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宜聪
(开封市博物馆,河南 开封 475000)
自白鹿洞书院起,历代书院都把自己学规和治学要求,以明确的形式撰写出来用来宣教书院学子。中国古代四大著名书院为培育人才都有对应的学规章程,教学制度建设相当完备,学规被书院视为规范应试思想和提升学习动力过程中的主要要求。古代书院为使应试的贡生长期受到文化熏陶,常把门楹作为宣传自身教学规范的重要窗口,楹联就逐渐成为规范应试者品行、操守的重要载体,起着监督和警示的作用。
书院楹联所撰内容丰富多样,常辞藻华美且内涵韵味,以骈文为主要对仗特色,注重利用典章典故,记述风景大川、名胜古迹、贤者雅趣、劝学克欲等内容。各种楹联为体现出书院学风的严谨性,题写时多使用楷书或篆书进行书写,特别是明清时期,科举选官对应试者书写字体工整程度的要求甚为严格,恩科进士及第者多为书法家,进士及第者字体书写更为工整且文辞优美[1]。最为典型的门槛楹联就是岳麓书院大门前的八字楹联,所书“惟楚有材,于斯为盛”[2]31。用短短的八个字,表达出对于两湖地区人杰地灵的赞美之情。“惟楚有材”出自《左传》中“虽楚有材”句,本是劝服楚国令尹归楚的一句奉劝之话,却被湖南岳麓书院千年以来作为院门楹联所用,此楹联突显出岳麓书院在运用典章词句的雅致中又含有赞美两湖地区人杰地灵之意。
彝山书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是开封府出资兴建的官办书院,不同于明清时期的其它书院,彝山书院作为河南地方官办书院自修建伊始就是为封建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统治而选拔士绅的重要场所。彝山书院授课讲学也并非以培养人的个性发展和技术人才为目标,而是以参加科举应试为主要任务培养忠君孝悌之士,办学方式类似于现在的培训班或者应试机构。彝山书院楹联抄录在《彝山书院志》中的共有二十多条,镌刻位置包含书院主要门楼、房间、考棚、小景、凉亭等多种门楹之上[3]4。楹联撰写和题写者多为河南地方的乡绅官吏和文化名人,这也与彝山书院创建的背景和主要赞助者不无关系。
彝山书院地处城西,开封府府衙北部,宋代是我国文化和科技高度发达时期,北宋定都开封,开封府为全国政治中枢。彝山书院的命名原取自“汴京富丽天下无,夷门自古帝王州”的传说,战国时期魏国信陵君曾在魏都大梁夷门招贤纳士,广济天下英才[3]1。在古都开封至今流传着战国四君子信陵君礼贤下士、急人之困的品德为后世所颂扬,以夷门为背景所命名的彝山书院更是将礼贤下士、仁爱宽厚的精神在书院楹联中得以充分彰显。北宋时期开封府作为天下第一府,府尹多为达官显贵,留名千古之文人,例如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等,北宋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都先后在开封府任职。彝山书院为清代官办书院的代表,由历任开封府府尹出资建造和维护,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府办书院,彝山书院在办学宣传上以自身府衙文化,体现出为国育人的特殊价值[4]24。
彝山书院楹联主要以勉励后学、激励科举应试为目的,清代统治者注重宋明理学,尤以程朱理学为考察重点,北宋时期的开封府是二程早年教学和游历的重要场所,也是其理学思想形成的地方[5]。开封书院楹联大多以伊洛文化的二程理学为主,宣扬所提倡的程门立雪、二程修身治国思想。儒家在北宋实现儒学、道学、佛学的高度融合,二程思想重视伦理本位,强调君、父、夫三者为中心的思想传统,彝山书院在宣传程朱理学上,依靠拥有洛学的地缘优势,注重礼乐教化之本意。清代科举考试以宋明理学作为主要考察内容又是封建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
