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卓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深刻总结了“四个历史时期的重大成就”、党百年历程的“五大历史意义”和“十大历史经验”。“坚持理论创新”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征程,始终坚持在理论创新中不断摸索前进,带领中国人民走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不同历史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目前我们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遇新变局,要持之以恒地继续坚持理论创新,将理论创新写在实处、用在实处。
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救亡图存,起于洋务运动,历经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一系列变革后,最终走向失败。从完全的封建专制到一知半解的西式民主,从器物求变到制度求变,无论是议会制、政党制等政治工具,还是无政府主义、民粹主义等西方思想,都未成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解放的助力法宝。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没有以科学理论武装的先进阶级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满目疮痍之际,党的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且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创了理论创新的先河;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得中国理论创新的道路有了依据。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改变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和命运,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革命道路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一系列理论成果,创新性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新胜利。毛泽东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是理论创新的初步探索。
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巩固了新生政权,开展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成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打开了对外工作的新局面。党进一步认识到理论创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中国向何处去成为了亟待回答的时代问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应运而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出发,准确把握时代背景,深刻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属性,集中阐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特别是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解决了长期困扰国际社会主义实践的二者关系问题。邓小平理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进一步提出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1]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课题,集中阐释了对中国共产党先进属性的要求。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凝练和升华,体现了党对于未来长远发展的睿智思考和卓越的理论洞察力。这些思想理论的丰硕成果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党的建设理论的与时俱进,是理论创新的持续发展。
我们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党结合具体奋斗实践进行了持续的理论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方面,对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创新性地发展,结合新的文化要求,将“三个自信”拓展为“四个自信”;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将“八个明确”拓展为“十个明确”等。另一方面,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的战略胸襟、思想深度和认知广度。
坚持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进程、思想内容及其继承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蕴含着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也就是一部理论创新史。坚持理论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要不断挖掘、学习马克思主义中理论创新的丰富意蕴。
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理论发展史。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其创立者就将理论创新的思想深植于创立进程中,不断予以创造性地说明和阐释。
就其创立来源而言,在深入社会探索及指导革命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欧三大先进思潮进行创造性发展,发现了建立新世界的阶级力量与途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认识到无产阶级是推翻旧世界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革命是建立新世界的途径,并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与工人运动结合,逐渐成为改变世界的科学方法理论体系。恩格斯则用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全面系统阐释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就其创立使命而言,马克思主义的使命不仅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变革世界。“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便致力于推翻旧世界、创造新世界,致力于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新社会,为人类的彻底解放而奔走。
就其创立过程而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其正式孕育成功。通过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马克思进一步对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进行创新性发展,将无产阶级专政视为“过渡时期”的新社会国家形态,将民主与专政有机统一,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议行合一”原则。可见,理论创新深植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进程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创新思想和实践路径。辩证唯物主义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结合,加以理论阐释和建构,实现了思辨哲学向历史科学的飞跃,解释世界向改造世界的飞跃。
首先,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观点,内在地包含着对创新的肯定。通过实践对现有理论进行检验,使得真理性的部分得以延续,使得非真理性的部分结合具体实践得以创新性地发展和进步。如恩格斯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谈道:“由于德国工人善于利用1866年开始实行的普选权,党的惊人的成长就以无可争辩的数字展现在全世界面前”,[3]拓展了暴力革命以外和平夺取政权的斗争手段。
其次,唯物辩证法包含矛盾论、辩证否定观等观点。它们既是指导新实践的方法论,同时也是解决新问题的重要方法。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原创性的成果,将人类社会的特点与人的活动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考虑进去,实现了自然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跨越。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将“劳动”与“劳动力”进行区分,创造性地回答了经济领域的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新的领域内的探索成果。从整体上来看,马克思不断对世界各个领域进行深入持续的跟踪和挖掘,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内容在不同层面的发展和创新。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4]恩格斯认为,理论可以从根本上指导国家建设发展,但是它的有效性在于是否与国家具体现实相结合,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俄国历史进程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领域,使得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拓展和丰富。在列宁看来,坚持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准确分析,结合本国国情,将理论与时俱进,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发展。由此,列宁重新审视马克思、恩格斯的“多国同时胜利论”,面对俄国社会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审时度势,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5]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俄国十月革命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三次飞跃的取得都是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历史的自觉性,将理论创新贯穿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环节的结果。
