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唤一答总关情

2023-01-05 08:28胡超群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2年12期
关键词:照管杨万里农妇

胡超群

经 典 再 现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

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

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

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

照管鹅儿与雏鸭。”

(选自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

经 典 解 读

一首好诗能给人带来感悟生命的乐趣。杨万里是南宋杰出诗人、“诚斋体”的创始人,他的诗自成一家,风格活泼自然,语言浅显易懂,读起来饶有谐趣。

《插秧歌》是杨万里西归故乡、路过衢州時所写,他目睹了农民插秧的劳动情景,便写下了此诗。有意思的是,他将对话场景运用到了诗歌中,如“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其中“唤”与“答”二字既写出了农民插秧时的辛苦,也突出了农民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因此,从“唤”“答”二字入手探析对话的多样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劳动之歌。

“唤”字里的主体探析

这首诗一开始就为我们展现了一家人在田里插秧的热闹场面,颔联巧用比喻将抢种比喻为战斗,紧张的气氛不言而喻。最后两联作者运用画外音,将他们劳作的辛苦更增一分,同时也增添了一分生活乐趣。“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中“唤”的主体是谁?“答”的主体又是谁?大多数人都认为“唤”的主体是农妇,“答”的主体是农夫。其实,我们鉴赏诗歌要有一种诗无达诂的态度,如果深入研究,会发现杨万里在这里并没有明确地给出答案,而是留有“空白”,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假如主体是农妇“唤”,农夫“答”。中国古代一直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大多数家庭的分工都是“女主内男主外”。所以此句“唤渠朝餐歇半霎”,正是一位女子呼唤“孩儿他爸,休息一会,过来吃早餐吧”,紧张的劳动场面顿时有了家的温馨,同时农妇也在间接呼唤自己的大儿小儿休息吃早餐。联想到第一句“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全家分工明确,趁着插秧时节赶紧把秧苗插进田里,虽然劳动主力军是农妇与农夫,但大儿小儿也没闲着,都紧张地忙活着。他们可能是天还未亮就已经开始劳动,因此才会有农妇唤农夫和孩子们休息一会,吃点早餐补充一下体力的画面。

假如主体是大儿小儿“唤”,农夫或农妇“答”。首联“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诗中所写的“拔秧—抛秧—接秧—插秧”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因为这不仅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因此,要分工明确,不可怠慢。但大儿小儿在劳动中体力渐渐不支,就跑到田埂上休息,田埂上可能放着他们早已做好的早餐,所以饥肠辘辘的大儿小儿看到早餐就更加饿了,便“唤渠朝餐歇半霎”。“渠”是方言词汇,代指“他”,这里的“他”既有可能是母亲也可能是父亲,也可能指父母亲。而父母亲只顾插秧,对孩子的呼唤并不在意,反而担心家里的鹅儿与雏鸭会来破坏还未插牢固的秧苗,嘱托孩子看管好家禽,所以这里“唤”的主体是大儿小儿也是合情合理的。

假如主体是场面外的“第五个人”在“唤”,有可能是农夫年迈的父亲或母亲。诗中一共为我们展现了四个人物即农夫、农妇、大儿、小儿。他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劳作着,此时还下着绵密的大雨,他们根本没有时间顾得上吃饭,只想赶紧把秧苗插完。仔细想想,在如此紧张的劳作中他们也许根本没有时间去做饭,那么场面外的“第五个人”可能是农夫年迈的父亲或者母亲,因为他们已经无法下地干农活,只能在家里帮忙做饭或送饭。再看尾联的“照管鹅儿与雏鸭”,与首联插秧的劳动环节相比,做饭送饭相对轻松,因此“唤”的主体也有可能是冒雨送饭的年迈父亲或母亲。

正是杨万里留下的“空白”,让我们有了充分想象的空间,无论这“唤”的主体是农妇亦或是大儿小儿,还是年迈老父母,里面都深深地包含了对被唤主体的爱与关心,也是对劳动人民苦与乐的赞美与歌颂。

