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伟
摘 要: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我国农村在各方面的发展都落后于城市。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农村老年教育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如在政策、法律和资金上没能得到太多支持,还面临教学设施缺乏、教学内容单调、教师队伍薄弱等现实困境。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路径,即推进政策法律制定,做好监督;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利用现有场所设施,重视数字资源;拓展全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打造优秀教师队伍,鼓励志愿活动,希望对推进农村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农村老年教育;供给困境;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34-0043-03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6 402万,占人口总数的18.70%,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9 064万,占13.5%。根据相关的统计预测,到2025年我国的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3亿,到2033年会突破4亿大关,2053年,我国的老年人口总数将会冲到4.87亿的历史峰值。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老年人口的比重日渐增大,老龄化趋势日益走高,而且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的老龄化程度一直高于城镇地区,预计到2033年将会达到13.4%的历史最大差值。农村在巨大的老龄化压力下,面临的老年教育问题也是十分突出。
1982年,我国进行了干部制度改革,废除了原来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在全国实行干部离退休制度,即到了规定年龄,所有干部必须强制退休。这样一来,许多老干部纷纷从原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他们从原来的大忙人一下变得清闲,角色突然之间的转变,让许多老干部感到无所适从,在新角色的适应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因此,如何安排和规划老干部退休之后的晚年生活,使他们感到被关心与重视,从而缓解社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便成了当务之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老年教育应运而生。
我国的老年教育起初服务对象是离退休老干部,这一特定指向就意味着它将不会是一种普惠性的老年福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老年教育的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服务质量越来越高,受众也越来越广。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的老年教育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离退休老干部多居住在城市,再加上我国向来有之的城乡二元差异,自然而然老年教育在城市的发展就非常迅速,各方面工作都推进得较好。作为对比,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就不那么如人所愿。我国第一所城市老年大学早于1983年就在山东济南成立了,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近些年才开办了第一所村级的老年大学,可见农村的老年教育的发展是多么滞后。而且学界对于农村老年教育的研究也相对不多,理论上,学者对农村老年教育的内涵(常美玲、楼世洲,2008;叶忠海,2013)、性质(孔凡俊,2010)、属性(金璐,2008;杨守吉,2011)、理念(李双玲,2011)和意义(宋瑛璐,2016;曹海涛,2016)进行了探索。供需上,因农村老年教育政策保障缺失,发展定位不清晰(国卉男等,2019),重视程度不高(闫怀品,2017),教育资源供给不匹配等(马齐鹏等,2015;宋瑛璐,2016),我国农村老年教育群体参与率低、教学内容单一(孙立新等,2014;董勇,2019)、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困境不断显现(刘明永,2013;卢林,2020)。发展策略上,克服农村老年人参与教育的认知障碍,增加老年教育的财政与资源投入(姜伯成等,2019),豐富教学内容(刘洪林,2015),运用互联网技术(张维华,2008),将城市教育资源延伸至农村(张晓报等,2015),健全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杨庆芳、邬沧萍,2014),动员社会其他资源(张晓报等,2019),形成合理有效的农村老年教育体系(易东生等,2014)。
二、农村老年教育供给的困境
(一)政策法律滞后,执行不畅
从1983年我国正规老年教育的诞生与兴起,国家陆续出台了诸多关于老年教育的政策规划或指导意见,但其内容多集中在目标、建议、施行原则等宏观指导层面,对具体细则,如由谁执行、怎样执行、由谁监督、怎样评估等微观操作层面提及甚少,并且对有些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并未做出明确规定。在国家层面,针对老年教育的专项立法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只有各类政策对老年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在地方上,陆续出现了许多与老年教育相关的法规条例,但这些法规条例也只是指导性的,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老年教育法律的缺失,让老年教育在具体的施行过程中缺少了保障与支持,没有了法律的护航,老年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就很难解决,老年教育的评估与监督也就更无从谈起。
(二)经费投入不足,推进缓慢
