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电投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兰州 730000)
当前,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下,经济全球化已成趋势,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在迎来全球经济利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既能有效防范企业风险,还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为此,现代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职责及财务工作的范围提出了全新的概念。2021年,财政部会同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不断健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我国企业在注重经济利益的同时,应重视企业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加强对企业内部风险的评估,优化企业信息系统,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监管。基于此,很多企业正在努力推进财务管理与内控体系的融合,这有利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现代企业为应对经济新形势,必须逐步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厘清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协同关系,找准企业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的优化思路,提高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专业水平。
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属企业管理的范畴,因工作需求关系相互起到牵制作用,进而形成相互协同关系推动企业发展。
企业构建和运行内部控制体系的目的在于加强内部控制及财务风险防范,用以稳定企业内部环境。规范化的财务管理机制能够有效保障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质量,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提供精准有效的会计数据信息,避免企业在生产运营中受到财务风险的威胁。由此可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同属于企业管理范畴,并且财务管理属于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前提条件之一[1]。
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能够发挥相互保障的作用,二者协同开展,推动企业发展。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有部分都需要发挥出自身积极性,提升各个部门所具备的潜力,从而提升企业工作效率,这就需要企业财务部门提前完成相应经济效益财务核算。因此,企业所有部门虽然没有财务工作任务,但是所有部门的工作都存在财务意义。企业所有部门工作任务总体方向则是为实现企业财务目标,这是企业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不仅需要遵守相应制度,还应衡量企业内部各级控制体系[2]。
从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实际内部管控情况来看,企业在内控体系设置方面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会计部门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没有受到相应制度的约束,缺乏科学性指引,造成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甚至使企业资金无法实现合理配置,最终导致企业承受一定的经营风险。企业的生产及销售工作是获取经济利益最直接的来源,内部控制对于企业整体经济发展而言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部分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在企业发展建设过程中忽略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设立,无法发挥内部控制的辅助性作用,使得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难以提升。目前,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仍停留在初期阶段,在相关管理控制机制中存在较大缺陷,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出现失真问题,不仅降低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而且加大企业管理的难度。
目前,我国仍有部分企业具有较高的债务比例,且这些企业并未对其财务情况进行全面及时披露。此外,部分企业的债务比例过高,导致企业出现无法偿还负债的问题。这些企业不仅存在经营困难的情况,较高的利息还会不断加重企业经济负担,对于企业长期发展而言是一种负面影响[3]。现代企业往往缺乏健全的财务控制、财务决策和财务激励和财务监督机制,这意味着部分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会较大程度处于薄弱阶段,也会更易让财务管理陷入混乱状态。另外,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监控不全等问题产生,导致企业资金安全性、完整性也将遭受严重考验,财务风险带来的隐患和损失也将有所升高。
部分企业财务人员虽身处管理部门,但未意识到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同时,部分企业并未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缺乏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管控。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许多企业都缺乏财务审计工作这项环节,并且在大部分企业中,财务审计工作主要有内部财务监管部门代为执行[4]。此外,部分企业会在年末财务核算时邀请第三方财务审计机构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审计内容基本上只涉及内部资金、应收和应付账款、现金流量等,对企业无形资产的审查力度不足,无法实现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全面监督,导致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不足。
内部控制的作用范围可以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方面,其中财务控制主要指与财务报表及财务组织、流程相关的内部控制。基于财务数字化系统的建立,运用数字化技术重构财务流程,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财务数据的质量和财务运营的效率,降低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相关风险,从而使财务业务更好地赋能管理、辅助经营和支撑决策。管理控制涉及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各部门及各环节,需要加强各领域流程的数字化内部控制建设,以提升内控的运营效率。例如,在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循环流程中,数字化系统能够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手段,提升对上游供应商信息的整合与分析能力,促进供应链管理的智慧化升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生产效率以及企业的经营效益。
对此,企业要按照管理制度化、流程化及流程信息化的要求,立足企业实际,把握和调整企业内控建设环节。因此,企业管理层在对企业基础工作环节进行检查时,必须提高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5]。
第一,企业必须构建规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规章制度。企业明确内部治理的参与主体并构建权责机制,能够规范企业决策程序,提升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管理的能力。
第二,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为导向,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明确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提升企业各项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水平。
