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呈坎兴隆桥的历史文化

2023-01-06 07:39宫梦蝶
黄山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宋孝宗宋高宗罗家

宫梦蝶

(安庆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安徽 安庆 246011)

呈坎地处安徽省黄山南麓,是徽州古村落的典型代表。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和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呈坎整体的村落布局暗含了丰富的文化寓意,修建于村南水口的兴隆桥就是这种文化的表现。此桥是“江南一带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纯石结构的单孔拱形桥”①,对呈坎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呈坎与兴隆桥的来历

唐朝末年,江西南昌出身的罗天真、罗天秩兄弟俩为了躲避战乱来到呈坎,弟弟罗天秩曾涉猎天文地理、阴阳医卜,便与兄长合议将此地改名为“呈坎”,此后兄弟俩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并逐渐将罗氏发展成为当地望族,如今整个呈坎村一半以上都是他们的后代。

呈坎村四面环山,坐西朝东,村前与灵金山隔水相望,村后为葛山,葛山与西北方的黄山山脉相连,因此黄山成为呈坎村的龙脉,葛山则为来龙山。村北边有龙山、鲤王山和长春山,南边是下结山(又名观音山)和丰山,村前有一条众川河依村而过,“它自北面的龙山和长春山间向南流去,自南面的下结山附近向西蜿蜒,进而向南流去”[1],构成了村落的骨架河流。这符合古时人们理想中的“藏风得水”模式,即“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2]。但是呈坎村的地理环境布局最初并不是如此。

明弘治以前,呈坎村的主要水源众川河成直射状从村中穿过,将呈坎村一分为二。弘治年间(1488—1505年),“根据风水理论的指导,同时也出于村落发展建设用地的实际需要,罗氏家族不惜耗费巨资在众川河上修筑了七道石坝使河水改道,绕祠堂(罗东舒祠)前面而过,将原来对村庄直射之水形改造成为冠带形。”[3]这样才造就了“吉水”的形态,但此时呈坎的地理形势仍旧存在瑕疵。

受地方文化的影响,徽州古村落十分注重水口,它是整个村落风水的咽喉,是“财富”的象征,民众认为“水环流则气脉凝聚”②。呈坎村有两个重要的水口,“村北上水口称为天门,山林笼密,建有龙山庙。村南下水口,为地户,是藏风聚气的关键部位。但是南边水口部位的龙盘山和下结山形成的水口形势不够严密紧凑,达不到藏风聚气的效果。”[4]于是当地人便在此地修建了两处人文水口景观,即上观和下观,其中上观就以兴隆桥为中心修建而成。

民国《歙县志》记载,“兴隆桥一名新桥,在十四都呈坎之南,明嘉靖间里人罗斯宏倡建。石筑一洞,高四丈余,费四万金。光绪间,桥渐圮,二十六年,里人罗亨润、罗鸿群、罗静轩等募修。”③兴隆桥“高8米(高出水面6.85米),宽6.6米,长32.6米,连同引桥共长46.6米,桥拱跨度16.4米,拱高7.25米。”①兴隆桥的北端是罗家花园和都天庙,南边的下结山上建有道教建筑隆兴古观,它是上观的标志性建筑。此外,桥周边还有观音庙、钓鱼台、百步云梯等明代建筑,它们围绕着兴隆桥构成了完整的上观,使呈坎村的地理形势更符合风水中“藏风聚气”的形态。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建筑或遭风雨侵蚀,或被人为毁坏,如今人们能见到的只剩下兴隆桥。

二、改名“新桥”与五行文化

兴隆桥又名“新桥”。《说文》:“新,取木也。从斤,新声。”段玉裁注:“(新)当做从斤、木、辛声……取木者,新之本义……”王筠释例:“案,其训曰取木,则新乃薪之古文。”[5]根据五行相生理论,水能生木,象征锁住财气。新桥“高四丈余,费四万金”,四和九都是金的数字。《河图》:“地四生金,天九成之。”[6]另外,“新”从“辛”,音也同“辛”,《三命通会》:“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7]辛属金,象征财气。而且辛在十天干中排行第八,暗指八卦。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的卦象为坎。《易经·坎卦》:“坎为水。”[8]所以“新桥”之名与呈坎相得益彰,象征金生水,财源滚滚。由此可见,“新”乃金、木一体。《三命通会》:“金克木为财。”[7]293所以罗家人将桥取名为“新”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抓住财气。这与“兴隆”寓意相通,本质上都是希望罗氏家族繁荣兴盛,福运昌隆,也与他们的先祖文昌公罗天真从商的身份十分契合。新桥所在位置为“呈坎之南”,在十二支方位中,巳、午、未为南方,根据“五行寄生十二宫”可知“金长生于巳,沐浴于午,冠带于未”,其中“长生,万物发生向荣”,“沐浴,以万物始生”,“冠带,万物渐荣秀。”[7]16可见,此时的“金”虽然是新事物,但它发展的势头十分迅猛,颇有繁荣之象,此寓意不仅契合“新”字,更包含了“兴隆”之意,况且“辛巳,自生之金。精神具足,体气完备,炎烈炽化而不亡。”又曰:“辛巳金为自生学堂,具英明瑰奇之德。入贵格则主学行英伟,致身清贵,常怀济物之心。”[7]7可见当时的罗家人对后代子孙寄予厚望。

