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言
(淮阴师范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庄严宣告,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十九大指出,“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在全社会进行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四史”宣传教育,并特别强调突出青年群体,贴近青年需求,引导他们“听党话、跟党走”[2]。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本,构建新时代“四史”教育工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着眼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全局下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战略抉择。
新时代需要大学生“肩负起这种历史担当、社会担当、实践担当,自觉成长为心中有理想、胸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时代新人”[3]。近现代以来,一批批优秀儿女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巅前赴后继、不怕牺牲、鞠躬尽瘁。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可以使当代大学生深刻理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辉煌历程,使大学生自觉奋发有为,勇于担当。时代为大学生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赋予了他们新的历史使命。“四史”教育通过新、旧社会的比对,会让大学生更容易明白中国选择共产党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智慧与勤劳,证明了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所拥有的巨大潜力,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具有了坚实的基础和现实的可能。开展“四史”教育可以从多个维度立体展现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场景,为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努力唱响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当前,以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观、宪政民主等错误思潮,用主观替换客观,用推论取代规律,用戏说趣味正统,用片面遮盖整体,用消极否定积极,妄图偷梁换柱,麻痹青年大学生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警惕感。习近平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他们极尽否定革命、美化反面人物和侵略之能事,蛊惑人心,到处煽风点火。在这些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少量大学生出现思维混乱、盲目跟风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成效。在高校深入开展“四史”教育,有助于还原历史真相的大众化普及宣传,有助于大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来客观分析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人和事,有助于大学生认清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代表的各类错误思潮的真实嘴脸、险恶用心,及其不可告人的政治意图,筑牢他们抵制各种不良思潮的思想防线。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5]。在当代青年大学生中开展“四史”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总结民族经验与教训、提升爱国情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涌现了许多时代楷模,他们身上所彰显的民族气节、优秀品质将引导青年大学生砥砺前行、奋发有为,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意义重大。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在历经无数磨难之后,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之中,积淀形成了具有深厚内涵的文化精髓,为厚植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提供了理论支撑。
高校的“四史”育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认识认知层面的困境。目前,部分大学生民族精神淡漠,对国家意志、历史文化、建党精神知之甚少,对民族英雄、领袖人物、仁人志士缺乏应有的崇敬,对流量明星、网络大V盲目崇拜,价值观错位,难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和文化观。现有教育体制下,大学生们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接受思想品德、道德与法制以及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但教育内容大多简单重复,缺乏新意和深意,多为应付考试而学,极易生出疲劳和倦怠,无形中加剧了大学生对“四史”学习教育的距离感,影响了对“四史”的认识和认知。
教育教学层面的制约。主要是作为“主渠道”的课堂教学“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来说,高校在四史教育方面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传授体系与阵地”[6]。总的来说,当前大多高校开展“四史”“第一课堂”集中教育的学时相对有限,且单方面灌输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有些学生反感并对之产生逆反心理。
方式方法层面的限制。当前,高校在开展“四史”教育时,教学方式较为单调,多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线性输出,缺乏师生的互动讨论,课堂气氛也稍显呆板。在教学内容上,高校虽在积极改善和创新,但仍然缺乏系统性,经常是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就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人物开展专题讲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学内容重复、时间碎片化的问题,呈现出知识传授与历史观塑型“两张皮”现象。另外,高校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在互联网环境下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特别是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日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得原有的传统教育方法在形式上已不能激发学生有效接受“四史”教育的内在需要,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工作中,要根据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规律和特征,凸显“英雄、复兴、创新、信念”主题,坚持正面宣传,讲好英雄故事,突出创新精神,探索复兴道路,坚守不屈信念,让大学生真正体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7],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动引导大学生担当作为,体现自身时代价值。
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就是要通过古今历史比较,使当代青年大学生非常直观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8]这一论断,它已经被实践充分证明,是一条安国兴邦、救国图存之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从中,大学生们可以深刻理解“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9]。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理应自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爱党爱国热情,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与“久久为功不停歇”的笃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勇往直前。
