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相结合”
——基于理论前提、历史考察与方法启示的视角

2023-01-08 20:15赵路强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赵路强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群众在无数次求索、挫折与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难以完成的历史重任,根本原因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7.这是中共首次将“两个相结合”思想作为其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经验写在党的重要文件之中。自习近平在建党一百周年大会上提出“两个相结合”这一论断以来,理论界对此进行了诸多研究和讨论,但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习近平个人的有关思想上。事实上,这并不完全,因为任何理论的形成都要遵循一定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习近平是“两个相结合”思想的提出者,但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他的这一思想是在以往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主体即毛泽东、邓小平等领袖有关思想一脉相承逐渐形成并确立的。本文研究的视角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重要主体——毛泽东身上研究其一脉相承性,旨在从理论和历史层面进行有益思考。

一、前提性规定:“两个相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考察

从理论上讲,毛泽东“两个相结合”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它们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必要的,且兼具主客观两方面的有益条件。

(一)“两个相结合”的必要性

1.理论与实践的张力呼唤“两个相结合”。一般来说,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以及思想家个人生活境遇中孕育形成的。所以,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抽象的、全能的、无条件的,而是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与界限。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如此,它们分别来自于西欧和俄国,有着鲜明的民族、地域与时代特色和印记。当这些“舶来品”直接被拿来指导和应用于中国的实践时,难免会与中国的现实国情有较大出入,或者与中国民族文化和人们的思维、习惯发生碰撞与摩擦,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这种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张力,客观上要求历史主体寻求适当的方法使两者能够更好的相契合。一方面,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经典理论,而是要选择适合中国实际情况、为中国现实所急迫需要的部分,特别是要借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精神和原则来观照、指导、回应中国现实。另一方面,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一种西方话语,要想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就不能走少数人的“精英路线”,必须要与中国民族形式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赋予其民族风格与样态,将其重塑为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话语。

2.“两个相结合”是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理论来源于实践,生活实践赋予着理论长久的生命力。理论一旦自我封闭,脱离实践,就会失去实践沃土的滋养,变得不再鲜活。马克思列宁主义亦是如此。它们在本质上永远是当代的,它们的“活力与魅力出自于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展”①陈学明等.中国为什么还必须由共产党领导[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186.。这就在客观上要求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能仅仅停留于抽象的理论说教,而是从“云端”下降到“人间”,与现实生活、与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种兼具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理论。说其具有国际性,是因为其拥有解放全人类的国际视野和崇高理想,洞悉和掌握着人类社会运行发展的一般规律。说其具有民族性,是由于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离不开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参与,因而需要与各民族的具体实践、国情以及文化传统相结合,发展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不仅是马克思的本意,同时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开放性本质所要求的。只有勇于面向时代,探究时代课题,回答时代之问,吸收一切优秀思想资源,马克思列宁主义才能永葆青春。

3.“两个相结合”是实践开拓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指引人类解放的学说,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在指导着各个国家和民族为解放而探索的路途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精神与方法被人们运用到各民族的实际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看,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结合中出现过两种不良态度。一种是轻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把自身狭隘的工作经验看作高于一切的经验主义。另一种是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实质、把马克思列宁的个别词句和话语视为珍宝与教条,并对中国实际国情置之不理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过分在乎中国革命的特殊性,而教条主义过分重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性,两者都没有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因而,当它们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性思想路线时,就使党难以做出合乎现实的、科学的革命政策与策略,变得激进、冒险、自我孤立,内部派系斗争不断,从而使党的革命事业遭受不小的损失。实践证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线是正确的,它恰当地处理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文化传统的关系,为两者的融合发展找对了路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建设的成功开辟了正确航向。

(二)“两个相结合”的可行性

1.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现实的高度契合性。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满足了近代中国人民实现救亡图存的历史需要。近代中国积贫积弱,风雨飘摇,国家与人民陷入沉重的危难之中。在各种政治力量和政治主张都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中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毅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道路。实践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能够成为凝聚起全民族的智慧与力量,能够引领中国人独立自主地实现国家与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二是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的无产阶级政党拥有的巨大优势,使其成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不二之选。富有革命性、人民性、斗争性与使命感的中国共产党,凭借着强大的群众组织与社会动员能力,出色的战略策略谋划能力以及坚决的执行力使其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向着国富民强、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进发。实践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命运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它为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提供着科学的理论指引,使古老的东方大国中国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创造出人类史上罕见的发展奇迹。

