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内涵、结构与特征

2023-01-06 04:14余绪鹏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思想

余绪鹏,徐 艳

(1.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418;2.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91)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大学生思政课近些年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无论是潜心书斋的教育理论研究者,还是常站讲台的思政课一线教师,围绕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进行了许多研究。尤其是在“怎样培养人”方面,许多学者特别是教学人士展开了广泛的探讨。构建怎样的教学体系,运用怎样的课堂话语,采取怎样的方式方法,穿插怎样的历史故事,都成为当前的讨论热点。事实上,这些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重要概念:思政课获得感。面对着“行动自由化、个性独立化、表达直接化、思想多元化”[1]等诸多特征的“00后”大学生群体,教育工作者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提升他们对于思政课的获得感和接受度。只有提升了大学生的获得感,思政课才真正做到了“入脑入心”。然而,看似流行的概念却没有引起学者们太多的关注。正确理解并科学阐释“思政课获得感”,有助于更好推进“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思政课教学改革。

一、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基本内涵

从词源上说,“获得感”作为复合词汇,由“获得”和“感”两部分构成。《现代汉语词典》对“获得”的解释是“取到、得到”,对“感”的解释是“感觉、情感、感想”。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和体验,获得感就是个体通过自身努力而获得某些实在利益,并由此在心理上或精神上产生的情感反应,它所表达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由此而言,思政课获得感就是指通过参与思政课的学习活动而获得一定程度的心理满足。对新时代大学生而言,思政课获得感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是核心理念

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逐渐摆脱自然界束缚的过程,人的理念从“战胜自然”“改造自然”发展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实现了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以人为本”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承认人的价值和作用。这一理念得到了现代人的普遍认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离开了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正契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人、教育人的重大使命。这就要求思政课做到以人为本,符合大学生的成长规律,考虑他们的内在需求。

思政课获得感正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刻诠释。要求思政课“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促进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并走向更好的发展。从心理学上而言,获得感一定是与人的需要密切相关的。研究思政课获得感,就不能离开人而进行空谈。因此,从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出发,获得感就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感,还包括情感、思想上的满足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获得感与成就感是不可分割的。在思政课教学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双重内涵,包括学生获得感和教师获得感。虽然本文主要研究大学生获得感,但需要说明的是,教师获得感对学生获得感具有引导性作用。

(二)课堂参与是现实基础

获得感强调的不仅是被动接受,而且蕴含着人的主动参与,也即“享有”和“参与”两个方面。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体系中,“人民群众获得感”是一个频繁出现的词汇,不仅在结果层面上强调人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能够分得到改革红利,而且在过程层面上体现为人民群众主动参与改革活动。只有当人民群众的“享有”和“参与”两个愿望都得到满足时,才能具备了一般意义上的成就感或者说获得感。[2]如此理解获得感的含义,对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意义重大,这要求思政课应大力倡导参与式教学模式。就目前各高校的教学状况来看,参与式教学的实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情景演示、话题讨论、实践成果展示、角色互换等,充分调动了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了他们对于课程的认同度和满足感。[3]

从心理学上而言,大学生获得感的产生遵循着“期望——参与——满足——认同”的路径。[4]他们在参与思政课活动之前有自己的心理预期,主要表现为“希望思政课是什么样子的”,“在这种课程中会得到什么”等心理活动。在心理预期产生之后,只有通过亲自参与到思政课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才能感受是否达到了自己的心理预期。也只有亲自参与到课堂,以主体身份积极介入到思政课教学过程,才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体会到结果与预期之间的差距。否则,无论思政课教师讲了什么,讲了多少,如果大学生不能实质性地有效参与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来,获得感的产生就是一句空话。由此可知,大学生的课堂参与是思政课获得感的现实基础,它能起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政课教学过程,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积极调动起来的作用。

(三)正向评价是主观条件

正如上述词源定义中所分析的,“获得”是一种客观上的“得到”,而“感”则是一种主观评价。获得不代表心理满足,也可能产生心理不满足。因此,对于客观上的获得,内心会产生正向评价或者反向评价,积极的评价或者消极的评价。就一般意义而言,获得感是一个具有正向评价的词语,是人对获得某些东西而产生的积极感受,或者可以理解为是某种获得感持续发挥作用的心理满足现象。[5]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也是如此。知识理论的获得不一定等同于获得感,也不代表着获得感的必然产生,其中还需要大学生对实际获得形成积极的主观性评价。

