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君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022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1]文化建设是实现复兴梦的重要支点与动力源泉,中国青年理应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推动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迎来了实现抱负、施展才华的难得机遇,更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重任”。[2]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国家建设的奋进者与开拓者,是社会中最有活力、最有闯劲、最具创造力的群体,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中肩负时代使命。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实践中产生的思想、情感、价值等意识形态的整合,是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心理基础与情感纽带。“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作为社会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肩负使命、义不容辞。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文化建设逐渐成为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命题。2013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4]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建设”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更是对文化建设专门作出总结,指出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极大地提升了全社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2022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围绕中国实际与时代背景,把握全新的时代内涵与任务要求。第一,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群体对自身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的认同与信心,“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与自信。第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新时代人民的共同价值需求,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第三,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着力点,通过大力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发展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从而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第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要求不仅仅限于在国内发展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更是要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提升我国在地区乃至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世界格局的有序稳定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使命”指“奉命去完成某种任务,泛指重大的任务”,[8]强调任务的重要性与责任的神圣性。马克思曾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的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9]每个个体作为社会的组成单元,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肩负一定的社会使命。“青年是社会中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10]负有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任务。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将中国青年置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特指特定主体即“中国青年”,在特定历史阶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承担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首先是主体与时代的共振。《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将青年的年龄界定为14-35周岁。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既是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阶段,也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成长为社会主心骨的阶段,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与国家发展周期同频共振。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11]《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对此进行细化解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青年一代充分发挥作用,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建功立业、接续奋斗”。[12]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与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为党和国家事业贡献不竭力量。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同时也是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历史实践反复证明,青年个体发展必须以社会整体发展为基础,青年成长成才必须以国家兴盛发展为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青年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与发展契机,为其搭建丰富的物质基础与精神桥梁。青年的成长成才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青年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改革开放的光辉下茁壮成长,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环境,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开拓进取、砥砺前行,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繁荣有机结合,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互利共赢。
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中国青年在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繁荣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加强话语权建设等事业上均肩负使命重担。首先,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关键群体。青年坚定文化自信,不仅是树立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信心,更是筑牢应对外来敌对文化渗透的防线。其次,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13]青年是民族的未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能否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事关当前公序良俗的塑造,还关系到未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安全。再次,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推动文化事业繁荣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主力军。一方面,青年是文化创造中最有活力的社会群体。青年群体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以多元的表现形式将中华文化予以充分表达,让文化源泉充分涌流。另一方面,青年组织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载体,激发青年组织参与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是搭建基层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手段。最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中国故事的主要讲述者。加强话语权建设必须要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为全球治理提供切实可行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既是中国故事的书写者,也是中国故事的讲述者,更是中国故事的传播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中肩负使命、义不容辞。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外部条件与中国青年的内在优势相契合,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投身文化建设、完成历史使命提供了必要发展基础与现实条件。
个体的发展以所处的社会背景为依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处于全新的历史方位,文化建设作为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命题,已得到全党和人民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这为中国青年发挥生力军作用提供了优越的发展环境与广阔的成长空间。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当代青年投身文化建设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和人民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让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多元,也为当代青年实现投身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实现人生理想与人生价值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成长空间。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独特的革命文化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5000年来,中华民族经过历史的沉淀,形成了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形成了独特的革命文化。这些沉淀的底蕴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有利资源。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的熏陶,也形成了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开展文化建设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第三,信息时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投身文化建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一方面,电子图书、数字电视、网络视听的出现大大拓宽了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面,青年作为最主要的受益者,其文化视野更加开阔、精神品位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互联网5G的普及大大提升了信息传播速度,为当代青年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与文化创新提供了平台便利。
2022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是常为新的,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15]《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前言中明确,“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16]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青年开展青年运动的百年历程,党始终将青年视作无产阶级的先进代表与主体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是紧跟中国共产党,积极进取,不断奋斗。具体而言,第一,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理想信念坚定,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各级共青团组织积极开展“青年大学习”活动,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切实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第二,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受教育水平高,综合素质优秀。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素质教育、义务教育的受益者,更是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的亲历者,其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知水平与科学文化素养均已迈上新台阶。第三,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国际视野开阔,是国际话语权的主要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面对国际秩序的变革,中国青年肩负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的责任。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充分利用新环境、新机遇,适应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与繁荣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中国力量。
文化建设的领域特点契合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独特优势,广大青年得以在文化建设领域肩负使命。首先,文化需要科学的引领,而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最大优势就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指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前进的旗帜与灯塔,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这一优势确保中国青年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其次,文化建设是极具创造力的领域,而中国青年极富想象力与创造力。“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17]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根据新时代需要,释放创作活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最后,新时代的青年成长于信息时代,正是通过互联网传播中华文化的不二人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以互联网为重要阵地,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建设国际话语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具备国际责任视野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等途径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交流与全球治理当中,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展现中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
国家与民族的强盛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8]恰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作为中国社会的先锋力量,理应紧跟时代步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践行伟大使命。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文化建设中践行使命首先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无论是理论研究、宣传报道,还是文艺创作、思想教育,都要把坚持正确导向摆在首位”。[19]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而言,一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三要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20]青年自身作为文化创作的主体,拥有自我探索与自我表达的自由,但也应明晰自己所肩负的时代使命,守住核心价值观的底线,自觉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1]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使命职责,必须提升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为推动文化建设积蓄发展动能。练就过硬本领,首先要做到的是勤学。文学创作不可能凭空产生,文化建设也需有阅历基础。青年应勤勉学习,既要多读有字之书,也要走进群众,多读无字之书,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提升自己,为文学创作积累素材,为文化建设积蓄能量。练就过硬本领,其次要做到的是修德。“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22]德才兼备方能担当时代大任。练就过硬本领,最后要做到的是笃行。“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23]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深入基层、埋头苦干,投入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中,投入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了解世界、融入世界,理应肩负起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使命。具体而言,一是要加强对外交流,传播好中华优秀文化,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感染力与公信力。例如将民乐、医药、武术、烹饪、戏曲、书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互联网多媒体相结合,创新对外宣传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二是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在“中国青年全球伙伴行动”框架下与100多个国际组织、非政府青年机构组织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广大中国青年应以此为契机,更加主动地加入国际组织、参与全球治理,在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多领域更加自信地发出中国声音、阐述中国观点,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三是积极参与国际志愿活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化的今天,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早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国青年应积极倡导、努力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志愿活动中增进与世界各国青年之间的友谊与合作,在节能减排、抗击疫情、脱贫减贫等全球性问题上,彰显主人公姿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