综上所述,“新桥”取名基本上是围绕着五行中的金和木展开,金克木为财,金生水象征财源滚滚,水生木象征锁住财气,充分表达了罗家人对财富的追求。

三、兴隆桥与帝王文化

罗氏兄弟迁徙至呈坎始于唐末,彼时呈坎名为“龙溪”,龙为辰,隐喻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哀帝李柷死于梁开平二年(908年),这一年为戊辰年。“坎”乃八卦之一,在后天八卦中,坎卦对应北方,地支为子,隐喻唐哀帝生于壬子年(892年)。《旧唐书》:“哀皇帝讳柷,昭宗第九子,景福元年九月三日,生于大内。”[9]所以改“龙溪”为“呈坎”是为了附会唐哀帝,改哀帝死年为生年,象征生气。此外,罗家后人还将始祖罗氏兄弟的姓名化为罗天赐、罗天佑。其中“天佑”音天祐,是唐朝的最后一个年号,这可能是后人为了纪念罗氏先祖迁徙于唐哀帝天祐年间。来到呈坎后,罗氏兄弟为了尽快融入其中,便采取了最直接的方法——与当地大姓联姻。《罗氏宗谱》:“义生天真,号文昌。公徙居歙呈坎为前罗,配篁墩朱将军古僚公女。”④后人以此附会唐末五代的建立者后梁朱氏。明朝嘉靖年间建立的兴隆桥也是仿此附会历史。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明世宗是明孝宗的“继子”,是明朝的第11位皇帝,历史上与其经历相似的皇帝是宋孝宗。宋孝宗是宋高宗的继子,是南宋的第2位皇帝,宋朝的第11位帝王。古人十分讲究避讳,呈坎罗家人不敢直接点名此桥与当朝帝王的关联,而是借与其经历相似的宋孝宗之名来附会。

兴隆桥初建成时,首尾两侧曾各有25级台阶(因修路现其中一侧仅剩7级),桥面两边各有14根石柱,这些数字都与宋孝宗有关。兴隆桥也叫隆兴桥,隆兴是宋孝宗的年号,他的皇位来自于宋高宗,兴隆桥的25级台阶和14根石柱,是附会宋高宗禅位于孝宗后25年而死,彼时为淳熙十四年(1187年)。《宋史》:“淳熙十四年十月乙亥,崩于德寿殿,年八十一,庙号高宗。”[10]该桥以“土”为首,遵循五行相生次序循环往复。其中“土”指孝宗,因为“孝”上有土。“五行相生次序循环”则指淳熙是南宋的第5个年号,隐喻宋高宗死于淳熙年间。

兴隆桥的桥面大致由三类不同的砖块铺设而成,中间是横铺的长方形砖面,共68块,其中第34块横砖最大,也是整个桥面唯一的空心砖。以横砖为中轴,桥面两侧是略微小一些的竖铺砖块,它们的大小几乎一致,两边各有25块。再往外,桥面两侧还各有170块错落的小砖,它们也是以横砖为中心呈对称状。这些砖块的数量并不是巧合,而是建桥人有意为之。68块砖是附会宋孝宗享年68岁。《宋史》:“绍熙五年六月戊戌,崩于重华殿,年六十有八。”[10]463建炎三年(1129年)“元懿太子薨,高宗未有后”[10]413,故而绍兴三十年(1160年),高宗立太祖七世孙孝宗为皇子。《宋史》:“三十年二月癸酉,立为皇子。”[10]414兴隆桥第34块空心砖就是附会此年为宋高宗在位的第34年。《宋史》:“建炎元年十月戊寅生帝。”[10]413因此绍兴三十年孝宗正好是34岁。此外,兴隆桥唯一的桥洞正对着不远处的马鞍山,马的地支是午,象征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禅位于宋孝宗,这一年为壬午之年。数字25是附会高宗在退位25年后离世,桥面两侧的170块小砖块,是附会高宗出生170年后(1107—1276年)南宋灭亡,同时也隐喻南宋为高宗所建。