“答”字里的多义探析

忙于插秧的农民,在被要求“歇半霎”的关心时,“低头折腰只不答”。“只不答”三字中含有深深的意蕴,依照尾联来看,看似是“不答”,实则是“答”了。是什么时候“答”的?立刻?还是过了很久?这里的“答”是读“答(dā)”还是读“答(dá)”?因为“答”的音不同,我们对劳动场景的想象也就不同,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会有差别。与此同时,“唤”的主体也会不一样,那么对话的时间与态度也会有所差别。

答,读“dá”时,形声字,从竹,合声,本义是以竹补篱,衍生为回答、答谢、报答等意。读“dā”时,义同“答”(dá),专用于“答应”“答理”等词。“低头折腰只不答”中的“答”是读“答(dā)”还是读“答(dá)”?很多人都认为这里应该读“答(dá)”,不回答别人的话。其实,这里两个读音都可以,但读音不同,它们的使用场景也会发生变化。

首先,在“答(dā)”中感受被唤者呈现出来的关系状态。

一是作为“答应”时,被唤者立刻听到了田埂上的呼唤,但是不答应其要求,反而陈述了秧苗的客观事实并提出了“照管鹅儿与雏鸭”的要求,那么通过主体的不同所反映的人物状态也会有差别,如下表格:

若是听到农妇的呼唤,农夫“不答”,即不答应不赞同其建议,反而要求唤者赶紧照管好鹅儿与雏鸭,“照管”二字带有一种“温柔”且强硬的“命令”意味;若是听到大儿小儿呼唤父母去休息,农夫或农妇会用一种宽容但略微强硬的语气跟孩子说明事实,让他们照管好家禽;若是年迈父母呼唤他们休息,农夫或农妇会感激父母来送饭,可是他们也会着急地告诉父母秧苗未牢固,需照管好家禽。可以看出,被唤者听到去吃饭休息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秧苗,同时想到家人的关心又很温暖,因此在对话中的语气既有温度的回应又有强烈的建议。

二是作为“不答理”时,可以看出被唤者是故意不答理的,在“唤”与“不答”之间有时间的关系,并且时间可能会是几分钟或者更久。唤者在田埂上呼唤了几次田里的人休息,可是田里的人听到了故意不答理,只顾着插秧,田埂上的人又不断地呼唤,田里的人就用带有责备的语气说:“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通过主体的不同所反映的人物状态也会有差别,如下表格:

从表格可以看出,“不搭理”比“不答应”态度更强硬,甚至还带有一丝责备。

其次,从“答(dá)”中感受被唤者呈现出来的关系状态。

被唤者看似是不回答,实际是回答了,也许是马上回答,也许是过了很久或者呼唤了很多次才回答,这里使得人物的性格更加丰富多彩,不管是哪一种状态都呈现出农民在农忙时的忘我状态,太过于投入。通过主体的不同所反映的人物状态也会有差别,如下表格:

当农妇呼唤农夫休息时,农夫或许就不想回答,因为他的目标坚定,想趕紧把秧苗插完,在此时农夫明显是对妻子高冷;当大儿小儿叫唤农夫时,他对他们是严格的;当年迈父母呼唤他时,他看到年迈的父母都来了反而更加紧张,于是更加忘我地插秧。

通过以上分析,在“唤”与“答”之间,既有温情的存在,也有抢种的紧张,是一家全上阵的真情演绎。一“唤”一“答”尽显诗歌的张力。“歇半霎”与“低头折腰”,插秧者的紧张劳动与田埂上的轻声呼唤,“秧根未牢”与“鹅儿雏鸭”将劳动者真实状态与劳动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外的“唤”与“答”

