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育一体”背景下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政教育模式探析*

2023-01-08 07:07马周高超张赛
智库时代 2022年32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思想

马周 高超 张赛

(中南民族大学)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的重点任务指出,“要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推动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评价改革”[1],要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思政教育模式培养学生。

一、探理论育人之本,塑造有信仰的新青年

(一)注重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统领和思政课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理论育人的支撑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中宣部、教育部2015年10月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提出重点建设一批教学科研皆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截至目前,37所高校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点。通过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顶层设计,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勾画了蓝图,提出了奋进的目标和方向。高等学校要按照学科统领、凸显现实、齐头并进、体现特色的原则,提炼并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品牌,为做好学校的理论育人工作提供重要学科支撑。高等学校还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逐步构建起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结构。

理论育人的关键在于发挥好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在教育部出台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高校思政课师生比不得低于1:350”[3],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明确的师资要求。近年来,教育部陆续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为高校思政课程建设提供了指南。伴随着“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课程思政建设步伐的加快,高校思政课已经形成了日趋完善的培养体系。

(二)注重发挥课外阵地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宣教与传播作用

积极发挥高校党校的育人作用,在学生中普遍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宣传教育。高校党校是培养广大师生党员干部的主阵地,在党员的教育引导和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新形势下,高校党校教育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校级和各学院二级党校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级党校以党的最新理论和成果为重点,围绕学校党委中心工作,为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教育,学院党校围绕党的基本知识和党史等对学生进行宣传和普及,通过两级党校培养平台构筑起多渠道、多层次的培养教育体系。

积极开展高校团的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团校要着眼党的青年工作大局,是把握建设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的政治学校”[4],“高校共青团处于培养人、塑造人的前沿阵地和关键节点”[5]。高等学校团委工作要在“大思政” 和“三全育人”的格局中,强化功能定位和职责使命,要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团员青年思想引领,注重发挥榜样力量,要积极稳妥推进学校共青团、学生会组织改革,纵深推进团学工作改革,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引领青年学生建功新时代,要扎实开展诸如“挑战杯创青春三下乡”等系列创新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团员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着力服务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

善于抓住关键节点,充分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宣传,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充分利用学校主页、微信公众号、抖音、校报、广播台等理论宣传阵地,掀起理论宣传学习热潮,积极选拔党政干部、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组成宣讲团深入学生开展中央重大会议和文件精神的宣讲活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动占领校园的思想意识,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灵魂。

(三)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强化青年标兵思想引领,发挥榜样力量,结合向上向善好青年评选、大学生自强之星、青年学生标兵评选等活动,广泛宣传优秀青年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开展“学模范、学政策、不忘怀”活动,激发学生党员理论学习主动性,实现党员教育全过程、全覆盖培养,带领学生党员从学理论、受教育、做实事到当先锋、做模范的转变。

推行“党员先锋模范工程”。以“两会”召开,五四运动和建党建国周年等重大事件和纪念活动为契机,组建“学生党员骨干学习科学发展观宣讲团”,深入街道、社区和乡村开展宣讲活动。强化扶持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党员骨干在自主创业活动中的带动作用,牵头组建创业团队,深入开发和寻找创业项目,团结和带领广大学生积极寻找创业项目,组建大学生创业团队,主动开展丰富多样的创业活动。组织学生党员骨干积极开展专项志愿服务,到街道社区开展服务,围绕环境保护、扶老助残、帮贫支教、爱心助学、电气维修等内容开展活动。

推行“学生党组织进公寓工程”。以学生公寓的楼栋为片设立学生公寓党支部,下辖若干个公寓党小组,为党小组的每位学生党员安排理论学习岗、新生导学岗、教学助理岗、安全协管岗、科研活动岗、学习帮扶岗、贫困资助岗、心理咨询岗、校园文明督察岗、网络文明宣传岗、寝室文明监管岗、社会实践岗、志愿服务岗、就业指导岗等,实现全覆盖,学生党员全参与,并通过党员上岗双向选择、教师分类指导、岗位职责与义务双重考核等机制,教育和引导学生党员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发挥模范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优良学风建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二、抓实践育人之根,培养有本领的新青年

(一)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和艰苦奋斗品质的培养

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6]2020年,国家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高校学生劳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改变当前大学生劳动意识差、意志品质若、存在不劳而获思想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把课外劳动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实行学分管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义务劳动、公益劳动、社会服务等,完成学时即可获得学分。通过课外劳动实践课既锻炼了大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同时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了学生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

