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县松南乡学校 李佰玲 董凤娟
“双减”政策落地,向我们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教育改革正在大刀阔斧地展开。教育如何发展,国家已经给出了改革的风向标。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局,实现五育并举,是每位教育者思考的问题。为了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合理规划“双增”目标,探索农村学校育人新途径,方正县松南乡学校开展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实践,在强化常规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教学实效,丰富学生活动,为学生“增趣”的前提下,积极改进作业方式、开发作业形式、提升作业质量,开发作业的育人作用,更好地发挥作业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为学生综合发展助力。
1.基础学科作业“减量”入手,不搞“题海战术”
课后服务实施以来,以往家长不会辅导孩子作业的尴尬情况极大缓解,他们能有更充足的时间去劳作,不再为孩子作业完成情况焦虑。在课后辅导过程中,通过观察各班学生写作业的情况,我们发现,教师们布置作业的情况各不相同,作业效果也不同。学生的作业现状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才能发挥其最大效应?如何减量提质?
对此,我们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教务处对各班作业进行半个月的检查、记录、分析。在整理了不同学段学生作业情况之后,确定了作业减负第一步:定时间、定题型范围、定难易程度。限定学段作业完成时间,每次作业教师必须提前完成,预测完成时间,避免大量重复性、机械性的抄写;鼓励作业题型多样化,从不同角度巩固提升;作业布置要满足学生基础知识积累的需要,并有适当提升,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探究需要,题目紧扣当天所学知识点,不留偏题、怪题。“三确定”作业模式的实施,大大缩短了学生的作业时间,从作业检查反馈情况来看,作业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巨大的作业压力消失了,学生对作业的畏惧心理也随之消失。
2.教师以学促研探“提质”,改革作业布置形式
“减量”之后,更要“提质”,2021年9月份开学后,学校购买了一批有关作业布置与批改领域的书籍并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建立了8个教师学习小组,采取自学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学习,每小组根据学习进度进行组内研讨。定期组织小组之间的交流,学校教务处参与交流,梳理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有效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教师学习了作业设计与批改的优秀经验,掌握了作业设计方法。
在教师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学校特点,学校确定了以小学三年级为作业改革试点学段,实行“一页通”作业,即:数学、语文学科作业本为格算、田字,每天的作业全部完成在一页纸内。在作业中,教师布置的作业所占篇幅不高于整页纸的60%,其余部分为学生自主性作业,自主作业大约占整页纸的30%,页面留有空余部分,作为批改、订正。学生自主作业主要针对自己一天学习中的重点或难点,形式不局限于常规作业题型,可以是笔记、图例、简单的思维导图或是图画、图表等。例如,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分数的简单计算”一课的作业,学生需要完成的共性作业是教科书98页的2、3、4题。在自主作业部分,有的学生选做了97页2题,夯实基础,巩固计算方法;有的学生用剪、涂、贴的形式把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表示出来;还有的学生是把教师的板书内容整理在作业本上。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自主完成了作业。在语文自主性作业中,学生主要有写字词、整理课堂笔记、句子练习等内容。在几个月的实践中,小练笔作业比重逐渐增大,目前占作业总量的五分之一。
从一段时间的实践情况来看,“一页通”作业的实施,作业总量少了,全员完成的习题难度有降低,自主作业增加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自主作业反馈出的问题教师及时有针对性地辅导,便于查漏补缺,学生作业质量整体提升。当然,每个学段学生学情不同,“一页通”作业设置还需进一步细化研究,以促进作业提效进一步落实。
3.丰富作业形式,提升学生兴趣
学校组织音乐和体育学科教师进行研讨,设置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文艺、体育活动,开发作业形式,丰富学生的生活。
组织音乐学科教师研讨,确定以集体舞蹈为展示形式的作业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编团体舞蹈,定下了低年级道具舞、中年级旗操、高年级集体舞的基本框架。舞蹈练习采用校内集中学习造型、学生自主看图例完成细节练习的形式。每年组设置低阶和高阶两个作业。低阶任务简单,所有学生必做,以激发学生音乐兴趣为目的;高阶加大任务要求,练习内容及难度增大,成品更具观赏性,注重整体性和协调性,展示音乐学科特点,学生可根据兴趣选做。每个学段学生有着共同的内容,学生可在课间、放学后进行巩固交流,丰富课余生活。从一个学期的实施情况来看,学生选择高阶作业的比例逐渐增大。学生的兴趣更浓了,在学校艺术节、各项活动表演中,学生的表演形式更加丰富、作品质量明显提高。
每两个月布置一项传统体育活动作业,在还给学生游戏的时间和空间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开展德育工作,让踢毽子、滚铁环、抽冰尜等传统体育活动重回小学生的生活,强健学生体魄,提高运动技能。在各项比赛中,学生积极展示自己学习到的“本领”。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从学生传回的家庭练习照片中,我们发现,家长对此项活动也有着浓厚兴趣。有些家长和孩子一起踢毽子、一起滚铁环,还有些家长利用家中农具、生活用品的部件和孩子一起制作铁环、鞭子等,得到了良好的亲子互动效果。家长较高的参与度,对于单亲、留守儿童更是难得的情感体验。
4.韵美怡情,特色教育作业突出合作能力的培养
学校是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多年来始终致力于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防特色手工制作。每学期进行两次国防教育作品展,学生或独立完成、或共同创作。在构图、粘贴、拼装等方式的操作后,学生能够制作精美的“歼击机”“坦克”“火箭”等模型。教学楼每层都设置了两处国防教育作品展台,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供学生互相借鉴、交流。
通过国防特色手工制作活动的开展,学校形成了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接下来,学校将在此基础上,在操场为学生划定区域,进行主题创作,材料从纸、布、塑料等拓展到其他身边可利用物品,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校地处农村,有着种子资源丰富的特点,为此美术教师开发了校本课程:种子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构思—定轮廓—选材料—浸色彩—粘细节—铺底衬等一系列操作,利用田里收割后遗落的各种种子创作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远看是色彩鲜明、透着光亮的图画;近看,则是一粒粒排列规律的大米、红豆、绿豆……
学校把教学楼一至三层的走廊两侧设置为学生米粘画展示长廊。从日常生活中的水果、蔬菜到动漫人物,从英雄人物到名人名言,从风景到人物活动,学生创作的作品内容涉及广泛,极具童趣特点。身边的创作,随处可见的展示,让参与创作的学生体会创作过程中的快乐,欣赏的学生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总之,在“双减”政策指导下,学校将进一步从提升教师素质入手,探索学生减负有效途径,将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抽离出来,让学生“学得轻松”;结合学校特点因地制宜,布置特色作业,丰富学生的生活,注重实践作业的操作,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协作能力。下一步,学校将针对学生劳动实践向家长调研,争取家校合力,开发家庭劳动教育实践内容,整合学校资源,拓宽劳动实践渠道,通过多措并进,还学生一个快乐的童年。当然,我们仍需多学习借鉴、精开发管理,逐步完善各个环节的内容,不断改进方法,以实现学生的作业减量增效、全面提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