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探究

2023-01-06 06:29周克娟常州开放大学理工学院
环球市场 2022年5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职业院校

周克娟 常州开放大学理工学院

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是两种不同层次但地位同等重要的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各有侧重,职业教育侧重于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和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和办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日渐壮大,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整体趋于稳定,但是不少学生在经历从基础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的发展过程中,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都可能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不适应的状况。为了更有效地应对学生初中升职业技术学校的衔接问题,确切了解学生不良的适应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精准把握开展教育的切入点,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都需要尽自己的职责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院校的生活与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李克强总理也作出批示,提出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建设,优化完善教材和教学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注重学生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习惯的养成,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支撑。要达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单纯依赖学校教学是无法实现的,还需要寻求家庭教育的帮助,但是目前我国的家校共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完善。因此,为了更好地培育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和家长必须加强沟通,紧密联合,做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

一、基于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家校共育

(一)职业学校学生和家长的现状

现阶段职业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较差,普遍存在精神空虚、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恰当、学习态度不端正、抗压能力低、学习的信心不足等诸多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选择职业教育的大部分学生都不是因为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个人兴趣爱好,而是因为初中学业欠佳,中考的成绩达不到普通高中的分数线,因此这部分学生主观上会将自己定义为一个失败者,进而表现出对学习的态度不端正,丧失学习兴趣,自我评价过低,甚至产生一些自卑的心理,在这样的心理负担下,再面对陌生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职业学校设置的种类繁多的专业课程、教师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较快的教学进度,学生们更加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职业学校不用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氛围差、管理松散、就业前景不理想等,产生一些消极情绪,从而降低自我要求,甚至出现逃课、厌学等情况。

受社会观念偏差的影响,目前除了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存在一些问题外,尚有很多家长也不能正确看待和认识职业教育,担心职业学校的校风、学风差,教育质量不好,就业质量不高,甚至认为学生上职校后就低人一等,家长在亲朋好友面前也避而不谈学生的学习,甚至出现两极分化,要么是只顾自己的工作,放纵学生不管不问,完全交给学校教育管理,当学生出现不当行为时不予以及时纠正,要么是过分溺爱学生,一手包办规划好了学生的职业生涯,学生对父母也产生极度依赖的心理,一直不能生活自理,独立自主生活,学习和生活上都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与众不同的个体,彼此存在差异性,学校教师和家长需要共同客观地分析出学生产生各种不适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导,让学生重拾自信,这就需要家校共育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突破自我以达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目标。

(二)基于职业教育学生特点的学校教育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院校的课程成绩考核办法

职业院校的课程成绩考核与学科型的课程考核不同,主要突出职业能力目标考核、实际操作考核,辅以知识目标考核。考核方案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由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按照一定比例综合得到总评成绩,其中平时成绩的考核是由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测验、平时作业、实践操作、出勤率等内容综合评定。班主任和专业课教师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意识到职业院校不是单纯以卷面实际考分的高低论优劣,并要求学生们加强并拓宽学习内容,在生活和实践中理解和运用知识,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院校注重于专业技能的教育,学校在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讲座时需要融入专业介绍、专业的就业与发展前景以及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专业并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丰富学校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夯实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基础。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水平与职业生涯规划密切相关,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正确认识到个体具有的差异性特征,发掘自己现有与潜在的能力优势,积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训,制定好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从而提高竞争力,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朝着设定的目标制定好学习计划、努力 奋斗。

(三)基于职业教育学生特点的家庭教育

要促进学生尽快适应职业院校的学习与生活,除了学校教育外还需要家庭教育的协同配合,将二者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1.帮助学生调整好心理状态,尽快适应职校生活

家长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并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多听取孩子的意见,最终选定最适合学生的专业而不是盲目地选择当下热门的、吃香的专业。家长全方面地实时了解学生的性格、脾气、生活习惯、优缺点以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智力发展情况等,从自身实际行动上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家长要严慈相济,多观察学生的细节举动,善于挖掘出学生的优点,并对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帮助学生重新建立自信心。生活中家长多给学生创造一些锻炼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难度上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自信心。当学生面对挫折时,家长要科学地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并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失败,善于总结失败的经验,敢于新的尝试,同时家长要和教师密切协作,沟通交流学生在不同场所的表现情况,针对性地实施引导教育。

2.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升对自我能力的认知

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实操能力、交友能力等普遍不是很强,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自信心较弱且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家长应当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及时督促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职业院校的学生大都比较喜欢动手实践操作,虽然学习实操的主阵地是在学校,但是家长在学生平时生活环境中也要保护和发展好学生这种爱动手、勇于创新的潜能,积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在职校的新环境下学生面对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宿舍、不同家庭的同学们,由于各自生活习惯、家庭背景的不同等原因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应对人际关系,这就需要家长予以引导,让学生学会包容、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赞美、学会克制等,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基于职业学校学生培养目标的家校共育

2019 年6月5日,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明确了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由此可见,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集中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创新创业精神、工匠精神、职业精神、思想品德等方面。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家校共育引导学生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一方面,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施课程改革,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更加热爱自己所学专业并理解工匠精神和职业精神。另一方面,家长时刻关注并采取措施稳固强化好学生专业思想的变化,如带领学生下企业实地考察、咨询从事本专业的人员了解就业前景、工作经验、岗位人才需求情况等。同时家长要配合学校教育引导学生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多参与校内外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体验中得到锻炼,强化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提升职业发展能力。家长注重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爱读书,“终身学习”的习惯,将来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时能够注重业务技能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适应职业发展需求。

三、目前职业教育中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及意义

教育学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完成,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的家校共育十分重要,但就目前的职业教育家校共育现状来看,家校共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家长方面没有充分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引导全社会重视家庭教育,履行家庭教育的责任,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广义上的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具有针对性,必须与学校教育相配合,具体结合每一位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因此,家长需要了解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原则、常见问题、教育误区、主要责任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子女成人成才尽职尽责,全方面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家庭环境是学生学习时间最长,接受教育最早的环境,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时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具备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在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上以身示范,用榜样力量循循善诱培育学生。同时家长应当抽出足够的时间关注学生的教育问题,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及各方面需求,从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及时给予引导和教育,陪伴学生成长。

(二)家长和学校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只有有效的家校沟通才能让家庭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实现教育合力,更好地全方面了解学生并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目前常见的家校沟通形式主要还是通过班主任定期开展家长会、举办亲子活动、对家庭情况特殊、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家访、通过电话、微信等单线沟通,而班主任承担着繁杂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班级学生人数众多,有时也会顾此失彼。如果家长能够经常主动将学生的优缺点、性格、爱好、能力、在家的表现、自身家庭教育可能存在的问题等真实反馈给老师,同时老师也定期将学生在校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专业技能水平等与家长有效沟通,就能彼此相互配合、互相理解、相互促进、达成共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家校共育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开展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和家长都务必认真分析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找到问题的根源,科学地引导学生并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在职业院校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家校共育相辅相成,意义重大,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严谨化、公开透明化、温馨和谐化。只有发挥家庭和学校教师协同管理的最大育人效果,才能培育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缺失任何一方的教育都是不完整的。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