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季夏
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有使命担当——习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期望及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目标
叶季夏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有使命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是新时代青年的成人成才标准,也是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目标。思政课教师要对照总书记的要求和期望,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以服从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明确使命担当”为教学目标,以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为教学发力点,履职尽责讲好思政课。为实现中国梦,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使命担当;新时代青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跟青年面对面交流,多次通过书信、讲话等形式对新时代青年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新时代青年提出殷切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新时代青年的成长,立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百年大计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未来。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有使命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
青年为什么要有理想信念?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2020年3月15日,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新时代青年要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总书记指出,“这个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总书记还特别强调,“在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理想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只有通过学习教育,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彻底认清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完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义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理,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建立起来、坚定起来。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是我们增强理想信念最坚实的基础。因此,2021年3月7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中,总书记指出,“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2022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总书记指出,党的年轻干部“最重要的是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总书记告诫党的年轻干部,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当中,才能拥有高尚而又充实的人生。总书记还特别提醒广大的青年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
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评价“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这既是对一代代中国青年的充分肯定,也寄托了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
什么是家国情怀?总书记所讲的“家国情怀”,就是以国为家以身许国的情怀,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情怀,就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表现在把党和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家事,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是家。总书记说,“党叫干啥就干啥、党让去哪就去哪,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是家”,这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今天,我们依然要大力发扬这种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1]525。
为什么要有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本质上是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个人对国家民族共同体的担当和奉献意识。厚植家国情怀,有利于中华民族大团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厚植家国情怀,也有利于青年成人成才。青年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就能够在思想上克服个人主义和利已主义,克服人性的弱点,把小我融入大我,从小家走向“大家”,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身体力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拼搏奉献。2022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总书记针对青年干部指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是什么?新时代中国青年为什么要有使命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中国梦”这一概念,并作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的重要论断。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时,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4。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经过了新中国早期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经过了改革开放,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关键期,实现中国梦的使命也落在了新时代青年的肩膀上。总书记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2]。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总书记鼓励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总书记明确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在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世界中,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使命担当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崇高的理想信念、深厚的家国情怀是自觉的使命担当的思想感情基础;自觉的使命担当是崇高的理想信念、深厚的家国情怀的脚踏实地践行。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有使命担当,作为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新时代青年的成人成才标准,也是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目标。
2020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其中第五条不仅规定了“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是讲好思政课”,同时也把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明确使命担当规定为思政课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讲好思政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广大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对照总书记的要求和期望,遵照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定,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根据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履职尽责讲好思政课,在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上用功发力,努力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青年学生成人成才。
以坚定理想信念为目标,就是要告诉新时代中国青年“跟谁走,往哪里去?”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守正,就是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就是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就是立足国情立足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途径是“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10。中国共产党人的守正创新,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历史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通过“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的历史。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理论飞跃,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理论创新成果。思政课所讲的理论,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思政课教师要在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中把握党的理论、讲好党的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讲好思政课的根本原则。偏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思政课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和理论创新,是讲好思政课的根本出路。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空洞的教条,坐而论道,自言自语,不去回应现实问题,无视学生的思想困惑,思政课就不能以理服人,思政课的有效性就要大打折扣。
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目标,抓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中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感召青年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义理和道理说服青年学生,培养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青年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引导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厚植家国情怀为目标,就是要告诉新时代中国青年“我是谁,从哪里来”。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标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就是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厚植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所谓中华文化的“返本开新”,是指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中,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在坚持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和精髓的前提下开拓创新,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形成中华文化的现代表达形式。中华文化的返本开新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表现。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现代化经历了巨大嬗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中华文化返本开新形成的现代表达形式。
中华文化的返本开新,需要我们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事关民族自信和民族复兴的工程。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其本质就是民族自信。没有文化认同没有自信的民族不可能复兴。而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通过学习教育才能实现。2017年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出台的第一个以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件,明确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思政课教师要按照《意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引导青年学生增强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事关道路和方向的工程。我们今天之所以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其思想来源来说,不仅来自马克思主义,而且也是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1年0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市考察时,在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后,他表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要以厚植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突出爱国主义的思想主题,抓住中华文化现代化这条线索,把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利用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以“文”化人、文化育人,告诉青年学生不忘本来、不迷失自我,引导青年学生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脚踏实地、团结奋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当然,厚植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提倡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要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统一起来。我们既要通过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国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做堂堂正正中国人,也要秉持中华文化崇尚的以和为贵、天下一家、世界大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念,引导青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以明确使命担当为目标,就是要告诉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哪里,做什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最高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起来的主张,提出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针,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从两个维度上界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一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维度上界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的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二是从中华文化现代化的维度上界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返本开新的成果,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航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人生际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们规划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指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必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引导青年听从党的召唤,自觉担当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朝着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思政课教师责无旁贷。2020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该《方案》指出,高校思政课课程目标“重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这一课程目标,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要紧扣新时代“复兴”主题,以明确使命担当为目标,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要注重启发式教学,结合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讲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史为鉴,以事实为根据,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告诉青年学生过去我们为什么成功、今后我们如何继续成功、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引导青年学生认清身处的历史方位,肩负民族复兴使命,心怀“国之大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建功立业。
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培养青年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思政课教师身处立德树人的关键岗位,是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必须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瞄准教学目标,以“讲什么道理、如何讲道理”为导向找准教学发力点,精心组织和利用好教学资源,运用生动的案例和准确的数据讲好思政课,有针对性地帮助青年学生解决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的思想困惑,努力培养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有使命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文中凡是未标注的引文均来源于“学习强国”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1]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外文出版社,2022 (第1版).
[2]“发扬五四精神,不负伟大时代”,选自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M].外文出版社,2020 (第1版):333.
With Ideals and Beliefs, Family-Country Feelings and Mission Commitment——President Xi’s Expectations for New Era Youth and Teaching Ai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Ye Jixia
(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 Huanggang 438002 Hubei)
Having ideals and beliefs, family-country feelings and mission commitment is President Xi’s ardent expectation for you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the adult talent standard for you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and the teaching go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as well.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President Xi,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the fundamental issue of “For who to train, what kind of talent to train and how to train people”, take obedience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as the fundamental goal, train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as the fundamental task, take“strengthening ideals and beliefs, cultivating family and country feelings, and clarifying mission responsibility”as the teaching goal, explain the truth deeply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eaching, perform duties and give goo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sson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 we should cultivate outstanding talents needed by the society.
Ideals and beliefs;Family-country feelings;Mission commitment;Youth of new era
G412
A
1672-1047(2022)04-0044-05
10.3969/j.issn.1672-1047.2022.04.11
2022-07-06
叶季夏,男,湖北罗田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
[责任编辑:侯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