在我国,教育事业一直是我国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领域,政府每年对教育的投入所占GDP的比重也在逐年提升,但这些资金基本上都投入到大中小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对成人教育的投入比例较低,对于投资回报难以度量甚至无回报的老年教育,政府投入就更少了,再加上对经费使用情况监督不力,从而导致了经费在各区域划拨的不均,能够用于农村老年教育的专项经费也就屈指可数了。另外,在我国有许多闲置的社会资本,由于缺乏政策和法律的保障,他们对进入老年教育领域一直持观望态度,普遍认为老年教育投资周期长,投资回报难以量化和评估,投资将不会有太多收益甚至出现极大的沉没成本。
(三)教学设施缺乏
目前,我国开展老年教育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开放大学、老年大学或广播电视大学等,这些教学机构基本上都建在城镇地区,农村老年人独自或结伴去城镇里的教育机构学习,交通安全若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出行风险便会大幅提升。在有教学场所的农村地区,其办学条件也是差强人意,有的只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屋子和几件简单的教学器具,座椅不多,有时还需老人自带,取暖驱热设备甚是简陋或根本就没有。有些农村地区实在没有可用的教学场所,露天教学也就成了常态,一旦遇到各种极端天气,教学活动只能终止。另外,虽然当今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许多农村老年教育机构根本无力购买昂贵的数字设备,教育者也不能很好地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为老年人准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学课程。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优势没能为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老年人不能享受到其带来的诸多福利,老年人仍然是“数字弱势群体”。
(四)教学内容单调
教学内容是老年教育的核心部分,教育内容的质量直接关系着老年人的直接利益,同时也决定着老年教育的成效及其未来发展。目前,我国农村老年教育能够提供的大多是娱乐、休闲和保健为主的教学和活动,这些内容多以精神愉悦、身心健康为宗旨。休闲娱乐类活动主要有唱戏、乐器演奏、书法等,由于演出者能力的局限性,戏曲表演往往以几段戏曲为主,时间久了,老年人也就听腻了;乐器演奏多是二胡、唢呐等传统乐器,学习起来对老年人的体力与精神都是极大的考验,这也让许多老年人望而却步;现在许多农村老年人多是文盲或半文盲,许多人一辈子都没动过几次笔,现在让他们进行书法练习,可以说难度还是很大的。对保健知识的讲解也多指向于一些常见慢性病,所涉及的也多是疾病早期的预防,针对个体差异或更专业化的知识,宣讲员往往也是爱莫能助。农村老年教育内容千篇一律与农村老人差异大、需求繁是格格不入的。
(五)教师队伍薄弱
通常情况下,教学质量的优劣往往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低,教师的资质对老年教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由于现在农村老年教育还没有得到核心领导层的足够重视,没有很好的顶层设计,老年教育也就缺乏专项资金的支持,因此,许多年轻的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都不愿投身到没有稳定收入、缺少福利保障的老年教育工作中来,这对老年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农村老年教育机构现有的从教人员多是处于半退休状态或已退休的教育工作者,这些教育工作者的知识体系已经固化,所传授的知识能否满足老年人应付生活的需求,存在着极大的未知;还有这些教育工作者曾经面对的是青年学生,现在面对的是老年人,二者之间存在着太大的差异,他们曾经的教学模式、讲课风格能否适用于如今的境况,也心存质让人质疑。另外,由于老年教育需大于求,有时超负荷的工作量对教师的身心都是极大的挑战。
三、解决农村老年教育问题的路径选择
(一)推进政策法律制定,做好监督工作
在制定政策时,务必确保深入调研、正确研判、精准规划,避免讲一些大而不实的空话、套话,要保证政策的可执行性、可操作性,注意对重点问题和细节的关注;政策还得做好延续性,根据现实情况的发展环环相扣,保证政策的衔接有序,避免出了上文再无下文的情况。政策有没有执行,执行的效果如何,这些问题需要评估与监督工作的跟进,针对做得好的要做好宣传与奖励;对敷衍了事、不作为的,要抓住责任主体,实施问责。在立法层面上,《老年教育法》在我国立法体系中属于“单行法律”,在制定过程中不能违背宪法、教育法等上位法的规定。由于老年群体和老年教育的特殊性,在立法过程中,对于法律总则和分则都要认真研究,仔细揣摩,听取多方意见,务必确保慎之又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因此,中央政府有必要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立法自主权,鼓励其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在《宪法》《教育法》的要求下制定针对性强和行之有效的地方法律条例。中央与地方齐头并进,更加有利于我国老年教育法律体系的形成。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吸引社会资本
资金短缺是限制老年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没有资金支持,各方面的工作都很难展开。目前,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已经非常严重,老年教育应该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要调整教育领域各阶段教育的投入比例,把更多的资金投入老年教育领域,尤其要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老年教育,让许多未开启老年教育的农村地区得到实实在在的帮扶。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各级政府必须加强监督,让本就不充足的专项资金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杜绝乱用、挪用行为,一旦发现违法行为,一定要严惩不贷。资本的能量是巨大的,在我国已有一定的资本进入了养老服务领域,但还没有社会资本涉足老年教育领域。现阶段,政府可出台一些指导意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老年教育领域。形成政府主导、多主体办学的模式。政府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放权让企业自己探索老年教育的发展道路,优化发展格局,为老年教育事业推进提供更多可能。