之所以强调正向评价是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主观条件,是因为教育界应该承认一个事实,即大学生拥有独立的判断和思考能力。尽管学习了一门又一门课程,接受了一个又一个教师的教育,知晓了一个又一个知识要点,但是否能够产生获得感甚至是持续的正向评价,依然是一个问号。这实际上反映了客观获得与主观感受之间的非一致性、非同步性。虽然学会了一些理论知识,但当这种客观获得不能达到其期望时(本来想懂得更多,结果只获得了一点),也许就谈不上获得感。而他们通过课程之间的比较,通过教师之间的比较,通过现在和过去的比较,通过付出与收获的比较,都会产生一种主观感受。只有这种感受包含着积极的正向评价之时,大学生才产生了强或弱的获得感。

(四)创新创优是根本要求

任何事物要实现发展,必须“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6]。”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政课不仅面对着外部世界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且面对着教育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变化。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高校思政课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在传承中实现创新创优。需要说明的是,思政课教学要创新,但不是标新立异,不是为了“新”而去创造,而是要实现“优”的目的。具体而言,创新创优就是要扬弃过去的一些教学理念、教学话语和教学方法,并且根据现实情况不断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7]

因事而化,是一个富含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命题,要求根据事物的不同特性采取不同的化解策略。“事”是“化”的基础,“化”是“事”的旨归。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具体的“事”着手,在摆事实、彰显“事”的生动性的基础上观照“化”的目的;与此同时,又必须从“化”处着眼,在凸显“化”的旨趣的过程中体现“事”的吸引力和生动性,从而实现“事”和“化”的有机统一。因时而进,就是要抓住“恰当的时机”。教师既要懂得“教什么”,更要把握好“什么时候教”,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具体说来,就是要捕捉合乎大学生思想接受特点的有利时间,应时而动。一是契合不同时期大学生的需求进行针对性教育。二是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三是在重大社会事件发生后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8]因势而新,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关注时代的发展,紧扣时代的脉搏,顺应时代的潮流,反映时代的要求。发现和总结教学环境出现的新变化,并根据所处的环境深入研究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思政课教学,保证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因势而新。[9]

二、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结构层次

20世纪4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成“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10]这五种需求虽然具有层次性,并不意味着低层次的需求没得到满足时就没有高层次的需求,仅是处在不同时期,对以上需求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1954年,马斯洛又增加了两个需求,分别是求知需求和审美需求,并认为:“人是不断需求的动物”。[10]这一需求层次理论迅速成为社会科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分析范式。在该理论的启发下,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也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

(一)知识获得感

学校教育首先是一种知识性教育,即使在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语境下,知识性教育都是最基础的。立德树人,首先需要让受教育者懂得“何为道德”;强身健体,也需要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所以,学生进入学校读书,首先呈现在他们面前的便是承载着大量知识的课本或学习资料,教师讲课首先也必须将知识讲解清楚。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学生获得感的第一个层次便是知识获得感。即通过对某个学科或者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信息的了解与掌握,进而在头脑中产生的知识满足。

当前大学生思政课的五门课程,分别涵盖了不同的知识体系。《基础》课运用大量的概念去详细阐释关于人生、理想、道德、法治等方面的理论知识。通过对《原理》课的学习,可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规律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纲要》课讲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历史图景,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革命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辉煌成就。《概论》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帮助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形势与政策》课在介绍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的基础上,阐明了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基本立场与应对政策。

(二)思想获得感

通过对思政课各门课程的全面学习和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加工,会产生思想上的提升,这就达到了获得感的第二个层次,即思想获得感。很显然,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就不会产生思想上的飞跃。但需要注意的是,前期的知识储备并不一定全部来自于思政课学习,也可能部分来自于其他方面,比如家庭教育或社会教育。只是其他方面知识(或感性材料)与思政课上的知识相结合,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思想提升才称得上是思政课获得感。因此,在知识获得感产生之后,大学生思政课还需要追求更高的目标,即思想获得感,是指政治理论知识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思想满足。

就当前的几门课程而言,这种思想满足具体体现在世界观、历史观、道德观、法治观等方面。通过对《原理》课的学习,大学生可以掌握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原理,以此为指导来看待物质世界与精神生活,都能够比以前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对《纲要》课的学习,在了解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大学生可以“以史为鉴”,在今昔比较中认识当代中国。通过对《基础》课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到道德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树立起道德意识,懂得是非观念,分辨善恶美丑。除此之外,《基础》课还传授法律知识,培育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正是通过这些观念和思维的培育,高校思政课才超越了“知识灌输”层面,达到了思想提升的境界。大学生只有在思想上有获得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思想”的课程。

