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现强,李 辉,梅木青
(1.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2.浠水县竹瓦初级中学,湖北 浠水 438200)
中华经典诵读指的是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认真诵读中华经典文化著作,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以达到传承文化、增长知识、锻炼技能、健全人格、启迪品性、增强素质的目的。高职院校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以诵写讲等文化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课程教材、资源平台及人才培养建设为基础支撑,以广大青年学生、思政工作者为基本对象,用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华文化传播中国思想,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重要作用,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打下坚实基础,为把我国建成现代化语言文化强国而不懈努力。
民族文化具有示范性与传承性,代表了一个民族的价值体现和民族精神,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和智慧源泉。中华经典是我国五千多年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是中国人民不断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指引着全体中国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诗》《书》《礼》《乐》《春秋》等诗书雅典,“天人合一”“舍生取义”“和而不同”“厚德载物”“知行合一”等哲学思想,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温良恭俭让等中华传统美德,体现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精髓,形成了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经典体系,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推动了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发展[1]。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前提的。在高职院校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展现了中华经典的魅力,塑造了民族精神的灵魂。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形成的中华经典文化是中华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华经典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与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坚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传统性融合时代性,世界性契合民族性,主导性结合多样性,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诵读中华经典。从中华经典中充分挖掘所蕴含的宝贵财富,从“传统文化、伟大复兴”中感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国家真爱;从“治国理政、国计民生”中感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之社会真理;从“个人追求、人生价值”中感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之个人真情。这样高职学生就会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在中华经典感染之下实现“文化自信”[2]。
要想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种子在高职学生心中根植播种、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就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念融入高职学生心里,让高职学生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经典这座巨大的精神宝库蕴含着历久弥新、生动鲜活的思想教育内容。早在春秋时期,郑国政治家和思想家公孙子产就提出“以德治国”,中国传统文化也认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做到立德、立信、立功”,“德”首当其冲,所以中国古代就提出了“德育为先”的理念,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许多共同之处[3]。古代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温良恭俭让等中华传统美德正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美。诵读中华经典可以培养青年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可以提升青年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情感思维,从而健全青年学生的人格和塑造青年学生的品格。
中华经典诵读可以提升高职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诵能力、审美能力。将中华经典诵读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对高职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都将会有很大帮助。公共课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运用到多媒体教学、角色扮演、动作展示等教学方法,学生又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语气、语感、语调、节奏、韵律并从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高职学生周而复始地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锻炼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提升学生的朗诵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一种语言文学教育,更是一种美育。比如说,《中国诗词大会》的主持人和点评嘉宾在主持节目时脱口而出的那些经典古诗词,既是一种“最是书香能致远”的儒雅美,又是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内涵美,这些经典诗词名篇中所蕴含的自然美、人文美、情感美、艺术美等等都可以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4]。
目前高职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基本上处于应付任务状态。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全面深入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教育部、国家语委决定举办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各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中华经典诵读实践活动,但普遍都是在应付,效果不好,而且绝大部分学生仅仅是为了比赛获奖而已,参与的学生也为数不多。有些学生即使参加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也是盲目跟风、随风而动,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没有激发自己的内生动力,意志力、辨别力、自觉性都很欠缺,盲目从众、无所适从的心理现象普遍存在,学校、教师、学生都不得而知其目的何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而高职学生的课业学习时间相对十分紧张。中华经典诗文篇目如此之多、内容如此之广,如何让学生甄别、选择与整合,如何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值得思考。然而,高职院校在开展活动时对诵读内容的选取非常随意,缺乏理性选择和集中梳理,根本也看不出诵读的主题何在,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讲,也找不到是国家、社会、个人哪个层面,说具体点,还对应不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哪个词的内容。高职教师也没有思考诵读内容和篇目,盲目应付一下算了,网络媒体流行什么就让学生诵读什么,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没有主动思考,家长更是没底。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杂乱无章、模糊不清导致其目的也不明确,效果就更是无从谈起、大打折扣。
兴趣爱好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个事物感兴趣可以激发学生个体百分之九十的潜力。中华经典诵读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但在高职院校又好像都是芸芸众生、千篇一律、如出一辙,学生也只是动口动眼并没动心动脑。高职院校完全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并没有真正像其他课程教学那样去重视。在高职院校组织一些大型诗歌朗诵比赛时,学生也只是为了比赛而比赛,为了表演而表演,为了朗诵而朗诵,至于比赛篇目、比赛结果、比赛效果、比赛意义全都置之不理,学校也只是点点名、开开会、颁颁奖、发发文,最后都不了了之。家长可能更不会去关心孩子们的比赛结果,置若罔闻。学生是否真正把中华经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无人关心。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但是,西方文化的进入从根基上动摇了儒家文化及其价值取向。改革开放后,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更是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中国近现代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现了严重的断层[4]。现代科技的发展进步,使得纸质的报刊杂志不再是人们茶余饭后所阅读的刊物,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才是人们乐于接受的工具。网络媒体和地方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而把娱乐性加重了,忽视了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性。高职学生自控能力不强,很难抵御网络媒体上的新鲜事物和不良信息,学校、教师、家长也没有起到相应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中华经典诵读是一个漫长而持久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长期坚持并不断改进创新,但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华经典诵读都流于形式,最终都得为学生的专业学习让路。高职院校重视专业教育,这让高职学生在学习和时间上十分矛盾,这是阻碍高职院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实践活动的最大障碍。高职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注入到学生头脑之中,并没有考虑到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水平和实践规律,并没有让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职院校主要是通过学生比赛时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高职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主要集中在教育政策、教育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基本没有高职院校去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经典方面的教育,没有时间去指导中华经典作品,难以满足高职学生认识、理解、学习、诵读、创作中华经典文化的需求。
