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视阈下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建设与探索*
——以《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为例

2023-01-08 19:38杨茂芽刘向红
智库时代 2022年33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课程

杨茂芽 刘向红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引言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社会服务型人才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将“复合型”“高素质”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时,传统侧重技术技能培养的育人思路已经难以契合新时代育人新要求。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1]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发挥专业课程在育人环节的核心效力,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2]的下发,对完善专业课质量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能够有效解决专业课与学生大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强化学生“复合型”“高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作为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法等创新方法,养成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及创新意识,引导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遵守法纪,尊重他人,恪守职业道德,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将该课程建设成为机械类课程思政示范课,充分厘清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效对标挖掘课程内容相关的思政育人元素,全过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于《机械创新设计》课程高质量建设和高水平综合育人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思政示范课实施面临问题

面对课程思政要求进一步提高,课程思政建设强调全覆盖背景下,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尤其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在校内校外同类院校进行综合调研分析,该门课程思政建设主要存在的不足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对于课程思政准确定位把握不准

课程思政核心在于解决思政与专业课程建设融合不足的问题,然而随着课程思政的深入推进,不断将课程思政的领域进行扩大,甚至将课程思政目标与德育目标进行混合,这是不利于课程建设的,因为课程建设目标原来就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德育目标,德育目前强调的是德育能力,而课程思政目标重点强调课程建设国政爱国主义、工匠精神等要素的有机融合,因此需要进一步厘清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有效解决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定位不准的问题。

(二)课程教学素材与思政元素契合度低

课程思政作为新的提法应用于专业课课程教学,是对课程高质量建设内涵提升的重要机遇,更是激发专业课教学活力的重要保障,然而现有教材在整体框架搭建、教材组织等方面主要围绕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德育目标进行教材组织,课程思政目标具体落实不够,两者的契合度也难以达到要求。

(三)授课团队课程思政业务能力不足

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受到教师个人对课程思政理解、个人对行业企业熟悉程度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教学团队水平参差不齐。同时教学团队中教师来自熟悉机械行业领域的人员较少,经验也不足,缺乏思政育人水平较高的思政教学团队。

(四)课程思政教学组织与实践有待突破

传统课程教学环节中以教师为主体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已经难以满足课程思政育人新要求,急需突破现有教学课堂组织方式,采用更加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在劳动教育、红色文化熏陶等层面的实践教育,有效解决现有课程育人教育“内化力”不足的问题。

三、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举措

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的主渠道,更是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结合广泛调研,对《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主要存在的课程思政科学内涵把握不足、教材内容与思政元素契合度低、授课团队课程思政业务能力有待提高、课堂思政教学组织与实践有待进一步强化等进行了专项研究,主要实施了以下举措。

一是鉴于对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把握不足,在详细区分德育目标与思政目标的基础上,重点采取针对课程内容与课程在专业群中的结构布局,找准课程思政内涵[3],形成十大项目任务对标案例集,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建设,实现潜移默化育人,强调以课程思政这个“点”,带动学生综合发展这个“面”,通过课程思政,将学生的综合发展与专业课程知识有机融合,实现全方位育人。

二是实施教材内容改革。以新型活页式教材体系框架为指导,聚焦《机械创新设计》教材十大任务模块,组织专项团队深入分析具体模块中包含的行业自信心、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敢于创新精神、团队意识、绿色理念、责任感、核心价值观、集体主义精神等思政元素内涵,详细梳理教材中涉及课程思政元素核心点,通过按照共性思政元素和个性化思政元素相结合的方式,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在课程十大任务模块之中,聚焦重点,丰富课程教材内容,并制定相应图片、音频和视频等配套资料库,切实杜绝因为授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掌握程度理解不一致,导致授课质量参差不齐的不利局面,影响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效果。

三是加强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培养。专业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育人的核心主体,其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课程的育人质量,但是对于职院而言,大部分教师属于从本科高校毕业直接职业院校任职,缺乏系统性的企业实践经历,对于机械领域企业生产案例熟悉度不够,想要讲好企业故事有一定的难度,更不用说对于课程思政而言,从不熟悉到熟悉,再到精通有一定的实践要求。因此强化教师的课程思政专项能力是核心,可以通过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中省、职教学会、校级等多层级课程思政教师思政能力提升计划,引导专业课教师深入企业一线,熟悉企业生产一线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基础上,实施系统企业实践,强化授课教师对企业的熟悉,并且按照学校专业建设实际,积极引入企业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人员融合学校专业建设之中,构建“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增强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提升专业课课程的综合育人效果。

四是实施更为主动的教学组织与实践。传统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实施课堂教学,形成了学生被动吸收,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而且也难以满足新时代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用人需求。因此一方面需要变被动为主动,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为目标,在常规课程上,重点实施小组讨论法的课程教学应用,通过教师布置任务及指导、学生自主组合学生成为小组讨论主体、以企业真实案例为载体建立探究型教学组织实施,实现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主动探索、团队协作、敢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同时小组成员在实施任务探索过程中能够养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在配合课程实施实践训练的基础上,积极对接劳动教育、企业大师讲企业、红色革命事迹分享会、未来职业受挫训练等主题活动,全方位通过更多实践环节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素养与个人综合素质养成。

