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菏泽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 菏泽 274000)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维度,有其丰富的深层内涵。具体而言,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得到认同、尊重和保护,面对异质文化的冲击和文化多样性的挑战,国家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免于威胁或危险的状态[1]。文化安全研究是我国的未来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更是全球化视野下外语学科发展的时代诉求。外语教育层面上的文化安全内涵“首先体现于文化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一种双向式的、平等而又有尊严的交流与互动”,强调要“充分接纳和吸收外域先进文化成果,努力维护我国语言文字的地位和安全”,从而“避免我国外语教育体系被西方教育体系同化或解构。在介绍吸收外域文化、价值观的同时,特别强调文化的有效输出,向国际社会传播优秀的文化遗产。”[2]
当今世界处于一个大变革、大调整过程当中,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迅猛发展,全球化的浪潮席卷整个世界。全球化进程深刻改变着整个世界的经济秩序,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全球进行经济输出的同时,也加紧对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大规模的文化渗透与侵袭,西方文化已经在“客观上形成了对于全球的强势文化,控制着全球的文化话语权。”[3]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新闻自由”之名,大肆输出意识形态,传播西方价值观念,诋毁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形象,严重危害我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我国的文化安全风险与挑战日趋加大,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愈加艰巨。
外语专业是捍卫国家文化安全、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任。作为中国语言文化与外国语言文化连接的人文学科,新时代外语专业处于各种文化与意识形态交锋的最前沿,其专业属性、人才培养目标、育人功能、文化传播与创新功能决定了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特殊性与紧迫性。外语专业学生面对的是大量的西方主流话语和意识形态思想,其思维方式、思想特征、价值理念等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只有在维护文化安全的方向标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把外语教与学的过程上升到国家文化安全屏障的形成过程,外语教育才能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高校教育也日趋走向国际化。在此背景下,外语学习热情空前高涨。然而,我国外语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外语教育中的西方文化及主流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渗透,我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受到挑战。外语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大量涉及世界各国文化,学生不断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必然会影响和改变他们的为人处世方式、生活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一定程度上淡化和削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其次,过分强调语言学习“工具性”特征,弱化“人文性”,忽略了外语教育的文化内涵。随着全球化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外语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日渐凸显,学习语言仅仅被看作是进行交流、获得各种证书以进入相关行业、出国旅游生活以及学习他国科技知识等的或辅助或必要的手段,其实用性和功利性明显,人文价值挖掘与文化安全意识培养不到位。
再次,中国文化失语,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识和能力不足。目前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学生仍以主要学习对象国语言文化为主,有关中国文化的介绍相对较少,相关课程开设不足,而且为了语言习得的需要,教材及课堂采用的各种教学资料等多强调“原汁原味”呈现,少有涉及中国文化内容及相关的外语表述,没有充分体现出对本民族文化安全因素的考量,造成“学生的中国文化外语实际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对中西文化的批判性认识也有待加强。”[4]这种“西学东渐”的单向文化传输模式导致跨文化交际中“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严重失衡,部分学生对异域文化盲目崇拜,对本族文化轻视甚至排斥。
另外,国家在外语语种数量、人才培养层次、专业设置等方面存在缺乏从战略层面的整体思考和规划,教师、学生文化安全意识亦亟需提升等问题,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语学科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保障作用。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地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外语专业课程属于文学、历史学、哲学类课程,人文属性明显。外语专业学习应以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学习为切入点,逐渐向文化认知和精神价值层面深入,从而激活语言文本的文化性和思想性。外语专业课程的核心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面,语言、文化与思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三对关系:语言教学中的母语与外语、文化学习中的中国与外国、思想引导中的东方与西方。具体而言,在知识方面,要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在外语专业“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推进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中国国情和国际发展中的历史、社会、文化等知识进课程。在能力方面,我们要强化学生的跨文化审辨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中外文语言表达能力。在素养方面,我们要着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家国情怀和全球意识。
