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鸿 徐梦怡
(中共杭州市富阳区委党校 浙江 杭州 311400)
遗址概况,泗洲造纸作坊遗址位于杭州市富阳区北部的银湖街道泗洲村凤凰山北麓,是中国造纸工艺、造纸术发明的直接例证和珍贵实例,也是研究中国宋代造纸工艺的典型案例,代表着世界造纸科学技术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
2008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人员对该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共计出土遗物3万余件。2017年,遗址保护大棚(一期)建设完成竣工验收,同年,本体保护与展示项目(二期)报国家文物局审核并通过立项。2018年底,启动二期项目建设前期工作,项目包括服务设施、止排水设施和遗址本体保护和展示四部分建设内容。2019年8月,已完成项目设计方案编制并报省文物局审核通过、项目概算编制并报区财政局审核通过。
(1)人员经费不足,管理维护难度大
区博物馆和造纸作坊遗址保护管理所为合署办公,管理所无专职人员编制也无专项保护经费。目前博物馆在编在职人员仅7人,单位设两个业务科室,保管科人员目前只有科长1人,需负责博物馆文物库房藏品保管、研究利用和泗洲遗址保护管理工作。按照目前人员配置情况,和国保单位保护、库房藏品保护工作重要性要求距离相差较大,存在文物保护人员配备安全隐患。(博物馆另1个业务科室陈列宣教科也仅2人,需承担博物馆、抗战纪念馆运行开放、活动展览和参观接待等工作,同样存在人员严重不足问题)。
截止目前,2018年启动的二期项目因未能列入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迟迟未能启动项目实施,直接导致遗址至今未能向大众开放参观。同时存在文物本体保存状况恶化安全隐患:因项目不启动,导致现场无法配备人员值守、无法接通消防水源、无法配置文物及环境监测设备、无法对遗址开展技术保护、无法实施周边止排水施工等问题。
泗州非遗项目自发掘以来,一直扮演着“大家闺秀”的形象,“高高挂起”不接地气,普通群众难以接触也没有渠道可供群众参与、体验与深度接触。场馆不开放、新闻无报道、信息更新少、故事无传承,过于“清冷”的体质加之整体工作思路较为固化,无法使其广为群众认可和接受,长此以往,难免沦为“僵尸遗产”。
泗州非遗项目虽然文化价值、研究意义重大,但是不管是百度搜索还是知网查询,相关方面的报道和学术研究,都少之又少,几乎约等于零,零星的几篇资讯也是关于遗址发掘方面的新闻报道,未能引起学术届的普遍关注继而引发泗州造纸“研究热”。对整个泗州非遗项目的解读还远远不够,完全没有达到展示其重大价值的效果。这也导致整个非遗项目进展缓慢,关注不够,不利于其争取更高层级的平台与资源,当然也无法满足其进一步的保护与开发。
富阳的古法造纸要经过砍竹、断青、剥皮、断料、泡石灰水、烧煮、浸泡、打浆、捞纸、烘干等72道工序,历时10个月。这中间充满着匠心与独特的文化魅力,但是当前对泗州造纸非遗项目的保护开发仍然比较生硬,学术味浓厚,文化韵味却不足。既没有口口相传的纸文化故事、也没有一个良好的古法造纸体验场景、更没有与时代接轨走进公众视野,导致有历史没故事,有造纸无造纸文化。
无论多么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离不开宣传,但对于泗州造纸非遗项目来说,宣传工作还很不成熟。没有建设相关网站或专门的平台,公众得不到太多有用的消息与资讯,新型手段的利用也还很不到位,可以说是“对内无宣传,对外无推广”,媒体曝光几乎没有。这就直接导致2008年遗址发掘至今13年过去了,不仅没有“火”起来,反而好像是被“遗忘”了。逐渐形成了“有价值无市场”的“怪圈”,本地人不了解,外地人不知情,非遗氛围淡薄。
一方面,泗州造纸虽然地处沪瑞线沿线,距离高桥地铁站仅3公里,但目前暂未开通直达公交,换乘需要30分钟,且换成多个公交。与区内目前几个人流量较大的景点如东梓关、龙门古镇、小六石等距离过远,交通更为不便,对异地游客造成交通困扰。另一方面,遗址周边餐饮、住宿等均欠缺,更无法为如今爆火的房车旅游提供良好的露营和驻扎基地,后续如果做大遗址公园项目等,基本接待能力急需提升。
非遗项目往往由于自身独特的文化吸引力和巨大文化价值自带流量密码,比如周边的良渚博物院,自2018年6月完成陈列改造,重新对外开放以来,游客流量迎来井喷式增长,每天的观众量基本维 持在500人次左右,最高曾达到18000人次,年均接待人次在40万左右。然而泗州非遗项目至今却几乎没有带来直接的人流量。公众对其认知仅仅停留在“有个博物馆”。
