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迎随补泻”本义探析

2023-01-06 00:15俞天辰林法财
江苏中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泻法卫气循行

俞天辰 林法财

(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迎随补泻”这一概念首见于《黄帝内经》[1],《灵枢·九针十二原》曰:“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合之,针道毕矣。”历代医家对此概念理解差异较大,《刺法灸法学》中将迎随补泻解释为针芒补泻[2],即根据针尖方向决定补泻,针刺时针尖的方向与经脉循行相同为补,反之则为泻。也有医者从针刺腧穴的特异性、机体的机能状态等方面解释迎随补泻[3]。然而在深入研读《黄帝内经》等书籍,将迎随补泻手法的起源发展以历史朝代为序加以整理,总结各时期医家对迎随补泻的理解后[4],笔者认为针芒补泻等观点并非《黄帝内经》中迎随补泻的本义,准确地理解迎随补泻这一概念可以更好地发挥针灸补泻的作用,对临床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

1 迎随补泻起源及历代医家观点

1.1 先秦两汉时期 迎随补泻这一概念在《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出,《灵枢·终始》曰:“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此处“迎”即泻法,“随”即补法,意为医者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使体内阴阳之气调和。《灵枢·小针解》有言:“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表明迎随需审察时机,依据经气的盛衰行补泻操作手法。《黄帝内经》迎随补泻中迎之、随之的是阴阳之气流注的方向,未涉及具体的操作手法[5]。《难经·七十二难》提道:“所谓迎随者,知营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这里对迎随的理解与《黄帝内经》的理解一致。《难经·七十九难》曰:“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假令心病,泻手心主俞,是谓迎而夺之者也;补手心主井,是谓随而济之者也。”此处也将“迎”理解为泻法,“随”理解为补法,同时结合子母补泻选穴针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起到补泻的作用。总体上先秦两汉时期迎随补泻更多地被理解为广义的针刺补泻,“迎”为泻,“随”为补,通过针刺迎随,调节经气,补泻得当,使得阴阳平衡,气血平和。

1.2 隋唐时期 此阶段医家对迎随补泻又有了新的理解。《素问六气玄珠密语》云:“迎者于未来而先取之也,故取者泻也,用针泻其源也……引天气而得地气也,针头似动气相接也,乃急出其针,次以手扪之……凡资其化源者何也?故资者补之,取者泻之。当泻其胜实,补其衰弱也。假令木气胜,土当衰弱也,故泻其肝源,补其脾源也。……故以外至内而出曰泻也,以内至外而出曰补也。故以补为资,以取为泻也。胜者取之,虚者资也。”迎随一词在此不仅指补虚泻实的操作原则,也包含了子母补泻、呼吸补泻等具体的补泻手法,文中详细地叙述了进出针时要与病人的呼吸和针孔的开阖相结合等要求,泻实的手法为“迎”,补虚的手法为“随”。此处迎随补泻代指一大类补泻手法,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依据五行生克规律选穴,泻五脏原穴,补其所克脏的原穴,根据腧穴的特异性选择合适的针刺深度和留针呼吸次数以行补泻手法的过程称为迎随补泻,使得迎随补泻与具体操作手法结合,意义重大。

1.3 宋金元时期 金人张壁的《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一文曰:“凡用针,顺经而刺之为之补,迎经而夺之为之泻。故迎而夺之,安得无虚,随而取之,安得无实,此谓迎随补泻之法。”这是中医古籍中第一次提出针尖顺经脉方向为补为随,逆经脉方向为泻为迎的论述,此观点被后世许多医家认同,现已被写进针灸学教材中,影响深远。杜思敬所辑《针经摘英集》中提道:“补者,随经脉推而内之;泻者,迎经脉动而伸之”,也与张壁针芒补泻的观点相同。

元代窦汉卿的《标幽赋》有言:“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提出通过左右捻转针行补泻的手法。“迎”指针柄右转行泻法,同时引针外出;“随”指针柄左转行补法并引针入内。此处的迎随更多地被解释为广义的补泻,针刺的同时也结合了捻转补泻的针法,既包含了补虚泻实的本义,也结合了具体补泻手法,使得迎随补泻的含义更加多元化,对后世更有参考意义。

1.4 明清时期 杨继洲在《针灸大成》[6]中提及:“迎随补泻此乃针下予夺之机也,因其中外上下、病道遥远而设也,是故当知荣卫内外之出入,经脉上下之往来,乃可行之。”张世贤的《图注难经》认为:“凡欲泻者,用针芒向其经脉所来之处,迎其气之方来未盛,逆针以夺其气是谓迎;凡欲补者,应用针芒向其经脉所去之路,随其气之方去未虚,乃顺其针以济其气是谓随。”杨氏和张氏都赞同用针芒补泻解释迎随补泻,并在张壁的理论基础上更强调针尖与经脉循行的关系,使得针芒补泻的内容更加丰富具体,临床可操作性高[7]。这一理论被后世大多数医家所接受,也是现代针芒补泻理论的主要来源。