调查发现,很多家长对中华经典诵读认识不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仅局限于字面。高职学生观看央视《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机会少,更多的时间都投入到了网络媒体或者手机游戏中了,可见很多家庭根本不重视学生对中华经典的诵读和学习[5]。家长首先要培养自身喜爱阅读、热爱学习、诵读经典的良好习惯,注重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营造一个爱知识、爱学习、爱诵读的家庭氛围。同时,家长应该创建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以和为贵。还要让孩子拥有一间相对独立的书房,要有书桌书柜,要放置各种中华经典或传统文化书籍,要融入典雅的中国风元素,让孩子耳濡目染、内化于心。
长时间阅读中华经典,枯燥乏味的古文不太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另外课业负担也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高职院校组织的实践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大部分都是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没有更多的吟诵活动。高职学生对诵读中华经典文化作品兴趣不高,主动性、积极性、目的性都不强,基本上都是听从教师的安排。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也局限于教材中的经典诗文或古典名篇,有时就是一时兴趣拿出来让学生读读而已。大部分学生知道读什么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读,更不知道怎样把这些经典作品读出品味和韵味。中华经典诵读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无法保证,不定点不定时不定量的活动安排无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诵读习惯,不能实现最终的教育目的。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拓宽中华经典诵读新媒体传播渠道,创新“互联网+语言文化”,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开设中华经典诵读专题栏目,鼓励开发朗诵配音、诗词创作、成语游戏、汉字学习等公众平台、客户端、小程序等,寓学于乐、寓读于乐、寓写于乐,打造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学习、展示评价、培训交流于一体的多媒体传播平台。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优势,聘请社会各界知名专家学者,建设“中华经典资源库”并加强宣传和推广。学校可以借助已有的数字图书馆、公共图书架、电子阅览室、校园广播台等,充分利用宣传栏和黑板报辅助开展一些经典诵读活动,利用教师的校园空间、微信、微博、QQ等现代化网络平台,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栏,积极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时实地为学生传播文化精品,让学生体会到边玩边学、寓读于乐的乐趣,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鉴赏水平[6]。
高职院校加强多元化的课程建设,学生结合真实鲜活的生活素材来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在情境和案例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头脑。在日常教学中丰富、充实有关中华经典诵读内容,支持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中华经典诵读选修课程,支持编写语言文化大众读本,主持编写选修课校本教材,开展诵写讲特色项目研究、研讨与实践。普及、规范、传承汉字文化,鼓励推进中华经典音乐化、视听化作品开发创作[7]。高职院校可以开发涉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本教材,优化诵读篇目,让学生汲取中华文化之精华,提升师生员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校本教材既要被赋予历史使命和时代价值,又要根据地域特色、学校理念、学生实际进行推陈出新,开发适合于本校特点的选修课程,做到因材施教,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院校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地专门地接受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所以对学生的指导也是泛泛而谈。高职院校应组织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可邀请一些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座,也可让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交流,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传统文化研讨活动,让教师开阔眼界、开拓视野、开通思路。实施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和思政工作者经典诵写讲教育培训计划,不断丰富培训的内容和形式。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和思政工作者通过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线上学习或线下培训。实施名师英才成长计划,培养一支深受学生喜爱的中华经典诵写讲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深受社会喜爱的语言文化或中华经典诵读青年学生爱好者。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价值理念与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牢牢把握高职学生的价值导向,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创设校园人文环境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培养高职学生的向上向善之心。在高职院校校园的办公区、教学区、宿舍区、生活区和活动区等场所都可张贴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在定点设立的“图书角”放置一些经典书籍,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现实体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还可利用中华民族传统节庆日让学生通过自学方式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好学校图书馆、多媒体网络平台等,建设一个中华经典诵写讲教育基地,组建中华经典诵写讲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书写、演讲、创作等活动,加强中华经典的研究和宣传,集中展示和推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在全校营造诵读中华经典的文化氛围[8]21。
模仿“中国诗词大会”举办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通过中华经典的诵读演讲和诗词歌赋的写作创作等活动的开展来营造氛围,激发全校师生参与诵写讲活动的积极性。开展“全民阅读”“大学生读书节”“奔跑吧,同学”“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系列活动,定期开展普通话推广宣传周、汉字文化节、阅读节、诗歌节、读书会等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化活动,打造“中华经典伴我成长”“我爱诵读”等校园诵读品牌。以中华经典研读、诗词歌赋创作、汉字艺术交流等为主题,结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举办中华经典诵写讲夏令营活动。聘请诵读、书法、诗词等名家进校园,培养中华经典诵读教育传播志愿者,组织学校和企业、学校和部队、学校和社区、学校和农村结对联谊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中国传统节庆日、重大纪念日为契机,组织举办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进一步增强中国节庆日的影响力和吸引力[8]。实践活动形式不拘一格。可以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融入现代的流行元素,引导一部分学生尝试进行创作,另一部分学生进行观看鉴赏。可以采取简单有韵律的吟诵形式,教师领读,学生根据音调节奏跟读、对读、竞读,读出语言特色,赋予诵读趣味。还可以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话剧的形式理解回味中华经典,采取舞蹈的形式尽情发挥自身柔美,采取小品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魅力[8]25。
高职院校通过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使青年学生更加热爱中华经典,激发了学生爱党爱国的政治情怀。广泛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用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华文化传播中国思想,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重要作用,为青年学生的美好人生打下鲜明中国底色,学生向真向善的道德情操不断提高。广泛持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增强青年学生学习紧迫感,主动练就过硬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学生敬业精业的工匠精神不断增强。高职院校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举措,形成了政府、社会、学校、企业等多方联动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