彝山书院楹联内容的另一个渊源来自道光庚子年间黄河水患,书院重建于道光二十二年,重修后的书院庭院建筑构造出不同于其它书院的特色遗迹,保留了宋徽宗所修建艮岳的遗石,此遗石为北宋东京城万岁山的太湖石,也是无数小说、戏剧中所提到的生辰纲。艮岳遗石虽是普通太湖石,但因宋金交替靖难之役的家国悲剧,徽宗在亡国之际把太湖石大量运往开封修建艮岳,使得艮岳万岁山在北宋灭亡后成为警示世人的遗迹。彝山书院取艮岳遗石修建风景园林一处取名留云峰,是对北宋亡国之痛的纪念,《彝山书院志》所录的楹联多有论述书院艮岳遗石之说。
彝山书院建筑布局按照传统三座院落平行分布,中院和东院是五进院格局,考棚、庙堂、园林等设施一应俱全,使得撰刻在彝山书院各建筑之上的楹联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出教书育人的特色。
在彝山书院大门两旁撰写有八字楹联“仁规义矩,秋实春华”[6]31。
清道光年间彝山书院初建,河南巡抚栗毓美所书写八字,修建该书院主要是为预防大梁书院童生相互作弊,专为贡生或秀才集中读书、考试的学习场所。提写“仁规义矩”是同开封城另外一处明清建筑山陕甘会馆相呼应,会馆门口上联为“仁规义矩崇圣德”,开封山陕甘会馆与彝山书院都是清代中期建筑,选用“仁义”二字是适应统治阶级治理国家提倡儒家思想即“仁义”学说,书院是儒家学说重要的宣传场所,科举考试是为选择才能和品德高尚的英才而举办的教育场所。“义矩”二字表现出彝山书院注重礼法,强调遵章守则,按照书院章程办事,从国家制度和礼法行事。“秋实春华”用来比喻德行和才华,采取这种比喻形式包含有褒义性质,是对年轻学子的一种褒奖。彝山书院招录人员为秀才和贡生,是通过基层科举考试已经取得一定社会地位的阶层。按封建社会秩序来看,彝山书院的生源多是古代“士农工商”当中“士”的阶层,因童生所习书院为开封府修建,所收也多为官宦子弟或其近亲友朋,用“秋实春华”来比喻进出书院的学子合适且恰当。
彝山书院设有考棚,用来模拟古代科举考试的考场,共有楹联两幅。
其一“此日不得再,所游必有常”[6]19。此十字为彝山书院山长史致昌所出,由淳化阁字。“此日不得再”出自明代大儒陈献章的一首诗名,寓意是说从今天开始将有真正的儒者出世,复出居于庙堂之上。“陈献章是吴与弼的学生,其思想和学问影响到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构建。”[7]以陈献章受学于吴与弼,后出世成为明代大儒臣为事例,彝山书院山长史致昌目的是想提醒前来考试的学子,参加科举根本目的是出世,出世就是居于庙堂之上,解君王之忧虑。“所游必有常”摘自《礼记·曲礼》篇中:“为人子之礼,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8]简单来看这是一种家庭礼仪规范,是为人子的一种责任,作为人子最基本的一些道理,父在不远游,所游必有常,既是对封建礼法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暗含君、父、夫三权中心地位,明确参加科举考试既是为了出人头地,也是为了自己的父母家庭,一旦科举中第不应忘记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父母双亲。彝山书院的考棚早期仅供书院自己的生源备考所用,后成为祥符县乡试的考场,这十字楹联是对科举考生一种敦促,让其明白科举目的为何。
其二“文无定价唯求是,理得真诠始见精”[6]27。此联为王怀玉所撰,王怀玉是清末监考院祥符县儒学教谕,晚年办理河南地区团办、团务,是当地有威望的官员。“文无定价”道出撰写之人的作品从鉴赏论的角度来看是体现主体的风格,提升创作丰富度为目的,实则是指在考试期间答卷的内容,重点在阐释好恶而非写文来赚钱。“求是”就是“求真”,表达出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通过异于常人的坚持不懈努力精神获得的。“业精于勤,荒于嬉。”注重理学真谛的学习才能掌握真理和价值,学业不断精进最重要的方式是勤奋学习。程朱理学在清代得到复兴,至道光时期民族之间思想意识的对抗逐渐减弱,逐步弥补了明末清初民族思想复杂阶段的社会矛盾。
