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碳”政策背景下的城市园林建设研究

2023-01-06 23:38林欣玮吴小刚
安徽林业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双碳城市园林风景园林

林欣玮,吴小刚*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2)

“双碳”是“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缩合称,碳达峰指碳排放量达峰,碳中和即为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碳汇作用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近年来,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形势呈稳中求进的优良态势,但部分地区能源消耗量过大、温室气体排放量不达标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为积极应对各类环境问题,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在“双碳”政策实施的初级阶段,各地区绿色转型的任务需要契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并汇聚多方的力量。城市风景园林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园林树种集中性并提供绿色植物生存、生长条件的载体功能,促进园林植物发挥自身调节生态的重要功能,发挥碳汇载体的功能,构造更为良好的生态环境[1]。

1 “双碳”目标下城市风景园林建设新要求

城市占陆地面积的比重微乎其微,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却占地球总排放的七成。在我国绿色转型的战略目标引导下,城市应当明确自身作为资源消耗主体的定位,并将节能减排作为未来的重点工作之一。实现节能减排的根本方法无非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与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两种基本思路,不论哪种方法,都要求城市要系统地进行植树造林,确保城市园林碳汇载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努力在城市中打造碳汇森林,为构建“双碳”城市、实现地区产业绿色转型持续发力。

1.1 保障生态环境,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我国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国内外的双重挑战。一是国内现存的部分要素仍然在阻碍煤炭和电力的供应;二是国际市场的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这些因素要求“双碳”政策的实施在一定时期内必须平衡好传统能源生产与日常消费的关系。在稳定能源供应与消耗的同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既是现阶段实现“双碳”目标的首要任务,也是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

1.2 发挥碳汇作用,助力绿色转型

风景园林不仅是展现城市风貌的要素之一,更是体现一个城市生态工程建设成果的载体。园林绿化有利于提高、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环境,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构造绿色植被,在城市内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体系,再发挥碳汇作用调节气候,保护生态平衡,减缓城市碳排放的压力,从而助力地区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

1.3 聚焦碳汇作用,促进城市发展

风景园林设计需要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实现功能与效果的统一,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据统计,全国超90%的碳排放量来自城市。为适配我国“双碳”政策实施的实际情况,维持传统能源的稳定供应及使用,当前城市园林工程建设在满足基本的居民需求与审美功能以外,应当聚焦园林植物的碳汇作用,将侧重点放到发挥生态效益、保护生物多样性、小范围改善城市气候情况等功能上,保障城市经济发展逐步实现绿色转型,助力“双碳”政策实施。

2 当前城市园林发挥碳汇作用面临的阻碍

2.1 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充分

城市园林建设应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基于地域环境特色进行设计;杜绝建设项目中脱离原有的场地优势过度进行地形改造面积选择人工改造草坪或额外种植大量非原生植物等情况,避免出现强行改变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等现象[2]。城市园林过度景观化、过度人工改造不仅破坏原本的生态环境、浪费资源,而且导致施工土方使用量增加、机械作业量加大,增加了额外的碳排放,与利用城市园林植物碳汇作用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理念背道而驰。

2.2 栽种植物的选择不恰当

作为与“双碳”目标息息相关的城市园林行业,需要充分利用低碳的营建方法进行园林建设。城市园林中的绿色植物是重要的碳汇载体,对增加碳吸收、降低碳排放有着关键作用。在城市园林建设以观赏性为主的设计理念逐步流行起来之后,园林的生态功能愈加被忽视,满足居民审美的需求成为了园林中植物选择的首要条件。这就导致城市园林在植物的选择上放弃遵循地域原则,甚至忽视植物生长所需的空间、土壤等条件,盲目增加种植面积,不考虑植物间的合理组合,所种植的植物不仅无法充分发挥碳汇作用,还会因为竞争而导致植物死亡[3]。长此以往,园林植物的频繁更替将导致原本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损害,最终影响城市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3 与城市实际情况不匹配