李梴在《医学入门》中也将迎随补泻理解为具体的补泻操作,包括捻转补泻和提插补泻等,但也提到了男女补泻操作有别,要按时选穴等[8],扩充了迎随补泻的内容,细化了具体的操作,促进补泻手法的发展。

1.5 近现代 曹世强[9]认为子午流注纳子法中子母补泻针法即是迎随补泻法,迎随补泻作为具体的补泻针刺手法,需要依据子午流注选取穴位,结合提插捻转补泻、呼吸徐疾补泻等手法共同操作,还应注意经气的流注与循行顺序决定操作手法。吴名等[10]将迎随补泻理解为一大类补泻的手法,划分为候时迎随、纳支迎随、生成迎随、子母迎随等13种具体手法,同时也要符合针刺的一般要求,气至病所,循经感传,气血同调。段洪涛[11]则认为迎随是一种补泻原则,需要辨明病证的八纲属性及经脉气血盛衰以确定补泻手法和操作,不能简单地用针芒补泻来概括,具体补泻手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2 “迎”“随”本义探究

《说文解字》中有言:“迎者逢也,随者顺也”,即“迎”是与原方向相反,“随”是与原方向相同。迎随一词在《黄帝内经》里也多次出现,根据补虚泻实的理论进一步说明“迎”指泻法,而“随”指补法,但是这里的补法或泻法并没有提到针尖方向与经脉循行方向的关系,即金人张壁提出的针芒补泻,也没有提及捻转补泻、呼吸补泻等其他具体补泻手法,因此将迎随补泻狭义地理解为针芒补泻或者一类补泻手法都显得有些片面[12]。《素问·调经论》有言:“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此处“追”是补法,意指针刺行补法需要候时守气,等待已流注过此处的经气充实而不散失方能出针,这样才能达到补的针刺效果,与《灵枢》中的内容相互印证。结合《黄帝内经》原文及语意,可得出迎随补泻应是指广义上的补泻,是针刺补泻的一个统称,而非具体的某一个补泻手法,也不应该和针尖方向或经脉循行方向有具体的关联,这样的理解应该更符合《黄帝内经》中迎随补泻的本义。

《玉龙歌赋》曰:“伤寒无汗,攻复溜宜泻;伤寒有汗,取合谷当随。”此处泻就是迎,随就是补,当外感伤寒无汗时应泻复溜穴补合谷穴,伤寒有汗则反之,补复溜穴泻合谷穴。文中没有提及针刺方向与合谷穴所在的手阳明大肠经、复溜穴所在的足少阴肾经两条经络循行方向的关系,而是仅指通过针刺迎随,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调节体内的气血,治疗伤寒汗多或者无汗等病症,在这里迎随补泻没有提及补泻具体手法也没有论及针尖与经络循行方向,因此应当理解成广义上的补虚泻实[13],此处的运用符合《黄帝内经》本义,医者可根据此理解指导临床运用。

3 迎随补泻的依据与要求

迎随补泻作为广义的针刺补泻,有其补泻的原理和依据。前文提及的《难经·七十二难》认为,针刺时迎与随的是人体内的营气与卫气的流动方向,因此要根据人体内营卫之气的流动方向来决定针刺的补泻手法与操作。从整体而言,迎随用于调节经脉的盛衰和经气流注的急缓,以平为期,使得人体内的经气流注顺畅,因此补虚泻实为主要依据[14]。气血流注于某一经脉时,此经脉的经气盛,经气将至时针刺为随为补,经气已过后再针刺为迎为泻。而营气又循行于脉内,与血同行,内入五脏六腑,外达肢节,营养全身,组成血液,卫气行于脉外,起到抵御外邪的作用,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没有营气密切,因此与卫气相比营气的流注对迎随补泻具体要求的探讨更有意义。

3.1 营气迎随 《黄帝内经》中对人体营卫之气的论述散在各篇目中,如《五十营》《营卫生会》《脉度》等。其中对营气的流注顺序有十分详细的记录: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流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等十二正经,循环体内一周,一昼夜在体内循行五十周。《素问·痹论》有言:“荣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因此营气在沟通十二经脉的同时也会流经五脏六腑和任督二脉,从而发挥调节全身气血的作用。对于流过十二正经的营气,其迎随补泻的依据是营气灌注某一经时,某经气盛,此时针刺该经则为迎为泻法,而针刺该经的前一条经脉则为随为补法。如:营气流注心经则针刺手少阴心经的腧穴能起到泻的效果为“迎”,而针刺手少阴经的前一条经脉足太阴脾经的腧穴则能起到补的效果为“随”。此外也可以在营气迎随的基础上加用子午流注纳支法[15],营气属阴,纳支法也属阴,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理论,在对应的时间选择合适的穴位针刺。《标幽赋》曰:“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意指将十二时辰对应的十二经脉的五输穴和原穴共六十六个穴位配合使用,根据病情灵活取穴治疗。在针刺手法上,《难经·七十一难》指出:“刺阳者,卧针而刺之;刺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荥俞之处,气散乃内针。是谓刺营无伤卫,刺卫无伤营。”营气行于脉内,位置较深,进针前需要压手按压穴位,使得浅层的卫气散开,进针时需要深刺以触发营气而不伤及卫气,以起到补泻的效果。