(三)情感获得感

马克思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1]列宁也强调:“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2]在各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提升思想认识的过程中,会产生情感上的反应和体验,或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大学生的内心需要得到满足,有利于健康向上心态的养成,而消极的情感体验则会让大学生产生逆反或抵触的心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政课如果对大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某种程度上的心理满足,从而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就可以认为这是获得感的第三个层次,即情感获得感。

情感获得感本质上体现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既可以是对课程教学内容或课堂教学方法的认同,也可以是对教师某些观点和教师自身人格的认同。比如,在《基础》课的学习中,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情感式教育,其中的许多概念和案例可以引起大学生的强烈共鸣。再比如,思维开阔、人格正派的思政课教师深受大学生的喜欢,这类教师的不少观点都能够引起“粉丝”们的关注,甚至能够达到情感共鸣,从而达到了“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感人甚至以人格魅力去打动人。“以理服人”强调对价值观的逻辑论证,以此达到“理论彻底就能说服人”;而“以情感人”则强调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引领,以便通过对受教育者的“感动”而塑造和引导其灵魂。这也进一步启发教育者,首先要自己受教育,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说服并感动大学生,从而得到他们的情感认同。

(四)成长获得感

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大学生可以获得基础性的理论知识,也可能达到了思想上的认识深化,甚至还产生了情感上的认同和共鸣。无论哪一种获得感,最后都将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特别是有些大学生能够全部拥有以上三种获得感,这将会极大地促成他们人生更好地成长。由此而言,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已经进入到“成长获得感”这一更高层次。“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拥有这一获得感的大学生,其对思政课的参与是积极的,其对课程知识的学习是认真的,其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是深刻的,其对真理的探索是热情的。通过观察发现,这类大学生只占很少的比例,他们学习刻苦,目标明确。通过思政课的学习,他们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都能得到很大提升。

就具体的课程而言,每一块知识体系,如果能活学活用,不仅仅是获得了知识,提升了思想,加深了认同,甚至能够帮助大学生成长。《原理》课中的哲学部分,也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容,教会了大学生“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辩证法原理,不仅可以用来指导大学生活,还可以有助于今后的职业发展。加强对《基础》课程的学习,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自己塑造成具有良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新时代公民,获得的法律常识和法治观念还能成为自身权益的有力保障。总之,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而言,高校思政课在政治方向、人格塑造方面具有引领和导航作用,不仅关注大学生当下困惑的解决,而且还着眼于他们的长远成长;不仅帮助大学生在现实基础上实现反思和超越,而且在反思和超越的过程中,促使其人格得到升华,促使其价值得以实现。[13]

三、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主要特征

以上几个层次的获得感组成了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整体结构。由此可见,层次性或者说递进性是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主要特征之一。除此之外,基于课程性质、教育对象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还呈现出政治性、差异性和内隐性特征。下面就对这四种特征做详细阐述。

(一)政治性

思政课也常被称为“政治课”,始终贯穿了我国小学、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政治性是思政课的首要特性。虽然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难免都会带有所处时代的政治(阶级)烙印,但与其他文科类课程相比,思政课的政治性主要体现在其培养目标上。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指出,高校思政课的目标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重点引导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识大局、尊法治、修美德;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思政课的政治性决定了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政治性。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个要”,第一个就是“政治要强”,这说明要打造政治强的教师队伍,从而更加强化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政治性。究竟如何理解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政治性?首先,知识层面获得感要求,获得的客体是政治知识而非其他方面的知识,虽然教育部鼓励思政课改革创新,构建符合所在学校特点的教学体系和话语体系,但是课程内容绝对不可偏离政治主题。其次,思想层面获得感要求,大学生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思维,而不能是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再次,情感层面获得感要求,培养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而不能培养出他们对西方自由主义的热爱和向往。最后,成长层面获得感要求,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必须建立在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之上。

(二)递进性

正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所认为,“人类的需求构成了一个层次体系,即任何一种需求的出现都是以较低层次的需求的满足为前提的”。[10]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也就具有这样的递进性。低层次获得感的满足是高层次获得感产生的前提。大学生参与思政课的学习,首先也是最基本的需求便是获得理论知识,如果连知识都学习不到,又怎么谈得上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因此,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层层递进的。在知识获得感达到之后,大学生便逐步体会到思想和情感上的获得感,最后才有可能达到对于自身成长的感知。