兴隆桥附会两宋之际的宋高宗,可能还与此时罗氏宗族的一位重要人物有关。两宋之际,罗氏族中出现一位儒学大家罗从彦。《宋史》:“罗从彦字仲素,南剑人。”[10]9959他生于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卒于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享年64岁。罗从彦曾师从杨时于龟山,是豫章学派的创始人。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父亲和他的老师李桐都曾拜罗从彦为师,所谓“程氏之学传杨时,杨时传之仲素,仲素传之李侗,李侗传之朱熹。”④朱熹评价他为:“龟山倡道东南,士之游其门者甚众,然潜思力行、任重诣极如仲素,一人而已。”[10]9960《罗氏宗谱》里也曾多次提及此人,“自宋豫章有大儒罗仲素者,出其先世官簿沙县。因家焉,今学者称为豫章先生是也。”④可见罗氏后人对他的推崇。罗从彦一生清苦,膝下曾有一子却不幸早逝,最后不得不从族中过继子嗣。这一行为与宋高宗相似,因此后世借兴隆桥附会宋高宗无子,过继宋孝宗作为皇子,极有可能是隐喻罗从彦无子,过继宗族子弟为子的故事。

四、兴隆桥与罗斯宏

呈坎罗氏有前罗和后罗之分,兴隆桥便是前罗罗弥达所建。民国《歙县志》有言,“兴隆桥,明嘉靖间里人罗斯宏倡建。”③罗斯宏即罗弥达。《罗氏宗谱》:“处士讳弥达,字斯宏,盟远长子。行巳以直,治家则勤,毋仰厥祖。东舒公一善,字之训,家庭间尝一训其子,姓曾玄,欲其皆入于善。建隆兴石桥,利泽在人。生宣德丁未十月二十八日,正德纪元年登八十蒙恩优老,例该冠带,卒于是年丙寅八月二十六日。”④由宗谱可知,罗斯宏生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卒于正德元年(1506年),此时距离明世宗登基为帝尚有15年,他如何能在世宗嘉靖年间倡建隆兴桥?这表明兴隆桥的修建可能经历了多个阶段,最初的确是由罗斯宏倡建,但最终完成却是在嘉靖年间,它至少经历了明武宗正德和世宗嘉靖两个时期,这就为其附会宋高宗和宋孝宗之间的故事提供了本朝的依据。

在民国《歙县志》中,“兴隆桥”又叫“新桥”,这体现了后人对明世宗“大礼议之争”进一步附会的痕迹。众所周知,明世宗是以地方藩王的身份入主皇位,这就涉及改换父母的问题,而后就有了长达三年的大礼仪之争,此番争论最后以明世宗的胜利告终。故而“兴隆”之名,将“兴”放在“隆”之前,应是附会世宗生父兴献王朱祐杬,突出兴献王的地位。“隆”中有“生”,“兴隆”即兴献王所生之意。但“隆”又从“阝”,当是指兴献王朱祐杬封国于安陆,《明史》:“父兴献王祐杬,国安陆。”[11]陆亦从“阝”。此外在“新桥”之名中,“新”从“亲”,指兴献王是世宗的亲生父亲。“新”又从斤,斤为斧。《说文》:“斤,斫木也,象形。”徐锴系传:“斫木斧也。”[5]2022斧从父,隐喻生父之意。“新”中“辛”字,暗示明世宗即位于辛巳年(1521年)。

结 语

兴隆桥作为呈坎的一部分,在罗氏后人眼中,已经不是一座普通的桥梁,而是村落“藏风聚气”的关键所在,它寄托了罗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罗家人在修建兴隆桥的过程中,将宋明历史融入其中,使得该桥与呈坎村一起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注释:

①政协黄山市徽州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徽州区文史资料·第四辑》,2007年。

②蒋平阶著《水龙经》,清乾隆十年(1745年)稿抄本,卷四。

③石国柱等修、许承尧纂《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铅印本,卷二。

④罗汝声纂修《罗氏宗谱》,明正德二年(1507年)刻本,卷首。

猜你喜欢
宋孝宗宋高宗罗家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子充必大
父权和王权的双重压抑之新释
张栻与宋孝宗的关系探微
小蜗牛
宋高宗:面子比国法重要
好名得官
好名得官
罗家权:致富才是硬道理
试论南宋初期宗室群体势力的崛起
——以宋高宗朝宗室群体势力的发展为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