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环境传播与生态治理研究

2023-01-06 04:06武怡华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4期
关键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西北地区

摘要:文章探讨新媒体视阈下陕西环境传播与生态治理的互动关系、变化及其环境传播引导规律,通过研究得出,陕西省环境传播机制对本土公众认知方式有一定影响,对社会公众认同具有一定的理论提升与引导作用,对陕西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建设有直接的信息连接作用,对激发全省人民的绿色环保精神和建设家乡热情有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但陕西媒体在关于环境议题传播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单向传播凸显、新媒体语境下对社会公众动员不足、传播手段单一、回应社会关切被动等问题。因此,传播手段应多元、传播内容应接地气、有关环境议题的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应加强。

关键词:环境传播;生态治理;陕西;生态文明建设;西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4-0133-03

近年来,随着陕西省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备受省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党的十八大以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战略、新要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

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擘画,更是为全面推进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在此背景下,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更高,陕西省相关部门亦更加重视战略思想转变,积极探索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陕西生态空间治理模板。基于此,本文的关切点在于:陕西环境传播与生态治理的现实实践逻辑是什么?如何能够进一步提升环境传播效力、改善环境传播效果?

环境传播学作为一个多学科交融的新兴领域,与环境科学、传播学、生态学、社会学等都有所关联。我国环境传播研究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环境传播的研究内容不断呈现出丰富、深入的趋势,视野越发开阔,理论发展异彩纷呈、各具特色;二是环境传播向多学科发展,诸如跨文化传播、民族志、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等[1]。刘涛、刘向阳、郇庆治、萨其尔、郭小平、王莉丽等人开拓环境传播学领域,如刘涛的《环境传播的九大研究领域(1938—2007):话语、权力与政治的解读视角》、曹顺仙的《中国传统环境政治研究》、郇庆治的《环境政治学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等都开阔了学术视野,也增强了环境传播学科的多样性。

但从总体上来看,关于环境传播的研究还处于总结国外理论的初级阶段,郭小平、刘涛、贾广惠等人均为此作出过显著贡献。整体而言,此前研究更偏向于对某些区域典型案例的个案研究,如对厦门、云南、杭州的偶发性研究,缺乏对地方系统、深入的多元探讨。

事实上,目前关于环境传播的研究虽然成果颇丰,但在其定义这一逻辑命题层面上,众多国内外学者说法不一,截止到目前仍未形成广泛、统一的共识。综合来看,对于环境传播的定义,学者主要从以下两个维度加以阐释。一是将环境传播置于整体社会这一大背景之下,考察环境传播与社会风险的关系。刘涛、贾广惠分别从话语修辞、风险社会的角度对其在政治生活中产生的影响加以分析[2],但两位学者均未对环境传播这一定义进行正面注释。二是将环境传播的定义建立在环境信息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的文本呈现这一载体基础上,将环境传播视为环境新闻进行解释[3]。中国环境报社前社长许正隆,学者程少华、林涵、童兵等人分别对环境新闻这一概念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定义,他们普遍认为,所谓环境新闻,就是不同机构和组织通过新闻媒介这一渠道对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环境议题进行的各种信息的传递。

在笔者看来,以上关于环境传播的定义均有偏颇与狭隘之处。基于此,笔者认为,所谓环境传播,即是不同的组织与群体通过对环境议题的组织与传播,使社会不同阶层的公众形成生态保护、和谐构建绿色公共领域的一致意见,并从不同角度促使政策实施、公民集体参与的流向性过程。

(一)陕西媒体环境新闻报道分析

笔者通过对陕西日报就环境议题的报道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梳理得出以下结论。

1.报道形式分析

陕西日报做环境报道时,会将其置于专版之中,尤其是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均会通过头条或要闻版面予以凸显、醒目化处理。近年来版面设置变化不大,且一直有生态栏目专版,大多环境新闻均在此版报道。由此可见,生态版面的设置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体现了传统媒体对此议题的重视程度。

2.新闻体裁以通讯居多

更注重对新近发生的环境事件和现象进行解释、说明、还原,而非简单的事实播报。具体到新闻体裁来看,此类报道体裁隶属于通讯这一大类,其中以事件、工作通讯最多,以1000字以上的篇幅居多。