彝山书院东亭位于中间院落正业堂后的假山之上,亭中有楹联“一亭临水地幽极,群山在目情欣然”[6]40。
东亭为彝山书院最美赏观风景之处,亭下有小蓬池,假山上的石头由宋代宫苑艮岳遗石所造。此句出自道光三年应试状元林召棠所撰写的《心亭居诗存》[9],作为癸未(1823年)科状元广州吴川林召棠的名号在当时读书人之中广为传颂。在林召棠的金莲庵楹联里就有与彝山书院一样句子的楹联呈现。此联撰写风景把一亭、一水、一山、一院有机地结合起来,仿佛能看到群山景色了然于眼前。
彝山书院魁星阁上共挂出三联,第一联“东壁图书在掌握,中州文物罗心胸”[6]36。
此联为钱梠叔所撰,东壁指代皇宫藏书之所,自汉代开始为模仿天上宫殿相传图书之秘府藏于皇宫东壁,唐人有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东壁图书完全在魁星阁里可以得到,古人讲求格物致知之道,既要明理又要懂得格物之学。中州文物囊括乾坤,中原物华天宝资产丰富,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把中原地区文化与器物全部揽络于内心上,形容获取知识和道路全部都在此魁星阁之中。
第二联“圣神教同,文炳千古,天人理贯,笔灿一枝。”[6]28
魁星指北斗七星中第四颗星,在古代是道教神话里智慧的代表,宋代以后儒学吸收道家思想逐渐在书院建造魁星楼,既是用以宣传文圣教化也反映出儒学逐渐宗教化色彩的体现。此联应是供奉魁星的楹联,是具有中华文化风格的代表,读书人拜魁星目的是希望文章能够千古传颂。古代强调天地人相通,理学注重宣传等级秩序思想,科举考试是应试贡生进入仕途的重要门径,“笔灿一支”表达出依靠发奋刻苦的钻研加上魁星的保佑才能够高中进士及第。
第三联为“近北阙之辉光,人占星聚。焕中州之文物,岁纪河清。”[6]30
此联为史致昌所书,包含歌颂魁星之意,“北阙”本为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用楹联来形容此处靠近天子朝见之所,能够得到圣上的光辉,人才汇聚群星闪耀,如能焕发中原的文华和财物使圣明广布,河水也能清澈。联中包含歌颂魁星为北斗七星中最闪耀的一颗,作为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广大科举儒生内心,魁星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书院正业堂门联“讲院秋高文境辟,梁园雪满赋才多。”[6]51
由张祥河所书,梁园雪满是南朝宋的文人谢惠连曾以兔园(梁园)为背景撰写《雪赋》,声名大振一时。讲院在古语中常指代儒家书院,联中寺院也代指彝山书院,全联都是在称颂彝山书院人才众多、文化源远流长、善缘作文写赋。张祥河为道光年间工部尚书,题写楹联应为道光二十二年,祥符县黄河张湾决口合拢后,张祥河深受开封百姓拥戴,在文人中皆知文祥优于文事,治尚安静,应是史致昌邀请张祥河所提此联。
正业堂内联“笃行在明伦,列弟子之班,愿吾徒敦崇实学。读书期致用,为庙堂之器,从此地立定根基。”[6]23
此楹联应为正业堂内的一副勉联,认真学习目的在于明白人伦天理,罗列弟子于高堂上希望自己的学生们能够敦敏好学崇尚实学,学徒能居庙堂之班列上。在读书期间强调经世致用之学,如何为国为民在君王面前成为利器,必须在此地即正业堂内勤奋学习立定根基。彝山书院中轴线建筑正业堂是书院教学和会讲的场所,依照《礼记》云:“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8]44依《学记》所说,学者学习应与游学娱乐相互交替进行,即提出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原则,正业即课内学习,居学即课外学习。道光二十二年祥符张湾决口修复后,黄河水退城内得以复建彝山书院,“增修彝山书院,落成,见诸生肄业之所旧无匾额,叔平院长属颜其堂,爰取此意,书之以励多士。”[6]40栗毓美创建彝山书院时撰写有楹联多幅,正业堂楹联应是史致昌院长在栗毓美卸任后仅保留的一幅。
