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数字化改革加快推进现代警务体系成熟定型
——关于绍兴公安数字化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23-01-07 22:30俞流江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警务公安变革

俞流江

(绍兴市公安局,浙江 绍兴 31200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近年来,绍兴市公安局(以下简称“绍兴公安”)将改革作为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先行的关键一招,紧扣时代脉搏和绍兴实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现代社会治理大格局、现代警务组织体系、现代警务大引擎、现代警务评价体系、现代警务能力素质保障体系等“五大体系”为突破口,积极构建统一领导、职权清晰,集约高效、智慧灵敏,专业实战、共建共治的现代警务体系,探索走出了一条彰显时代特征、体现实战特点、具有绍兴特色的公安改革之路,有力助推了绍兴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得到了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领导的充分肯定。近三年来,绍兴公安年度工作实绩评估考核保持在全省前三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保持在97%以上。2021年3月24日,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家军到绍兴调研时指出,绍兴公安现代警务模式让人印象非常深刻,体系、能力、队伍建设成效非常明显。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维稳形势呈现新特点,犯罪形态发生新变化,党委政府提出新要求,人民群众有了新期待,公安机关面临的风险挑战愈加复杂多元,推进警务现代化的呼声也更为紧迫强烈。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绍兴公安现代警务体系虽已初具雏形,但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改革调整尚未到位,警务资源、手段、任务等配置还不够科学,警务机制流程仍有堵点,与现代化的标准和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浙江省委审时度势,立足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目标定位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方位,作出了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公安机关破解“卡脖子”难题提供了绝佳契机。可以说,以数字化改革推进现代警务体系成熟定型,正当其时、势在必行。

一、准确识变,深刻认识数字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当前,数字化改革是浙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性举措,是一场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革命。公安机关推进数字化改革,必须准确识变,从目标、方向、理念、思路等方面找准结合点、发力点,以此牵引和撬动公安改革,推动构建现代警务体系,实现警务现代化。

(一)数字化改革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总抓手,也是驱动现代警务体系成熟定型的加速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数字化改革充分体现了系统观念,起到的是“一子落满盘活”“牵一发动全身”的撬动作用、放大效应。公安机关唯有攥紧数字化改革这个总抓手,将其贯穿到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全过程、各方面,才能加速推动现代警务体系走深走实、成熟定型。

(二)数字化改革是推动实现警务现代化的关键路径,也是实现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数字化改革不是对传统的体制机制赋予数字化的形式,而是将新的体制机制建立在数字化的基座之上,对传统理念、制度、体系和手段进行系统性重塑,解决的是根本问题,发挥的是动力作用。公安机关必须抢抓机遇,从基础环节、根本问题上疏堵点、攻难点、治痛点,推动实现警务现代化,实现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数字化改革是主动塑造变革的新载体,也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阵地

(四)数字化改革是提升干部素质能力的必答题,也是竞跑比拼的赛马场

在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显著标识。只有强化数字化理念、深化数字化认知、用好数字化手段,才能认识变革、适应变革、引领变革。特别是在数字变革时代,环境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唯有兵贵神速、立说立行,才能快人一步、先人一招、竞跑领跑。

二、积极应变,牢牢把握数字变革时代的新机遇

袁家军书记指出,数字文明新时代,变革无处不在,前景不可限量。公安机关必须认清方位,既要看到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要增强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永葆前列的使命感投身数字化改革。全面推进公安数字化改革、积极构建绍兴公安现代警务体系,必须积极应变,深刻认识数字变革时代的新挑战,牢牢把握数字变革时代的新机遇。

(一)数字变革时代面临的新挑战

一是公安体制机制与外部环境变化尚不适应。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最大的风险变量,维稳压力与日俱增,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涉网新型犯罪已成为主流犯罪形态,在全部刑事犯罪中的占比已超过50%。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特别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强烈,而公安内部体制机制改革调整仍然滞后,分工过细、资源分散、系统林立、信息壁垒等问题依然存在。面对外部、内部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通过数字化改革来撬动公安机关全领域、深层次、系统性变革。

二是主动变革意识与整体变革大势不相匹配。改革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势必涉及资源的再分配、利益的再分配,特别是数字化改革中数据共享、机制协同、体制贯通的过程,对利益格局造成了更为直接的冲击。少数领导干部担心改革“动了自己的奶酪”,不想改、不愿改、不会改;有的面对“无人区”不敢闯,担心“摸石头过河”走错路;还有的习惯当“甩手掌柜”,没有带头从体制机制上做前瞻性、系统性、穿透性的思考和谋划,搞层层外包,导致改革流于表面和形式。