2.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深度亲和性。一是中国文化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融合提供了前提。中华文化不是一个凝固而又排外的结晶体,而是一个兼容并包、丰富多彩的有机统一体。从组成部分来看,它融合了中华56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器物形态、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等,从中华文化的主流来看,它汇聚了儒释道三家学派,并兼并了法家、墨家等学派思想。从历史上看,中华文化正是在与各民族文化、在与他国文化的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正因此,作为外来文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才有了与中华文化相结合的可能性。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华文化的众多共同性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便利。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主义、人道主义以及人类解放的精神,与中华文明的大同理想、天下主义、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具有高度相似性。马克思列宁主义强调的集体主义、为穷人谋福利以及对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视对具有重民本、保民生、均贫富观念的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吸引力。马克思列宁主义提倡的劳苦大众通过独立自主的革命斗争来赢得新生,与中华文化的穷则思变、自强不息、舍身取义、宁死不屈的思想具有某种一致性。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具有的历史主动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运行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且这一规律既不能跳过,也不能取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只能坐以等待事物自身的发展。人是有意识、能思维的动物,规律也不是像康德那里不可认知的“物自体”,而是能够被人的头脑和思维所把握的。只要人能够认识和把握规律,了解规律运行的逻辑,就可以借用规律,顺势而为,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中国道家所说的“道法自然”就是这个意思。这就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注重发挥人的历史主动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是一门科学,蕴含着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法则。并且,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一历史过程并不是自发进行的,而是需要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与创造精神,自觉地按照文化发展的规律,促成这一目标的达成。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主体,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自觉担负起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使命,以卓越的领导才能、出色的韬略、执着的信念、不懈的努力,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结合”,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①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49.,充分显示了他的历史主动精神。

二、历史性考察:毛泽东如何看待和推动“两个相结合”

借用历史的视角,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毛泽东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实践的实际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转变过程,明晰毛泽东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结合”。

毛泽东始终将中国实际、中国国情、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的面貌和状况作为他观察与思考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之孕育、形成与丰富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

1.孕育萌发阶段。1918年,从湖南来到北京的青年毛泽东结识了李大钊,在他阅读完李大钊关于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后,思想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两年后,他再次来到北京,在对《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等书籍进行阅读和反思后,其世界观和人生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而这是他在形成“第一个相结合”思想之途上迈出的关键一步。与此同时,这次阅读使毛泽东产生了一个思想困惑:这些西方书籍虽解释了阶级产生的原因,以及阶级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为人们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但它并没有涉及到中国的问题与现实,并未出现中国的湖南与湖北,也未涉及中国的蒋介石和陈独秀。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9.但这并未使毛泽东止步不前,他从中选取了一个要点即“阶级斗争”理论,并开始仔细地研究中国实际的阶级斗争。这一事件表明,毛泽东已经潜在地具备了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意识和思想倾向。随后,在对中国湖南等地的农民运动和农村的深入调查中,毛泽东逐渐明晰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的思想,提出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大和最忠诚的同盟军”。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这是毛泽东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初步尝试,尽管这一尝试是在不自觉的状态中进行的。

在大革命期间,“左”倾路线的代表者掌握着中共中央的核心权力,他们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特点不够熟悉,不懂得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不明白革命的不平衡性、复杂性与持久性,④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29.错误地低估了农民游击战和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一味地遵循苏俄革命的模式和方法,将城市工作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重点,片面地排斥工人以外的社会力量,主张以广泛的中心城市暴动来争取革命高潮的来临,犯下了“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的错误。毛泽东看到了这种思想和行为的错误性和有害性。秋收起义失败后,他带领一部分革命队伍进入井冈山,领导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赢得农民的支持,建立起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国式革命道路。这是他在探索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道路的伟大实验。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坚决地反对教条主义。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在于它能够应用到我们的现实,并在现实中得到了验证。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斗争的需要,但要注意必须同我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和理论是为我们所必需的,但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是必须要拒绝的。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2.如何纠正这一缺点呢?那就是通过调查掌握实际情况,有了调查才有发言权。最后,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靠一成不变的保守思想,不是靠空洞乐观,而是靠中国同志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斗争中去了解中国情况。在这里,毛泽东“第一个相结合”思想已经呼之欲出了。

2.正式确立阶段。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重新恢复了在红军和党内的领导地位。长征结束后,相对稳定的环境使毛泽东有足够条件来思考彻底解决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路径与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毛泽东“第一个结合”思想终于成型。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在随后几年的整风运动中,毛泽东进一步发挥了他的这一思想。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指出,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对周围环境做系统而周密的调查研究才是科学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他劝告共产党人不要割断历史,不仅要懂得希腊、外国的革命史,更要懂得中国、中国革命史。不仅要了解今日之中国,还要了解昨日与前日之中国。他强调共产党人要秉持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态度,“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为解决中国问题而从中寻求立场、观点与方法。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毛泽东提出我们需要何种理论家的问题,他说,我们需要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凭借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正确地解释中国历史与革命实际中产生和遇到的问题,能够从理论上对中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问题做科学的诠释与说明,进而做出合乎中国现实需要的理论创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验证了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思想路线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3.丰富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号召全党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在国民经济过渡时期,毛泽东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将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协同推进,创造性地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之路。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④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71.。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他提出了向发达国家、特别是向苏联学习如何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问题,认为学习不能抱着教条主义和拿来主义态度,照搬照抄,而是要开动脑筋,通过鉴别和选择,学习那些与中国国情相符合的有益经验。