第三,要依据现行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完善董事会运行机制,明确总经理职责范围、财务流程、资金使用规范、投资管理标准、内控检查机制等,为内控管控高效实施提供标准依据。明确岗位责权,构建与之相应的控制系统,确保岗位权力与职责的明确、独立,进而实现责权使用和岗位性质的统一。
高效的财务风险分析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和关键。财务风险处理主要包括应急措施、补救方法和改进方案,其中,应急措施主要是指面对财务危机和财务风险时,应该采用何种手段规避,以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补救方法主要是指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将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改进方案主要是指如何改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杜绝和避免类似的财务风险再次发生。企业通过开展财务风险预警,能够分析、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风险和经营漏洞,企业经营管理者能够通过财务风险预警技术,较为准确地预测和评估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程度。
第一,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有效应用企业财会数据信息模型,对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实时监管,对企业各项工作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制定合理的财务风险监控点及风险预警点。企业是一个整体,任何一项活动都会影响客户的满意度,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保持与其他管理活动的良好沟通和衔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该与其他子系统保持协调一致,实现数据共享。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与企业各项制度建设有机结合、互相促进。例如,以现金周转为主的企业,应切实建立现金核算制度,掌握现金收付期间的差异;以赊销、代销为主的企业,应加强企业信用调查制度,强化应收账款回收控制。
第二,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内部监管制度,确保实现信息化监督,同时,明确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把握企业战略发展实际特点和短期、长期发展方向,把握企业全局观念,客观对待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每个部门在日常运营管理中应承担的义务以及责任进行明确,确保每个部门在面对各类事故时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
第三,明确企业财务风险要点,提升风险预警机制的可行性,在面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时,企业财会部门需要结合财务基础要点,确保企业管理制度能够顺利落实。当企业财会部门发现财务风险点时,需要通过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布相关数据信息,针对财务管理的实际状况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尽量降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影响,减少企业内外部风险对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威胁[6]。
近年来,财务审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财务审计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步骤,关乎企业的生产效率及生产效益。加强企业财务审计工作,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不断扩大财务审计工作范围,其中,财务审计人员需要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审核监督,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得到科学合理的管控。
第一,设立独立的财务审计部门。增强财务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能够确保企业财务审计工作水平得到提升,真正发挥企业财务审计的监督及评价职能。就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及现代企业发展状况而言,财务审计工作直接对董事会及监事会负责,脱离财务部门的管辖,有利于切实提升财务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另外,针对业务审计方面,企业财务审计部门必须不断加强传统审计方法的创新,定期对每个部门开展业务审计工作,加强事前预警,做好事后控制,实现企业全过程财务审计。
第二,拓宽企业财务审计范围。我国企业财务审计工作未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不断拓宽财务审计范围,进而实现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全面管控。现代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立,使大部分企业的审计重心由财务审计转变为财务与管理审计并重。对此,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必须对审计范围进行相应的调整。加快企业的业财融合进程,加强对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培训,促使其利用业务的眼光进行审计,及时制止企业中存在的不合理业务事项。财务共享模式本身存在潜在风险,要求审计人员识别出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触犯行业规则及法律环境的风险,并积极探索解决方法。
第三,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企业需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财务审计当中,各个部门应将信息数据录入企业的信息平台,便于财务审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开展审计工作,及时发现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发挥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预见性作用。企业需要不断加强对财务数据信息的管理,重视数据信息保密工作,确保数据信息安全[7]。
人工智能的引入为企业的审计实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目前,很多企业推出的“智能机器人”可以全面监控企业的所有业务运营,其可以完成从样本审计到全面审计的审计实践,也可以从事后审查转变为实时跟踪调查。由于现场审计的时间成本较高及审计人员的精力有限,企业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跟踪自身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规范企业运营,并减少违规问题。我国审计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处于初级阶段,只能协助审计人完成基础层面的工作。因此,目前的审计工作模式变化不大,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审计工作的重点和模式必然发生很大的变化,人工智能技术必然成为未来的主流技术。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协同关系,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水平。在现代经济发展环境下,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不断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已经成为当下企业管理层面的重要目标之一。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时,不仅需要强化对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应切实提升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构建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企业必须积极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切实提升企业生产运营的实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企业实现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