三是塑造变革能力与现代警务要求还有差距。人的现代化,是整体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证。对标数字化改革新要求,公安机关在素质能力上还有诸多短板。认识上,一些民警包括领导干部没有真正理解数字化改革的内涵与实质,处于不懂、不会的状态;思维上,缺乏以数字化思路、方法、手段破难题、解新题,把难点变亮点、把问题变经验的意识;能力上,人才匮乏,特别是公安核心业务、专业技术领域的专门人才不多,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高精尖人才偏少。

(二)数字变革时代面临的新机遇

一是上级高度重视,政策导向鲜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化发展,明确提出实施数字中国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浙江省委、省政府将数字化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一号工程”;浙江省公安厅、绍兴市委也相继召开数字化改革会议。特别是随着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出台,数字化的跑道进一步明晰,为数字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5.转型(2010年至今):以和美幸福的现代化社会为目标的社会治理创新经验。2010年8月,中央将诸暨列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综合试点单位。诸暨市抓住契机,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从提升社会治理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入手,加强前瞻性规划设计,大力推进基层基础、公共服务、民生福祉等建设,着力构建系统化社会治理组织、人本化社会治理服务、多元化社会矛盾化解、规范化社会公平法治等体系,形成了“环境好、发展好、生活好”的新局面。

二是科技日新月异,引领社会变革。随着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新科技革命不仅催生了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也为解决各类疑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工具、新方法。同时,新科技革命也给公安工作带来了无限可能,原来许多数据上、技术上的堵点难题,都有望破解。公安数字化改革是大势所趋,也必定大有可为。

三是党政关心支持,保障力度空前。这些年,绍兴市委、市政府对公安工作越来越重视,保障力度越来越大,履职环境越来越好。2021年,绍兴市还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及构建现代警务模式等纳入全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这为绍兴公安推进数字化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是队伍昂扬向上,改革氛围浓厚。近年来,绍兴公安队伍状态越来越好,节奏感、精气神、战斗力都在不断提升。2021年,绍兴公安还将数字化改革纳入“一把手”工程,坚持双月召开推进会,搭建书记述职、“揭榜挂帅”、互学晒比、上线发布等平台,进一步将资源向改革领域倾斜,各级领导干部“领”和“导”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警上下“我要变革”的呼声空前高涨。

三、主动求变,聚焦聚力重大警务需求和多跨场景应用

绍兴公安抢抓数字化改革机遇,深入梳理警务需求、场景应用、改革任务“三张清单”,通过流程再造、制度重塑、数字赋能,有力撬动了公安机关全领域、系统性、整体性变革,有效推动了现代警务体系成熟定型,实现了治理由联动向联体、警务由被动向主动、发展由粗放向集约的“三个转变”。2021年,绍兴公安共有18个场景应用列入浙江全省“一本账S1”、16个场景应用列入绍兴全市“一本账S0”,警银协作“安心支付”“阅卷精灵”在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评审中分别获得第1名、第8名的好成绩,“枫桥指数”被写入浙江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工作报告并被评为全国智能化建设智慧警务优秀奖,“越安行”“一照通用”分别获评全省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系统最佳应用,5个项目入选全省公安机关数字化改革典型案例。

(一)坚持问题导向,提升警务效能

将数字化改革作为公安工作提质增效的“船”和“桥”,坚持问题和需求在哪里、就往哪里改革,着力扫除制约警务效能提升的瓶颈障碍和难点、堵点、痛点。

一是攻坚实战难点。聚焦情报收集质效,研发“听风者”开放式情报网,情报网开通至今,已采集信息201万余条。聚焦前后端一体作战,建设智慧指挥平台,推行“滴滴式”处警,实现警力一图展示、扁平化可视化指挥调度。聚焦执法监督管理,推行执法智慧监督管理平台,在全省首创“阅卷精灵”,节省约60%的阅卷时间,并推动卷宗审核从“结案时一次性监督”向“多节点、过程性监督”转变,2021年,全市实现行政诉讼零败诉、行政复议零撤变。

