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实务工作探析

2023-01-08 08:41陆俊汕
智库时代 2022年9期
关键词:团体辅导员工作

陆俊汕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发展,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辅导员的职责和使命。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如何在事务性占据大量工作时间与精力的情况下,有效完成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多重任务成为辅导员工作的一大挑战。辅导员要求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同时也需要掌握和运用多学科专业知识和方法,因此,在选择适宜方法的同时,也要结合工作视角来不断校正职业定位和岗位使命,以期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一、辅导员工作视角的选择与比较

在实务工作中,受个人综合素质的制约,也因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的繁重压力,容易出现以下两类不当的工作视角。第一类不当的学生工作视角:注重从管理和教育的角度出发,其工作模式的前提假设学生是被管理和被教育的对象。学生需要被教育、被管理,甚至被施以惩戒以确保各项管理规定的遵循,学校的正常秩序得以维系,学校的安全指标得以实现,辅导员的角色变相成为相关管理规定和要求的传达者,对“违令者”施以“惩戒”,即各级各类处分的“掌权者”,体现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命令、从属关系,没有真正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的身份认同,没有发挥好“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功能。第二类不当的学生工作视角是片面强调或曲解了“服务”理念。“服务学生”,致力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但在实际工作中,片面强调“服务”,将学生的“喜恶”作为评价辅导员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效的标准,甚至将辅导员与学生的师生关系演化成了“服务员”与“顾客”的关系,而学生对辅导员的评价体系也变相与“外卖平台”上“客户”对“外卖小哥”的“评分”相似。一直服务,稍有“不慎”,不能满足或稍有怠慢“客户”的各种要求,或者是因坚持原则在管理层面未能像其他“老好人”式的学生管理者做到“睁只眼闭只眼”而得罪“客户”,导致在考核评价时因“差评”被“否决”。长此以往受此挫败,加之心态调适不当,曲解了“服务学生”的理念,一味迎合学生,缺乏对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甚至在必要时缺乏对学生教育的勇气,进而丧失高校辅导员在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引导作用。也有一些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套用“江湖义气”的模式,使用“交换”的手段笼络学生,在工作中过度依赖与学生的“情感”和“义气”。简单地说就是“我是你大哥,所以你会听我的”。这样的模式在短期内固然能够帮助辅导员事务性工作任务的完成,学生很给“面子”,辅导员也就能“安枕无忧”,不排除这样的模式也有辅导员个人人格魅力的影响,但如果这种人格魅力不能更多地发挥在对学生品格的塑造和引导上,只是短期能完成工作上的配合,不能从“长远”和“全面”两方面塑造和引导学生。

上述两种错误的辅导员工作模式无法适应和满足当前辅导员工作的要求和学生各方面成长的需要。第一类模式忽略了学生的问题和需求的个性化,也未能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第二类模式一味追求“你好我好大家好”,缺乏客观的“价值引领”“理想信念”的标杆,绕开了对学生“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的教育和塑造,那么这类辅导员的定位与辅导员岗位使命也是不符的。

社会工作专业模式恰恰能够符合辅导员“一体多元”的工作模式要求。社会工作是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首先,社会工作强调“助人自助”,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并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有效性,最终是要受助者自己能够帮助自己,自己解决面临的问题,通过赋能,来达到受助者自身的能力提升,关注受助者内在和外部资源的使用。社会工作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需要及其主体性,体现了“一体”特征。其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在专业活动中担当着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管理者、资源获取者等多重角色,满足服务对象身体、心理等维度的需求,体现了“多元”特点。

二、社会工作与辅导员工作的重合性与交叉性

从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来看,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涵盖各类弱势群体,乃至全社会成员,而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成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前期教育资源、家庭环境、成长际遇的影响,其中不乏需要专业方法介入的弱势群体。因此,在大学生群体各类问题突出、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推广度尚且不足的当下,在社会工作专业视角下,辅导员应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能极大提升工作实效。

