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莹,王德信
(1.菏泽学院学报编辑部,山东 菏泽 274000;2.菏泽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山东 菏泽 274000)
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并服务于农耕社会,与乡土文化密不可分,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乡土性的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乡土田园中孕育生长,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历来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继承乡土文化是延续华夏血脉的根本,也是弘扬民族精神、重塑文化自信的必要条件[1]。乡村振兴战略倡导我们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高等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承乡土文化对高校而言既是责任担当,又是光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离乡别土的大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受城市文化的冲击更容易产生文化认同危机。引导大学生正视优秀乡土文化的价值,才能不断发掘它们所蕴含的现代性力量,更好地坚守我们的精神家园。对来自农村或异乡的大学生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其实就是给大学生埋下一颗乡愁的种子。
斯普兰格(E.Spranger)认为:“乡土乃是精神上的根本情感,是与被体验,或能够体验的土地的全体统合,因此乡土不单是指自然环境,它是由体验而受到同化的、精神化的自然。换言之,就是富有人格色彩的自然。”[2]乡土文化是以乡村为载体的文化,是我国乡村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生产生活活动的总和,是农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认知方式、科学文化水平等心理和精神内涵累积的反映与升华。乡土较之于乡村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乡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民间形式和地方特色,也是极其珍贵的教育资源。中国乡土文化教育的历史久远,成效显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弘扬的基础[3]。
教育与文化紧密相连,乡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的广泛参与。乡土文化教育最初源于19世纪德国教育家费希特对民族主义教育的觉醒与倡导。20世纪以来,随着乡土意义的深化与扩展,乡土教育延伸为民族整体性文化教育。乡土文化教育作为一种地域文化传承的教育,中国广大的乡村社会是其得以开展的原始基点。在经受了现代化、市场化、城镇化等转型的冲击后,中国乡村的社会空间、社会关系等发生了结构性转变,传统乡村社会的乡土性特征日渐瓦解,后乡土性特征日益明显。后乡土社会的到来,改变了乡土文化赖以滋生和延续的社会环境、文化土壤,乡土社会再不是以往的那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同时也引发了乡土文化教育主体的缺位、教育时空的窄化以及教育内容的缩减等一系列负面影响[4]。
乡土文化教育是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优秀的乡土文化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有力支撑,是高校协同育人的文化基石。乡土文化的教育功能,既会影响中国社会发展, 又会对个体成长产生持续的作用, 反映出乡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5]。以乡土文化育人,将优秀的乡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高等教育中,旨在培养大学生的乡土意识,激发乡土情感、产生乡土关怀与乡土认同,以此促进国家文化认同。对大学生进行乡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人文情怀,在高校课程思政中具有重要功能;且有利于传承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保障多元文化留存,增进民族文化自信。
首先,在地理位置上乡村远离城市,几乎成为边缘化与孤立化的代名词,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乡村即代表着贫穷落后,特别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年人普遍向往城市生活,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选择到生活便捷、环境优美的城镇定居,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差距。乡村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环境的改变、文化土壤变迁,使原生态传统文化失去了所依附的人及自然环境和土壤,原有的农耕模式、文化生态逐步瓦解。优秀的乡土文化在人们迫切向外学习的过程中慢慢被遗失,背离了传统的文化模式,乡村教育也在向城市教育的学习与借鉴的过程中削弱了乡土文化的意义,这让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乡土文化雪上加霜。其次,教材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在各级教材的编著中,都存在过于追求教育的统一性,多样性和灵活性不足,而忽略了乡土文化的价值。
随着城市文化兴盛,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乡土文化式微,成为城市文化的附庸,乡土教育被边缘化。各学段的教育中都存在着“逆乡土化”的情况,高等教育也不例外,系统性的开展乡土文化课程的高校十分有限。大学生们经历中学的埋头苦读进入大学,普遍缺少对乡村和国情的了解,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更是无从谈起。国家为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优秀的有志青年投身教育,自2007年起,国务院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等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2018年调整为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各省也纷纷推出省属公费师范生政策。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虽有国家政策的加持,但依然无法阻挡师范生和乡村教师对乡土生活的逃离,新招聘的乡村教师数量流失严重。除了工资报酬、社会认可度低等原因外,大部分公费师范毕业生缺乏乡土意识与寻根意识,缺乏扎根家乡教育事业的愿景,缺乏作为乡土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情怀[6],也是乡村教师流失严重的原因之一。
乡土文化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承载着乡村人民的希望与教育的责任。乡土文化教育在地理优势、发展优势上均处于劣势,国家亦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目前,乡土文化教育仅在部分中小学课程中开设了与乡土文化内容有关的校本课程,而且有的中小学虽然开设了乡土文化的校本课程,但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实际组织与实施程度不一,存在有名无实的情况。高等教育中系统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高校十分有限,如果乡土文化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缺失,势必会使乡土文化无处可依。当前有些高校意识到乡土文化教育对即将扎根乡村沃土的公费师范生的重要意义,有意识地开展相关课程,但内容和范围有限,仅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艺术(音乐)教育或农林等专业的教育中,且课程设计中存在碎片化,系统性、整体性不足等问题,需进一步的规范课程体系,系统开设乡土文化教育课程。
