加工,财务业务发展情况的监控都需要应用到信息技术。财务信息化并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要运用信息技术开辟全新的管理模式。一些企业不能正确理解财务信息化与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之间的关系,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更新升级不及时,不同子系统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导致分支机构与总部之间仍存在信息鸿沟,无法满足财务共享中心服务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后,财务人员工作重心、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发生变化,财务人员要将更多精力投入财务分析工作中,辅助企业经营决策,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基础财务知识,了解行业政策,还要懂业务、懂运营,具备战略财务思维。显然,这对企业财务人员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但是一些企业现有的财务人员,知识储备不足,大多只具备基础核算能力,不具备财务分析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差,不熟悉系统操作,不适应新的工作形式,甚至对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有抵触情绪,导致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缺乏人力资源支持。
只有财务共享中心成熟运行后,才能帮助企业形成财务管理上的优势。但共享中心从初步建设到成熟运行是一项长期工程,前期设备的购置、软件的购买、人员的培训都需要投入资金。因此,建设财务共享中心会导致财务管理成本的短期增长。且建设完成后,后续的日常运营与维护还需要持续投入资金。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前期成本过高,见效较慢是很多企业主动放弃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
海量财务数据会汇聚到财务共享中心,财务数据集中度必然要随之提高,相应的信息风险也会随之提升,这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例如,财务共享中心配套软硬件基础设施运行过程中,由于系统故障导致财务信息数据的损坏、丢失。如财务监管不严,未采取操作权限限制措施,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财务数据错误。除此之外,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行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但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特点,网络安全威胁多,安全防护不到位,会造成信息泄露。
对财务共享中心存在误区,建设目标定位不准确,其优势就很难得到发挥。因此,企业领导层应正确理解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意义,站稳基本立场,在心理上、行动上给予支持,主导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工作。具体来讲,要基于企业战略发展,从全局角度出发,明确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目标,构建一个集核算、管控、决策支持于一体的平台,为经营决策、业务发展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应围绕以下目标:其一,降低财务成本;其二,提高财务流程效率;其三,提高财务服务质量;其四,加强财务管理控;其五,支持核心业务发展;其六;推动财务转型。例如,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性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项目分散在全国各地,项目部、分公司数量众多,分布广泛,造成费用报销业务审批过程复杂,重复性工作多,整套流程下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导致业务进展缓慢,管理成本高。中铁集团为降本增效,提高业务处理效率,解决机构分散、报销审批烦琐的问题,把费用报销业务放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统一规范、统一流程、统一体系下进行集约化处理,不仅缩减了基础财务人员的数量,还提升了财务服务效率和质量,节约了财务成本。
一方面,要基于“业财融合”理念,重塑财务与业务流程,整合两者有共性的部分,实行统一的核算口径,将资金结算、费用报销、付款、收款、资产核算、成本核算等业务统一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完成,打通各子系统间的壁垒,使财务管理、业务管理与财务共享中心机制相匹配,加速业财融合。
另一方面,应建设信息部门。实施财务共享中心服务模式后,软硬件系统出现故障会影响企业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要组建专门的信息部门,负责软硬件系统的维护,从而降低系统故障率,保障财务共享中心的稳定性。
一方面,企业应根据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引进相关专业人才,聘用有经验、有能力的高质量人员,丰富企业人才结构。招聘过程中,为检验应聘者的能力,以及对财务共享中心的了解程度,可采用模拟项目的方式,让应聘者根据自己经验,设计建设方案或提出中心优化方案,进行能力素质测评,通过方案优异性、可行性,选聘优质人才。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财务人员的培训,加速企业现有财务人员的转型升级。具体来讲,要对财务人员财务分析能力进行培养,使财务人员能发现财务数据背后的价值。要对财务人员信息技术进行培养,可构建“理论+模拟+实践”的培训方式,通过虚拟业务操作的方式锻炼实践能力,丰富系统操作经验。
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势必要投入资金,产生相应管理费用。为控制建设成本,企业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中,应树立成本意识,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加强对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成本的控制,选择适合的建设方案,确保建设收益大于建设成本。硬件设施建设中,若资金不足,可选择租用云服务器。云服务器由云服务商负责运营、维护,企业只需要付出少量租金,后期没有维护成本。且云服务的运用对硬件设备性能要求低,企业还可节约设备升级与改造的成本。若企业缺乏人才,需要进行人才培养,为节约人力成本,可采用“在线培训”或“传带帮,老带新”的培训模式。以在线培训为例,可制定专业技能培训的微课,通过在线教学方式进行培训。在线教学成本低,效率高,时间安排灵活,不影响正常工作。
实际上,企业财务数据包通常会包含一些企业机密,信息泄密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例如,某专营五金产品的公司,财务人员私自将财务数据上传至私人空间,造成客户信息、供应商信、产品信息、支付方式、交易内容等关键信息泄密,竞争对手通过这些相关信息,很快就与公司原客户建立了联系,造成了大量客户流失。一方面,要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对系统操作细则作出详细规定,明确权责,对相关操作权限作出明确,杜绝越权操作。若发现越权操作行为,造成不良后果,要进行严肃处罚,在企业内部进行通报,从而提高各级人员信息安全意识、保密意识。另外,要对数据进行加密,为不同级别的操作人员进行不同级别的授权,制定保密条例,只有具备相应权限的人员,才能进行数据的编辑、调用。另一方面,为防范网络安全威胁,企业应安装安全防护软件,实时监控系统安全状态,及时修补软件系统漏洞,构建安全信息环境。
企业规模越大,控制链越长,应用财务共享中心的优势越明显。但本文研究发现,一些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效果不理想,在实际建设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如存在误区、信息化程度低,缺少技术支持;财务人员能力有待提高,缺少人力支持;建设成本高,缺少财力支持;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太低。因此,企业应正确认识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所带来的改变,根据其建设的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优化人才结构,选择适合的建设方案,并做好信息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