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我们勇于进步的重要体现,可以激发起中国人民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去抵御前进路上的一切阻碍。结合具体实践对理论进行创造性地转化和创新性地发展,有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斗争本领,于变局之中开新局。此外,理论创新有利于激发我们更加主动的求变能力,应对一切来自国内国际上的风云突变。
精神力量是最为强大的领导力,“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6]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破性发展,不断解决前进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不断锻造深入研究历史发展规律的本领,始终掌握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并不断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将理论创新写在实处、用在实处,使党和国家掌握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格局。
斗争本领不断丰富和增强的前提是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认识,这是一步步发掘自我、认清形势、把握趋势的过程,是深刻全面总结历史的过程,是坚定信念、直面未来的过程。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我们不断深化对国家社会全方面、深层次、多领域的理解,更加明确我们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但是斗争过程中总会出现新问题、新挑战,同时也会出现新机遇、新办法,理论创新则是我们在面对风险和应对挑战时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党带领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重要法宝。党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带领国家和人民不断跳出历史周期律,把握历史的主动,带着面向未来的信心和永不磨灭的斗志,用理论创新不断丰富斗争本领,应对新时代的各种风云突变。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多变,党以中华文明的主动性,打破西方现代文明的桎梏,以此来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努力解决人类共同遇到的普遍性难题和困境,使得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得以彰显,人类文明的发展逻辑得以验证。党和国家深入分析世界形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进一步发挥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解释力,中华优秀文化得以创造性转化。事实证明,“一带一路”、新型国际关系、新发展格局等新战略理论的提出,蕴含着全新的文明理念和人类文明的创造性思维,充满着中国智慧及人类文明意蕴,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法,包含着对人类发展的睿智思考。
理论创新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在新征程上要不断赋予理论创新以新的丰富内涵。首先,理论创新要本土化,要深入中国具体实践,要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次,理论创新要时代化,要回应时代之问,要解决实际之需;最后,理论创新要科学化,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化于中国具体实践。
理论创新要本土化,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过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过程,是量变中不断实现质变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7]理论创新本土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吸收,做到去伪存真,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应对新时代问题上的强大解释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重大会议、纪念活动、国际场合中论述历史、总结历史,阐释中华民族从始至终、由来已久的丰富文化内涵,以大历史观深刻学习先辈们的理论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要认清具体实际,把握世情、国情发展的最新动态。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理论学者,都应该深入群众,倾听民众最关切的、最需要的、最急迫的诉求,用新实践推动理论新发展。
理论创新要时代化,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国际话语体系的建立亟待加速。新时代要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新时代也要全面推进理论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中国基于自身民主实践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集中体现了人民意志的整体性、人民利益的根本性及民主的实质性,在形式和程序上的全过程。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实际效果和水平、国家实力的增长、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高质量民主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8]党从劈波斩浪的小小红船到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是与中国实际、时代发展紧密结合的相得益彰。
理论创新要科学化,必须始终握牢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相统一的方法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理论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核是我们科学性的依据,而理论创新科学化的关键是将这一科学性“化”于中国具体实践。要深入理解理论的基本要义,去除表面化的杂质,由表及里;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思考,做到举一反三。除此之外,还要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思考,将自身实践纳入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去。只有将理论自身的创造性与科学性结合起来,才会产生新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国共产党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科学规划,系统论证了“中国梦”的实现方式和美好前景,指明了现实任务和前进方向,为深化对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供了新方向、注入了新内涵、开辟了新境界;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谱写了新篇章,体现着科学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相统一。新时代更要深化理论研究特色,拓展理论研究领域,探索理论研究前沿,不断赋予理论创新以新的丰富内涵,壮大中国理论创新的研究成果。
《决议》中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是正确党史观、大历史观的典范,是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的彰显,是中国共产党深刻的历史自觉和高度的政治自觉的体现,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时代变化的成熟认识,对进步真理的不懈追求。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是一部继往开来的建设史,也是一部理论创新的编年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党百年历程的“五大历史意义”和“十大历史经验”等,这些思想理论的重大突破,既是我们党对历史实践、制度、文化、经济等方面创新的凝练和总结,又是指导实践、推动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我们在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上下求索,担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要将理论创新中的价值追求、思想精髓及核心要义内化于心,同时结合新时代具体实践外化于行,牢牢把握理论创新这一宝贵的历史经验,创造、见证下一个百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