在南宋诗坛占有重要地位的杨万里,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题材广泛,涉农事、山水、饮食等。杨万里创作《插秧歌》时已经52岁,在他西归故乡时路过衢州,恰逢春天插秧之时,他目睹了一户农家插秧的过程,因此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写下了此诗。他运用白描、俗语、比喻等手法将农忙时节的紧张感与苦乐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这不仅是忙于农事的农夫与农妇或者家人之间的对话,更是作者杨万里与百姓、统治者乃至读者的对话。杨万里借对话形式赞扬了百姓在劳动中的苦乐精神,并表达了希望统治者关心体恤百姓的愿望。诗句语言活泼清新,却暗含了农事的沉重与百姓生活的艰苦。

从个人经历来看,这是杨万里与百姓的对话,是关心民间疾苦的写照。杨万里出生在江西吉水,少年时代的他生活并不安定,也曾受过饥饿的苦,“我少也贱,无庐于乡。流离之悲,我岂无肠”。杨万里受家风的影响,为人正直善良,关心民间疾苦。杨万里的父亲杨芾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人,非常注重子女德行的培养。杨芾极其孝顺,每次回家,都会从市场上买酒买肉,孝敬双亲,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杨万里评价父亲时说:“公经明行修,师范学者,德党泽厚,治于后人。”在这样的家风成长起来的杨万里,哪怕日后仕途辗转各地,他都非常在意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否则他又怎会在返乡途中观察农民插秧的过程并记录下来呢。可以说,《插秧歌》的唤者是作者本人,他希望辛苦的农民“朝餐歇半霎”,然而农民却“低头折腰只不答”,他一遍遍地呼唤,得到的回答是“秧根未牢莳未匝”,还要“照管鹅儿与雏鸭”,同情与赞扬是作者内心对百姓默默的回答。

从时代关系来看,杨万里出生那年,正是“靖康耻”上演的时候;杨万里去世那年,“开禧北伐”败局已定,蒙古诸部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荐首领,成吉思汗横空出世。旧狼未除,又添新虎,南宋小朝廷只能勉力支撑,不仅还于旧都的中兴梦做不成,而且最后半壁江山也得拱手让人。此时的南宋正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段纷争离合的特殊时代,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百姓悲苦凄惨,而农业的兴衰关系着一国之运、天下安危,多怀家国天下之心的文人杨万里对农业与农民的关心不言而喻。劳动之外的农民生活是苦乐交织的,他们乐于丰收年景,也苦于灾害减产和赋税压迫:“大熟仍教得大晴,今年又是一升平。升平不在箫韶里,只在诸村打稻声。”在风雨飘摇中朝廷对百姓赋税的压迫,无疑会加重国运的衰微,因此杨万里以《插秧歌》中的对话描写来暗喻国家要重视农业与百姓生活,“秧根未牢莳未匝”说明国家的底层不稳,需要“照管”好黎民百姓,重视农业发展。杨万里关心民生疾苦,以民为本,才能写出《插秧歌》这样的悯农诗。

一位诗人,驻足田间,将所见所闻写成诗,为我们展现了古人插秧的名场面。在一“唤”一“答”之间,诗人给足了我们想象的空间,“唤”与“答”的主体是谁?为何“只不答”却又“答”了?诗人描写对话关系,联系全诗上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唤”的主体可以是农妇、大儿小儿、年迈的父母,更有可能是作者。而对话关系的另外一端“答”者回应方式可以是“不答应”“不答理”“不回答”,在这样的态度之下进而才有下一步的言语“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户农家的插秧场景,它是南宋时期劳动场面的缩影,更是古代劳动人民劳作苦与乐的缩影,是作者内心对百姓的关心、对国家统治者的警醒、对坚韧的劳动精神的“唤答”。

(责编 / 贺丽)

猜你喜欢
照管杨万里农妇
学龄前儿童照管方式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
农妇卖了多少个鸡蛋
我国老年人监护制度立法完善之思考
公司烧饭农妇意外坠亡是否认定工伤
杨万里诗一首
农妇的理想
特殊儿童社会保障研究
农妇与主妇: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
小池
美国儿童照管不良之司法干预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