二是疏通民生堵点。依托智慧民意感知系统,对到公安机关办过事、报过案的群众开展实时全量访评,精准分析问题的普遍性规律,靶向提升警务与民意的供需匹配度。针对轻微物损交通事故中的“小事故、大拥堵,小损失、大麻烦”问题,突破交管“12123”APP与各大保险公司系统平台之间的壁垒,建立26家保险公司互信机制和上线事故快处“e点通”平台,为当事人提供定责、定损、理赔“一条龙”服务。针对陌生人社会可信身份认证问题,推出“安心码”协同应用,融合银行“支付码”,覆盖住宿、网吧、散装汽油等20个实名场景应用,为290余万名注册用户提供实时实人实证实名在线扫码核验服务。

三是破解基层痛点。围绕基层民警办案任务重、手段资源少、专业能力弱等问题,建设每案必研、每案必侦、每人必研、每逃必追、有赃必缴“五必”应用平台,整合全市研判打击资源,实现情报线索研判、流转、落地、反馈全流程管控及犯罪态势、前科人员智能感知预警。“五必”应用平台上线运行以来,支撑破案686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615名。围绕基础工作风险隐患广、监管精度低、人员异动多等问题,研发基础管控平台,将重点人、事、物、地风险隐患、异动情况、管理重点实时推送至一线民警,引导民警精准采集、预警、管控,最大限度提升基础工作质效、减轻基层民警负担和压力。围绕社区民警沉不下去、绩效不明显等问题,建立“枫桥指数”数字化评估平台,以6个核心指数、30个二级指数、110个三级指数,动态量化展现每一名社区民警的工作情况,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使社区民警自觉实现从“进社区”到“驻社区”的转变。

(二)突出多跨协同,优化治理生态

将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融入数字化改革,依托多跨场景应用,实现政府主导、政企协作、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集成,推动社会治理由承载压力向释放张力跃升。

一是联治重点问题。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问题,打造“全民反诈”平台,架设党政、公安、运营商、银行、网格员、群众等多端应用,开发宣传防范、技术反制、接警处置、合成打击、“两卡”治理等8大核心场景应用,建立提醒劝阻、挂牌整治等15项机制,有效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广泛发动群众自治,全民反诈微信小程序用户突破100万人,推动实现打防治并举,以防为主、以打为要、以治为基。“全民反诈”平台上线运行以来,精准预警潜在受害人50万余名,拦截损失8207万元。针对行政执法、刑事司法之间有案不移、以罚代刑、降格处理等突出问题,联合绍兴市司法局建设两法衔接信息分析研判“两法通”平台,推动公安、检察、司法及21个行政执法部门数据贯通、机制衔接,并依托平台智能分析研判预警场景,实现“汇聚—研判—移送—监督”监管闭环。“两法通”平台上线运行以来,共研判行政处罚案件3.7万余起,预警“红灯”案件67起、“黄灯”案件819起。

二是联控风险隐患。聚焦道路交通人、车、企、路安全管理,以“两客一危一重”车辆为切入口,打造“越安行”精准管控平台,跨市、县、镇三个层级,公安、交通、商务、综合执法、应急管理等多个部门,企业、驾驶人及车辆安全监管等多业务体系,建立人员源头管控、车辆实时监管、通行精准管理、企业考核监督、嫌疑车辆布控、应急联动处置等场景应用,进一步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实现对道路交通安全源头、过程、结果的“链条式”闭环管理。目前,“越安行”精准管控平台已接入企业3277家、车辆11.1万余台、从业驾驶员1.5万余人。“越安行”精准管控平台上线运行以来,大、中型客货车亡人事故数同比分别下降18.2%、27.3%,工程运输车辆事故亡人数下降55.6%,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警情低于全省升幅8.18个百分点。聚焦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打造防控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一件事”集成改革场景应用,联动党委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乡镇(街道)具体责任部门以及社会和家庭,形成干预在先、救助在前,智控在先、防范在前,巡查在先、处置在前,服务在先、关怀在前的“四先四前”工作体系,扬言打击报复类和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类报警数同比下降35%。

三是联办群众诉求。对群众报警,在浙政钉搭建“枫桥式”协同治理场景应用,贯通110接处警平台和基层治理“四平台”,联合市场监管、卫生健康、人力社保等40多个联动单位和各乡镇(街道),对联动类警情建立精准派单、指尖接单、协同处置、预警推送、监督考核“五位一体”闭环机制,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从源头上防止矛盾纠纷演变升级。平台上线运行以来,重复报警数环比下降23%。对信访诉求,研发“民情智访”应用平台,贯通公安、民政、法院、司法等23个应用系统,面向党政部门、人民群众深化微信、浙里访、浙政钉3个终端应用,依托民情民访、风险感知、处置管控3大核心场景应用,实现信访事项快速办理、闭环处置,重点人、重点事精准画像、精确预警,重大风险提前介入、妥善处置,得到了浙江省公安厅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

