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逻辑: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互通的四维解析

2023-01-08 08:20刘翔宇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建党中华马克思主义

刘翔宇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示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命题和科学内涵,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1]文化是精神生成的母本,精神是文化发展的结晶。伟大建党精神是政党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范例。伟大建党精神既内含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信仰、政治目标、政治品质和政治纪律,又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和人文情怀。着眼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互通中把握伟大建党精神,以思想文化新演进、创新成果新武装和文化建设新繁荣,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哲学智慧的相融互通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真理和理想的交织,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融,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在崇高信仰与科学理论、逻辑演进与实践探索、历史发展与现实指向、知识体系与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中,我们党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尤其是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了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逻辑互动

马克思主义是被时代和实践所充分证明的,具有强大生命力、说服力和感召力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科学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阶级斗争、剩余价值学说、世界市场、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集中体现了科学性与真理性。

毛泽东强调,“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2]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与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具有诸多相似之处。道教“道、气、五行说”等契合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本源论。荀子所提出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揭示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契合马克思主义联系、变化、发展的观点。《左转》记载:“‘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3]揭示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性。“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契合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论语》中的“我叩其两端而竭焉”,[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5]《道德经》中的“将欲夺之,必固予之”,[6]都揭示了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辩证唯物主义方法与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相结合,演变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即强调树立战略思维等七种思维;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相结合,演变成新时代的生态文明理念等等。同时,马克思主义本身就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根本的理论供给和价值引领。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信仰交融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始,就将马克思主义刻在自己的思想基因、精神基因和组织基因里,旗帜鲜明地树立起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邓小平同志生动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在弱小困境中永葆强大战斗力,正是“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7]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一以贯之走在时代前列、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历史奇迹的根本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诫我们:全党理想信念坚定,党就拥有无比强大力量。”[8]可以说,对理想信念的追寻和坚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基底,也是共产党人的信仰追求和精神操守。

对美好社会形态的追求成为连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仰桥梁”。同共产主义的宏伟夙愿一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内含了中国仁人志士对“美好社会”的追求,这种“追求”甚至上升为一种“信仰”。儒家《礼记·礼运》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是为小康”。[9]这里的“小康”就是指政教清明、民众富庶、安定和谐的美好社会。在此基础上,实现“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同社会”,[10]成为中国士人对美好社会的终极追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的平等价值观植于美好社会的价值要义之中,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恒久坚定植于追求美好社会的过程之中,这既是对“理想”的内涵界定,又是对“理想”的实践坚守。

科学逻辑互动与价值信仰交融之间相互贯通,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理论逻辑和价值内涵。马克思主义对“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走向判断、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仰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古圣先哲思想智慧的要义凝练、对“大同社会”的情感寄托,共同作用于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实践。建立在科学真理基础上的理想信仰是牢不可摧的。中华儿女以自强不息、死而后已的儒士传统,从聚焦“无产阶级的宇宙观”[11]一路走来,在真理和信仰的指引下,创造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成就,开启了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宏伟篇章。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马克思主义实践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基因的相融互通

政党的文化系统如果不能生产“意义”资源,政党实践就会缺乏价值和方向。相反,这种“意义”资源一旦生成,就会为执政党提供解释资源的合法性供给、注入内省资源的价值供给、获取气质认同的气质供给和保证道德规范的伦理供给。“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内核,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所生成的“意义”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价值遵循

马克思主义之于其他理论体系的显著特点,就是实践性。起而行之的实干永远胜于坐而论道的空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直截了当地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2]马克思主义是以国家和民族现实问题为指向、以人民为中心、从实践中来回实践中去的真学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引行动,坚持用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例证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在践行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过程中诠释真理的实践伟力和价值底色,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以“批判的武器”引领和武装“武器的批判”的显著特质,也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具有强大说服力、组织力和感召力的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自建党始,就举起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光辉旗帜,并将其作为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毛泽东同志深刻地指出,“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13]党的二大决议案对中国共产党党员提出明确要求,强调“个个党员不应只是在言论上表示是共产主义者,重在行动上表现出来是共产主义者”。[14]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秉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生动实践,淬炼和锻造锐利思想武器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历史创造精神,以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创新成果为指引,一以贯之践行初心使命的过程。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担当精神的时代彰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赞颂心系苍生、胸怀天下的担当精神,推崇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的道德传统。魏源曾在其著作《默觚》中写道:“‘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15]可以说,知重负重地实干是中华民族勇毅担当的精神熏陶,也内含了中华儿女“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坚韧气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学识教育、道德伦理、政治治理的理论体系,都鲜明地体现出治世、强邦、富民的精神基因。这个精神基因是中华文化道统、学统、政统的高度统一,反映了人们对“见治升平”“著治太平”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也彰显了人们为追求这一理想社会矢志不移、赓续不息的担当作为。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国家观,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夙愿,抑或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恒久使命,都集中折射出治世、强邦、富民这一精神基因在中国古代仁人志士身上的深刻印记。为实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景象,“民富国强,众安道泰”的价值追求而殚精竭虑、接续奋斗,正是中国古代仁人志士坚守和践行这一精神基因的生动表达。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担当精神相互贯通,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内涵要义,转化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信仰、执政理念和执政目标的持久力、感召力和行动力。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价值内核,一方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民族精神风范,推动社会生产方式更加符合时代和实践要求,更加服务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着眼中国式现代化的变革实践,推动文化作品更加完整地演绎中国共产党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百年征程,激发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实践伟力。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行规引的相融互通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内核,既属于中国共产党认识世界的政治哲学范畴,也属于中国共产党改造世界的政治科学范畴,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建党强党、治国理政的百年理论演进和实践探索之中,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