做好城市园林的建设工作,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勘察调研,清楚地方的客观条件和人文历史。不同城市在自然资源、发展需求以及建设水平等方面均存在差异,采取正确的理论指导,构造符合当地生态发展要求、满足城市与居民实际需要的风景园林是发展方向[3]。当前城市园林设计仍缺乏针对性,大多数以陈旧的思想,习惯性地模仿、参考已有的设计,普遍存在设计与城市实际情况不协调、甚至脱离城市客观需要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该地区小范围的气候受到影响、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坏。

3 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碳汇载体作用

3.1 利用原有的资源条件

想要通过建设城市园林进一步实现减少碳排放、加强碳吸收的目标,需要紧密结合实际,遵循自然优先的原则,创造出性价比高、破坏性弱、功能性强的绿地景观[3]。在保障原有生态坏境不会受到过度开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原有的林地、草坪、湿地等自然资源;同时,注重乡土植物和材料的应用,将城市园林建设向本土化发展,彰显地域特色、构建生物生存所需的环境,促使植物充分发挥碳汇作用[4]。华南地区首个碳中和主题园在广州越秀公园正式开园。该园由越秀公园旧垃圾场和部分低效利用建筑进行改造而成,传递了市场化机制助力节能减碳的先进理念。

3.2 延续原生的生态环境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能量,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且造林可显著增加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碳的数量、提高质量。可见植物在改善、调节自然生态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目前发挥碳汇作用、实现固碳减排的主体。城市园林具有集中绿色空间、汇聚植物加强碳汇功能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碳吸收[1]。借鉴、模拟自然环境,在设计中保留原生态环境,延续原本的自然群落结构和层次,充分利用城市园林的空间,合理地丰富植物层次,搭配植物种类,有利于在城市园林建设期间维持原本的碳汇作用水平,有望通过后期的条件改善提升碳汇作用。

3.3 降低额外的废气排放

当前的风景园林建设以及相关生产过程,是以机械化生产、现代化技术养护手段为主,复杂的生产、制造环节必然会造成过量的能源消耗。从源头解决能源消耗问题,降低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使用率,尽可能地选择低能耗、可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5]。在城市园林建设中想要完全避免碳排放几乎不可能,但对各环节进行测定、把控,是能够大幅减少碳排放量的。对废弃材料的创造性再利用、对加工材料进行改造再利用等方法,实现各环节所产生的废弃物再循环利用,有利于降低废气排放[6]。

3.4 平衡全局的协调发展

在城市园林建设的设计方案制定前,对目标地区所处的预期发展、地理位置、人文历史、风俗民情等信息进行系统、充分地了解,保障要素的统合并进,是城市园林景观能否发挥生态功能的关键要素之一[7]。贴合城市发展中“双碳”阶段性目标的设计方案,不可单一地追求绿色转型,或以“双碳”目标为唯一的方案制定依据,应当从多个角度出发,综合考量园林建设与各要素之间的统合,达到城市园林建设与地区的整体发展高度契合。

3.5 摒弃陈旧的设计理念

摒弃城市园林建设仅仅只有美化、装饰城市的作用这一错误理念,将侧重点转移至城市园林维系生态环境、保护环境资源功能上。运用新的指导理论及学科知识,将绿色转型这一任务目标融入到城市园林设计的顶层逻辑中,从而保障城市绿化和环境改造的顺利进行,发挥风景园林应有的生态调节功能[6]。

在“双碳”背景下逐步实现绿色转型已成为当下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追求,城市园林建设的理念与侧重点应当适应当前发展需求,及时做出相应的改变,把园林的功能性摆在设计的首位。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聚焦构建碳汇城市园林这一理念,注重应用生态理念,加强保护原生生态,充分使用区域资源,科学配置园林要素,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碳汇载体的功能,缓解城市碳排放压力,助力区域发展的绿色转型并逐步实现“双碳”目标。

猜你喜欢
双碳城市园林风景园林
建党精神引领“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发展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乡土植物在工业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地域文化元素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探讨城市园林养护中数字化管理的有效实施途径
城市园林设计与施工管理体系的构建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