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沙漠增绿 实现点沙成金

2023-01-06 04:19马秀梅
内蒙古林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锁阳全盟阿拉善盟

本刊记者 马秀梅

阿拉善盟是内蒙古沙漠面积最大、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地区,是我国沙尘暴西北路径的主要通道和重要策源地。区域内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巴音温都尔四大沙漠分布面积达9.47 万平方公里,占全盟国土总面积的35.11%,占全区沙漠总面积的83.04%。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阿拉善盟荒漠化土地面积16.41 万平方公里,占全盟国土总面积的60.85%,占全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6.94%;沙化土地面积19.87 万平方公里,占全盟国土总面积的73.67%,占全区沙化土地总面积的48.71%;全盟适宜人类生产生活的面积仅占国土总面积的6%。

面对严重的风沙危害,阿拉善盟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大力推进防沙治沙,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西北边陲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盟森林面积持续增加,资源保护全面加强,重点地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沙产业快速发展,为将阿拉善盟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示范区、国家重要沙产业示范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荒漠化防治亮点纷呈

19世纪至20世纪,受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和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阿拉善荒漠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贯穿全盟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沙漠已呈“握手”之势,生态困局曾一度制约了阿拉善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针对当地生态发展困局,阿拉善盟委、行署提出了“转移发展”战略,着力构筑生态安全、边疆安全两道屏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阿拉善盟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走“生态建设社会化、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统筹推进贺兰山生态廊道、额济纳绿洲、以梭梭为主的天然灌草植被恢复治理、沙漠边缘治理、黄河西岸综合治理等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沙区林草保护建设提速增效。截至2021年末,阿拉善盟累计完成荒漠化治理任务8940.4 万亩。其中,营造林2219.2 万亩(飞播造林675.7 万亩、封沙育林445.8 万亩、人工造林904.6 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193.1 万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105.5 万亩,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8.5 万亩,规模化防沙治沙2.0 万亩,退牧还草6605.2 万亩。累计完成重点区域绿化93.9 万亩,全民义务植树2263.42 万株。全盟营造林任务由建盟初期每年不足1 万亩增加到现在的每年100 万亩以上,全盟草原和森林资源总面积分别达到28005.67 万亩和3580.42万亩,草原植被盖度由建盟初期的不足15%增加到现在的23.18%,森林覆盖率由建盟初期的2.96%增加到8.85%。

沙漠“锁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在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沙漠周边,基本形成了锁边防沙阻沙林草带。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全盟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比2009年减少了1974 平方公里,阻挡了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沙漠“握手”之势。全盟沙尘暴发生次数由2001年的27次递减到近几年的3~4次,且强度明显减弱。特别是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和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连续41年飞播林草种子,打破了国际学术界认为在年降水量200 毫米以下地区不适宜飞播造林的论断,受到了国家的认可。截至2021年,全盟飞播造林总面积675.7 万亩,达到成效标准的保存面积367 万亩,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和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形成了两条总长460 公里、宽3~20 公里的大型防沙阻沙“锁边”防护林草带,飞播区内植被盖度由过去的0.5%~5%提高到现在的12.8%~50.4%,形成了“绿带锁黄龙”的壮丽景观。目前,飞播造林治沙已经成为阿拉善盟生态建设的一大亮点和全国治沙典范。

荒漠化治理宣传提质增效。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如《人民日报》《中国绿色时报》《求是》《内蒙古日报》以及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等都对阿拉善盟防沙治沙成效进行了报道。2017—2020年,阿拉善盟林草系统共向国家、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阿拉善盟委、行署上报各类林草信息3057 篇、调研报告30 余篇,中央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阿拉善广播电台及有关报纸、网站共采用2185 条(次);接受国家、自治区、阿拉善盟有关媒体采访150 余次;配合中央电视台《直播黄河》栏目拍摄纪录片1 集;《内蒙古阿拉善盟生态保护修复情况调研报告》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为“典型经验”进行推广;拍摄微电影一部,荣获阿拉善盟《我拍阿拉善》微视频三等奖及最佳导演奖。

阿拉善左旗在植树节、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媒介,深入宣传防沙治沙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形成了全民参与防沙治沙的良好氛围。同时,对破坏沙区植被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予以曝光,对全社会进行警示教育。

如今,黑河下游阿拉善盟额济纳绿洲、东西绵延800 多公里的梭梭林带、贺兰山天然次生林与雅布赖山脉构成了全盟重要的生态屏障,有效阻挡了区域内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巴音温都尔四大沙漠的移动和连通,减缓了强风侵蚀,减少了地表扬沙。

沙产业发展惠民富民

在构建起绿色生态屏障的同时,阿拉善盟还依托大面积的林沙资源,大力发展沙产业,切实增进惠民富民,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创新沙产业发展模式。作为全国县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阿拉善左旗通过争取林沙产业化项目,扶持内蒙古阿拉善苁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曼德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沙产业企业不断做大做强。通过建立“企业+基地+科研+合作社+农牧民”的生态特色产业发展新模式,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有效增加了农牧民收入。鼓励社会团体、农牧民接种肉苁蓉、锁阳,发展林沙产业,其中,巴彦诺日公苏木、吉兰泰镇、额尔克哈什哈苏木的农牧民发展林沙产业的热情高涨。截至2020年末,全旗已完成人工接种肉苁蓉49.8 万亩、锁阳10 万亩,从事梭梭-肉苁蓉产业的农牧民达1 万余人,户均年增收3~5万元,部分农牧民户均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

