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琴
“1+X”证书制度下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陈燕琴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职业教育的发展已成为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1+X证书制度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提升培养人才技能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已经在试点实施“1+X”证书制度。分析“1+X”证书制度实施的必要性,及当前“1+X”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提出了“1+X”证书制度有效开展的策略,为职业院校试点“1+X”证书制度提供可借鉴的建议。
“1+X”证书制度;校企合作;三教改革;职业教育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普遍做法,制定工作方案和具体管理办法,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职业院校是1+X证书制度试点的主要阵地。1+X证书制度的试点实施,主要是根据X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职业院校传统的学历教育体系进行补充和拓展,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方面的改革,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促进职业院校的育人成效。然而,1+X证书制度试点过程依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融合问题,如何将X证书与学历教育有效融合,依然是职业院校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传统职业教育是以学历教育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学习成果比较单一,大部分的学习成果以文化理论知识为主。1+X证书制度实现了高职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融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继续夯实学生的文化理论知识,而且以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充分整合社会多方资源,搭建职业技术技能实践模式,引导学生多元化发展,推动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能力。
1+X证书制度体现为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的融合,X证书的实施推广为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协同探索育人模式提供了强大推动力。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要满足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人才培养过程离不开有效的校企合作。校企协同共同育人过程可以充分有效对接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开发满足岗位要求的X证书职业技能考核标准。校企合作为1+X证书制度的实施推广提供了保障,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职业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力,提升学生学习成果的可持续性和适用性,实现高职院校输出高质量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经营模式和生产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职业教育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虽然也有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但是证书考评内容属于静态性,缺乏对社会岗位职业技能新需求的对应性,因此,传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求。1+X证书制度与时俱进、紧跟产业最新需求,积极对标职业岗位技术技能标准,实行实时更新的动态考评制度,保证X证书培训内容的时效性与针对性,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形成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强大载体。
1. 1+X证书处于初期推广阶段,多数的试点院校都积极探寻X证书与传统学历教育的融合和实施路径。但是,仍有很多高校对X证书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师生对其认可度不高,参与积极性不强,存在学校热、师生冷的尴尬局面。
2. X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是否代表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标准,证书对应的培训内容能否真正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否紧跟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都需要在后续的试点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因此,目前X证书在行业中的认可程度不够深,认可范围不够广。
3. 与职业教育相匹配的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尚处于研究阶段,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在顶层设计的引导成效不够明显,试点实践中未能够有效促进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实训实践条件完善等有机融合,真正带动专业“三教”改革,实现试点规模与人才质量的同步提升。
1. 目前,X证书的建设主体及培训组织一般是行业中的单个企业,该企业是否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或代表性的企业,以及企业制定的职业技术等级标准是否能代表X证书标准?不得而知。因此,培训组织在行业中的引领能力,会影响院校及行业对X证书的认可程度,进而阻碍X证书的顺利推广。
2. 培训组织者主要是企业,企业经营以利益为目标,因此,1+X证书制度存在企业过度逐利的风险。教学师资、培训教材、实操设备等是X证书制度实现的主要保障,然而,在开展过程中,师资培训、教材、实操设备等具有垄断性。同时,不同企业开发的证书,实操环节要求不同,配备的实操设备也会不同,进而导致院校因不同证书购置不同实操设备,投入成本偏高。
1. X证书与试点院校的专业建设融合不够。在院校的1+X证书的试点工作中,面临着X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如何与试点院校专业有效融合的问题。X证书顺利开展与有效实施的关键是要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及教学计划等一系列的建设过程中做好对接融合工作。但是,目前试点院校主要是采用增加X考证课程的方式来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主要是依据考证题库开展培训指导和强化练习,以较高的考证通过率为X证书试点的主要业绩表现指标。部分试点学校还未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知识、能力及素养等方面与X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结合,进行课程内容重构与融合,有机衔接的效果还不够明显。
2. X证书师资力量不足。目前,职业院校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普遍存在专业教师师资不足的现象。专业教师不仅承担着偏重的教学工作量,还要完成科研任务及学校各种建设任务,任务繁多、工作强度偏重,因此,依据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求,开展培训师资及考评员培养过程,人员数量、培训时间、实践经验都无法得到充分的保证。目前,X证书的培训教师及考评员资源还无法高效地保证试点院校的1+X证书制度的执行效果,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的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
3. 1+X证书制度与“三教”改革不相匹配。1+X证书制度的实施关键内容之一是依据X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求,实现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需求的对接融合,这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三教”改革主要是依据X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展教材改进、教师培训、教法研讨等项目,为1+X证书制度的实施提供资源保障。然而,目前很多试点院校疲于应付教科研、示范建设、双高建设及各种试点建设等工作任务,在“三教”改革建设方面,存在建设团队专业不足、建设资源重复度较高、学习培训浮于表面等现象,建设进展缓慢、建设成效不明显,无法实现X证书对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带动作用。