(一)科学理论认知的现实形态

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理论,“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16]革命的理论必然要与各种反动势力反复纠缠和斗争,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牺牲。马克思主义者是为解放全人类而存在的,是最富有牺牲精神的,挫折不能将其击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17]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的理论孕育革命的政党,革命的政党诠释革命的理论。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的精神品格是革命理想感召,也是理论认知使然。

中华文化历来赞颂“勇”的精神品质。《中庸》将“勇”与“知”“仁”相并列,使之成为“三达德”之一。同时,中华文化强调群体价值观,倡导献身许国的精神品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定信念,孕育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把握规律、总结经验、反思现实,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从一次次迷途中清醒,在一次次挫折中奋进。这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传统,完成了一次次思想升华和实践转向。

“斗争”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真理源于诘问和辩难,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或者伪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不断斗争中丰富发展的。社会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矛盾伴随斗争,矛盾随时随处可见,斗争同样如影随形。中华文化也蕴藏深层的斗争精神,在反动权势面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英勇斗志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同时,辩证唯物主义本身也将“斗争”作为一个哲学命题加以剖析。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矛盾论与中华文化“阴阳相生”思想都内含了对“斗争”的哲学理解。此外,以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前提,以兼顾科学性、原则性、策略性和艺术性的“斗争”形式为基础的“英勇”甚至“牺牲”,自然也能实现理论层面的“自知”和“自洽”。

(二)社会实践探索的行动导向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关键体现在实践的革命斗争中。从人类历史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再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这些都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在与各种敌对势力斗争中的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

中国共产党是革命的政党,是秉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的政党。党的一大即明确,“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18]“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19]在中华大地上,从未曾有过任何一个阶级、一个集团,能如共产党一般,“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20]都要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宏图伟业。“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21]面对前进路上的历史机遇和风险挑战,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历来强调民族风骨和民族品格,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崇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牺牲精神,笃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斗争誓言。在民族风骨和操守胆魄的浸润下,面对社会凋零,中华儿女秉持自力更生的坚定决心,在不懈斗争中“光复旧物”,[22]锻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23]面对民族复兴新征程,中华儿女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把牺牲奉献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

科学理论认知与社会实践探索相互贯通,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价值内核。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价值内核不仅能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政治职责、政治品格和政治作为中找到根基、找到结果,也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底蕴、精神气概、道德精华和处事之道中寻到基因、寻到显影,并在二者的相融互通中解决民族生存危机,化解社会治理风险,赢得国家发展未来。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马克思主义人民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立场的相融互通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将人民性作为鲜明的政党品格,实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将竭诚忠德、爱民敬民作为弘道正统,将“忠”的神圣性置于“民”的本源性之中。可以说,伟大建党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内核,正是坚守马克思主义之道,传承传统文化之魂。

(一)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历来强调“对党忠诚”的政治自觉和“不负人民”的价值要义。忠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强组织性和强大战斗力的保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首要政治品质。党的一大纲领即明确,“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24]入党誓词将“对党忠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25]纳入其中。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始终将“对党忠诚”的庄严承诺置于首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意味着对党忠诚和忠于人民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有统一思想、坚强组织和纯粹品格的政党,组织性、纪律性和纯洁性锻造了政党成员的忠诚度,而忠诚的党员队伍是赢得当下和未来的重要保证。共产党人“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26]并用自己的行动以及行动的结果证明了,“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7]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忠于人民的生动写照。

中国共产党能始终坚守信仰,坚定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在于其透彻领悟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科学性,而且在于其以理论上的清醒锻造政治上的清醒、以理论上的坚定锻造政治上的坚定,从党性历练的高度,维护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维护和践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原则,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品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28]

(二)“忠德”与“民本”的统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赞颂“忠”的价值观。心口如一是为忠,这是政治品格,也是个人修养。作为政治品格的“忠”是“弘道利君”的“贤忠”。《荀子·臣道》中曾道:“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29]作为个人修养的“忠”是时省时进的“精忠”。《论语》中记载:“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历来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先秦文献中已有关于“民”的论述,如《尚书》有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31]《孟子·尽心下》载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2]话语。唐朝对“民”的重视程度更深。《贞观政要》记载,“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33]可以说,民心向背内化为民族文化的核心理念,世代相传,成为具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的重要特质。

“忠德”与“民本”的统一,意味着将精忠报国的能力和信仰融入社会治乱的历史进程中,演化为民众经济生活状况的实际改善。实际上,“民”的重要性也一直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治世逻辑中,成为“忠”这一价值观的对象化实践。《管子·牧民》强调,“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34]东汉王充曾经指出:“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然则温饱并至而能不为善者希。”[35]这些都是精忠报国、治世为民的生动体现。

党性和人民性、“忠德”与“民本”的相互统一,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实质,孕育出新时代的理论结晶和实践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相结合,提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重大论断,系统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秉持根本立场宗旨,贯彻群众路线,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够在为人民美好生活向往而不懈奋斗的前进征程上无往而不胜,就能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猜你喜欢
建党中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