《难经·七十三难》曰:“诸井者,肌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然:诸井者,木也,荥者,火也,火者木之子,当刺井者,以荥泻之。”井穴肌肉浅薄,不适宜做补泻手法,若需泻井穴,常选用该经的荥穴行泻法。滑伯仁所著《难经本义》有言:“故设当刺井者,只泻其荥,以井为木,荥为火,火者木之子也。……若当补井,则当补其合”,明确提出了“泻井当泻荥,补井当补合”的理论[16],无论对井穴行补法或泻法,都恐伤及卫气,因此常选用该经脉的荥穴或合穴行补泻手法,补虚泻实而不伤卫气。如心经阴虚火旺所导致的失眠,当补心经井穴少冲(木),多可选用心经的合穴少海(水)以滋养心阴、安神定志,临床上可选在11∶00—13∶00人体营气流注于手少阴心经的这一时间段内行针[17],操作时压手需压住少海穴,驱散浅表的卫气,刺手快速进针直达营分而不伤及卫气,并行捻转、提插等补泻手法得气使营卫相合,有助于沟通人体阴阳,促进睡眠。这一选穴原则和操作手法不仅遵循了《黄帝内经》和《难经》之义,还结合了子午流注营气循行时辰和五输穴选穴原则、选穴规律,操作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3.2 卫气迎随 卫气行于脉外,剽疾滑利,《灵枢·营卫生会》说卫气一昼夜在体内循环五十周,往来迅速,“上下往来不以期”,循行不似营气很有规律,总体上也流遍人体各经,达于四肢末节。《灵枢·卫气行》中也提及:“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而刺”,古人将一昼夜分为二十五等份,卫气在不同时间段流注于不同的经络,因此要做到候时而刺[18]。“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刺其去也”,意指治疗实证时需要等卫气经过此处时针刺,行泻法为“迎”;治疗虚证时在卫气到来之后再针刺,行补法为“随”。此针刺方法与迎随补泻的基本含义“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相符合。卫气位置尚表浅,不宜深刺以恐伤及营气,同时也要根据人体正气与邪气的相对情况,确定针刺的具体操作手法,此方法要依据疾病情况与不同时段选择穴位和手法,过程相对复杂,操作难度较大,临床上鲜有相关病案报道。

4 讨论

《备急千金要方》有言:“凡用针之法,以补泻为先。”补泻作为针灸中影响疗效的关键要素,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总结了许多操作手法,临床运用广泛,疗效确切。迎随补泻作为针灸补泻中的重要概念,现有三种主流的理解:第一种理解符合《黄帝内经》本义,迎随补泻是针灸补泻的统称即广义的补泻;第二种理解认为迎随补泻是一类补泻操作手法,包括呼吸补泻、提插捻转补泻等具体补泻手法;第三种将迎随补泻理解为针芒补泻,一种单式补泻手法,针尖迎与随的是经脉循行的方向,此观点被大多数医家赞同。笔者认为,后两种理解可能脱离了《黄帝内经》的本义,逐渐演化成一类或某一种补泻操作手法,这一演变虽然丰富了针灸手法的内涵,但可能并不符合《黄帝内经》原文对迎随补泻最基本的理解,会给临床使用和操作带来困惑和混乱,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针灸学的发展。因此对迎随补泻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应局限于依据针尖方向和经络循行决定补泻即针芒补泻或者某一种具体的补泻手法,而应理解为一种广义的补泻,是对一切针刺补泻总体的概述,随者为补,迎者为泻,通过迎随补虚泻实,使得人体脉象调和,阴阳平衡。此外迎随补泻的具体操作需要根据人体营气与卫气的流注顺序来决定,从时间角度出发,候时针刺,依据营卫流注时经气随时间节律盛衰的规律行补泻手法,操作时需要辨清邪气、营气、卫气等[19],注意针刺深浅和具体手法,同时也要结合子午流注的纳子、纳甲法子母配穴等使得选穴更为准确,从而提高疗效。然而此过程相对复杂,对操作者要求较高,因此现阶段临床使用较少,也少有相关临床研究与医案的记载。希望后续的研究可以遵循《黄帝内经》中迎随补泻的本义,重视营卫候气迎随补泻手法的运用,更好地发挥迎随补泻的实用价值。

猜你喜欢
泻法卫气循行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浅论《黄帝内经》针刺补泻操作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黄帝内经》卫气昼夜循行节律及针刺时间研究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督脉循行考
太阳穴
顺时针揉通便 逆时针揉健脾
浅析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