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促进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2023-01-09 04:00朱梦妮,卜素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年7期
关键词:法治法律生态

2021年6月《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实行,标志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入了有法律遵循和法制保障的新阶段。不论是在城乡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出台均具有里程碑意义。一方面其为农业高质高效提供了法律支撑,另一方面其为乡村建设提供了全局性的法律保障。

《乡村振兴促进法》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通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重要政策提升到法律层面,转化为法律条文,其瞄准当前乡村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尽管没有设定法律责任专章,但仍然充分利用了法律的稳定性、规范性、可操作性,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保障。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是丰富了乡村法律制度体系,为乡村振兴的实施提供了法律基础。我国“三农”法律体系是党和国家关于乡村建设顶层设计有效落地的缩影,主要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现已颁布的30多部与“三农”相关的法律立法目标相对单一,如《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乡村振兴促进法》是第一次为乡村专门立法,展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法治实践新理念,兼顾了农产品供给安全、公共设施建设保障等多重目标,与“三农”领域现有法律共同构建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揽子法律制度框架。在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重大历史任务面前,《乡村振兴促进法》充分发挥了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从内容上来看,《乡村振兴促进法》用具体条文明确表述了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扶持措施,如对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收入使用做出详细规定。从站位方向来看,《乡村振兴促进法》跳出乡村振兴论乡村振兴,实现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法律不缺位。因此,《乡村振兴促进法》从法律层面拓展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和广度,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及在城乡协调互动的区位布局中加快城乡融合提供了法治保障。《乡村振兴促进法》中“政府”一词共出现了77次,可见,在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这项重大历史性任务面前,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确保牢不可破的法治外,相关政策措施的统筹协调力度还有待加强。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强制调整相关政府部门的分配行为,对确保乡村振兴资金持续有效投入及各项措施的有效执行和落地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最大程度地稳定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乡村振兴的心理预期。这既适应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要求,也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二是对乡村政治、产业、文化、生态、组织等的全面涵盖,尤其是对乡村生态文化功能的强调,促进了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和全面发展。当前正值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乡村振兴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乡村建设道路,涉及内容广泛、主体多元、路径各异。要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落地生根,需政府、市场、社会明确边界划分、功能定位及职责职能,确保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合力。《乡村振兴促进法》共十章七十四条,其中第二章至第六章紧扣乡村五大振兴,涵盖产业发展、组织建设、人才支撑、文化繁荣等多个方面,把“急农民之所急”的着力点放在了广大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第四章的文化繁荣和第五章的生态保护特别强调了对乡村功能的多元化理解,规定了活跃乡村文化市场、挖掘农业文明内涵、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修复乡村生态等一系列弘扬传统文化和提升乡村生态价值的具体措施,兼顾处理好了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关系,展现了既要保护好传统村落和文化,又要切实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丰富内涵。可以说,《乡村振兴促进法》表明了党和国家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心,但“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在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内容、工作方向的同时,各级政府还需经历实践经验法制化的过程,真正实现让法治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乡村振兴促进法》是一部基础性、综合性,管长远、固根本的大法,其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乡村建设迈向全新阶段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支撑。

猜你喜欢
法治法律生态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生态养生”娱晚年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住进呆萌生态房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生态之旅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让人死亡的法律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