(二)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首先,从个人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总体上经历了从“基本认同”到“激烈反叛”再到“辩证看待”的过程。

一是基本认同阶段。在幼年时期,由于接受旧式学堂教育,经受儒家经典学说的熏陶,毛泽东的思想与当时大多同龄人基本相仿。此时的他熟读经书,亦能背诵一些重要篇目,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功底,尽管其兴趣点主要集中在中国古典小说上,但儒家经史还是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起到深远影响。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毛泽东仍将国文作为其主修科目。进入“一师”学习后,他确立了“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的求学之道,并对同乡曾国藩的为学之法深表赞赏。①陈学明,黄力之,吴新文.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217.此外,他认为耶稣、释迦牟尼等人虽为古圣人,但他们在说理时常常故弄玄虚,远不如孔子和孟子的学说那般亲切和平实。②王凤贤主编.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7.

二是激烈反叛阶段。自1917年前后始,受新文化运动影响,毛泽东开始大量涉猎西学,尤其为激进思潮所吸引。他批判“国民性惰,虚伪相崇,奴隶性成,思想狭隘”,渴求中国能出现像托尔斯泰那样的大哲学、大伦理革命家,以此启迪民智、培育新风。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639.在《反对统一》一文中,毛泽东痛斥了旧中国的病态,认为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只是一个空架子,人民如同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和组织力,这样的底层基础难以支撑一个庞大的国家架构,由此他得出结论:唯一的解决方法是解散中国而不是统一中国。

三是辩证看待阶段。在接受和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后,毛泽东开始以更加科学客观的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化。在对待旧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基础的问题上,毛泽东认为近代中国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在这其中,人们受到“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几种权力的支配,它们是旧中国全部封建宗法思想与制度的代表,须加以否定。对于那些有别于封建主义糟粕的东西,毛泽东还是予以肯定和赞同,如他对中国传统军事思想、对其中蕴含的军事辩证法、军事谋略学的独特理解与运用,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了解和熟知,非一般人所能及。

其次,毛泽东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主张将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思想也是在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立场以后,逐步萌发起来的。

1932年,在红军攻下漳州后,毛泽东意外地发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等经典作家的一批书籍,通过对它们的研读,使其更进一步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此外,在对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思想路线进行持续斗争的现实,更促使毛泽东深入思考如何正确对待本民族文化的问题。经过长时间段的思索和实践检验,毛泽东对此问题的思路开始逐渐清晰。总体来看,毛泽东“第二个相结合”思想包含以下诸要点。

一是坚持历史思维,以正确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他写道:作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应该只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词句,仅了解他们在革命性实践中所得出的一般性规律和结论,而是要学习他们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本民族的历史遗产,并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予以批判性的总结,是一项重要理论课题和现实任务。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有其独特之处,并蕴含着许多珍品。今日中国是历史中国的一个延续,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历史,绝不能片面地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几千年历史,我们应将其视为珍贵的遗产,给予承继和总结。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毛泽东在这里鲜明表达出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的思想倾向。

二是坚持辩证思维,以科学方法鉴别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又重新谈论了中国文化的问题。他认为有着漫长封建社会历史的中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理清其脉络,革除其中与现代文明相悖的糟粕,吸收其中带有民主色彩的有益要素,是发展本民族文化、提振民族自信的必要之举。他进一步区分出了民族文化和遗产中的积极成分与“反动成分”,认为前者包含有益于人民利益与需求的合理面向,可以为民族新文化的生成提供良好的思想养料与资源,因而是需要批判吸收的,后者更多的是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与经济服务的意识形态,是与文化现代性方向相背离的历史遗毒,因而是必须要被抛弃的。在其他场合,毛泽东提出,事物的多样性乃世间的本真状态,文化的多样性也是如此。各种文化都有其长处和独特之处,这构成了不同文化交流的基础。因而,发展本民族文化,关键是要树立文化自信,扬长避短,摒弃文化自卑心理。