高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高校拥有良好的乡土文化传播条件,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乡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道关卡,是进一步增进大学生乡土文化认同感,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最重要阶段。充分发挥乡土文化教育的育人功能,才能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才能为乡村振兴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正视乡土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才能积极探索实践“带有泥土气息”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中包含着深厚的乡土文化资源,乡村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要充分发挥各界力量,协同育人,营造弘扬优秀乡土文化的社会氛围。政府利用多媒体,通过当地的旅游、国内或国际会议、优势项目、文化特色活动等多角度全方位展现当地的乡土文化,加大宣传力度,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通过宣传活动多角度了解乡土文化,利用文化的渗透作用促使学生自觉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增进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首先,保护好当地的乡土文化地标,传承乡村文脉。各地的文化地标、故事传说、古建筑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要把乡土文化地标的宣传保护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结合起来,守护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其次,各地都有数量众多的富有乡土气息的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民间文学、音乐、美术、传统舞蹈、民间技艺、戏曲文化等,其蕴含的精神文化价值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血脉和灵魂。政府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积极主动与当地高校联合,将当地的服饰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各种文化元素注入其中,在展现乡土本色文化的同时,给久居城市高楼大厦的现代人一个诗意栖息的精神家园。如在旅游景点展演地方戏曲、地方服饰、民俗风情、饮食文化、传统舞蹈、民间技艺等乡土文化精髓,在各种活动中与高校联合,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对其进行宣传,让志愿者服务成为展示优秀乡土文化的窗口,使其在活动中增益,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宣传当地的文化旅游,扩大当地旅游文化的影响力,涵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增进其文化自信。最后,乡土文化是地方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着力点,在高校特别是对在师范类专业和农学类等专业学生中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进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有利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例如,菏泽是我国著名的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民间艺术之乡、武术之乡,尧、舜、禹等都长期在这一带活动,留下了丰富的农耕文明,菏泽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教育资源是乡土文化教育开发利用的前提基础[7]。巨野的工笔牡丹画、定陶的两夹弦、单县唢呐、曹县的武术和木雕,在省内外享有盛名。中国巨野农民书画院暨巨野农民书画研究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巨野农民书画”品牌已经享誉国内外。高校可拿出专项资金,适时邀请民间音乐、民族舞蹈、民间工艺等领域的大家担任校外导师,与高校协同育人。
集中优势师资力量对具有可开发性的带有地方性、独特性的乡土文化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编入乡土教材,将本地优秀文化作为选修课纳入日常教学,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理念融入其中,并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和通俗化、现代化的表达,使乡土文化摆脱土俗,焕发生机,促进大学生对优秀乡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并将其逐步内化,在传承优秀乡土文化的过程中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并力求在艺术上创新。陶行知曾言,乡村教师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乡村教师担负着教育儿童的重任,要想做好乡土文化教育首先要把未来的乡村教师培养好,因此为师范生、特别是对面向当地招收的公费师范生开设乡土文化必修课显得尤其重要。而为那些对乡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大学生开设选修课,亦可潜移默化的增进大学生对乡土文化的情感认同。
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同样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犹如纸上谈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将乡土文化融入高等教育发挥最大效用。首先,组织师生开展乡土文化研学实践,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博物馆等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讲好家乡故事,加深对优秀乡土文化的感悟。利用大学生实习实训等契机,参观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厂企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及当地独具特色的地形地貌或地方建筑,感受当地发展的巨大变化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例如,可以让美术专业的学生在写生前搜集关于牡丹、芍药等故事传说,加深对写生对象的理解。
在相关学科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资源,特别是对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专业,如师范类、农业类和文学艺术类等专业。以开放包容的态度,进行高等教育与乡土文化的跨界融合,以“文化+”的形式为沉闷的课堂注入鲜活的内容,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利用本地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本地风俗人情,增进师范类大学生的实习和支教活动中的乡土文化的认知。中国乡土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团结、凝聚的力量,根据地域文化特色,着力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助力学校德育教育。例如,在菏泽就可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挥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在文学课程中有意识的添加反映菏泽乡村醇厚的人情、人性美的文学作品,像菏泽传奇作家姜淑梅的《乱时候穷时候》,以自己的真实故事为背景写出了巨野的“小民往事”,以民间的视角再现了战乱时代纷繁复杂的众生相,及那时菏泽的婚嫁迎娶、生活习俗、政策制度等等,在课堂中可以研讨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巨野旧乡村中的小民往事为我们传达了哪些朴实、可贵的乡野情思及浓浓的乡愁。利用当地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 引导师生积极向社会民间艺术家及手工艺人学习,学校积极开展校地交流及合作, 让优秀的民间艺人进课堂,将带有泥土气息的民间艺术再现课堂,促进乡土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共融发展。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意设置凸显地方特色文化元素,以春风化雨的形式使学生了解感知优秀的乡土文化,提升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如在图书馆、各学院的公共部位对当地的文化名人名言名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项目进行适当宣传展示,在校园中种植体现当地文化的景观植物。利用寒暑假的科技、文化、艺术“三下乡”带领学生走进农村,走进乡土文化产生的沃土,服务“三农”的同时,积极开展类似于以“黄河文化”“民俗文化”“戏曲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为代表的乡土文化调研,根据乡民需求参与到乡村文化振兴中,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高校在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上存在着内在有限性,仅仅依靠学校的乡土文化教育来推动优秀乡土文化的有效赓续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在积极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努力寻求与非学校教育形式相结合,使多种教育形式和谐共生、协同育人,涵养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不断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认可度,留住前往农村的大学毕业生,让他们扎根乡村,奉献青春。只有将更多的人才留在乡村,服务乡村建设和治理,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