在此类报道中,侧重对中央政策以及陕西省关于环保方面的具体举措进行挖掘,通过深度报道的形式、多元丰富的角度,对新闻的解读更加立体。从某个具体的实例出发,对某个区域在环境治理方面的经验、模式加以整体描绘,运用特写、侧记等报道形式向社会公众介绍陕西省的环境风貌,还原和报道陕西各地在生态治理与结构转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3.呈现方式:文字为主、图片为辅

陕西日报作为传统纸媒,环境新闻报道均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文字承担介绍经验、风貌及成就的重要职责,图片则为内容服务,通过风光、细节特写来辅助其报道内容。

在文字方面,大多采用“华尔街”式报道结构,先从细节入手,引入报道人物,接着引入报道核心主题,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和采访,完成有关环境新闻报道的叙述逻辑。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政策、举措等“硬”信息,均会作不同程度的淡化和弱处理,更多是通过新闻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两个方面)进行补充说明,这样的呈现方式不会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到生硬和沉闷。

在图片呈现方面,陕西日报关于环境报道的配图多为现场新闻环境,如环境治理前后的风貌对比呈现,而领导的发言照片很少,这样的处理方式会使受众更容易接受。

4.报道议题设置:环境整治为主

关于环境新闻的报道议题可分为问题曝光、环保督导、环境整治及具体措施四个方面。陕西日报对以上报道主题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体现了媒体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从主题配比来看,更侧重陕西在环境整治方面的作为及改善现状的报道,通过不同个案的深入报道,对陕西不同区域在环境整治方面的行动力和措施成效进行集中展现。

5.报道倾向:正面引导为主

报道倾向方面,以正面报道为主,即对有关环境保护、企业结构转型、宣传环保理念、绿色公共领域建构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展现,对转型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地区和组织路径基本持正面、积极的态度,虽在报道正文中无激烈的言辞及明显的感情倾向,但通过不同的话语修辞设置,能使社会公众感受到作为主流媒体在宣传、舆论引导方面的理性、克制规范的成熟态度。

陕西日报作为陕西省形象输出的重要渠道之一,承担着促和谐、维稳定的重要职责,其在报道过程中,关于负面新闻的报道处理更为谨慎、柔化,内容涉及诸如“铁腕治污”“蓝天保卫战”“排污行为”“绿色发展”等方面时,报道言辞均以正面态势分布,这体现了作为党报的陕西日报在重大环境新闻报道时浓厚的人情味。

除以上五点外,笔者还对消息来源和报道关涉主体两个方面予以相应关注。研究发现,陕西日报的消息来源以中央及陕西省的政策引领居多,其环境报道的消息大多来自陕西省政府和环保部门;在关涉主体方面,报道对象更多是政府、企业,而涉及公众部分较少。

(二)陕西公众对陕西环境传播与生态治理的认知分析

笔者运用半结构访谈法,对环保组织成员、普通社会公众等不同社会群体的50名人员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再逐一分析访谈内容,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超六成受访者对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比较关心,对生态环境有一定了解,但并不全面。其中,高学历人群对政策的理解度更高。但他们普遍反映,对政府在环境传播过程中所做的具体工作“不太清楚”。

第二,在节约能源方面,50名受访者均表示自己有节约能源的日常习惯,自己对于环保的践行度较高,认为自己“知行合一”。

第三,在绿色消费行为方面,受访者表示高度认可绿色消费理念,但受质量及价格等方面的因素所限,践行程度较低。

第四,在垃圾分类意识方面,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自身因垃圾分类知识比较匮乏,所以执行度不高。

第五,在减少污染方面,社会民众普遍践行度较高,但城市、乡镇还存在个体差异。

第六,在保护自然生态方面,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表示不会购买与食用野生动植物和其他制品。相较而言,此条是众多条目里受访者践行度最高的行为体现。

第七,在参与环保实践及参与监督举报方面,不到三成的受访者表示曾向政府建言献策并参与过政府组织的监督管理过程。

第八,在有关评价陕西生态治理能力如何这一问题时,超过七成受访者表示支持和认可陕西目前的生态治理方式,同时表示,在与市民互动方面可进一步加强。

(一)陕西环境传播与生态治理话语机制创新

第一,坚持理性主义话语,在报道话语修辞、话语主题、话语框架、话语倾向等方面保持客观、中性的话语方式,在对个案进行报道时,应以政策为引领,通过专题策划、新闻载体选择、话语呈现等手段,努力构建陕西在环境传播中的理性、积极的良好形象;