三是坚持“以我为主”,在交流交融中确立主体风格。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提出重建民族新文化的任务。他主张要建立“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必须要具备自己的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不能采取拿来主义和形式主义、全盘吸收的态度,“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与自己的民族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民族形式。这就鲜明地表达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形式和特点、特别是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他将中国古语中的“实事求是”一词赋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意义,将其诠释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宝库。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在他的支持下,学术界相继出版了大量古典著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在毛泽东看来,中国民族文化的现代化,离不开一切外来优秀文化的滋养和助力。为此,要摒弃一切文化保守心态,学习一切民族和国家的长处,学习它们“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1.由此,他提出文艺领域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文艺工作者以开放、创新的精神进行作品创造。在此基础上,毛泽东确立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方针与策略。

四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原则对优秀民族文化进行创造性重塑。毛泽东坚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正确性,并时刻以其作为思想行动的准绳,但他并非止步于此,而是主张以“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创造出有独特主体属性的文化样态。为此,他竭尽毕生功夫来熟读并参悟中国诸子百家文化元典,注重对中国历史典籍、古典文学、历史地理价值的利用与开发,③刘书林.论毛泽东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吸收和扬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2).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与方法自觉,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养成了深厚的文化修养与造诣,成为一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

三、方法论启示:毛泽东关于“两个相结合”的当代价值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篇章也在继续书写,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壮丽画卷描绘好而去回顾历史,从历史中寻找成功与失败的灵感和体悟,实为必要之举。在这方面,毛泽东关于“两个相结合”的正反两方面经验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启迪。

(一)要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创造性推进“两个相结合”

历史主动精神是指历史主体“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在深刻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立足于所处的历史方位,顺应历史发展大势……掌握历史主动、勇于开辟未来的精神品质”①沈东方.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勇毅前行[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11-17(08).。正如前文所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历史进程并非是自发进行的,而是需要历史主体即人的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是由领袖群体、知识分子以及人民群众共同构成的。领袖群体能以其特有的政治高度和战略视野把握时代脉搏,洞悉世情国情,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并确立其主题,并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与诠释起着重要影响作用。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在于引进、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参与探究中国国情,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学术化、体系化、逻辑化的加工处理,并将其向全社会推广、宣传。人民群众的理论诉求与取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动力机制与方位规定,他们的实践与智慧既为理论建构提供思想原料,又进一步检验着理论的科学性与真理性。②陈金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05).

作为党的领袖,毛泽东以其超群的智慧、谋略与魄力,以科学的态度、勇于担当的精神,自觉发挥历史主动性,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在中国大地上探索出了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不仅为民族复兴指明了方向,而且为马克思主义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条件。毛泽东的做法启示我们:作为知识分子,要担负起自己的职责,了解群众的诉求与期待,顺应历史的大势,不断探寻与挖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理论、实践、文化与话语逻辑,深入了解与研究中国国情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寻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最佳结合点,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方法改造中国社会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二)“两个相结合”要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作为生活在现实物质条件中的人是主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也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所谓合目的性是人能够凭借自己的意识与思维,按照自身的需要和想法去进行探寻与改造外部世界的活动,使外部自然满足于自身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所谓合规律性是人在认识与改造外部自然的活动中,并不能随心所欲、无所顾忌,而是会受到外部环境的种种制约和规范,由此,人不得不去寻找外部自然的内在规律,以求能找到破解自然法则的最佳之道。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课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相结合”也需要历史主体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既要勇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找到两者的有机联系,促成它们的结合,又要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尊重实际、尊重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在此方面,毛泽东“两个相结合”的正确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迪。一方面,他并没有像经验主义者那样,对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做出不切实际的估计,也不像教条主义者那样,完全抛弃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臣服于一般规律与法则之下,而是坚持问题导向,以客观现实为准绳,坚持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将中国革命经验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规律结合起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指导中国实践,同时又从中国革命实际的经验中提炼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毛泽东在发挥历史主动精神,促进“两个相结合”的同时,十分注意尊重历史文化传承的逻辑与规律,尊重中国的现实国情,尊重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与精神,不拘泥于书本知识,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光明前景。

(三)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一以贯之坚持“两个相结合”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更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回顾历史,毛泽东同志正是凭借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才促成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然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相结合”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也绝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心态。人类历史永无终点,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社会主义在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风景并不是单一的,必定会遭遇各式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持续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思考新情况、新问题,解决过去的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下总结新经验、发展新理论。晚年毛泽东就违背了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法。在一段时期内,他没有从和平发展时期的实际出发,对国内国际形势做出科学判断,而是在社会性质和时代主题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条件下,仍习惯性地沿用革命时代熟悉、管用却不适合当下现实的思维模式与行动方略,陷入了脱离现实生活的主观主义和将马克思主义某些论点教条化的泥淖之中,①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89.使党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并严重扰乱了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秩序。综上,正反面的历史经验都启迪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相结合”,唯其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健康持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荣光和色彩才能不断彰显。

猜你喜欢
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
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
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