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婷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语言识别等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正在从仅具备计算功能的“弱人工智能”阶段走向兼备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强人工智能”阶段,并逐渐渗透入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与教育教学也呈现出不断融合发展的趋势。这既是契机也是挑战。人工智能在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造出许多有利条件的同时,也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模式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得传统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角色受到强烈冲击。作为铸魂育人骨干力量的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权威、立德树人、成长引导、教育工作等方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角色困境,这迫切要求教师积极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自身角色认知并重塑其角色内涵,以满足人工智能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全新要求。
教师角色是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是教师在教育领域开展教学的形象预设,由其特殊地位决定,它承载着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也是教师对自身身份认同的价值选择[1]。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驱动型力量,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更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边界,使思政课教师面临严峻的角色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在常规的思政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能通过教科书和教师的授课来获取知识。教师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在课堂教学中处于权威者的角色。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入教育领域,极大地改变了课堂教学形态。思政课堂的沟通模式由“人—人”交互转向“人—机—人”,这种模式从形式上将主体权威移交给了机器[2]。容易导致教师过于依赖智能技术,忽略了自身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导致人机协同课堂模式效果不佳。此外,许多在线学习软件、知识付费应用、在线题库和云课堂等智能学习产品纷纷涌现,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越来越多元化,知识学习甚至可以超越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不仅能从课堂中获取知识,更能随时随地在智能学习产品上进行学习。人工智能在更新知识的传授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教与学逐渐分离。在此背景下,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播者,教师的课堂权威地位被打破。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师队伍作为铸魂育人的专业队伍,必须肩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必须守好思政课这块筑牢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主要阵地。随着人工智能进入思政课堂,思政课教学方式逐渐趋向多元化,而大数据信息传播存在“弱控性”的弊端,网上许多繁琐和错误的信息容易对学生的三观产生不良影响。青年学生由于心智不成熟,其心理状况普遍呈现矛盾、多元、不稳定的特征。不良思潮容易通过网络信息的渗透、恶意诱导、虚假宣传等方式诱惑青年学生,对一些道德信念薄弱、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极易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使他们产生价值观上的认知偏差,甚至威胁我国的思想意识安全。如何在大数据“弱控性”面前始终保持紧迫性和忧患意识,理性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环境,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理论教学与指导,从而落实好正确价值引领的重要任务,这些问题对于担当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政课教师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教育关系,这种教育关系是以话语为媒介的平等对话、积极互动。思政课教师担当着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责任,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和心灵交流就是教师履行成长引导者责任的关键。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引导目标能否达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话互动过程的质量。智能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以理性化的形式起到知识传递的作用,它们无法与学生进行真正的感性对话。所以,在知识传授的部分职能让渡给人工智能的现实状况下,教师本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情感陪护。然而,由人工智能支持的新学习模式无疑会给师生之间的互动带来新的干扰和挑战。师生之间的互动看似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实际上却成为了人与数据、算法的互动。过度依赖程序化、数据化的技术手段,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人格培养中的人文关怀,从而弱化了师生互动对话的情感层面,阻碍思政课教师成长引导者的角色发挥,师生关系也会日渐疏远。
在传统的教育思维中,教师是以“教教材”为主要任务的课程实施者,属于教育工作的执行者。而在产业结构升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双重作用下,思想政治教学从形式到技术的全新升级,使得智能化素养与人机协作能力越来越被视为思政课教师必备的基本职业素质,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思政课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者和教学执行者的角色边界。因此,如何超越纯粹作为教学执行者的角色瓶颈,如何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大背景下进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革新,就成为摆在思政课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能否突破角色瓶颈,将直接决定在今后日趋智能化的教学领域中教师能否“站稳讲台”。然而,一些思政课教师对这个问题认识不足,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排斥将新兴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并坚持认为自己的职业角色会一直保持不变。其结果是,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势头面前,这些教师手足无措,其角色定位依旧停留在传统教育思维上,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3]。
我们必须明确,尽管未来人工智能将在知识储备、信息分析等诸多方面超过教师,但人工智能仅能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绝不能取代教师。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困境,亟待重新审视教师与智能学习工具的关系,探索智能教育大背景下思政课教师角色内涵重塑的新进路。具体来看,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应朝着组织者、引导者、沟通者、破局者四个方向转变。