当前泗州造纸非遗项目并未纳入到全区整体的文旅项目开发中,也没有纳入到区内的文旅线路。本应成为我区的文化标杆、文化“大佬”,却惨遭“排挤”与“冷落”。不仅没有与大源等地存有的古法造纸、原有的现代造纸业联系起来,形成“纸”文化一条线,也没有与周边的景点和网红乡村旅游对接上,成为了一座事实上的文化“孤岛”。
(1)加快场馆建设,推动遗址保护
一方面,建议加快推进二期工程建设,早日实现博物馆对外开放,让博物馆真正用起来。另一方面,做好传统技艺传承人的保护和认定工作。建议可以围绕“纸”的传承和保护发展,设立荣誉奖项,奖励全国乃至全省范围内,为纸文化传承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这里还可与当前我区开展的“留心留根”项目结合,留住本土纸企业家的故乡情)。
(2)提升参观体验度,增强文化黏性
一方面,以增强游客、访客的获得感和体验感为导向,提升泗州遗址博物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构建全流程标准化的服务模式;另一方面,重点在提升公众的场景体验和主动参与上下功夫,通过利用新的传播技术,比如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传感技术以及可穿戴式设备等提升体验度,也可以开发一些具有特色体验参与项目,比如手工制作、亲子体验、考古游等公等活动,加强公众参与度,产生文化共情与共鸣。
(1)上接天线,深挖文化内涵提知名度
一方面加强学术研究,充分发挥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的智库作用,通过深入的学术研究充分挖掘大遗址的内涵价值与重大意义,为遗址内容的展示、场景的呈现等做好科学解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或者承办高端学术论坛、学者沙龙、非遗技艺传承人技能大赛等开展广泛的文化交流研讨,增强泗州非遗项目的业界影响力。
(2)下接地气,造势引流博群众关注
一方面,要用好新的传播平台,建立专门的网站,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直接向广大群众传递信息与资讯,提升曝光率。另一方面,通过推广非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礼堂、进乡土教材等方式,让非遗文化走进群众生活。
(1)鲜明文化标识,增强文创能力
一方面要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梳理好富阳这张纸的前世今生,通过拍摄泗州非遗项目和古法造纸工艺相关的纪录片、影视文化作品、歌曲等从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渗透,讲好这张“纸”的故事。另一方面,要设计独有的高辨识度且结合富阳地方特色的能代表这张“纸”的文化LOGO、宣传标语等,使公众看到信息就能第一时间联想到。同时,加大文创投入,做好强强联合,推出“联名款”文创产品。
(2)推进文旅融合,提升联动效应
一方面,要串珠成链做好文化旅游“ 联动 ”文章。以泗州遗址博物馆为核心,整合区域内文化资源,如金竺的湖笔、同样属于非遗项目的富阳油纸伞等“纸”系列文化产品,做好融合,丰富“纸”产品,延长产业链;另一方面,把分散在区域内的展示点串联成精品路线,实现旅游资源最优配置、最大利用;从银湖的古法造纸博物馆到大源的古法造纸实景地再到现代造纸技术产业“展示园”,打造富阳“纸”文化圈。再者,联动精品线路沿线网红旅游热点,实现文旅融合发展,形成独具特色且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旅游卖点。
泗洲造纸非遗项目,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造纸工艺的典例,更是宋韵文化的一个亮点,让泗州非遗项目“活”起来,要做的不仅只是发掘和保护,更重要的是理念的创新、模式的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等等,在原貌保护的基础上,不断为其注入时代鲜活的血液,主动对接市场、融入群众,才能更好地做好传承,展现地区独特的文化魅力,增强发展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