高校外语专业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维护文化安全为核心。我国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主要体现在思想意识上对本国文化的高度认同,对文化不安全因素的充分认识。在具体教育实践中,既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又包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当代先进文化的吸收和运用,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审辨性思考、批判性借鉴异域优秀文明成果,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能力,实现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外语学科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保障作用。构建基于文化安全维护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主要从深化国家意识、加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对外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等几个维度着手进行。
深化国家意识是高校外语教育的重点所在,也是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灵魂和重要维度。面对当前全球化与本土化、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重变奏,缺乏国家意识的外语能力建构就失去了核心与精髓,只能导致“外语人才外国化”。国家意识是一种政治意识,也是一种文化意识,是“公民基于国家历史、民族和文化的科学认知而形成的对国家政治法律的归属认同,也是思想、情感和行动上对国家认同的理性实践。”[5]徐斌综合学界已有定义,把国家意识归纳为“国情认知”与“情感认同”两个层面的内容。国情认知主要指公民对自己国家历史、文化、领土、民族、政策的认知;情感认同主要包括公民主动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的情感归属、为国家的进步而奋斗的自觉责任与对国家成就的骄傲自豪[6]。
当前国际风云变幻,迫切需要将国家意识融入外语教育改革实践。外语专业教学展开课程思政,一定要把控好两个“度”。一是“角度”。要从中国视角、中国立场出发,认识外国知识,分析他国文化现象、过滤异域文化信息,传播中国声音;二是“深度”。从文化深层次结构出发,深度思考文本背后的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关照现实和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思辨性理解和认识事物本质。在教学中,以读、写、思、辨为抓手,通过分析、比较和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增进学生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高校有三个传统的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新时代背景下,大学又被赋予了两个新的职能,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这两个新职能都与外语教育密切相关,是外语教育责无旁贷的责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已经融入到世界体系中,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前所未有。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需要在全球治理等问题上发出更多声音、提出更多中国方案、提供更多中国智慧。因此,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对外传播,不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世界所求,是中国更大的国际责任。外语是融通中外的媒介,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利用好外语学科“文化桥梁”的特殊价值,引导学生提升外语专业技能,同时夯实中国文化功底,“以中国文化的演进为实质过程……开辟外语教育发展的新方向。”[7]
外语课程具有国际性,文化亦具有开放性。任何一种文化必须在传承与传播本土文化的基础之上,兼收并蓄、广泛吸收世界各族优秀文化之精华,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中外文明是人类文化共同的精神财富,人类美好的精神息息相通,涵养着人类道德,化解着文化冲突,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只有做到文化的坚守与开放包容相结合,世界才能携手并进、共同发展。
外语教育旨在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输送具有全球素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优秀人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基础上,以“思辨”引导他们辩证思维,使学生既具备全球视野,又增强本民族文化归属感;以“思政”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提升文化自信,才能使学生在对外交流中坚定中国立场,立足世界舞台、定位国际坐标,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外语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一定要结合具体课程内容,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设定上进一步明确需要融入的思政点。其一,知识目标有待进一步深度挖掘育人元素,融入中国文化内容。传统外语教学的知识目标,更多地体现在对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语言知识点的掌握与对目的语国家风土人情的了解上,课程内容异域色彩浓厚,缺少中国元素,且在教学方法上,很少进行对比学习,极大地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外语课程融入思政元素,亟需解决以往教学过程中“言之无物”及“讲好中国故事”教学目标设定的问题。其二,能力目标有待进一步体现价值引领。在以往的能力目标设定上,会较多地体现在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视野的拓宽,在价值引领方面重视不够,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文化思辨能力不足。面对外语课程中大量的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批判性思维能力缺席必然会导致学生产生盲目崇拜心理,进而产生思想认识误区。因此,外语课程融入思政元素,需要解决以往教学中价值引领不充分的问题,既要引导学生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也要引导他们具备敏锐的价值观辨识能力。其三,素质目标有待进一步体现政治认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意识形态导向。传统教学的素质目标设定,会较多地考虑学生道德水平提升、人文情怀培养、审美层次提高等,较少体现在国家意识培养、民族身份构建等方面,使得语言文化认同教育没有形成合力。外语课程内容涉及对世界各国文化的历史认知,如果不加鉴别地宣扬异域文化的优越性,必然会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蜕变,从而在事关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等重大问题上认识不清、迷失方向。因此,外语课程教学必须首先解决好政治认同教育问题,引导学生做既葆有家国情怀、又能放眼世界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外语专业应用型与人文性并重,双重价值并存。因此,在外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专业性课程建设与人文类课程建设同等重要。除语言基础课程外,打造两类学科通识课程群,并在外语类专业中统一开设。其一,构建“文化自信” 特色课程群。打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地域文化、中国共产党党史、国际时事热点等课程为主的课程模块,以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精要及地域文化精髓,消除母语文化赤字;同时通过了解中国发展的当代故事以及国家乃至全球治理的现代主张和中国方略,助力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保障文化安全。其二,构建媒介素养课程群。将文化传播学、翻译管理及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等课程吸收进此模块,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操作及翻译管理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融合的双轨化传播渠道,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话语能力,以更好地实现外语教育的文化传承与传播功能,筑牢文化安全之基。