四、《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创新设计概论、创新设计的基本思维、创新设计的基本原理、创新设计的基本技法、机构的创新设计、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创新、机械结构的创新设计等十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可以通过相关知识传授以及契合课程内容的课程思政元素浸润,助力学生机械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培养。下面以任务四创新设计的基本技法中属性列举法、缺点列法等基本技法的讲授为例,实施本环节课程思政教学。

(一)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创新设计过程中常用创新技法的种类、每种技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重点以属性列举法、缺点列举法为重点,结合实际案例,做到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掌握和现场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根据工作环境中遇到实际问题,按照掌握的基本创新技法要点,打破传统设计思维理念,开阔思维,融会贯通,创新性开展工作,取得不一样的实践效果。

(3)德育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机械行业及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恪守职业道德,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在德育环节重视复合型、高素质的核心要素培养。

(4)思政目标。结合本环节教学内容,通过讲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与国际地位对比、中国C919大飞机的研发、中国高铁走出国门成为国家名片等故事,使学生在了解实现创新需要艰苦奋斗、团队合作、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等价值内涵的同时,要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扎根一线,团队合作服务行业发展的职业素养,真正做到高素质和复合型要求。

(二)内容对标思政元素

(1)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课程引入环节,借助缺点列举法等内容涉及的关键环节,介绍中国大飞机C919研发、中国高铁过去与未来、中国工程机械跨越式发展、中国5G技术等重大项目中科技创新,向同学们展示国家巨大成绩的同时,使得大家认识到科技发展的核心在于创新,我们正在通过创新改变着世界,影响力不断加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投身科技报国的爱国热情。

(2)文化自信。对标机械创新设计要求,在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中,重点围绕记里鼓车、指南车、地动仪、水碾、弓弩等领先同时代的重大设计,介绍其中涉及的机械原理、机械结构、创新方法等,证明中国从古至今都非常优秀,引导同学们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心,敢于在未来工作创新中勇于开拓,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3)团队协作精神。通过讲解C919大飞机实现安全降落的起落架原理,向同学们展示该原理中“死点”不死的内涵所在,强调保障飞机安全降落过程中起落架结构的协作以及围绕安全降落的全过程协同配合,引导同学们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所在;讲解汽车动力源泉内燃机环节时,向同学们展示基于曲柄滑块机构的四冲程发动机,主要由缸体、活塞、曲轴、连接等部分组成,内燃机正常工作时,被压缩的汽油和空气混合体经点火燃烧后,迅速推动活塞做往复直线运动,依靠连杆将运动传递至曲轴,通过曲轴实现直线运动向回转运动的转换,实现转速和力矩的输出。同时以这两个案例为主题,分组实施讨论,哪些因素影响飞机起落架和内燃机的正常工作,同学们依次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展示,使大家认识到看似一个很简单的动作,如果任何一个小环节出现问题,都难以顺利实现既定目标,引导学生切身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所以在工作岗位上,需要我们团结协作,高质量做好本职工作[4]。

(4)工匠精神。在讲授形态表分析法过程中,以洗衣机为例进行形态表分析,需要同学们按照因素分析、形态分析、列形态学矩阵和方案评价的四个步骤进行全过程分析,其中因素分析中洗涤衣物、盛装衣物、分离脏物和控制洗涤为分功能要素,形态分析中从机、电、热、声等多个技术领域去发散思考,列形态学矩阵并进行方案综合环节完成列洗衣机形态学矩阵。分析过程中需要认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科学原理的组合方法、敢于挑战的无畏精神,以及实施对比分析,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待每一份任务的职业素养,同时还应具备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5]。

(三)实施环节

本堂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其中线上采用课堂派教学平台,主要实施课前课程的导入、课中相关线上资源的使用以及课后拓展训练等环节。线下主要采用集中讲授及小组讨论相结合的现场方式实施。一是在课前导入环节,提前布置讨论话题,让同学们集中围绕常见基本创新技法的种类、特点、优缺点及使用场景等进行资料收集,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意见整合,做好课程授课实施小组发表的准备;二是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中国C919、高铁等重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和爱国热情,顺势引出创新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三是按照课前准备,由工匠组、创新组、探索组和爱国组等小组分别实施课堂展示,教师结合学生发表情况进行适当补充;四是各小组结合发表情况,进行相互提问与补充,充分解决课程存疑内容,锻炼学生表达自我和敢于探索的精神;五是教师针对学生在发表及讨论环节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存疑情况,进行答疑解惑,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针对各小组发表情况进行集中点评,激励学生后期更好表现;六是实施课堂现场小结考核,通过线上平台测评作业,由学生通过手机平台直接完成,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6];七是课后在课堂派平台布置基于缺点列举法和希望点列举法对长柄雨伞进行创新设计任务,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强化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

五、结语

随着国家对课程思政建设综合布局稳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已经全面铺开,但是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全覆盖过程中也暴露出课程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实施有助于通过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各行业领域课程思政建设聚焦行业具体重点问题,科学布局,合理组织,有序实施,将思政教育科学地与专业课程建设有机融合,强化专业课程的综合育人效果,对于有效提升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集群效应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课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