(一)青少年社会工作与辅导员工作

在我国学术界,因为对青年的概念有不同的解释,对青少年的年龄也有不同的划分、与法律责任划分有所不同的是,社会工作的角度的青少年是指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年龄界定为14-25周岁。我国将这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作为青少年工作的主要对象。处于这个过渡期的个体,在生理上走向性成熟,心理上经历了“心理断乳期”,渐渐发育出独立的人格,在社会适应上,从初级社会群体的圈子走向更大范围的社会,并且试图在刺激社会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逐步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大学生正是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的群体,处于一个未成熟,但正走向成熟的阶段。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必须结合上述特征,应该遵循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来开展管理、教育、服务工作。

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尊严、接纳与关爱学生、注重学生的个别需求、协助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成长的能力。其次,对于问题学生或者后进生,要结合“人在情境中”的观点,理解其问题的形成不仅仅是学生个体主观的因素,还应该考虑到外在环境的不利影响,比如生活成长环境、父母教育方式、朋辈群体亚文化影响等。第三,通过思想引导、习惯养成、职业指导、社交指导等多方面来帮助学生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第四,通过奖助贷补、法律知识普及、心理疏导等多方面关注和维护好学生合法权益。第五,在谈心谈话中充分使用倾听的技术,觉察和解析的技术、沟通的技术、激励的技术等;在看待和分析问题时坚持个别化原则、正常化原则、坚持尊重和接纳、不得主观给学生“贴标签”和“污名化”;在涉及学生尊严和隐私,但不涉及学生生命安全的问题和信息方面,坚持和恪守保密原则。

(二)学校社会工作与辅导员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是帮助处境不利的学生,促进教育机会均等;推进学生知识学习,为丰富人生奠定基础;协助学生能力提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实现人生积极成长;协调各方教育资源,形成优质教育合力;帮助学习学会与健康成人和益友联系的能力,更好地处理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异性关系等社会关系;明确自我身份和有效处理冲突的社交能力等。

辅导员工作中要顾及到学生的一般性需求和特殊性需求。对学生的一般性需求,可以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和学生群体类似的需求来提供一般性需求的服务。针对低年级的新生,刚刚脱离旧的生活和学习状态,接触全新的学习内容,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就可以通过讲座、经验交流会、小组工作等形式来传递适应新环境的经验,引导学生适应新环境。当然,对于个别适应不良的,就要给予特殊的关注。高年级学生,尤其毕业年级学生,面临学业、择业、升学等多重压力,就要围绕就业求职技能、就业心理调适方法等多方面予以指导。除此之外,要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处理不良情绪、引导学生避免不良行为。针对学生特殊时刻,如遇到家庭变故、情感受挫等各类突发性事件时,针对“学业困难”“单亲家庭”“经济困难”以及“心理问题”等特殊学生,辅导员要保持敏感性,结合其身体、心理、环境的特殊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专业人员的介入。

作为大学生的青少年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辅导员带着优势视角介入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和发展学生的潜力。但需要注意:大学生心理层面的自我意识尚不完全、讲求个性但情绪和目标呈现不稳定性,一些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加之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在环境的各种冲击,因此,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抗逆力和自我效能感。

培养学生的抗逆力就是要结合学生拥有的外部支持要素,挖掘正向的连接关系、引导树立积极合理的期望,争取和创造有意义的参与机会;培养学生的内在优势因素,比如积极向上的个人形象感和积极乐观的性格;帮助学生掌握人际技巧、管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就是要引导学生拥有“天生我才”的观念、通过学生自身的成功经验来体验自我效能感、协助学生订立切实可行的目标,体会到目标实现后的自我成就感,进而培养起学生的自尊与自信。

在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时,要促进学生培养亲社会规范,比如理解: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懂得遵守规则,能识别不同社会群体的风俗习惯、理解遵守及违反社会规范的正负面影响,明白并担当起自身的社会责任等。

三、社会工作方法在辅导员实务工作中的应用

针对学生的一般需求、特殊学生特殊需求或者是学生特殊阶段的特殊需求,辅导员可以结合实际选择社会工作的各类方法。结合实际工作的常见情形,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适应范围较广。