第二,在民间话语形成及舆论引导方面,陕西在环境传播过程中应持大方向鼓励、引导,小范围规避及预防的方针,在对环境议题进行组织引导时,应注重对民间理性话语的筛选,对出现的不文明话语表达,可通过非常规手段进行规避和预防。

(二)陕西环境传播与生态治理实践创新

1.在传播来源方面

陕西应充分考虑所在区域的不同群体的消息源头,及时、敏锐地捕捉信息,合理筛选信源,特别是对关于环境议题的旧有问题进行整理与汇总,最终呈交相关政府决策部门,从而形成一系列的合理对策及传播措施。

2.在傳播过程方面

应形成政府主导、多媒体渠道广泛参与、不同环保组织有序响应、促成社会公众普遍认知与行动这一闭合效应。不同政府部门应加强沟通,确保环境信息不缺失、关键决策不矛盾、彼此传播职责不重叠,在这一主导要领之下,针对不同环境议题选题,联合不同的传统媒体、新媒体及其他信息发布平台,多部门、多媒体联合出动传播,形成高效、统一的传播机制。

3.在传播手段方面

应更加注重新媒体手段的使用。当前陕西对新媒体的使用并不充分,与受众互动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因此,在以后环境传播的进程中,应考虑到新媒体影像传播、释放民意这一民众诉求。

4.在传播平台建设方面

应加强相关基础建设。如对于捐赠平台的建设与完善、陕西省生态环保厅官方网站与其他众多省级传统媒体及新媒体信息输送平台的完善、相应APP关于生态栏目的加设等等,都需要进一步优化与重组,最终打造一个类似中央厨房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5.在关于环境议题的传播过程中

陕西政府应在现有新闻发言人队伍基础上,从更广泛的范围遴选社会认可度较高、社会形象良好、社会地位较高的精英人士,根据环境议题的设置与传播,在不同环保传播阶段通过权威人士的发言,应用多元传播手段,从而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彰显更强大的传播影响力。

6.在社会联动方面

陕西在环境传播过程中,应注重与环保组织、社会民众的广泛联系,倾听不同利益方的声音,考虑到个体及群体差异,形成集中、统一的环保意见,进一步提升生态治理能力。

陕西生态治理能力的提升、政府环保形象的构建,其环境管理绩效是关键。针对近年来陕西大众非常关注的空气污染、节约能源、水污染等热门议题,陕西政府除了进行日常污染指数信息发布外,还必须拿出亮眼的环保成绩,只有这样,其形象的塑造过程才更具说服力。

其次,环境管理主体应更加丰富、多元。除了政府作为主要参与主体之外,其他非政府性组织的力量与声音同样不可忽视。截至目前,虽然关于环保的措施及规定众多,但在环境管理主体上,政府层面仍然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笔者认为,只有将这些非政府群体组织起来,将他们的环保热情及问责意识激发出来,使他们对政府高度信任,形成良性信任机制,才能在主导环境议题的过程中,最大限度改善现有的环境状况。

最后,陕西需要持之以恒建立价值信任。在笔者看来,普通个体难以凭借个人力量解决环境问题,必须通过政府层面加以实施和解决。陕西在环境传播与生态治理过程中,应建立和加强价值信任感,通过制度建设、信息透明化等措施,促成社会公众对其的完全信赖。同时,加快生态平台建设的步伐、完善反馈机制,仍然需要不懈努力。

在当代风险社会语境下,陕西在环境传播与生态治理这一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环境群体事件中出现的对抗性、情感性力量的作用与影响,作为主导者的陕西各级政府,在治理进程中也需要考虑到这一点,不可采取一刀切的武断方式,应在话语构建层面采取更柔和的方式予以协商。当然,对于该项议题、对于其他地区更系统、更深入的研究,还有待更多研究者加入。

参考文献:

[1] 戴佳,曾繁旭.环境传播:议题、风险与行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3-10.

[2] 刘涛.环境传播:话语、修辞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20.

[3] 郭小平.环境传播:话语变迁、风险议题建构与路径选择[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2-18.

作者简介 武怡华,博士在读,研究方向:媒介与社会变迁、环境传播。

猜你喜欢
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西北地区
近60年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变化分析与思考
三集一体机在西北地区适用性分析
发展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日能源与环境合作社会发展与法律多元
论周秦生态伦理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文化产业生态治理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西北地区首届课博会在宝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