彝山书院讲堂楹联共有四幅,均为书院督学和使者所书,题写的时间都为道光二十二年,楹联内容涉及风景、学风、文脉、教法等多种内容。此四幅楹联皆题写于书院的讲堂之上,句式多以骈文为主,注重对仗工整且辞藻华丽,赋予众多典故趣事。
其一“藏修息游须念贤公卿之缔造,文章道义勉循古濂洛之渊源。”[6]41楹联由院长史致昌撰并书写于讲堂上。《礼记·学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8]71郑玄曰:“藏谓怀抱之;修,习也;息谓作劳休止之为息;游谓闲暇无事之为游。”“贤公卿”取自《游万柳堂记》载:“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无暇于此。”[10]“贤公卿”在朱熹所著《四书章句集注》记:“贤公卿、明有司,方是之禁,子不知变,而是之述,何所见之左乎?”[11]下联的“古濂洛”指北宋理学大师张载和程颢、程颐兄弟。渊源指理学家所传记汇编的内容,楹联用以考订宋代理学思想的源头。
其二“风气会八方认定指归端在濂源洛委,学人展初步拓开眼界还从岳色河声。”[6]29此联由河南督学钱塘许乃钊撰,联中所提“岳色河声”“濂源洛委”指代河南文脉和学脉渊源。许乃钊撰写时把父亲山与母亲河联系起来,强调中华文明是“山河”阴阳相互柔和的集合,注重山河景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华夏文化长期以来,常忽略嵩山的历史地位,当时文人只知“母亲河”,却不知“父亲山”,因此这嵩山和洛河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可从许乃钊的文辞中觅其踪迹。
其三“励志肇童蒙溯彝山挺秀汴水流芳中土英贤归手授,储才先士习况孟氏遗风程门立雪千秋正学著心传。”[6]51浣锡山邹鸣鹤书。习况,指荀子为稷下学宫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曾三出三进于齐国稷下,思想融汇礼法,创立自己的新学派。孟氏遗风指孟轲曾游大梁城,留下“国人之于国也”篇,流传出民贵君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民关系的“仁政”学说,程门立雪的典故是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敬称。
其四“留伊洛之典型道脉绵须共体传心于往哲,钟河嵩之灵秀人才振起要在端进步于初基。”[6]41此联由吉林邑王怀玉题写。理学自宋初至朱熹集大成,形成典型的道脉绵延的学脉,以周敦颐、张载、程灏、程颐及其门下弟子言行传授为代表,宋代学者谈论道学者常分为两派,门户分明,水火相争。尤其以二程、邵雍为北宋理学的代表,此楹联编排理学学脉启发哲思。
彝山书院楹联主要涉及学术、教化、风俗等领域,意在张扬圣贤功德,启迪生徒,化育人生,培养学士风尚,向社会宣传彝山书院的办学宗旨,倡导忠君为民的价值观念。彝山之说本就有衬托山水胜景、描画自然风光,浓笔淡墨总适宜,更使书院增光添彩。书院学子在长期教书育人环境下,以楹联所耳濡目染之功,而达到潜移默化之效。彝山书院楹联所宣传的书院办学理念,使处于程朱理学思想宣扬核心区域的开封,在注重实学的清代积极宣扬了一种因材施教、勤政爱生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