(三)利用现有场所设施,重视数字资源
教学场所是开展老年教育的基础和依托,解决农村教学机构不足或简陋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在许多农村地区,村委会的办公场所建设得颇具规模,各类设施也较齐全,但使用率并不是很高,可以考虑在村委会的办公场所闲置时利用其来开展老年教育工作。另外,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源流失现象非常普遍,许多中小学已经被裁撤,重新合并办校。这样许多原有校舍便空置出来,利用这些校区开展老年教育事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互联网能够为农村老人打开一扇通往外部瑰丽世界的窗户,农村老年教育机构要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购买一些多媒体设备或远程教育设备,为老年人提供一些互联网和数字产品服务,如制作一些有意义的视频,加上方言的讲解,让老人更好地接受,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摆脱“数字弱势群体”的身份。
(四)拓展全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是教育工作的真正的灵魂,多样的教学内容能让老年人拥有切实的获得感与满足感。拓展教学内容,就必须基于农村老人现状,关注老人真正所需,以需定给。现阶段,我国农村老人更多需要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和代际沟通能力。在我国农村,许多老人因为交际少、又无子女陪伴,还有部分人受丧偶的影响,精神状态不佳,心理状况很差,自杀往往会成为他们的最终选择。针对这一现象,老年教育工作者要多与老年人聊天,多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关怀,为他们开展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能够自我疏解,自我教育,驱散内心的阴霾,积极生活。在广大的农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多将孩子留给父母照顾。现在的孩子思維活跃,学习能力强,又善于表达,许多时候,老人与孩子的谈话不在一个频道上,彼此不能理解,常出现矛盾与冲突,老人都不知如何与他们交流。此时,老年教育应多帮助老人去了解孩子,教给老人如何与孩子交流,更好地帮助老人照顾孩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在教学模式上,应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员听的惯例,让更多的老年人参与课堂,因为许多老人往往具有成功经验,在某个领域颇有心得,让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探讨,充分调动老人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愉悦中进步。
(五)打造优秀教师队伍,鼓励志愿活动
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推动农村老年教育取得发展并行稳致远的重要力量。老年教育有着自身的特征和规律,同时老年人的个体情况也极具差异性,这就要求老年教育工作者拥有丰富而扎实的知识储备,特别老年教育学、老年医学以及老年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更要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处理特殊情况的能力。各高校有着丰富的人才储备,高校要积极开设老年教育专业,培养老年教育人才,国家也要制定教师职业标准,促进老年教育的规范发展。国家同时也要为老年教育工作者提供待遇和编制的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深耕于老年教育事业、奉献于老年教育事业,推进老年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政府应做好政策引导工作,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员参与到老年教育工作中来,挑选一批真正熱心于老年教育工作的志愿者,组建一支高效率、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让他们各尽其职、各展所长,真心实意地服务于老人,让老人切实体会到温暖。政府应积极引导舆论,宣扬这种“爱老、敬老、助老”的社会公益活动,使之蔚然成风。
参考文献:
[1] 吴少伟.探索我国农村养老的新起点[N].社会科学报,2018-04-19(002).
[2] 于蕾.我国老年教育政策执行阻滞问题研[J].成人教育,2020,(12):39-43.
[3] 黄欣,杨婷.解构与重建:老年教育立法问题探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0,(17):23-27.
[4] 石晋阳.老年人的数字融入困境与媒介教育出路——基于数字鸿沟的视角[J].青年记者,2020,(25):14-15.
[5] 吴遵民,邓璐,黄家乐.从“老化”到“优化”——新时代老年教育的新思考与新路径[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4):3-8.
[6] 朱政.日韩老年教育发展经验及其启示[J].成人教育,2020,(3):88-93.
[7] 国卉男,游赛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教育的困境与突破[J].职教论坛,2019,(12):91-98.
[8] 张静.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健康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23).
[9] 卢林.困境与突破:开放大学实施农村老年教育的策略研究[J].成人教育,2020,(2):43-46.
[10] 高秋,萍韩振,燕曹永.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视域下的老年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成人教育,2020,(8):29-34.
[11] 马丽华.我国老年教育转型发展:理论重构与策略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20,(17):28-35.
[12] 王中华,王娟,贾颖.我国老年教育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现代教育管理,2020,(12):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