在未来的思政课堂中,人机协同的教学模式将成为常态。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掌握基本的科学素养和智能素养,借助新工具和新技术继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各类要素的内在潜力,成为思政智慧课堂的组织者。在思政课堂的沟通模式由“人—人”交互转向“人—机—人”的大趋势下,如何发挥好处于中间位置的“机”作为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的作用,而不是令其反客为主,以致削弱了思政课教师的主体地位,这是课堂智能化环境下,教师需要探究的重要问题。塑造人机协同的智慧课堂组织者角色,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其一,强化教师智能素质。强化思政课教师的智能素质和智慧意识,首先要注重加强人工智能专门培训,提升教师对于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认识与理解,及时把握新兴理念与技术的变化发展,提高智能技术的应用意识,并掌握熟练的操作运用能力。在此基础上,激发教师对互联网与教育教学融合课堂的探索热情,更新并整合原有的知识构架以适应新媒体教学手段,并在课堂实践中反复实践、反思、进步,不断提升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智慧教学综合能力。在充分调动广大思政课教师课程创新积极性之上,打造一支高水准的“互联网+思政”教师示范团队,加强专家合作,以示范促发展,以交流促成长,共同发掘人工智能与思政课的契合点,形成基于人工智能的学习共同体。其二,革新智慧育人方式。对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而言,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过程性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将现代技术与思政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创设丰富多彩的智能课堂活动,促进互动学习,最大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不断开发智能学习资源,革新学习方法,模拟真实情境中的体验学习,促进对学习者的知识的社会传达。对于积极的课后反馈而言,要善于借助先进的语音识别和视频采集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互动式和开放式的过程性评价;要善于利用数据统计技术,及时追踪学生的学习路径,并结合智能生成的数据分析,定制个性化教育方案、整合差别化学习资源,提升学习效果反馈的质量和效率,以打造准确和智慧的思想政治教育。
教师是承担知识传授的角色,称之为“经师”;而所谓“人师”,则代表着铸造灵魂、塑造生命的人生导师。在人机协同的智能化教学中,相当一部分“经师”的角色任务可以由智能技术来代替,思政课教师应该充分彰显“人师”的作用,肩负起铸魂育人的责任,守好思政课这块筑牢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主要阵地。与机器不同,教师善于进行反思、同理、思考等感性活动,使其能够超越“教书”的行动边界,更多地担负起“育人”使命[4]。因此,面对人工智能可能造成的师生关系的异化、价值观偏移和伦理风险,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必须在受数据和算法影响的师生互动空间中寻求铸魂育人的途径,确立人文主义的德育立场,成为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引路人。思政课教师做好价值引导者的角色应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其一,教师自身需要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这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政治要强作为思政课教师“六要”之一,其核心是要具备坚定的正确信仰,使思想政治教育永葆初心与底色。思政课教师只有信仰坚定,才能承担好思政正确价值引领者的重要职责。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理论修养,深厚的理论修养有利于巩固政治信仰,有利于思政课教师找准自己的方位,从而引导学生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5]。其二,教师要善于通过思政课教学武装学生头脑。通过将正确价值观融入思政课堂,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提高思想觉悟、树立高远理想。教师还需要及时跟踪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控好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舆情。人工智能的网络舆情传播迅速、社会关注度高,但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通过及时了解和引导,可以将互联网上不良的信息对学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教育是培养“社会人”的过程,要成为健康的社会人,良好的心理情感状况必不可少,所以在教育活动中有一项重要任务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发展状态。而思政课作为触动心灵的一门课程,理应充满情感温度。当前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收集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并分析学生的情感、知觉等感性因素的程度。但通过理性算法的得出的感性结论,永远无法替代教师所能起到的情感沟通作用。所以,思政课教师应作为情感温度的交流者,弥补人机协同教学中温度、态度、深度等的缺失,促进学生情感需求的满足、潜力的发挥和个性的解放。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其一,将人文关怀融入思政课堂。在人机协同的课堂趋势下,要不断探索融入情感关怀的智能思政模式。不仅要尝试从信息技术内部不断优化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作与产出,使内容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而且要通过内容把控、过程监测和反馈评估等方式,从信息技术的外部把关好思政课程的内容,使其彰显为人服务的情感价值趋向,避免因数据冰冷掩盖思政课堂的人文关怀。另外,教师也要自觉提升人文素养,注重在备课过程中的挖掘有深度的案例素材,提升课程内容的现实价值性,并适当结合自己的理解,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取向,让思政课既有温度又有深度,始终充盈着人文关怀。其二,将心理辅导融入课后沟通。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思政课教师在课后要主动与学生沟通。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学习中容易遭受挫败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产生孤独感,如不及时发现与疏导,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教师需要适时地通过引导、指导和鼓励等手段,以自己的理想态度去唤醒和爱护学生,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减少影响其情绪和动机的消极因素,培养学生的精神完整性和健全人格,继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理性的信息技术环境中,感受到深厚的情感温暖。
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促进了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变革,思政课教师在这场变革中应肩负起“掌舵人”和“破局者”的责任。“掌舵人”意味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选择,这体现了思政课教学的根本价值导向。在此基础上,更关键的是思政课教师要对人工智能技术保持谨慎的态度,坚持合理应用与适度反思相结合,在大数据时代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成为智能教学的“破局者”。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要求。其一,思政课教师要科学、适度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既不能盲目崇拜科技,也不能全然排斥科技,而是要合理运用,努力探索人工智能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思政课教师的“智慧”和人工智能的“能量”,可以在数据互联和智能驱动下,搭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智慧平台,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提供新的机遇和动力。其二,思政课教师应合理反思、及时纠偏。在大数据时代应始终保持谨慎和清醒的态度,遵循并维护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秩序和伦理规范。人工智能背景下信息的便利传播也为思政课教师进行合理的反思创造了有利条件。思政课教师作为“创新破局者”,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人工智能进行理性思考:一是对法律风险的理性思考,我国对机器人的法律地位等问题的立法亟待完善;二是对人工智能应用边界性的思考,要确保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智能技术不侵犯到他人的隐私和合法权益;三是对伦理问题进行反思,如果智能机器作为思政课教师的一些角色的替代品,它们是否会成为“道德主体”,又是否会再度掀起“机器能否取代人类智能”的忧虑,如果人工智能犯了错误,这些错误产生的责任又将如何评判,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持续关注与思考。
人工智能领域的革新,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也给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借助人工智能开展思政课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为了推进智能化思政教学模式的发展,思政课教师理应积极转变职业观念、重塑其角色内涵,并处理好以上四种角色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