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中药方剂浸泡后水量确定药液量

2023-01-05 07:51廖伟中陈伟民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煎药方剂用水量

廖伟中 陈伟民

中药汤剂是现在中药应用最广的剂型,而中药汤剂的煎煮效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治疗效果。李时珍讲到“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此法,而煎药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徐灵胎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由此可见,煎药的效果对最后的汤剂质量有重要影响作用。加水过多,会导致煎煮出的药液过多,不便于服用。但如果对药液进行浓缩加热,又会延长煎煮时间,导致某些有效成分被破坏或减少;加水过少,药物不能充分浸泡,不利于有效成分溶出,达不到治疗效果。但煎煮不同方剂的用水量并不是一致的。原因在于不同方剂中药材种类、数量不相同,导致每个方剂的吸水量不一样。方剂中含草类、叶类比例大的方剂吸收量大,含矿石、种子类比例大的方剂吸收量小。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凡煮汤,……其水数依方多少,大略二十两药用水一斗煮,以此为率。”而在《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下称《规范》)[1]中要求:“煎药应当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待煎药物应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 min。煎煮开始时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 cm 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但每剂药方浸泡时需要加入多少水方为合适一直没有明确的标准,只有一个宽泛的范围。

目前,国内学者们尝试通过计算各种药材的吸水量、煎煮时水分的蒸发量等参数确定煎煮前浸泡中药的加水量,分析药物浸泡加水量与煎药得汁量之间的关系,期望通过规范浸泡加水量来得到煎液量和浓度均相对稳定的药液。闫斌等[2]测算出了45 种种子类药物吸水率。朱田密等[3]测算出22 种常见先煎中药饮片的煎煮吸水率。乔培浩等[4]测算出42 种常见花类中药饮片吸水率。穆兰澄等[5]通过对50 种中药饮片和3 个经方在煎煮过程中的吸水量进行研究,比较不同用药部位中药饮片的吸水系数。周从辉等[6]测定出37 种根和根茎类药材的吸水量、得液量、出膏率、相对密度等参数,并由此建立根与根茎类药材相对密度与出膏率两者的数学模型,作为评价中药煎煮效果的参考依据。杨杰辉等[7]对常用107 种全草类中药饮片的吸水量进行探究,得出了单味全草类饮片在常温下的系数量。周左林[8]的研究得出煎煮前浸泡中药加水量的计算公式:q=t×v+r+w×k,式中q为浸泡加水量,w为药材量,k为药材吸水率,t为煎煮时间,v为单位时间水分蒸发量,r为药液的量,可用于计算加水量。但因为计算复杂、使用不便,未在实际应用中普及。现在患者亟须的是一种能简单、快捷、有效指导其煎煮中药方剂加水量的方法。

1 仪器、试药与方法

1.1 仪器、试药

700 ml 量筒,直尺,普通饮用水,中药煎煮煲,单头炉。实验饮片均购自国药集团冯了性(佛山)药材饮片公司,经检验符合国家药品检验标准。

1.2 方法

准确称取1 号方剂(泽泻10 g、车前子10 g、苘麻子10 g、滑石15 g、金钱草20 g、玉米须10 g、牛膝10 g、赤小豆10 g、鸡内金20 g、广东王不留行20 g、石韦10 g)、2 号方剂(黄芪10 g、乌梅5 g、防风10 g、石膏10 g、紫苏叶15 g、牛膝10 g、生地黄15 g、蝉蜕5 g、地骨皮15 g、知母10 g、银柴胡10 g、麦冬15 g、白术10 g)、3 号方剂(白术40 g、黄芪20 g、白芷5 g、生地黄10 g、甘草片2 g)各3 剂。同一方剂每剂分别标上序号1、2、3。按《规范》[1]操作,序号1 加入高水量饮用水(浸过药面5 cm)、序号2 加入中水量饮用水(浸过药面3.5 cm)、序号3 加入低水量饮用水(浸过药面2 cm)。各自浸泡30 min,测量浸泡后水量,煮沸30 min,过滤,控干水分后称量药液体积。