首先,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领作用,实现国家为主、区域相辅的1+X证书制度。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结构的不同,发展一些面向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补充国家X证书库,调动区域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使得1+X证书制度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其次,吸引和鼓励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研究、制定与推广,继续推动国家资历框架和国家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的建设。最后,建立健全X证书的质量保障、监督管理机制,严格做好培训评价组织、培训机构、鉴定机构的准入审核工作,强化对培训评价组织行为和职业院校培养培训质量的监测、监督和评估能力,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管过程,保证X证书的含金量。
1+X证书制度中的X证书的建设者和组织者主要是行业企业,X证书培养的是面向职业岗位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有助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开展。校企合作包括政府、企业、院校及相关单位等多种相关主体,完善的多方合作机制能够保障各方利益,实现高效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进而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可持续开展。首先,对接职业岗位需求,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积极对接1+X证书制度实施组织单位,充分考虑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求,选择合适的合作单位,形成相辅相成的校企合作团队。其次,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1+X证书制度的开展对校企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可以根据校企合作的需求,继续更新、完善与创新校企合作管理制度。与行业企业共同协作,制定兼顾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完善企业教学、企业顶岗实习、集中性实训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最后,构建具体实际的合作目标体系及实施细则,实现对校企合作全过程监管与绩效评估,真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
1. 加强高水平双师教师队伍建设
1+X证书制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随着产业布局升级与供给侧结构调整,社会职业岗位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同样对院校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首先,职业院校要积极应对,做好高水平双师教师队伍培养的顶层设计,在国家一般标准的基础上制订更高标准的双师队伍建设标准,以标准为基础进行双师队伍建设,高水平双师队伍建设做到目标明确、标准可依、规范可循。同时,要主动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共建教师队伍培养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管理理念、技术设备及工作实践等要素联合培养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外,学校制订合理的绩效考核和引入人才机制,有效调动院校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参与1+X证书制定试点工作的积极性,打造一支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2. 积极开发“课证融通”新型教材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课证融合的教材开发。基于1+X证书制度的“课证融合”教材既要符合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又可覆盖专业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的院校规范课程教材,通过整合专业教学目标和证书考核目标,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学历教育培养规格,又满足职业岗位需求。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依据融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的专业教学标准,构建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对接职业岗位实际,开发职业技能实训课程,满足专业教学需求。同时,在教材开发过程中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组织模式。依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充分挖掘典型工作任务,遵循职业能力形成的逻辑顺序,开发考证理论基础、技能实训指导等系列新型教材,既可用于课堂教学,又可用于技能考试。“课证融通”新型教材为院校提供课程教学资源支持,也为1+X证书制度落实提供培训依据。
3. 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不利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教法改革过程中,首先,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强化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工作任务流程为导向,开展项目化、情景化教学,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为之,践行“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实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型。其次,1+X证书制度强化了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实现了与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课证融通”课程目标,充分融合学校、企业多方场景,开展以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真正实现学生在实践中学理论,在运用中学技术。最后,充分应用现代数字化教学技术,采用超星、学习通、SPOC、蓝墨云、雨课堂等建设智慧学习平台,推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师生互动、校企联动的智慧课堂,构建高质量的课堂。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OL].(2019-02-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孙晓文.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研究与分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20):88-90.
[3]何伟丽.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 探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19):71-72.
[4]金玮佳.基于1+X证书与学分制的课程教学案例分析[J].电子技术,2021(10):182-183.
[5]蔡崇超.1+X证书制度下教学改革探索[J]. 计算机时代,2021(11):97-99.
[6]卜训琴.“1+X”证书制度下的书证融通实践 路径探索[J].职业,2021(10):84-85.
G719.21
A
1672-1047(2022)04-0011-03
10.3969/j.issn.1672-1047.2022.04.03
2022-07-01
陈燕琴,女,福建龙岩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交通运输管理,职业技术教育。
[责任编辑:曹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