(三)聚焦整体智治,变革组织体系

坚持以数字化改革撬动技术理性向制度理性跨越,对警务体制机制进行系统重塑,全力打造变革型组织,进一步构建市县一体、职能科学、事权清晰、运行高效的现代警务组织体系。

一是变革合成作战体系。按照指挥部、参谋部、作战部、服务部的职能定位,依托情报指挥中心,抽调15个警种警力,组建情指行合成作战1个中心,内设侦查、反诈、维稳防控、反恐、网络舆情、督察(民意感知)6个中心。“1+6”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以情报、指挥为主业,实行情指行一体化作战,赋予刑侦、技侦、网侦、数侦、图侦等最优资源、最高权限、最强手段,建立常态、专项、安保三种运行模式,履行应急处置指挥、情报预测预警、合成作战组织、重点管控督导、请求服务支撑等职责,全力服务全局、服务全警、服务基层。“1+6”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上线运行以来,全市累计收集情报线索4.7万余条,产出涉稳类情报产品上报党委政府3564期,跟踪督办化解风险隐患917起,监测跟踪处置敏感信息1.7万余条;主动发起重大案件合成作战1064起,支撑基层、警种作战9.84万余次。

二是变革研判打击体系。依托“五必”应用平台,深入推进刑侦体制改革,构建“三层四级”专业研判打击体系,提升专业研判打击水平。建立市级公安机关侦查(反诈)中心、县(市、区)级公安机关侦查(反诈)中心、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三层”专业研判架构,分别承担情报产品精加工、深加工、初加工职责。建立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县(市、区)公安局(分局)刑侦大队、专业打击队、派出所办案队“四级”专业打击架构。在这“四级”专业打击架构中,刑侦支队负责侦办重特大案件;刑侦大队负责侦办命案、五类案件、涉黑涉恶案件和有组织犯罪案件,牵头发起集群战役,支撑审讯攻坚;全市公安机关组建的16支175人的专业打击队,承担跨区域、系列性、团伙性、职业性犯罪的打击任务;派出所办案队整合刑事、治安打击职能,负责侦办证据基本确凿、对象身份清楚、事实基本查清的简单案件。目前,全市专业研判打处各类刑事案件在全部刑事案件中占比达72.47%。

三是变革基础管控体系。依托基础管控平台,抽调治安、政保、经侦、巡特警、禁毒等警种警力,组建市、县两级基础管控中心,与维稳防控中心并轨,实现实体化运行。基础管控中心扎口矛盾纠纷调解、人口管理、治安防范、要素管控等基层基础工作,实行统一归口、统一研判、统一指令、统一反馈,原则上警种不得向基层下达基础工作任务;同时,运用“枫桥指数”数字化评估平台,对全市派出所和社区民警进行统一考核。目前,全市共配备社区民警796名、辅警4909名,实现“一社区一民警二辅警”“一村一辅警”的要求,社区民警数量增加14.5%,有80%的时间在社区开展工作,对依靠对象、重点人员的熟悉率均达到100%。

四是变革交通管理体系。依托“越安行”精准管控平台,推动各级政府健全道路交通管理综合协调指挥机制,融合“道安办”“治堵办”“铁拳办”“治超办”等机构力量、平台、机制,成立“道交办”并实现实体化、实战化运行,统筹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负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政策制定实施、指导协调、督考追责、调研总结等工作。近两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数同比下降27.27%。

五是变革公安服务体系。依托“枫桥警务—越警管家”平台,整合行政审批、交管、车管、治安、人口、出入境、网安、监管等全警种122项审批职能,组建市、县两级公安网办中心,实行全环节集中办公、全流程闭环管理,负责全市企业和群众网上申请办件的综合管理、考评通报。同时,在全市建立1428个派出所服务窗口、自助服务区、车驾管延伸点、村级代办点等“就近办”点位,拓展服务触角,打造“15分钟办事圈”。目前,全市已实现168个服务事项网上办,办事时限压缩50%以上,月均网办量超35万件,民生高频事项网办率达84.17%。