以上述3 个方剂测试出中药方剂用水量、浸泡后水量和药液体积的关系后,用4 号方剂(麦冬20 g、生地黄20 g、绵萆薢30 g、枇杷叶10 g、蒲公英30 g、鱼腥草20 g、牡丹皮10 g、土茯苓30 g、丹参30 g、山银花20 g、炙甘草5 g)、5 号方剂(麸炒枳壳15 g、生地黄20 g、黄芪20 g、山银花15 g、黄连片10 g、前胡15 g、黄芩片15 g、天花粉30 g、炙甘草10 g、土茯苓30 g、山慈菇15 g、升麻15 g、淡豆豉30 g、防风15 g、栀子10 g)、6 号方剂(泽泻15 g、茯苓15 g、绵萆薢20 g、川牛膝15 g、防己10 g、黄柏15 g、苍术15 g、车前子15 g、猪苓15 g)各1 剂,对结果进行验证。

2 结果

2.1 中药方剂用水量、浸泡后水量与药液体积

以3 个方剂为代表测试中药方剂用水量、浸泡后水量和药液体积的关系。从图1 可看出,浸泡后水量与药液体积成正比关系:Y=296.41X+10.431,R2=0.982 3(式中X为浸泡后水量,Y为药液体积,R2是方程趋势线的拟合程度指标,数值越大表示趋势线的可靠程度越高,取值范围在0~1),因此,可通过浸泡后水量代入公式来快速计算药液体积。从表1~3 可看出第一次加水量超过药面3.5 cm 与第一次加水量超过药面5 cm 都有可能导致浸泡后水量高于药面2 cm,导致煎煮后的药液过量。

表1 1 号方用水量、浸泡后水量与药液体积比较

图1 浸泡后水量与药液体积的关系

2.2 验证

用4 号方剂、5 号方剂、6 号方剂各1 剂,对结果进行验证。从结果可看出,通过二次加水的方式可以大致确定药液的体积,与理论药液体积相差在25 ml 以内,该方法重现性良好。见表4。

表4 4~6 号方用水量、浸泡后水量与药液体积比较

表2 2 号方用水量、浸泡后水量与药液体积比较

表3 3 号方用水量、浸泡后水量与药液体积比较

3 讨论

在本实验的方剂选择上选取了吸收率较大的1 号方剂和吸收量较少的3 号方剂,以保证实验结果能够涵盖大部分的方剂。在验证实验时用5 号方剂和6 号方剂分别验证浸泡后水量的上、下限,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实验中验证了不同药材在浸泡过程中对水的吸收量,第一次加水量与最后药液的煎出量没有必然关系。但当药材充分浸泡后,其浸泡后的水量与煎煮后所得药液体积成正比关系。关系公式为Y=296.41X+10.431,决定系数R2=0.982 3。表明浸泡后水量可解释药液煎出量变异性的98.23%。另外有1.77%不能解释,可能的原因是实验过程中存在误差,包括称量误差、操作误差等都会体现在结果上。

成人每剂药液一般煎至400~600 ml[1],通过关系公式,可以推导出:为保证最后药液量在400~600 ml 范围内,建议浸泡后水量为浸过药面1.3~2.0 cm[9-10]。为了保证药材充分浸泡后剩余水量不高于药面2.0 cm,第一次加水量应用“低水量”(浸过药面2.0 cm 处),待药材充分浸泡后再补充水或不补充,以保证浸泡后煎煮前水量为浸过药面1.3~2.0 cm范围内。

本实验确定了中药方剂最佳浸泡后水量和第一次加水上限量,患者自行煎煮中药方剂时可作为技术依据,操作简单、快捷、有效。本实验中的适宜药液体积以成人用药来计算。儿童用药每剂适宜药液体积为100~300 ml[1],其加水量需另外计算。此外,本实验中所用方剂均煎煮30 min,但解表、清热类方剂煎煮时间会少于30 min,滋补类方剂煎煮时间会多于30 min。另外,本研究也没有考虑到先煎、后下等特殊品种的煎煮。对于解表清热类、滋补类、含先煎后下类方剂的煎煮用水量也有待进一步的探究。

猜你喜欢
煎药方剂用水量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智能化煎药中心设计探讨
为老父煎药(外三首)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