外语专业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会大量涉及英美国家历史、地理、文化、人文、价值观、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应本着整体性、系统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等原则,以读、写、思、辨、创为抓手,运用对比的方法,通过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创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批判意识,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文化审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具体来说,在语言上,强调母语与外语的修养;在文学、文化上,注重中国与外国的比较研究;在思想思辨上,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甄选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相对应的部分,引导学生运用中西对比的视角,通过现象深挖其背后的本质,在深刻领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汲取异域文化精粹,引导学生成为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外语学习中进行中外文化的双向传播,在充分吸收他国文化的同时,努力把中国优秀的人和事传播出去,做好文化的有效输出。
构建一支胸怀祖国、政治坚定、业务精湛、融通中外、敢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所在。教师是人才培养的“母机”,要把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引导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自觉当好青年大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塑造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首先,任课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极强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比较深厚的东西方文化认知。其次, 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观, 坚持对学生的 “立德树人, 价值引领”,在讲解文化理论与文学概念时融入中国元素,始终坚持强调通过事例对比, 从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这一基点出发, 加强学生中国文化自信、自觉和自强意识的培养, 提高其对于不同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提升自我文化的认知能力。第三,教师的自我修养和专业素质同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成为学生专业上的“师”、行为上的“范”、生活中的“友”。
其一,加强对外语教材和各类资源的意识形态把关。目前高校外语教材及相关教学内容中还存在着诸如课文选材价值观取向明显“西化”、教材中西方文化内容安排严重失衡、选材文化立场不够客观等问题。其二,开发校本教材、完善网上资源。基于地域特色文化,集学校优势学科,开发校本教材;进一步完善网络在线课程,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需要不断扩展网络教学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切实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共享性、多容性、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和灵活性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群体、多模态、多渠道的思政和专业知识教育,在满足学生日益多样化的个性需求的同时对学生的情感因素实施正面有效干预,达到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
目前外语专业课程考核点仍侧重语言本身的维度,对语篇的社会维度重视不够,缺乏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分析及应有的价值判断。考核内容片面,考核方式较单一,评价模式较固化。基于此,完善多元智能立体的教学评价体系、健全信度和效度较高的语言综合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并重的评价指标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结合信息化的教学手段,通过阅读、演讲、论坛、辩论等多种评价方式,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及生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模式,力求评价指标多维化、评价方式过程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途径智能化,尽可能多视角、多向度、全面立体地评价学生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外语专业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的开展,都要基于外语学习的取向、制度、模式并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实施。将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置于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实施背景下进行研究,不仅拓宽了文化安全思想的实践领域,有助于推动文化安全理念在外语专业教育领域的形成与构建,而且丰富了外语课程思政的研究内容,有助于外语教育自我定位和重新思考在新时代如何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新时代的外语专业教育应在构筑好文化安全屏障的基础之上,扎根中国大地、紧扣国家发展,坚守“语言沟通”本色、打好“文化自信”底色,提高“国际传播”成色,努力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国际视野、有专业技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化人才,更好地推动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