(二)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培养

学校要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课程与学分管理,明确规定社会实践(含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总学时和学分,要实现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基地化,在引导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提升服务社会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每年坚持按照有计划、有主题、有步骤、有团队的原则,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分赴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三下乡”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组建爱心支教、科技支农工作团队,前往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开展扶贫专项活动,鼓励各年级学生前往各地广泛开展经济社会调研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拓展学习。

(三)加强学生志愿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学校要深化拓展志愿服务活动,配合地方政府开展经济、政治、文化等重要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探寻志愿服务新路径、新领域,加快推进志愿服务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系列化、品牌化发展,协同相关单位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将志愿服务延伸到社会管理层面,扩大了志愿服务的影响。另一方面,学校要重视学生创新创业,鼓励引导学生参与“挑战杯”、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将不同层次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和要求与青年学生专业学习、学风建设、创新实践、兴趣爱好结合起来,营造创新氛围,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要与地方党团组织、社会团体、各类企业密切合作,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教育,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开展就业创业政策解读等,通过一系列就业创业活动提升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意识。

三、循文化育人之道,培育有内涵的新青年

(一)大力推进大学文化制度和学校形象标识建设

以《大学章程》制定为契机,开展大学文化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始终坚持把大学文化作为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动力,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院(部)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从校园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入手,着力把政治思想教育、人文艺术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创新意识教育、实践能力教育贯穿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形成了自身特色。

校名、校徽、校训等形象标识作为学校的无形资产,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全体师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有着重大价值。高校要以学校形象标识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规范了路、楼、湖、亭等校园景观的命名工作,修建人文景观,编撰《校史》,建设校史展览馆,进一步丰富学校文化标识,赋予校园浓厚的文化气息,充分发挥它们在塑造大学精神、培育爱校情感方面的纽带、载体作用。

(二)大力推进师德师风、科学道德和校风学风建设

一是通过定期开展教学名师和师德标兵评选、师德经验交流、师德典型宣传、青年教师岗位培训、教师传帮带等师德建设活动,大力宣传和表彰奖励优秀教师,激励教师自觉遵守师德规范,树立良好职业形象;二是认真开展“三全育人”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三是结合岗位聘任制改革,积极探索典型宣传和警示教育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建立健全自律与他律并重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的激励、监督和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师德考核办法;四是定期开展恪守学术道德、弘扬优良学风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并由纪委、监察处牵头开展巡查工作,加强对学术道德、校风学风的行政督察。

(三)大力推进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设

学校要坚持打造和谐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活动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节、寝室文化节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从时间上推动校园文化活动四季如春,精彩纷呈,从层次上加强学校、学院、班级、社团活动互相铺垫、相得益彰,从内容上促进传统活动与日常活动兼顾,从形式上引导思想教育、文化娱乐、科技创新等各具特色、自成系列。以高雅艺术陶冶性情、修养心灵,鼓励引进国家级精品剧目进校园,以大学生科研立项、校园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辩论赛、读书节等各类精品活动项目传承文化、助力成长,以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增强底蕴,激发活力。

四、借环境育人之功,滋养有活力的新青年

(一)切实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

一是坚持党委是领导核心,校行政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机关职能部门是关键,各学院(部)是重点,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组织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结合,教职工全员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二是培养一大批讲政治、有能力、爱学生的高素质思政专业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一线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专职辅导员队伍工作的双融合。三是学校把人文关怀送到“三困”学生的心坎,学校从大学生资助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上要充分保障人员、经费和场地,为“三困”学生提供最热情、最周到、最便捷、最灵活的全面服务。四是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安全感,建立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工作机制以及较完备的安全设施,积极与地方政府、社会(社区)和家庭的联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二)切实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环境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经初步统计,“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3014亿元,其中,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3999亿元”[7],从国内众多高校的经费决算明细可以看出,当前,各大高校在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通过新建工程实训中心、大学生创业中心、学生体育训练中心提升教学环境,通过修缮宿舍改善生活环境,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物质环境,大学校园里花草林木四季如春、楼宇湖泊交相辉映,充满着育人的活力,为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年关乎国家的未来,培养青年大学生必须坚持思政教育模式,要将理论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打造成一体,通过在工作观念创新、方法改进和效能提升上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有益地尝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思想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