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化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2023-01-06 05:37吴京育
菏泽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危机心理健康

吴京育

(菏泽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山东 菏泽 274000)

自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大学生先后经历了最长寒假、封闭式管理、半封闭管理。全国上下与疫情对抗持续了近两年的时间,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近期,新型变异新冠病毒再次卷土重来,已波及多个省份,部分省市采取只进不出的“封闭式管理”。各省市的高校结合当前疫情形势,不断加强校园管控,并有不少学校提前放寒假。随着疫情蔓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国家自1995年至今,多次发布的相关文件中表明,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有关部门应立刻组织开展相应的危机干预和危机管理等措施,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援助。因此,疫情常态下各高校科学规范地开展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至关重要且十分必要。

一、国内外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进展

Gilliland和James最早提出了心理危机的概念,认为危机是超过人自身应对能力的一种处境或一个事件[1]。1942年,美国波士顿一个俱乐部发生大火,伤亡惨重,Lindemann对幸存者和近500名的死者家属进行研究和心理干预,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正式的心理危机干预。精神动力治疗是最早采用的心理干预手段,是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发展而来,随之认知行为治疗、危机事件应激团体会晤、危机事件压力管理等危机干预方法逐渐诞生。20世纪70年代,心理危机干预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研究发现,对危机的等级和反应评估的越准确,进行的心理危机干预效果就越好。

相比于国外,我国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研究起步比较晚,1988年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对澜沧地震受害者的心理健康进行了干预[2]。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对克拉玛依火灾中的幸存人和患难家属进行的心理健康干预是我国历史上有记录的第一次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危机干预相关人员相继又对大连空难、SARS、胶济铁路事故、汶川地震等进行专业科学的心理危机干预[3][4][5]。心理危机干预从最初的只关注受难者和受难者家属,到后来渐渐重视医护人员和目击者的心理压力及恐慌。

相较于国外,中国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各项研究,无论是在体系方面还是立法方面,再或是人员配备、理论研究等都比较晚,落后了近50年。中国的心理危机干预从前期的不受重视,到后期的慢慢发展,虽然越来越多的学者积极转向该领域进行研究探索,发表的论文众多,但是始终缺乏一套完整的运营体系和专门的法律法规指导。在人员配备方面,我国专门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人员匮乏,数量严重不足,针对性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另外,我国当下对于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各项研究主要是在借鉴国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研究方向,但是更多的是集中在理论层面,对于实践方面的研究力度较为薄弱。因此,心理危机干预在我国仍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二、疫情常态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一)焦虑心理现象

疫情严重冲击了全国乃至全球的实体业,却带动了游戏和短视频行业的发展。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大学生尽可能宅在家里、宅在宿舍,普遍把时间消耗在打游戏和观看短视频上,对外出实践实习或就业找工作都或多或少产生了影响。在校或居家享受快乐的同时,也导致不同年级学生产生焦虑情绪。低年级学生产生学业焦虑,高年级学生产生就业焦虑,急需辅导员老师或专业人士进行心理疏导。受到疫情的影响,产业经济下滑,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也随之减少,就业竞争愈演愈烈,部分毕业生选择考研来暂时躲避就业,从而导致考研的竞争压力也随之骤增。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考研人数突破457万,较2020年增加了80万人,同比增长了21.22%,再创历史新高。另外,学生在疫情期间听闻身边的人受到疫情的影响,从而导致过度敏感,产生食欲不振或情绪波动异常等不良反应,造成不必要的焦虑情绪。

(二)社恐心理现象

大学阶段是帮助青少年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学生不再局限于机械性学习,更提倡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低风险地区的高校采取“非必要不外出”的管理方式,中高风险地区的高校采取“非必要不离校”的管理方式,在校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失去了部分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学生对校内、校外环境的适应能力都产生了消极的变化。社会实践、逛街购物、外出旅游等行为减少,导致大学生长时间呆在校园里,身体和心理上都对外在环境产生了不适应,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和紧迫感,久而久之演变为对校外人员存在心理恐惧,不敢面对陌生的校外环境,从而发展为心理障碍。当然,大学生的社恐心理不是因为疫情而产生,却因为疫情而发展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疑病心理现象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的疫情防控要求,部分省市的学生返校时需要携带规定时间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报告。对于部分感冒患者,需要到定点医疗机构购买药品或进行治疗,这就导致有些学生因为普通感冒导致的咽喉肿痛、咳嗽、发热等症状,而怀疑自己是否在外出过程中感染了新冠病毒。近期无症状感染者人数不断增加,更是加重了学生的恐惧心理,进而形成疑病心理现象。