壮大特色林沙产业规模。依托国家林草重点工程,着力打造梭梭-肉苁蓉、白刺-锁阳、花棒采种等百万亩生态产业基地,发展特色林沙产业。全盟累计完成梭梭人工林种植785.15 万亩,建成10万~80 万亩人工梭梭-肉苁蓉产业基地9 处,接种肉苁蓉146.65 万亩,年产肉苁蓉1980 余吨;封育保护恢复白刺309 万亩,接种锁阳30.97 万亩,年产锁阳2550 吨以上;种植花棒人工林40.84 万亩;围封保护黑果枸杞8.84 万亩,种植黑果枸杞、沙漠葡萄等精品林果7.69 万亩,建成特色林果业种植示范基地8 处,3 万吨葡萄酒加工生产线全面投产。

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被评为“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打造了肉苁蓉、锁阳等特色沙生植物品牌,拥有“阿拉善肉苁蓉”“阿拉善锁阳”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授予“中国肉苁蓉之乡”称号。阿拉善肉苁蓉、锁阳、沙葱等产品被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阿拉善荒漠肉苁蓉、锁阳非木质林产品获得中国森林认证,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肉苁蓉获得第一批内蒙古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区认定。

“十三五”时期,全盟林沙产业年产值199.5亿元,直接和间接从事林沙产业的农牧民达3万多人,人均年收入3~5 万元,部分牧户达到10~30 万元。特色林沙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社会参与防沙治沙等生态保护建设的积极性,林沙产业发展逆向拉动了生态保护建设,也为重点生态保护治理区、禁牧退牧区、沙区农牧民长期持续稳定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中国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总面积630.37 平方公里,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系统而完整展示风力地质作用过程和以沙漠地质遗迹为主体的世界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类型有沙漠景观、戈壁景观、峡谷景观和风蚀地貌景观,由巴丹吉林、腾格里和居延3 个园区及其所属的10 个景区组成。公园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基本形成了以贺兰山林区和额济纳胡杨林区、自然保护地、天然灌木林和人工修复治理区为主体框架的生态安全屏障。

阿拉善盟创建了阿拉善生态产业健康科技园国家2A 级旅游景区,将园区融入阿拉善文化旅游线路。在阿拉善生态产业展览馆加挂了中国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阿拉善蒙医文化展览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地质大学科研与教学基地等牌子,展示内容丰富、科普性强,是阿拉善生态产品最集中、种类最齐全的产品展示和销售区,规划的生态产业博览中心、蒙医文化街、康养小院正在招商中,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善,为打造集研、学、游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奠定了基础。

加快沙产业示范园区建设。2022年2月,阿拉善生态产业健康科技园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命名为“国家阿拉善沙产业示范园区”。园区集苁蓉、锁阳等生态植物高附加值产品、中蒙药数字智能生产、沙产业交易智能物流、中蒙医养、科技企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是阿拉善沙产业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通过完善沙产业全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全国沙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目前,国家阿拉善沙产业示范园区已完成投资2.49 亿元。通过招商引资,已有8 家企业进驻园区,计划总投资约3.5 亿元。目前,有1 家企业已投产运营,2 家企业正在进行设备安装,5 家企业正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8 家企业计划在2022年全部实现投产运营。园区通过强化科普宣传教育、举办赛事活动、加强院企合作、推进专利及商标注册、强化综合服务等举措,进一步加快国家沙产业示范园区建设。2017—2019年,阿拉善盟在该示范园区成功举办了三届全国沙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两届沙产业创新博览会和高峰论坛,展示了沙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最新成果,促进了沙产业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向全国乃至世界宣传了阿拉善特色林沙生态产业,为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合作交流、加快品牌建设创造了条件,有力地提升了全盟林沙产业知名度。

未来,阿拉善盟将集中打造国家沙产业示范园区企业产品品牌,不断探索并优化营销策略,统筹规划园区和阿拉善生态产品公共区域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导并加快相关商标注册,整合同质同类产品商标,重点打造“蒙”字头和具有阿拉善地理标志的商标;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新产品研发,严把产品质量关,最大程度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或引进专业营销团队,通过专供直销、订单营销、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产品展销、产品推介等方式广开销售渠道;加快推进和完善线上交易平台建设,2019年,阿拉善左旗沙产业开发管理有限公司申报了内蒙古沙产业产品交易中心项目,现已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上报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

“十四五”时期,阿拉善盟将继续以林草生态修复为抓手,促进荒漠生态环境稳步恢复和有效巩固,大力发展特色林沙草生态产业,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构筑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贡献阿拉善力量。

猜你喜欢
锁阳全盟阿拉善盟
锁阳的资源化学、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锡林郭勒盟重点民生指标对比分析
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内蒙古阿拉善盟为例
男人的“不老药”——锁阳
牢记使命担当 忠诚履职尽责
—— 记践行“四力”先进个人、 锡盟盟委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杨超杰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2017年锡林郭勒盟气候事件与灾害及对多个行业的影响
观摩考察感受
锁阳的“舍与得”
会吃亏才会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