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拓宽了工作路径。“网络平台的开放、互动以及直接参与性,正在不断冲击大学生的传统的认知和思维方式”[10]。新媒体上的“关注”“吐槽”“置顶”“点赞”等功能,是大学生们乐于用来传递自己意识、思维、观点的方式。高校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增强“四史”教育的效果,增强大学生对“四史”教育的认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另外,要发挥好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利用“五四”“一二九”“抗战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大事件的时间节点,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做到史论结合,以客观翔实的史料知识来支撑相关结论,深入阐释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意义、阐释重要历史人物对于当下价值观层面的影响,提升教育的实效性。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指出:“要深入研究网络教学的内容设计和功能发挥,不断创新网络教学形式,推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11]。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形式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兴媒体只有在守正中创新、在融合中互补,从而产生叠加的教育效果。所以,高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时,应倡导“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在保持传统的教育教学、知识讲座、征文竞赛等线下基础上,创新开展“四史”情景剧创作展演、红色影视剧展播等形式。线上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搭建网络在线教学、在线答疑辅导、虚拟平台体验等,不断增强“四史”学习教育的厚度与深度。
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合理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注重融入故事性,采取史料照片、档案讲解、历史视频等多种方式,生动再现“四史”原貌。为了增强“四史”教育内容的新颖性,要深挖地方历史资源,寻访英雄人物感人事迹,宣传“英雄”精神;探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发展进步,感受“创新”力量;感悟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坚定“信念”的力量。推进“知行合一”,将课堂、实践、理论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协同校内外师资资源、教学资源,形成“四史”教育合力,提升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推进“四史”教育进课堂,在思政课程建设中将“四史”作为必修内容,教学大纲中专门列出“四史”教育的目标和要求,组织撰写专题讲稿,授课教师实行集中备课,共享高品质教育资源和优秀授课经验,积极发挥第一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充分利用精品视频公开课等优质网上课程资源,提升教育者将信息技术与“四史”教育深度融合的意识、水平和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通过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四史”教育吸引力。
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四个部分,而是一个逻辑关联、相互融合的理论体系。一是他们有马克思主义作为共同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思想,是党的灵魂和旗帜,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行动指南,在“四史”教育中贯穿始终。二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共同的逻辑主线。正是在党的领导下,才有了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才有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才有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辉煌成就。三是有家国情怀作为共同的价值导向。高校在教育活动开展中要注意历史、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从历史的大局出发,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看历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善于通过了解历史事件洞察历史规律。
在“四史”教育中,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大历史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大历史观能以宽广、深邃的视野观察,既有助于消解历史研究碎片化带来的弊端,也有助于揭示历史发展的进程、规律与趋势,更为客观地呈现历史、评价历史”[12]。开展“四史”教育,着重培养青年学生的大历史观,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引导学生辨别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背景,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历史必然性,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二是指导学生客观准确地开展历史比较,包括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纵向比较、中国和其他国家处在同一历史维度的横向比较,激发大学生投身党和国家伟业的热情,切实增强高校“四史”教育成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高校开展“四史”教育,要以“四史”的不同主题为着力点,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形式,努力实现“学史力行”的目标。带领大学生经常重温这些伟大历程、伟大精神,增强知史爱党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不断坚定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进而“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13]。高校教育者在注重传授“四史”基本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大学生成长规律,要结合他们的个性特征,创新学习教育的话语体系,不断增强亲和力,使教育活动更接地气。针对大学生活泼好动特点,还可以增设创新项目,如情景表演、社会实践、影视展播等表现形式,让传统教育新在形式、新设项目胜在创意。
开展富有特色的教育实践活动。课内,设计一些实践类的互动环节,通过网上参观、主题讨论、专题分享、案例分析、模拟体验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视觉体验。课外,充分利用好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走进基层、走近历史,于细微处感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让学生立志学习、增强本领。
高校要引导学生正视历史,寻找规律,增强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要帮助学生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增强抵御和批判错误社会思潮的能力;要把“四史”教育与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结合起来,增强解疑释惑针对性,促使学生开阔思路、增长见识,努力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