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婧
(伊犁师范大学)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千百年的变迁,积淀出许许多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古诗词,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兴趣,而且诗词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也感染着每个人。作为我国古文化中的瑰宝,古诗词也被引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来,为了方便外国人对古诗词有更好地理解,就据此开展了吟诵教学,通过教学生吟诵诗词来促进他们更好的学习古诗词。现如今在文化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中吟诵教学的质量就成为了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对此教师就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来进行优化。
“吟诵”在我国古诗词教学中属于比较普遍的教学方法,也是先辈流传下来的诵读经典诗词作品的最为传统的方式[1]。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后来又经过岁月的积淀流传到现代,为我们学习古诗词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但是现如今的“吟诵”不单单只是局限在诗词教学中,对于传统的经典文化以及文学作品都能进行合理的运用。教师可以运用这种教学形式来强化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此外“吟诵”顾名思义就是用嘴来对文本进行阅读,但是区别于一般的阅读,它更强调的是有感情的朗读,更考察学生对诗词大意以及情感的了解,除了对学生情感的考察,“吟诵”教学还综合了识字以及读音的能力。另外,“吟诵”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促进的过程,是朗读者与听众之间的情感互动,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2]。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受众是外国学生,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不同文化中存在的差异,并寻找合理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吟诵教学”的有效开展。同时教师还要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的对外国学生进行汉语言教学,让他们在教学中不仅能够提升汉语言学习的能力,还能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汉语教学中,读音是学习所有知识的基础,学好读音对以后学好其他知识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3]。在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古诗词成为了教学文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古诗词因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备受外国学生的喜欢。虽然这些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其中的一些生字以及它们的读音非常生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朗读吟诵,所以现如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开辟了新的教学领域——吟诵教学[4]。“吟诵”就是指让学生能够开口朗读文本内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学生认识他们不认识的汉字并纠正这些汉字的读音,再通过让学生反复识记与练习,从而加深他们读诗词时的语感,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好的更顺畅的吟诵古典诗词。比如教师在教学《敕勒歌》的时候,其中有一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部分学生会觉得这里面没有非常生僻的字,所以就会直接读出这句诗词,殊不知这里的“见”属于一个通假字,通“现”。这里的意思是风把草吹开之后牛和羊就显现出来了,但是由于大部分人的习惯就会把这个读音读错,所以教师就要在外国学生朗读吟诵的时候及时的纠正它们的读音。再就是教师在教学《早发白帝城》的时候,来自国外的学生会受到他们母语的影响,把其中“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啼”字读错,像是把二声的ti错读成二声的pi,这在吟诵的过程中是最基本的错误,教师要及时的纠正他们的读音,以确保吟诵教学的质量与成效,也让外国学生能在吟诵的过程中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5]。
古诗词本就是诗人用寥寥数字向我们表达出万千的情感,所以在学习古人创作出的经典诗词时,我们最重要的是能理解诗词的意思。现如今古典诗词也已经通过多种呈现形式走上国际大舞台,让更多人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其中最显著的一种形式就是在对外汉语教育中开展诵读教学,诵读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规范他们的读音,还能帮助学生了解诗词的意义,这里的意义不只是局限于诗词文字本身的字意,而是也包括诗词其中蕴含着的诗人丰富的情感以及诗人想要传达出来的人文精神[6]。通过“吟诵”这种新的教学形式,能够帮助外国学生更好的理解诗词的内涵与其中蕴含着的人文精神。而且在中国诗词创作的过程中,诗人往往会通过引用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比如教师在教学《静夜思》的时候,就可以告诉学生在这首诗词中诗人借月亮来抒发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另外,在学习王冕的《墨梅》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诗人是通过对梅花高洁的形象来比喻自己,告诫世人自己跟梅花一样具有坚贞不屈的高洁精神。此外,诗人有时也会运用借古讽今的创作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比如杜甫的《春望》,诗人在诗中写到春天的长安城一片破败的景象,首先感慨了时代的兴衰,后半部分挂念家中的亲人,充满着凄苦哀愁的思想感情,整首诗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也感怀世事的艰辛。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诗词进行吟诵,来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古典诗词中蕴含的情感。
中华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诗词教学就肩负着传播民族文化的重任,对外汉语教学就是其中比较有效的一种途径,所以在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古典诗词的教学,为此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比较新奇的教学手段。诗词的吟诵是外国学生学习经典古诗词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汉字的读音写法,还能了解到诗词的韵味以及蕴含在其中的人文精神,更能帮助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部分诗词中可能会有一些对外国学生来说比较生涩难懂的字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理解诗词的意义,也会影响学生诵读经典的脚步[7]。对此,教师就可以采用一些比较有趣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将诗词改成歌曲,让学生在唱歌的同时也能理解诗词的意义。这种有趣的吟诵诗词的方法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还能帮助教师构建更为高效的汉语课堂教学。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所肩负的责任,不管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还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要有意识的传播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若想有效地的推动松动教学的开展,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对诵读教学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观,学习古典诗词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会语言知识,更多的是为了接受中华古典诗词文化的熏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对此教师在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开展诵读教学,对学生的读音进行矫正,为他们解释诗词的意义,讲述一些比较有趣的诗词创作背景,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向外国学生介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促进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不可割裂的关系,所以汉语当中蕴含着深厚的汉文化[8]。