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在水上加油站的应用

2023-01-06 14:49李艳庆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22年3期
关键词:双重加油站排查

李艳庆

〔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9〕

2021年6月10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为双重预防机制)正式写入新版《安全生产法》,这一重要举措为全面促进企业建立双重预防机制提供了法律保障。本文以某水上加油站为例,系统介绍双重预防机制的应用实践,为其他单位建立双重预防机制提供参考。

1 双重预防机制的构建

水上加油站毗邻或位于江、河、湖中,主要从事水上船舶燃料供应业务,具有频繁涉水作业的特征。在其运营过程中,由于相关人员操作不当、输油软管破损、天气状况、设备设施故障等因素影响,一旦发生泄漏、溢油事件,将产生火灾爆炸、人员中毒、环境污染等。因此,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对于保障水上加油站运营安全、遏制各类事故事件起到关键作用。但是,目前在水上加油站方面还没有具体的执行标准,不同人员也有着不同的理解,接受检查时总会被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风险隐患“想不到、看不到、管不到”的问题始终未能有效解决。

1.1 建立制度规范

公司制定并发布《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管理细则》和《指导手册》,规范双重预防机制的工作程序、目标、方法及工具,明确风险隐患管理全过程的具体要求和工作标准,并形成25项风险管理和24项隐患管理的时间轴及实施清单、18张管理表式、15个报告模板、3个公示图例和9种常用风险分析方法作为水上站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标准。

1.2 确定岗位责任

通过管理制度和岗位HSE责任制,明确员工在双重预防机制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职责与有关要求。二级单位安全环保部门牵头组织,零售业务管理部门负责水上加油站线条内双重预防机制的统筹工作,水上加油站负责属地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工作,站长全面负责、员工负责职责范围内双预防机制的具体工作。

1.3 明确工作程序[1]

双重预防机制的基本工作程序是建立管理制度、制定工作规范、风险识别与评价、风险控制与销项、隐患排查与治理等。每年8-10月启动新一轮全面识别工作,按照年度实施方案要求,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内容、实施进度和考核机制等,按照责任分工共同推进双重预防机制落地实施。

1.4 成立组织机构

按照实施方案,在公司层面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双重预防机制领导小组,在二级单位层面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属地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组,在水上加油站层面成立以站长为组长的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小组。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组和实施小组负责职责范围内的风险识别与隐患排查工作及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1.5 开展专题培训

组织召开双重预防机制专题培训,以《双重预防机制指导手册》为基础,实施自上而下的瀑布式培训,强化员工双重预防机制相关知识,掌握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的方法,帮助现场员工提升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的能力,实现对风险、隐患的规范化管理。

1.6 完善考核机制

完善检查考核管理制度,优化HSE管理体系审核标准,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情况形成量化考核指标。公司本部、二级单位和基层单位将双重预防机制纳入综合检查。通过检查评价风险与隐患管理状况,实施评分、排名、公示,落实绩效考核和安全记分,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2 双重预防机制的实践

双重预防机制分为风险管理和隐患管理两个方面,主要包括风险识别、评价、控制、监控、销项及降级和隐患分级、排查、治理销项及评估等环节[2]。

2.1 风险识别

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工作实行组长负责制,在二级单位工作组的指导下,水上加油站实施小组对本单位全业务、全流程进行风险识别,从人、物、环境、管理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入手,充分考虑不同时态和状态,确定危险源的种类、数量、分布以及其危害性质和可能发生的位置等,逐个岗位建立《岗位危险事件清单》,水上加油站、二级单位和公司“自下而上”地逐级建立《风险清单》。

(1)前期工作准备。通过查阅档案、现场调研、访谈询问等方式开展基础资料收集,特别是对新生效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组织及人员调整,作业现场、周边环境、工艺流程和设备变化、物料特性、近期典型事故等情况进行梳理,形成风险识别的原始资料。

(2)确定风险点。根据水上加油站实际系统划分风险点,主要分为甲板、交通等9个功能区划,油舱、发电机等23个设备设施,卸油、发油等18个作业活动,站长、主管等5个岗位设置,分别建立《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场所清单》、《作业活动清单》和《岗位设置清单》。

(3)选择识别工具。对于常规作业活动识别一般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于部位、场所、区域、设备设施识别一般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对于高风险作业活动识别一般采用作业安全分析法(JSA)。结合上述清单,分别形成对应的《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分析表》、《安全检查表法(SCL)分析表》、《作业安全分析法(JSA)分析表》。