三、疫情常态化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及原则

(一)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

1.个人身心发展需要。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大学生更是学生群体中较为特殊的存在。他们处于从青年期转化为成年期的过渡阶段,生理和心理尚不成熟,辨识是非的能力也比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环境日益复杂,各类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各式各样,学生的辨别能力不足,高校采取封闭式管理或半封闭式管理的方式,这无疑加重了学生的焦虑、紧张等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在经历了这一系列事件后,可能会对其价值取向产生不良影响,这就需要针对性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引导学生以乐观和从容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

2.高校日常管理需要。高等教育一直以来承担着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任,而近些年,包含新冠肺炎疫情在内的重大突发事件呈现多发态势,各高校有责任科学防范和有效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和谐。而防范与应对突发事件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心理危机干预。构建一套科学规范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可以通过预警程序提早发现各类危机问题,并运用科学的手段确定相应的危机干预策略,进而有效避免和预防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一般情况下,重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波及范围较广,破坏性较大,对学校的各项工作也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心理危机干预可以及时了解当事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进而有效地控制事态恶化,尽可能减少影响力和涉及面。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当事学生极易产生恐慌、焦虑等心理,甚至是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通过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可以稳定学生的不良情绪,帮助当事学生尽快从危机事件的影响中恢复。

(二)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

1.及时性。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和不确定性,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学生极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及时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缓解突发事件造成的不良情绪是当下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之一。另外,心理危机干预发展至今,其核心理念已经逐渐从危机后干预转变为危机前的预防,高校应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防患于未然。

2.科学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类谣言四起。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心智尚未完全发展成熟的大学生被大量不实信息包围着,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产生负面情绪。运用科学的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之一。

3.针对性。当下,各高校存在心理问题的在校大学生并不少见。这部分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和敏感,受到外界刺激时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且不易消除。因此,各高校应采取针对性原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引导他们以乐观的心态应对突发事件。

4.协同性。疫情发生后,各高校应坚持协同性基本原则,以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为主,协同学校其它部门和社会相关机构,密切配合,有的放矢,确保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四、疫情常态化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建议

心理危机干预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方法,各高校应当结合日常的宣传教育工作来具体展开[6]。疫情常态化下,科学且有效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干预是当前各高校急需进行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要求。

(一)充分利用线上网络阵地

1.持续开通线上心理咨询服务。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初期,很多学生一直处于“宅在家里”的隔离状态,各高校和机构为了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通了一系列线上心理咨询服务。通过热线电话、网络邮箱等途径,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现在全国处于疫情常态化的阶段,高校虽然全面复学,但始终是封校或半封校状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依旧受到疫情的影响,为其提供线上心理咨询服务仍十分必要。

2.不断完善心理互助共享系统。高校从事心理工作的教师借助大众传媒,依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建立了心理互助共享系统,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的心理工作教师及时地提供帮助和科学指导。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心理互助共享系统。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高校老师应当承担起传达正面的、积极的疫情防控信息的职责,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疫情形势,建立防控信心,消除不良心理现象。同时,通过借助微信、QQ、微博、抖音、公众号等学生群体更易接受的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推送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加强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增强学生遇到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不定期开展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

当代大学生大多缺乏社会实践,应对突发事件的实践能力不足,从而导致其遇到突发性的危机事件时,容易产生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学校可以每年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演练、邀请相关专家来校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实践训练与理论教育相结合,增强大学生在遇到危机事件的心理抵抗力,提高实战应对能力。财政和人力的支持也是开展一系列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的基本保证。各高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为其正常开展和运行提供必要保障。

(四)采取针对性保护机制

大学生群体庞大,人格特质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人格特质的学生,应当采取不同的保护机制。针对人格特质稳定的学生,可以秉持观察教育的原则,采取适当放宽的保护机制,保证其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应对突发危机事件;针对人格特质不稳定的学生,应当秉持重点监督的原则,采取重点教育指导的保护机制,学校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等密切关注其思想动态变化和行为举止,一旦发现异常,立即上报学校有关部门。另外,对此类学生要正确引导,避免其采取消极或偏激行为应对突发事件。

(五)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通过加强家校合作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适应环境变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大学生安全的必然要求。高校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重视,面向学生家长开展座谈会、讲座、线上视频推送等心理健康活动,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帮助家长对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理念上与学校达成共识,引导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家校合作中来。学生一入学,高校就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不定期与家长进行信息互换,进而采取适当的教育策略。当家长发现学生情绪波动或行为异常时,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寻求帮助。学校不定期将工作进展情况反馈给家长,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的缺陷,共同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问题较严重的学生帮助其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并根据事件的情况和类型来确定如何具体展开心理危机干预,实现家校合作最优化。为确保家校合作有章可循,高校还需不断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就如何开展家校合作进行责任划分,明确家长和学校在合作中的权力、义务和责任,并制定详细、规范的章程和相应的监督考核办法。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下,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相关工作,是各高校当下需要重点开展的一项工作,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新时代必然要求。各高校应重点关注疫情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避免不良心理现象恶性演变,从而全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危机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危机”中的自信
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