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研究与实践*——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为例

2023-01-07 22:25张蕾龚小涛张爱琴
福建轻纺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徒导师航空

张蕾,龚小涛,张爱琴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89)

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2014年启动实施的跟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凸显中国高职教育特色,校企联合培养提高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零对接”的制度设计[1]。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要求“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指出,要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鼓励企业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提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2021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中提到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由此可见,全面推进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遵照“工学交替”的思路设计,突出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上在岗培养学徒,发挥人才培养终端——企业的育人主体作用,真正地践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教育理念,引领带动教育界和产业界的深度融合。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要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从利益驱动与权责约束机制等方面探索合作育人机制、双导师教学团队管理机制的建设、沟通合作平台与机制的架构,从多维度质量评价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入手,开展现代学徒制制度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的创新、双导师教学团队的规范与管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重构、教学场地的共建共享等改革与实践,推动校企建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机制。本文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群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进行阐述。

1 商榷构建互惠共赢、协同育人的校企合作机制

当前,在我国相关校企合作法律制度暂未完善条件下,研究制定现代学徒制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建立推动现代学徒制运行的校企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是确保现代学徒制顺利进行的关键。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 校企双育人主体的组织架构建设

推行现代学徒制不能换汤不换药而套用先前以学校培养为主体的订单班培养模式,与订单班显著不同的是,订单班的育人主体仅限于学校和企业,其目的是实现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而现代学徒制则有更为深刻的内涵,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必须联合政府、行业、学校和企业等多方面的力量,真正的实现产业与教育的相融合。政府的政策支持、法律保障、资金投入均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校企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动力,行业协会则能充分发挥其在市场中的指导和监管作用,促进行业人才培养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精准匹配。在此基础上,学校和企业作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实施主体,需要以组织架构的形式明确校企双方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双主体地位,明确校企双方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体责任与义务,特别是要激活企业在育人过程中的主体责任义务。

总之,现代学徒制的顺利推进与高质量发展必须联合政、校、行、企多方主体参与,建立系统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1.2 全过程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装备制造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国家制造产业的发展水平。校企合作形态的创新,合作内容的深化,合作空间的拓展,能够助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满足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凸显高职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与影响力。校企的深度融合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⑴ 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构建现代学徒制班;例如,学校于2021年成立了西安成立航空现代学徒制—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群现代学徒制班(以下简称“成立航空现代学徒制班”)正是基于企业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现状,企业具有强烈的合作愿望,而学校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作为全国首开专业,面临行业的保密性强且与大型国有企业合作壁垒高的困难,亟需与相对较为开放的民营企业构建合作关系,推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⑵ 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企业的主要生产任务,遵循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养成规律,以现有的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校企共同制定“成立航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方案,做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的顶层设计。

⑶ 以工学交替为主要方式,实现校企联合培养。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交替穿插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考虑到地理环境的因素,学校承担学生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企业承担专业拓展课程的教学工作。

⑷ 以考核评价为手段,实现企业与学徒的双向选择。基于企业对于员工的考核标准,结合学校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入第三方考核评价机构,建立学校、企业以及第三方共同参与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果考核评价机制。

⑸ 以合作共赢为宗旨,促进企业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与提升。基于产教融合的理念,以企业生产实际需求,校企共同建设了航空高端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搭建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一举两得解决了企业技术创新与攻关、学校产学研培服等平台的构建,提升了企业和学校在区域的影响力。

1.3 合理的人才培养成本共担机制

现代学徒制是跨界于多个利益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是现代学徒制顺利推行的前提,也是保障现代学徒制人才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成本分担方案为:校企共同设立专项经费,学校承担学生在校培养期间的费用;企业承担学徒在企培养期间的费用以及学徒的劳动报酬,校企共同保障学徒安全与利益。未来,随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推进将会涉及学徒培养、教学团队建设、产教融合平台建设与运营等多方面的成本分担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无法遵循谁受益谁支付的成本分担理论,因此,构建合理的校企合作育人成本分摊机制,形成成本共担、利益均沾的校企命运共同体,是后续需要不断探索和深究的课题。

2 联合实施招生即招工的“学生—学徒”选拔方案

招生招工一体化是现代学徒制的显著特征,目前大多院校采用先招生后招工的模式。校企联合制订招生招工一体化方案,行业、企业人员全程参与招生过程,按照企业用人标准、遵从行业基本用人规范,选拔有意向且能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学徒,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与三方协议,落实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明确三方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的责权关系。

但是,近年来由于疫情的影响,社会经济动能发展不足,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存在着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因而从实际层面上践行招生招工一体化方案显然是不科学的,鉴于以上特殊情况,“成立航空现代学徒制班”招生招工采用如下办法:

在招生简章中明确现代学徒制方向的人才选拔要求与流程、合作单位概况、人才培养模式、就业与薪酬待遇等事宜。学生入校后,校企联合宣传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接受学生预报名且校企共同预选出30名同学。同时组织以企业为主导的综合面试环节,企业根据岗位规范和技术要求,测评学生综合水平并确定学生学徒意向后,进入现代学徒制班学习,学生在第二学年结束后参加企业组织的面试,通过双选确定是否参加第三学年的企业培养,未能入选的学生则与其他学生一起进入到学校第三学年的学习,通过上述柔性招聘方案,一方面解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顾虑,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了弹性的就业选择。

3 共同研制岗位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

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企业承担实验实训环节课程,学校承担理论教学课程的大原则,灵活制定教学方案并形成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经校企共组的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审定后,由校企双方联合实施。学校负责公共基础与专业基础教育,企业负责技术技能的训练,校企共同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与素养的学徒。以服务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为目标,以高职人才培养定位与人才培养标准为指导,特别是考虑校企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地理位置等实施过程具体问题,选取典型工作岗位,剖析具体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校企共同研发双线交织、灵活开放且顺利实施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以“成立航空现代学徒制班”为例,其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的建设基于如下考虑:

⑴ 系统分析了西安成立航空制造有限公司航空发动机典型零部件加工和检验岗位的素质能力要求,校企共同研究合理的柔性化的教学组织模式。遵循学校负责专业基础理论,企业负责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同时考虑到双方实际条件,开展“分阶段培养、多岗位轮训”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⑵ 构建了教学模块匹配生产任务的课岗对接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主要由“基础知识模块+基本技能模块+岗位技能模块”组成,其中基础知识模块主要通过理论课程组成,基本技能模块主要通过学校实训课程组成,岗位技能模块主要通过岗位轮训组成。

⑶ 拟定了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方案,第一年选拔有意向的学生进入到成立航空现代学徒制班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二年主要在学校实训中心开展机械加工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三年前往企业开展岗位轮训。

4 合力打造技精业强潜心育人的双导师教学团队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即“学生—学徒”在学习过程中配备了双导师。教学团队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学徒”的培养质量,以往的毕业生跟踪与回访的结果显示,部分学生正是因为在企业中碰到了好的师傅,在学校中碰到了好的老师,从而改变对于学习以及工作的认知,迎来了学习生涯以及职业发展的春天,而与此相反,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环节,经常会由于企业师傅的问题而选择离职。这足以证实教学团队的师德师风、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对于“学生—学徒”培养的重要性。

要打造技精业强潜心育人的双导师教学团队,首先要完善双导师的管理制度文件,明确双导师教学团队的准入及淘汰条件、双导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双导师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工作职责以及校内教师与企业师傅的薪资待遇等细节问题;其次,以教学任务的分配为突破口,推进双导师分工协作实施学徒培养方案;再者,要遵循“补短板”的培养思路,有差异地设计校企双导师培训方案,依托各类师资培训项目开展校企双导师的培养工作;最后则是搭建现代学徒制“双导师”沟通交流的平台[3]。

通过“校企联合教研室”“技能大师工作室”“产学研融合孵化平台”为校企双方教师合作开展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横纵向课题研究、服务区域民营企业技术革新提供了平台。在以“成立航空现代学徒制班”的运行过程中,校企双方研讨成立保障现代学徒制顺利运行的教学团队,成立以“学院领导+公司副总”为组长的协调小组,保障现代学徒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运行;组建以“专业带头人+校内专家+公司总工程师”为负责人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修订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聘请“校内专业教师+校内思政教师+公司优秀员工”组成德育教育指导教师,构建校企双方各有侧重、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双导师导学”人才培养模式。

5 现代学徒制推进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⑴ 目前,现代学徒制多采用先招生后招工的模式,面向对象主要是高中毕业学生或“三校”生,企业招收的学徒工人还不能直接成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导致生源数量偏少,后续学院将以百万扩招为契机,创新改革招生招工一体化模式。

⑵ 由于校企地理位置的原因,目前现代学徒制的合作模式仍然采用的分阶段培养,后续随着引企入校、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平台的规划建设,可以考虑将企业生产线引入学校,实现课程教学与岗位培训更为紧密的工学交替。

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仅停留在岗位技能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忽视了对于学徒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后续应该根据企业产品更新换代以及技术革新的方向,扩充课程体系中的创新创业类的课程。

总之,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需要高职院校依照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形成的基本框架[4],结合自身与合作企业特色,从推进现代学徒在的五大要点上逐一突破、创新与积累,构建特色鲜明且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的新模式。

猜你喜欢
学徒导师航空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魔术师的学徒
V eraW an g
冯鑫:一个乐视学徒的生死困局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现代学徒式教育教学分析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