(4)岗位危险事件识别。从人机工程、运动状态和安保等16个方面确定《岗位危险源识别参考表》,从工艺、设备和环境因素等方面确定《岗位危害因素参考表》。根据危险源和危害因素,识别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确定预防事件发生或减轻其后果的防控措施,建立《岗位危险事件清单》。

2.2 风险评价

风险等级分为重大、较大、一般和低风险(从高到低),相对应为以红、橙、黄、蓝四种颜色。风险评价由二级单位组织水上加油站实施,运用中国石化安全风险矩阵,结合业务特点和自身实际,考虑环境、人员和财产等方面出现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评估风险的等级为确定风险值。按程序逐级审核、推荐,形成专业线条和各级单位级《风险清单》。

2.3 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按照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和应急响应的顺序,对风险逐项确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经审核后正式发布《风险清单》。按照上级单位风险降级降值的目标,制定实施计划,实行领导承包制,确保风险消减与管控方案有效落实。

2.4 风险监控

水上加油站制定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编制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设置重要风险公告栏,按制度执行风险公示;二级单位和公司本部分别建立风险分布电子地图。各级单位双重预防机制均纳入HSE委员会会议议程,每月跟踪风险管控情况。当风险达到降级或销项条件时,按照管理权限对风险进行审核、评估和验证。

2.5 隐患排查

水上加油站综合性排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两特两重”专项检查、现场巡检等按规定频次进行。重点排查依法合规运营、制度执行情况、责任制落实情况、较大及以上风险管控措施执行情况、特种设备管理、高风险作业、设备设施等。排查发现的隐患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列入本单位隐患排查清单,报上级单位备案。

2.6 隐患治理

对于排查发现的隐患,研究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其中:一般隐患由水上加油站当场发现当场纠正,不能当场纠正的由二级单位组织限期治理;较大隐患报公司本部立项组织治理;重大隐患报总部立项治理,落实定方案、资金、期限、责任、预案的“五定”要求,落实隐患承包、公示和挂牌督办,实施“一隐患一方案一档案”。隐患治理完成前,由本级单位列入风险清单进行管控,每月跟踪落实治理进度,隐患治理完成后按权限和程序进行评估、验收、销项。

3 双重预防机制的应用难点和解决对策

在水上站双重预防机制的应用过程中,暴露出一些典型问题和实施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3]。

3.1 双重预防机制与原有体系的融合问题

在双重预防机制应用之前,已引用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取得第三方机构认证;同时按照集团总部要求,建立了公司HSE管理体系。水上加油站作为基层单位,将出现多种管理体系或机制各行其道,与企业运营管理实际脱离的情况。

针对该项问题,公司将HSE管理体系和双重预防机制融合共同推进。双重预防机制是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方面进行细化和规范,HSE管理体系将其作为两个要素;HSE管理体系是基于风险管理,并将风险贯穿到各个管理环节中,双重预防机制将作为HSE管理体系构建的基础。在双重预防机制和HSE管理体系融合过程中,将统一有关要求,合并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台账,减轻一线员工的工作负担。

3.2 双重预防机制实施缺少统一标准

在双重预防机制的应用中,国家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执行标准,每个人对相关概念以及机制有不同的理解,在历次检查中风险与隐患管理成为了问题的重灾区;同时,基层员工对风险隐患还存在“想不到、看不到、管不到”的情况。

针对该项问题,公司梳理、筛选出的现行法律法规制度以及风险隐患的相关要求,制定《双重预防机制指导手册》,确定各级单位双重预防机制的工作程序、目标、方法及工具,明确风险隐患排查范围、内容和频次,对风险识别、评价、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分类、分级、治理、报告、验收、销项等全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和工作标准,配套编制相关表式报告和时间轴,进一步规范风险隐患管理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应用实践,已建立适合水上加油站实际特点的双重预防机制,形成了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和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有效地提升了水上加油站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了员工安全素质全面提高,有效预防和遏制了事故事件的发生。

4 结束语

水上加油站双重预防机制的应用实践包括风险识别、评价、控制、监控以及降级销项和隐患分级、排查、治理以及销项评估的全流程链式机制。由传统经验式管理逐步转变为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管理,有效解决风险识别不充分、隐患排查不彻底等问题,对于其他企业建立双重预防机制有示范和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双重加油站排查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周末加油站
周末加油站(Ⅲ)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加油站
化解“双重目标”之困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如何排查并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