(四)推进数字赋能,做强智慧引擎

抓住“雪亮工程”建设契机,全面实施智慧警务“双十工程”,推动数据由感知向认知迭代,助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一是做强数据中心。在公安信息网嵌入数据智能引擎,纵向对接浙江省公安厅警务大数据“一朵云”,横向对接绍兴市“城市大脑”,汇聚公安、政务、社会等609类1200亿条数据,建成7大主题库、82类专题库,构建覆盖全警业务标签体系,提升数据运算价值。在视频专网嵌入支持实时并发解析1.8万路人脸图片解析、6000万张每日车辆二次解析、1000路视频结构化的视图智能引擎,满足数据检索、碰撞、展示、共享等需求。目前,全市已提供各类数据服务1.2亿次。

二是升级主干平台。锚定资源最丰富、功能最强大、效益最突出、基层最欢迎的目标,迭代升级情指行合成作战平台,并将情指行合成作战平台作为全市公安机关数字化主干应用平台,按照服务、治理、打击、处突、保障五大领域设立综合板块,有力支撑场景应用。目前,情指行合成作战平台日均使用量超3.7万次。在此基础上,再投入2850万元,进一步提升算法、算力、空间,增设商汤人车识别升级关系、首次入城二次研判、重点人员动态分布、脸号拟合等应用模型,进一步赋能实战。

三是打造智能中台。依托数据、视图“双引擎”算力,研发上线多维智能推送中台,对全量数据开展实时、离线计算,构建跨部门业务算法仓,科学设置预警阈值,支持以App、短信、指令等方式向市公安局各部门警种、县(市、区)公安局(分局)、派出所、民警分级分类智能推送关注信息,实现数据由认知再向输出实战的跃升。智能中台上线运行以来,全市已累计收集警种推送需求63项,完成数据逻辑搭建35项,开发应用项目30项,精准推送指令信息4万余条。

四、深度谋变,不断推动公安数字化改革拓展提升

实践证明,绍兴公安以数字化改革推进现代警务体系成熟定型,方向是正确的、路子是走对的,必须继续以探路者、急先锋、排头兵的姿态,抓紧趁势而上,不断争先进位,取得更大突破。同时,数字化改革是一项艰难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体系化推进、规范化运维、高效化落地,才能在勇闯“无人区”的路上蹄疾步稳。

(一)强化顶层设计是数字化改革的先决条件

必须市县一体、统一路径,将数字化改革纳入全市公安机关“一把手”工程,通过常态深入开展全警宣贯、改革述职、互学晒比等活动,不断凝聚全警共识,确保上下同欲、同频共振。必须瞄准跑道、系统推进,突出需求、问题导向,围绕公安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常态梳理“三张清单”,不断完善“一本账”。必须优化政策、激励保障,搭建“揭榜挂帅”平台,将改革绩效纳入领导干部综合实绩评估,着力构建主动变革、善于变革、引领变革的改革生态。

(二)数字赋能实战是数字化改革的核心任务

必须聚焦战斗力生成新的增长点,推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推动现代警务体系成熟定型。按照资源最丰富、功能最强大、效益最突出、基层最欢迎的目标要求,迭代升级一体化智能化情指行合成作战平台,通过纵横贯通、系统集成、数据汇聚,有力支撑全警实战应用。在此基础上,推动数据流、业务流、管理流“三流融合”,撬动警务流程重造、警务制度重塑、警务体制重构。

(三)融入社会治理是数字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必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牢固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通过数字化改革,推动风险隐患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始终保持敏锐敏感、先知先觉,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推动社会治理由各自为战向联体联治转型,着眼源头防范、溯源治理、多元共治,全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公共安全由事后兜底向齐抓共管迭代,不断健全体制、明确责任、强化监管,进一步压实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

(四)人民群众满意是数字化改革的不懈追求

必须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新需求,从群众的视角切入公安工作,通过智慧民意感知,把评价权交给群众,特别是要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找准其存在的普遍性规律,推动改革破题,将民意转化为警务实践的行动指南,做好“后半篇文章”,做到“群众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真正实现“让民意领跑警务、让改革惠及民生”。

猜你喜欢
警务公安变革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新形势下警务战术指挥
“疫情当下,我们上前”——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的港航公安掠影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探究警务战术的本质、知识生成与运用
以变革迎接新时代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