(一)个案工作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在工作中,辅导员遇到的学生个体不乏特殊问题学生。针对这类学生,采用个案工作方法,能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帮助,更高效且更规范地应对此类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使用个案工作方法就是要在接纳和个别化原则的前提下,针对学生个体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全面深入地收集服务对象的信息,如学生的基本信息、生理方面的健康状况、病疗史、社会关系状况等进行分析,寻找导致学生当下问题的内外因素。通过内外因素、全面信息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自己觉察内在改变的动力和决心,明晰目标。结合目标,辅导员再协助学生本人自己制定清楚明了、具体可行的计划,由辅导员监督和推进学生的行动,来执行计划,达到目标。在监督和推进行动的过程中,辅导员要注意应用“增强”和“削弱”,即在学生采取偏差行为时,进行消极的惩罚,而一旦他有一些行为上的改变,就要做出积极的反应,表现出强烈的支持和赞扬,营造认可和支持的环境氛围,使得学生获得自我满足感和效能感,进一步发挥出正强化的作用。

(二)团体辅导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大学生群体会存在于各种各样的团体中,比如通过外部的影响和干预组合起来的团体,如兴趣小组、读书会、社团、班级、宿舍等,这种团体称为正式团体。另一类团体则是以自然的方式,而不是外部力量的推动而形成的,比如同学中的朋友圈小团体等,我们将这类团体称为非正式团体。辅导员将团体辅导应用于工作中不仅局限于建立起各类功能团体,推动学生加入不同团体来达到各类团体的功能性目标,还在于要结合团体的功能发挥来推动学生个体的锻炼与成长。

结合默顿的功能理论,学生团体作为一个系统,同样有着正功能和负功能,一方面,在团体中,可以给个体以情感慰藉,使个体在团体中学到社会规则,学习与人相处,体会到在人群中如何遵从、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以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另一方面,受群体中不良行为的示范,或者是不良团体会对个体带来裹挟作用,进而习得不良行为,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注意对不良群体的改造,同时,还要关注到,在一些团体中存在团体成员之间不能做到完全接纳,使得一些成员受到排挤和压制,进而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的影响和群体压力处理不当或者处理不及时不仅不能促进个体的成长和锻炼,还可能阻碍个体的发展。

在团体中,互动与参与是实现个体成长的重要过程,辅导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自觉参与团体活动,鼓励、促使团体中的个体之间实现有益的合作关系,同时,也要为团体中的个体提供各种机会,使得个体在团体中获得效能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冲突的参与和处理也有积极正向的作用。辅导员无论是选择在恰当的时机介入冲突,还是不直接介入,通过传授冲突的技巧给学生、由学生自己解决冲突都能够推动学生成长,推动学生的成长与“自助”。

(三)社会工作通用过程对辅导员工作的启发

社会工作通用过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这个过程也能用以描绘辅导员的工作,接案,即接触到学生及其所面临的需要和问题;预估,通过对学生主客观因素的收集与分析;计划,结合收集和分析的信息,寻找和激发学生内在动力,挖掘和整合各类资源,由学生,或者引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树立具体可行的目标;介入,监督和推进学生的行动和改变;评估,通过对介入的效果和服务对象即学生进步和提升的情况进行总结;结案,当目标已经实现,学生的问题得以解决时,结束所采取的直接介入或间接介入的促进学生改变和提高的行动。

辅导员要通过“结案”过程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结案”不是一个“结束键”,而是另一个“行进建”,要带着学生回顾问题、解决问题的行动和步骤,指明和强调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来增强自信,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肯定其能力。对辅导员自身来说,“结案”过程也是自我总结和反思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技巧。

没有一个社会工作者能做到可以解决和应对所有服务对象的所有问题,因此,社会工作通用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到“转介”。这个方法在辅导员工作中,不是体现辅导员逃避的工作态度,而是意味着更专业的责任心。因为在辅导员所遇到的学生类型及其问题的类型,并不都在辅导员的职业范围、工作权限和工作能力以内,这样的情形,辅导员能适时地、准确地,“转介”到更专业的人员和部门,这也是一个辅导员职业素质不可或缺的。比如:精神类疾病的学生,应由司法系统介入的学生及其问题,辅导员准确职业界线,做好“转介”也是职业责任和职业能力的体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德为先,立德树人。辅导员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落实在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中。高校辅导员在社会工作专业视角下开展好实务工作,就是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就是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服务育人。

猜你喜欢
团体辅导员工作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不工作,爽飞了?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选工作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