而“吟诵”作为汉语教学的一种有效地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教学中运用的较为广泛,因此为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就可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吟诵教学,以这种比较有趣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汉语言教学。此外,在针对具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这项教学手段来强化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与掌握,为他们后续对其他知识学习积累经验并奠定基础,促使学生对汉文化有更初步的了解,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有意识的添加一些其他汉文化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潜移默化的接收汉文化的熏陶。比如教师在教学《清明》与《元日》这两首诗的时候,除了为学生纠正其中生僻字的读音以及为学生讲解故事的意义之外,还可以为学生讲解以下这两首诗中涉及到的节日,像是清明节与中国的农历新年,教师就可以为学生简要的解释这些节日的来历以及风俗习惯等。让学生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也能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吟诵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吟诵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外国学生更好更便捷的学习中华古典诗词文化。但是由于外国学生的汉语水平存在着差异,而且汉语基础也非常薄弱,一些特别生涩难懂的诗词也会让他们产生一定的畏难心理,对此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为学生设计一些适合他们诵读的文本,除了要保证简单易懂之外,还要保证学生能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还要设置一些不同的吟诵主题。据我们所知文学专家诵读经典主要是为了陶冶情操,普通人民群众诵读古诗词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但是对于外国学生来说,诵读古诗词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欢快的诵读节奏中提高对汉语学习的效率[9]。对此,教师就更要为学生挑选一些比较合适的诵读材料,并设定一个明确的教学计划,让学生更好的更循序渐进的学习诗词以及文化。比如教师可以针对汉语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为他们选择一些节奏快且韵律强的文本来进行诵读,像是《三字经》以及《弟子规》,这些内容简单且韵律很强的文本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了解文本中蕴含的民族文化。针对汉语基础扎实以及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教师除了让他们诵读简单的文本内容以外,还可以让他们适当的学习一些其他诗词,比如《唐诗三百首》,甚至是可以在其中涉及一些简单的文言文,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古典诗词文化,还能帮助教学构建更加高效的汉语言课堂教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向外国学生宣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本土文化,但是其中大部分人只是为了学习说中国话,又或是如何读汉字以及如何写汉字,并没有打算深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不喜欢,亦或是对自己的学习不是很自信。这种情况的出现违背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初衷,若想有效地在国际上开展对外汉语的教学,就必须本着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目的来进行,对此教师在教学时都开始引入古典诗词方面的教学内容,再搭配吟诵教学这一新型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刚好的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10]。此外,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地方,在文化背景以及接受知识的程度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运用诵读教学来教授汉语言知识,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一些具有多元化元素的教学内容,巧妙的在教学中引入国家化特色内容,而且还要注重为不同的学生挑选一些适合他们诵读的文本内容,并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来强化教学质量,比如在针对来自日本的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会提前了解到日本与中国文化中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日本的大和文化受我国盛唐的影响较深,教师在诵读文本选择时就可以多涉及一些唐诗以及盛唐文化,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并有效地提升对外汉语的教学成效。
在诵读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经典吟诵的形式来开展汉语言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对经典诗词文化的学习热情[11]。教师可结合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其一是教师要在吟诵教学的过程中将吟诵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并促使学生在其中发挥他们学习中的主体性。经典吟诵的内容与其他的专业类知识不同,但是由于外国学生的汉语基础不是特别扎实,所以就必须要在教师的全程的讲解下才能透彻的了解诗词的意思,所以教师要在引导他们学习文本知识之后尽可能地让他们自主的进行反复的诵读,以此来巩固学习成果[12]。而且为了促使学生更好的吟诵经典诗词,就必须保证学生对经典著作与诗词感兴趣才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的运用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经典吟诵的方法上可以采用范读、齐读或是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其次,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还可以在课下组织一些有趣的吟诵活动,以此来丰富诵读形式。比如,教师可以先运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中国诗词大会》的比赛视频,让学生先对活动规则有一定的了解,再仿照《中国诗词大会》以及《经典咏流传》的比赛模式,在课下组织有关于中华诗词吟诵的比赛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比赛当中,运用丰富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来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中国经典诗词文化,而且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更好的传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总而言之,吟诵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应该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合理的运用吟诵教学来进行辅助教学,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设置符合他们水平的教学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吟诵活动中,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发展,也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诗词的魅力。此外,教师在教学前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学观念,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此来确保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能够为学生传授更加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