这里还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获得感的递进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也就是说,虽然以上的四种获得感具有层层递进性,并不意味着低层次的获得感没满足时就达不到高层次的获得感。就拿《基础》课来说,这门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就会开设,而课程内容却涵盖了大学生活、家庭关系、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相比较于当前的大学生活,家庭和职业等都是比较遥远的事情,但这门课程却会带给大学生关于未来成长方面的不少收获。另一方面,递进性特征只是针对思政课整体而言的,并不具体指向某一门课程。事实上,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各不相同。通常在大学二年级开设的《纲要》课程,更多是在讲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大学生也往往对历史故事比较感兴趣,对于他们而言收获的更多的是历史知识,当然还可能有历史观方面的思想提升,但却很少达到成长上的获得。

(三)差异性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一种主观上的正向评价,既然是主观的,那就不可能是标准统一的。也就是说,获得感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教育对象的差异上。每个教育对象所处环境、追求的目标、自身固有的素养等是不同的,因此即便面对同一事物也会形成不同的感受和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呈现多元化发展,也使得人们的包容度越来越大。即使生活在校园内,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也有着极大的自由度。有人热爱学习,有人渴望爱情,有人喜欢社交,有人热衷创业。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他们在思政课上的获得感也会有差异。而且他们本身已有的价值观念也会影响着思政课获得感的高低。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差异性也和思政课教师密切相关。通过调查,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在不同思政课教师的课堂上,同一所学校同一批学生的感受差别都很大。这说明了思政课教师对大学生获得感有深刻影响。这是因为,不同的思政课教师,其人格特征、研究领域和教学方式是有差别的。有人对政治理论感兴趣,有人却对历史故事有偏爱;年轻教师善于运用新媒体,年老教师却容易因循守旧;科研型教师善于问题探究,教学型教师善于知识传授。如果某个老师的教学方式正好契合了某个学生的需求与爱好,那么这个大学生的获得感将会有所提升。但从一般意义上而言,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完善自己,来提高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这就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14]

(四)内隐性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但是立德树人不是一节思政课或一门思政课结束后就能直接显现的。正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功效需要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体现出来。相较于其他课程,思政课注重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以及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的塑造,但这些方面的教育效果不一定能在教学活动结束时就凸显出来,且这些方面往往是大学生生活行为、交往行为背后的某种思想素质、情感素质和道德素质,这一性质决定了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潜藏性。事实上,这也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共性,当前国家所倡导的课程思政也是如此。

由于思政课具有内隐性特征,再加上大学生在思政课上的获得感主要表现为道德的提升、价值观的养成、人格的健全以及思维方式的改善。这些方面的获得都是很隐形的,都属于精神利益范畴,其效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慢慢地发挥出来,这种“慢节奏”让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不易感知,因而不像客观层面那样具有直接的感受和体验。[15]虽然思政课获得感具有很强的内隐性,但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大学生把所学到的内容外化为具体的行为。也就是说,思政课获得感虽然具有很强的内隐性特征,但最终要运用到实践中来。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认识思政课获得感内隐性特征的同时,也要理直气壮地向大学生讲明思政课的意义,通过小讲台为国家培养大人才。

结语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及特征的思维形式,是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必经路径。正确理解并科学阐释“思政课获得感”这个话语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工作,需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教书育人规律,应该努力把握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基本内涵、结构层次与主要特征。在“00后”大学生彰显个性差异、追求潮流时尚的新时代背景下,为有效提升思政课获得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优化课程教学。一是在教学内容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思想为改造对象的教育实践”[16],教师讲授的内容枯燥乏味,学生会对思政课产生抵触心理。要切实改变这种状况,并提升大学生的获得感,就要实现从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化,要实现从抽象化向具体化的转换。二是在教学话语上。各门思政课教材多为理论化的陈述,其话语表达显得晦涩,有些过于学术化。思政课教师要在坚持正确政治导向的前提下,结合大学生的成长背景和认知特点,将深奥难懂的理论术语转换为生动通俗的生活语言。具体来说,就是要让话语表达做到通俗化、网络化和大众化,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去阐述政治理论。三是在教学方法上。提升思政课获得感,需要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专题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考虑到新时代大学生是新媒体技术的忠实用户,教师们要善于利用互联网、自媒体和移动学习工具,促进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相融合,积极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多样化。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